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大廈項目鋼筋工程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81004
2022-07-22
14頁
46KB
1、鋼筋工程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張家界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湖北省人防設計院設計圖、及相關規程、規范、標準圖集、通用圖、設計變更。2、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咸寧市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導則。二、有關要求:1、抗震等級為三級。2、砼保護層厚度基礎40、防水砼迎水面50、底板40地下室外墻外側50;、柱、梁30;板、墻20;室外外露構件,有復合箍筋結構構件保護層厚度相應增加10。3、a、箍筋未端應做成135彎鉤,彎鉤平直部分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b、框架梁、柱和抗震墻邊緣構件中的縱向鋼筋接頭,各部位均采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c、底板伐型基礎要求,見04G12、01-3鋼筋搭接和錨固要求,見03G101-1框架縱向鋼筋構造要求,見03G101-1, 框架柱頂部邊節點構造,見03G101-1,當梁凈跨Ln8m時,選用詳圖。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及箍筋構造,見03G101-1。框架梁、柱節點構造,見03G101-1梁平法構造,見03G101-1柱表構造,見03G101-1,填充墻與梁、柱的連接,見03ZG003 墻高4m時,詳圖,梁高200、410、6200墻與柱拉結,03ZG003。填充墻中構造柱的構造,見03ZG003。 4、洞口過梁:門、窗等洞口過梁遇柱或剪力墻時,改為現澆,過梁截面及配筋不變,主筋伸入柱或剪力墻內30d錨固(詳結施01)一、 鋼筋的3、檢驗:熱軋鋼筋進場時,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由同牌號、同爐罐號、同規格、同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重量不大于60 t。1、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進行外觀檢查,鋼筋表面不得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的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鋼筋每1m彎曲度不應大于4mm。2、力學性能試驗從每批鋼筋中任選兩根鋼筋,每根取兩個試樣分別進行拉伸試驗和冷彎試驗。如有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重作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品。對鋼筋的質量有疑問或類別不明時,在使用前應作拉伸和冷彎試驗。根據試4、驗結果確定鋼筋的類別后,才允許使用。抽樣數量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這種鋼筋不宜用于主要承重結構的重要部位。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現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或其他專項檢驗。熱軋鋼筋力學性能與工藝性能:級鋼筋 屈服點s235mPa,抗拉強度Sb370 mPa,伸長率 25%,冷彎角度180級鋼筋 屈服點s335mPa,抗拉強度(d=8-25mm)510 mPa,伸長率 16%,冷彎角度180級鋼筋屈服點s400mPa,抗拉強度(d=8-25mm)570mPa,伸長率 14%,冷彎角度180冷軋帶脅鋼筋屈服點s500mPa,抗拉強度(d=7-9)550mPa,伸長5、率 8%,冷彎角度180二、 鋼筋加工:鋼筋的表面應潔凈,油漬、漆污和用錘敲擊時能剝落的浮皮、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在焊接前,焊點處的水銹應清除干凈。在除銹過程中發現鋼筋表面的氧化鐵皮鱗落現象嚴重,并已損傷鋼筋截面,或在除銹后鋼筋表面有嚴重的麻坑、斑點傷蝕截面時,應降級使用或剔除不用。1、調直切割質量要求:a、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b、采用卷揚機拉直鋼筋時,其調直冷拉率級鋼筋不宜大于4%。2、切斷質量要求:a、在切斷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必須切除;如發現鋼筋的硬度與該鋼種有較大的出入,應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查明情況。b、質量要求:(1)鋼筋的斷面不得有烏蹄形或起彎等6、現象。(2)鋼筋的長度應力求準確,其允許偏差10mm。一、 鋼筋焊接:本工程采用下列三種焊接工藝。1、閃光對焊:a、注意事項(1)對焊前應清除鋼筋端頭約150mm范圍內的鐵銹、污泥等,以免在夾具和鋼筋間因接觸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鋼筋端頭有彎曲,應調直或切除。(2)當調換焊工或更換焊接鋼筋的規格和品種時,應先制作對焊試樣(不少于2個),進行冷彎試驗后,才能成批焊接。(3)焊接完畢后,應待接頭處由白紅色變為黑紅色才能松開夾具,平穩地取出鋼筋,以免引起接頭彎曲。(4)不同直徑的鋼筋可以對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1.5。(5)焊接場地應有防風、防曬措施,以免接頭區驟然冷卻,發生脆裂。當氣溫較低時7、,接頭部位可適當用保溫材料覆蓋。(6)質量檢驗:取樣數量:外觀檢查每批抽查10%的接頭,并不得少于10個。力學性能試驗(包括拉伸試驗和彎曲試驗),應從每批成品中切取6個試樣,3個進行拉伸試驗,3個進行彎曲試驗。 在同一班內,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參數完成的300個同類型接頭作為一批。一周內連續焊接時,可以累計計算。一周內累計不足300個接頭時,也按一批計算。外觀檢查鋼筋閃光對焊接頭的外觀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接頭處不得有橫向裂紋;.與電極接觸處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的燒傷;.接頭處的彎折不得大于4;.接頭處的鋼筋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同時不得大于2mm。當有一個接頭不符合要求時8、,應對全部接頭進行檢查,剔出不合格品,不合格接頭經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驗收。拉伸試驗鋼筋對焊接頭拉伸試驗時,應符合下列要求:.三個試樣的抗拉強度均不得低于該級別鋼筋的抗拉強度標準值;.至少有二個試樣斷于焊縫之外,并呈塑性斷裂。當檢驗結果有一個試樣的抗拉強度低于規定指標,或有兩個試樣在焊縫或熱影響區發生脆性斷裂時,應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復驗。復驗結果,若仍有一個試樣的抗拉強度低于規定指標或有三個試樣呈脆性斷裂,則該批接頭即為不合格品。2、電弧焊電弧焊接用焊條:與級鋼筋焊接用E43;與級鋼筋焊接用E50。a、施焊前,鋼筋的預彎和安裝,應保證兩鋼筋的軸線在一直線上。b、施焊時,引弧應在搭接鋼筋的一9、端開始,收弧應在搭接鋼筋端頭上,弧坑應填滿。多層施焊時,第一層焊縫應有足夠的熔深,立焊縫與定位焊縫,特別是在定位焊縫的始端與終端,應熔合良好。C、焊縫長度不應小于搭接長度(單面焊10d,雙面焊5d),焊縫高度h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縫寬度b0.7d,并不得小于10mm。d、質量檢驗(1) 外觀檢查時,應在接頭清渣后,逐個進行目測或量測。強度檢驗時,從成品中每批(在現場安裝條件下,每一層樓中以300個同類型接頭“同鋼筋級別、同接頭形式、同焊接位置”作為一批,不足300個時,仍作為一批)切取三個接頭進行拉伸試驗。(2) 外觀檢查鋼筋電焊接頭的外觀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焊縫表面平整,不得有較10、大的凹陷,焊瘤;接頭處不得有裂紋;咬邊深度、氣孔、夾渣等數量與大小以及接頭尺寸偏差,不得超過下表電弧焊鋼筋接頭尺寸和缺陷的允許偏差:表1項次偏差名稱單 位允許偏差1接頭處鋼筋軸線曲折度42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mm0.1d(3)3焊縫高度mm-0.05d4焊縫寬度mm-0.10d5焊縫長度mm-0.50d6橫向咬肉深度mm0.57焊縫表面上氣孔和夾渣在長2d的焊縫表面上個2 3、電渣壓力焊 質量檢驗:a、取樣數量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的外觀檢查應逐個進行。強度檢驗時,從每批成品中切取三個試樣進行拉伸試驗。每一樓層中以300個同類型接頭作一批;不足300個時,仍作為一批。b、外觀檢查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11、的外觀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1) 接頭焊包應飽滿和較均勻,鋼筋表面無明顯燒傷等缺陷;(2) 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得超過鋼筋直徑的0.1倍,同時不得大于2mm;(3) 接頭處彎折不得大于4度;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切除重焊或采取補強措施。c、拉伸試驗 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拉伸試驗結果,三個試樣均不得低于該級別鋼筋的抗拉強度標準值。如有一個試樣的抗拉強度低于規定數值,應取雙倍數值的試樣進行復驗,復驗結果如有一個試樣的強度達不到上述要求,則該批接頭即為不合格品。二、 鋼筋綁扎與安裝:1、鋼筋骨架和鋼筋網中的受力鋼筋采用綁扎接頭時,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Ld1.2La且不應小于300mm,受壓鋼筋的搭12、接長度Ld0.85La且不應小于200mm。2、接頭面積允許百分率受力鋼筋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基礎梁、板上層鋼筋、框架梁、板下層鋼筋接頭位置應設在支座處,基礎梁、板底層鋼筋及框架梁、板上層鋼筋宜在跨中接頭,柱子縱向鋼筋接頭應在箍筋加密區外受力小的地方接頭。當采用非焊接的接頭時,在任一接頭中心至1.3倍搭接長度的區段范圍內,或采用焊接接頭時在任一焊接接頭中心到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5d且不小于500mm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表規定: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的允許百分率(%) 表2項次接頭形式受拉區受壓區1綁扎骨架和綁扎網中鋼筋的搭接接13、頭25502焊接骨架和焊接網的搭接接頭50503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50不限制焊接接頭距鋼筋彎折處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鋼筋綁扎應符合下列規定:a、鋼筋的交叉點采用鐵絲扎牢。b、板和墻的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扎絲捆綁方向呈八字形錯開),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全部扎牢。C、梁和柱的箍筋,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d、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扎絲扎牢。e、綁扎網和綁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表3項 目允許偏差網14、的長、寬10網眼尺寸20骨架的寬及高5骨架的長10箍筋間距20受力鋼筋(間距)10(排距) 5 表4 f、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mm)項 目允許偏差受力鋼筋的排距5鋼筋彎起點位置20箍筋、橫向鋼筋間距(綁扎骨架) 10(焊接骨架) 5焊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 3(水平高差) 0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基礎) 10(柱、梁) 5(板墻) 3g、基礎:(1)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按要求設置1610001000鋼筋撐腳馬蹬。(2)基礎承臺鋼筋設計為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按要求設置同承臺鋼筋直徑10001000鋼筋撐腳馬蹬。(3)現澆柱與基礎連用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縮小一15、個柱筋直徑,以便連接。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 h、柱:(1)柱中的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的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圓形柱應與模板切線垂直)。(2)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綁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3)下層柱的鋼筋露出樓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將其收進一個柱筋直徑,以利上層柱的鋼筋搭接。當柱截面有變化時,其下層柱鋼筋的露出部分,必須在綁扎梁的鋼筋之前,先行收縮準確。(4) 框架梁鋼筋,應放在柱的縱向鋼筋內側。I、墻:(1) 墻的鋼筋網綁扎同基礎、鋼筋的彎鉤應轉16、向砼內。(2)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層鋼筋按設計要求設置撐鐵,以固定鋼筋間距,撐鐵相互間應錯開排列。J、(1)縱向受力鋼筋采用雙層及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護其設計距離。(2) 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其余同柱。(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但應注意板上部的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篷、挑檐、陽臺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斷裂。(4)、樓板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及上部負筋,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按設計要求設置10500500鋼筋撐腳。(5)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6)框架節點處鋼筋17、穿插十分稠密時,應特別注意梁頂面立筋間的凈距要30mm,以利澆筑砼。(7)梁鋼筋的綁扎與模板安裝之間的配合關系:梁的高度較小時,梁的鋼筋架空在梁頂上綁扎,然后再落位;梁的高度較大時,梁的鋼筋宜在梁底模上綁扎。其兩側模或一側模后裝。(8)梁板鋼筋綁扎時應防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K、質量檢查: 鋼筋安裝完畢后,應檢查下列方面:(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鋼筋的鋼號、直徑、根數、間距是否正確,特別是要檢查負筋的位置;(2)檢查鋼筋接頭的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規定;(3) 檢查砼保護層是否符合要求;(4) 檢查鋼筋綁扎是否牢固,有無松動變形現象;(5) 鋼筋不允許有油漬,漆污和顆粒狀(片狀)鐵銹;(6) 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不得大于表4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