施工現場預防登革熱專項方案01094(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0125
2022-07-22
4頁
40.01KB
1、預防登革熱專項方案近期內廣州地區出現登革熱疫情,目前正處于暴發期,廣州市已有較多的人員感染,事態比較嚴重。為了有效防止登革熱疫情的發生和擴散,采取科學、有力的防控措施,落實做好切斷登革熱傳播途徑和根治疫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項目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項目部登革熱防控工作方案。一、出現登革熱的原因和傳播1、登革熱是由伊蚊(俗稱花蚊或花斑蚊)傳播,人與人之間是不會傳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熱病人的血后,會把登革熱病毒傳染給下一個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熱病毒后大約一周左右開始發病,會出現發熱、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等癥狀;發病第3-6天全身出現發2、疹,有的病人會出現皮膚粘膜出血癥狀,少數病人會突然病情加重出現登革熱休克綜合癥,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搶救,可于4-6小時死亡。目前還沒有治療和預防登革熱的特效藥物,但是只要消滅傳播登革熱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熱的流行。 2、要消滅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習性。伊蚊無論白天和晚上都會叮咬人,要切實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難,最有效消滅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舊輪胎、塑料袋等積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須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積水,養魚或放農藥、清理棄置容器等綜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飛行活動的半徑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齊齊動手,你我齊參與共3、同開展消滅伊蚊的活動,防止登革熱發生與流行。二、工作目標按照科學防控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切實加大滅蚊、環境整治、疫情監測等綜合防控工作力度,徹底撲滅登革熱疫情,切實保障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本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三、工作內容及防控措施現本項目正處于裝飾裝修施工階段,為有限防止項目部出現“登革熱”疫情,現專門成立一個由四人組成的小組來預防登革熱的發生,針對工地上四周環境、生活區宿舍、廚房、廁所、施工場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專職人員清理積水,進行滅蚊噴藥防治,具體人員、做法安排如下: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其人員組成職務姓名聯系電話組長王旭輝14718070357副組長謝鐵軍13614、0135905組員羅巧榮18407674949組員何榮甫139291234111、安全領導小組人員的分工職責1)、組長職責:負責整體安全防護工作,安排各班組長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對伊蚊孳生的地方進行監督處理。2)、副組長職責:對各施工班組跟蹤調查,如有在場人員發燒現象,應立即督促到正規醫院就診,并對每天的預防情況上報建設所備案。3)、組員職責:負責購買預防藥品,滅蚊藥水、器材,遇到緊急突發事件進行協助處理。4)、組員職責:負責檢查現場情況,安排噴藥人員對需要噴藥的場地進行噴藥處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緊急突發事件進行協助處理,協調甲方安排專業滅蚊隊伍對圍墻內區域進行滅蚊,并做好相關文字及影像記錄。5、2、對工地辦公區、生活區、施工區實施全面防控,生活區作為重點區域進行防控,防控工作分三個部分:做好食堂、廚房、宿舍、垃圾池等地方的生活垃圾及廢物進行及時清理,不留衛生死角,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有效防治蚊蟲的孳生、繁殖。每天下午5點對衛生間、沖涼房、食堂、廚房、宿舍、倉庫、垃圾池、排水溝、積水池、綠化帶等地方進行滅蚊、殺蟲、打藥、消毒等科學方法來處理,有效防止蚊蟲的滋生、繁殖從而把病源體傳染至人體。做好工地現場環境衛生的清理工作。對項目基坑內積水處能排水及時進行抽排水作業,將積水排除,對小型積水坑則采用回填消除積水或播撒生石灰處理水質,滅除蚊蟲幼體生存環境,同時注重施工材料堆放和現場環6、境衛生。要求作業人員掛設蚊帳,避免夜間睡覺時被蚊蟲叮咬,導致感染“登革熱”。3、積極宣傳引導。通過安全教育、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全面的宣傳,普及登革熱防控知識,提高防控意識,切實增強職工自我防范意識、公共衛生意識,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參與、人人動手。4、強化督查,嚴格落實防控責任制,做到任務到人、工作到人、責任到人。要求每星期開展至少1次的檢查工作。5、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有序,一旦發現疑似病例,要立即報告,一旦確認,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6、高度重視、團結協作,確保經費投入,配足應急物質,做好應急準備,把做好登革熱防控工作作為本項目的一項重要任務來實行。 小新塘復建區B地塊項目部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