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2墩身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81222
2022-07-22
29頁
640KB
1、*標*項目 H1、H2墩身腳手架施工方案 編制: 復核: 審批: *項目部 目 錄第一章 工程簡介11.1、編制依據11.2、工程概況11.3、適用范圍2第二章 腳手架搭設22.1、腳手架基本要求2材料要求2構造形式和技術要求2腳手架搭設圖3搭設和拆除要點52.2、搭設順序8第三章 安全保證措施83.1、腳手架搭設安全措施83.2、腳手架拆除安全措施83.3、起重安全93.4、施工現場技術規范93.5、班前交底與班后驗收制度11班前交底11班后驗收123.6、高空作業安全措施12第四章 文明施工措施134.1、文明、標準化管理134.2、材料管理144.3、施工中垃圾處理144.4、環保措施12、4第五章 應急措施145.1、施工應急指揮小組145.2、應急救援響應程序15附件: 計算書16第一章 工程簡介1.1、編制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108-91);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5-2002);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464;相關設計圖紙1.2、工程概況本標段線路起訖里程K*+*-K*+*,全長*Km,共計兩站兩區間,兩區間為*至*區間、*至*區間,兩站為*站和*站,其中橋梁4.36Km、路基0.634Km,隧道3、486m,車站181.8m。(1)、*至*區間:里程:K*+*-K*+*,共*Km,73跨,其中56跨30m,12跨25m,1跨28m,1跨22m,一聯30+40+30m跨鶴山路連續梁,樁基308根,承臺76座,橋墩76個,蓋梁76座;(2)、*站:起訖里程K*+*-K*+*,計90.9m;(3)、*至*區間:里程:K*+*-K*+*,共3.020Km,65跨,其中51跨30m,10跨25m,1跨22m,一聯30+40+30跨海泉路連續梁,樁基322根,承臺79座,墩柱79個,蓋梁79座;隧道486m,路基634m;(4)、*站:起訖里程K*+*-K*+*,計90.9m;(5)、*站后至K564、+618.70,連續梁:25+30+30+30,3*30,4*30。本標段橋梁墩柱為圓柱型橋墩,直徑為2.0m,蓋梁尺寸依據線間距變化而變化,蓋梁澆筑完成后張拉鋼絞線,待架梁后張拉另一束鋼絞線, *墩*號墩、*號墩*號墩。1.3、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H1、H2型墩,型墩墩柱高500mm,各接頭至立節點的距離60mm,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2)、縱向水平桿:H1、H2步距1.8米,設置在立桿內側,縱向水平桿長度不小于3跨,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5、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即50mm的優質木板,墊木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在承臺頂面或硬質基礎上搭設立柱腳手架時,必須采取防滑措施進行加固。 2、桿件搭設中的注意事項:a單位工程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b應按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8.1.18.1.5條的規定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c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d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6、場地,并使排水暢通。e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f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放線定位。g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件以上兩步。h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范JGJ 1302011表8.2.4的規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i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2)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跨、厚度不小5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j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JGJ 1302011第6.3.5條的規定;2)開7、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3)當搭至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件;4)頂層立桿搭接長度與立桿頂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應符合JGJ 1302011第6.3.5、6.3.6條的規定。k縱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的搭設應符合JGJ 1302011第6.2.1條的構造規定;2)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l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上一層連件搭設完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m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8、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承在墊塊或墊板上。n扣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48)相同;2)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3)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4)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5)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o作業層、斜道的欄桿和擋腳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2)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3)擋腳板高度不高小于180mm;4)中欄桿應居中設置。p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板應鋪滿、鋪穩;2)采9、用對接或搭接時均應符合規定;腳手板探頭應用直徑4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3)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可靠連接,防止滑動;3、桿件拆除a拆除腳手架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1)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應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b拆腳手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2)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先按JGJ 1302011第6.4.2條第4款、第6.6.3條第1、2款的規定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c卸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2)運至地10、面的構配件應按JGJ 1302001第8.1.28.1.5條的規定及時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2.2、搭設順序立桿橫桿橫間桿(安全輔助桿件)剪刀撐。腳手架搭設時,立桿均有人工進行拼裝。拼裝平面順序為順時針逐根安裝。安裝高度每次1步。嚴禁多層同時搭設。第三章 安全保證措施3.1、腳手架搭設安全措施1、外腳手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處理。2、定期檢查腳手架,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3、外腳手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篾混用。4、外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5、嚴禁腳手板11、存在探頭板,鋪設腳手板以及多層作業時,應盡量使施工荷載內、外傳遞平衡。6、保證腳手架體的整體性,加強橫向聯系桿檢查,設置風攬穩固。為了預防惡劣天氣,尤其是臺風的影響,需對腳手架四周設置攬風繩,攬風繩采用6的鋼絲繩,攬風繩基礎采用混凝土澆筑,設置在腳手架的四角,規格30cm30cm100cm,固定端為25螺紋鋼。7、移動式腳手架每搭設完成一層后,經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8、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3kN/m2,確保較大安全儲備。9、各作業層之間設置可靠的防護柵欄,防止墜落物體傷人。3.2、腳手架拆除安全12、措施1、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連接、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經按技術管理程序批準后方可實施拆除作業。2、腳手架拆除前現場工程技術人員應對在崗操作工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3、腳手架拆除時必須劃出安全區,設置警戒標志,派專人看管。4、拆除前應清理腳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雜物。5、拆除作業應從頂層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6、連墻件必須拆到該層時方可拆除,嚴禁提前拆除。7、拆除的構配件應成捆用起重設備吊運或人工傳遞到地面,嚴禁拋擲。8、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必須事先確定分界處的技術處理方案。9、拆除的構配件應分類堆放,以便于運輸、維護和保管。3.3、起重安全a、起重13、用工索具嚴格按相關規范要求取用安全系數,保證其使用安全。b、定期對工索具進行檢查。c、在起吊作業時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指揮起吊時,信號必須統一,手勢明顯,哨音清晰,不得含糊。d、起吊施工前對工索具進行認真的檢查,做到安全可靠,萬無一失。e、吊物時,吊臂與被起吊物下嚴禁站人,對違反操作規定和不安全的作業及時加以糾正或制止。3.4、施工現場技術規范1)單位工程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應按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8.1.18.1.5條的規定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14、使用。3)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4)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5)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6)腳手架底座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7)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放線定位。8)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件以上兩步。9)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范JGJ 1302011表8.2.4的規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10)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2)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15、于跨、厚度不小5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11)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2)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JGJ 1302011第6.3.5條的規定;(3)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當搭至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件;(5)頂層立桿搭接長度與立桿頂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應符合JGJ 1302011第6.3.5、6.3.6條的規定。12)縱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的搭設應符合JGJ 1302011第6.2.1條的16、構造規定;(2)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13)橫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搭設橫向水平桿應符合JGJ 1302011第6.2.2條的構造規定;(2)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飾面的距離不宜大于100mm;(3)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不應設置在下列部位: 設計上不允許留腳手眼的部位; 過梁上與過梁兩端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內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梁或梁墊下及其兩側各500mm的范圍內;14)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承在墊塊或墊板上。15)扣17、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2)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3)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4)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5)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16)作業層、斜道的欄桿和擋腳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2)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3)擋腳板高度不高小于180mm;(4)中欄桿應居中設置。17)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18、;(2)采用對接或搭接時均應符合規定;腳手板探頭應用直徑4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3)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可靠連接,防止滑動。3.5、班前交底與班后驗收制度3.5.1班前交底1)、施工前班組長應對操作工人進行班前安全技術交底,并經專業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嚴禁非本工種作業。 2)、施工作業人員不得疲勞和帶病(職業病、恐高癥等)作業,嚴禁酒后作業。 3)、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好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并配帶到位。精力集中,且必須遵從現場的治理。 4)、人工運輸鋼管、扣件、跳板時,應注意別碰傷行人,并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擲。人工運料必須走上下馬道,制止攀緣架子上下。鋼管堆19、放要疏散、穩當,防止傾倒或塌落。5)、架子搭設完畢使用前必須經有關人員驗收,符合請求后方可上人。6)、拆除前須指派專人檢討架子上的材料、雜物等是否清理清潔,是否有交叉作業在進行。否則不許拆除。 7)、拆除的腳手板、腳手架不得放在架子上。 8)、腳手架拆除時須劃分作業區域,四周須設置禁區圍欄、警惕標記,并派專人監護,禁止非拆除人員進進作業現場。 9)、拆架時,作業職員必需嚴厲按自上而下的次序拆除,做到每拆除一步架,清算一步架,加固收拾好一步架。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 10)、拆除架子須同一指揮,上下響應,動作和諧,每拆除一個扣件時,必須通知對方,避免失手墜落而呈現事故。3.5.2班后驗收1)20、腳手架搭設完畢,架設作業班組首先按施工要求先進行全面自檢,合格后通知項目部工程部、安質部和物資部門進行檢查驗收,并辦理腳手架使用許可證,驗收人員對驗收結論要簽字認可。 2)、腳手架驗收應隨施工進度進行,實行工序驗收制度。腳手架的搭設分單元進行的,單元中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須經過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和下一單元施工。 3)、腳手架驗收以設計和相關規定為依據,驗收的主要內容有: (1)腳手架的材料,構配件等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腳手架的布置、立桿、橫桿、剪刀撐、斜撐、間距,立桿垂直度等的偏差是否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3)各桿件搭接和結構固定部分是否牢固,是否滿21、足安全可靠要求。 (4)大型腳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護、保險裝置是否有效。 (5)腳手架的基礎處理、埋設是否正確和安全可靠。3.6、高空作業安全措施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有關條例,嚴格安全管理。(1)凡在墜落物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2)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列入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由工程設計人員編制,技術負責人審核,經公司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3)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4)建筑施工進行高處作業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22、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5)于高處作業的防護措施,不得擅自拆除,確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項目經理部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6)建筑等高作業(架子工),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證上崗作業。非架子工未經同意不得單獨進行作業。(7)架子工必須經過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暈高或高度近視以及不適合于等高作業的,不得從事高架設工作。(8)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著裝靈便(緊身緊袖),在高處(2m以上)作業時,必須佩帶安全帶與搭設好的立、橫桿掛牢,穿防滑鞋。作業時精神要集中,團結協作、互相呼應、同意23、指揮,不得攀爬腳手,嚴禁打鬧玩笑、酒后上班。(9)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強風和高溫、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高處露天作業。風、雨、雪過后要進行檢查,發現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時修復,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四章 文明施工措施4.1、文明、標準化管理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應嚴格隔離,施工現場必須設立安全警戒標志,非施工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施工區域。平時施工要做好落手清工作。材料、機具設備堆放整齊有序,施工材料與施工廢料分開堆放,做到標牌明確,負責到人,做好文明施工。保證生活區排水溝的暢通,施工區域無積水,保證施工區道路暢通。安排專職清潔工,建立“文明清潔崗”制度,保證施工區、生活區的清潔工作。安24、排專職糾察保衛人員,建立“糾察保衛崗”制度,保證施工區、生活區的保衛工作。安排交通指揮人員,建立“交通文明崗”制度,積極與有關管理部門、交通部門配合,保證施工車輛進出暢通和安全。各進出口設置警燈、警牌等指示標志。4.2、材料管理各種設備、材料應盡量遠離操作區域,并不準堆放過高,防止倒塌下落傷人。進場材料必須嚴格按場地布圖指定位置進行規范堆放。現場材料員必須認真做好材料進場的驗收工作(包括數量、質量、質保書)并且做好記錄(包括車號、車次、運輸單位)。材料堆放必須有管理規定和制度,材料堆放必須整齊,過目成數,掛牌管理,材料發放必須憑限額領料單限額發放,倉庫管理人員要認真做好材料收、發、存流水明細帳25、。材料堆放必須按場地布圖嚴格堆放,嚴禁亂堆、亂放、混放,特別是嚴禁把材料堆靠在圍墻、廣告牌后,以防受力造成倒塌等意外事故的發生。4.3、施工中垃圾處理項目部將嚴格執行對施工班組進行考核工作,每月進行考評,做到獎優罰劣,確保落手清工作做到隨做隨清,誰做誰清。施工現場的落手清工作,項目要派專人進行監護,及時做好清掃,做好監控記錄,保持現場安全、整潔。現場建筑垃圾必須采用圍護堆放,做到及時處理外運,保持現場文明整潔。安排專職清潔工,建立“文明清潔崗制度”,保證施工區域、生活區的清潔工作。4.4、環保措施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防止白色污染。施工機械產生的廢油料及潤滑油等,必須集中收集運至指定的棄土場26、深埋。第五章 應急措施為了能夠在生產安全出現事故時,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將事故損失降到最小,本作業工區制定了營業線施工應急救援響應程序,并成立應急指揮小組,負責指揮搶險及協調工作。5.1、施工應急指揮小組指揮小組成員如下:組長:* 副組長:* * 成員:* * * * * * * * 具體分工如下: 1)組長負責統一指揮、協調、督促應急響應小組按照應急預案進行事故搶救,在發生事故時,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組長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及時趕往現場時,必須臨時指定一名副組長代為行使組長職責。 2)在事故發生后,副組長須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負責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積極利用各種資源,合理安排,組織現場進27、行搶救。 3)*負責迅速與當地救援單位或設備單位取得聯系,通報事故各項情況,并聯系支援搶險。 4) *在事故發生時掌握了解事故情況,制定相應技術方案、措施,為搶險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5)*負責組織相應應急救援物資設備,以最快速度運到事故現場,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及時順利開展。 6)*負責各項日常安全工作,負責督促技術,安全管理人員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方案和措施,在事故發生時,負責及時組織搶險人員按照事故應急響應預案進行搶險,使事故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 7)*負責施工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負責每日檢查巡視施工現場,發現安全隱患必須立即要求整改,并督促落實到位,在發生事故后,負責維持好現場秩序,配合做好應急搶28、險救援及各項防護和準備工作。 8)*負責應急備品、物資設備的采購和儲備,保證應急物資處于良好狀態,對營業線施工安全負主要責任。在發生事故時負責組織相應應急救援物資設備,以最快速度運到事故現場,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及時順利開展。 9)*負責應急車輛、藥品供應能夠滿足應急所需,保證應急車輛處于正常狀態。5.2、應急救援響應程序 1)險情發生后,施工現場值班人員(安全員、技術員等)必須立即電話通知項目部值班人員,同時通知應急救援辦公室,詳細說明事故發生的地點、類別、時間和事故大小等各項內容。 2)應急救援辦公室在接到事故報告時,必須第一時間通知應急救援小組組長,詳細說明事故發生的地點、類別、時間和事故大29、小等各項內容。 3)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在接到通知后,必須立即通知應急小組所有成員,并安排好各項應急救援事項,在第一時間內趕往出事地點統一協調指揮救援行動。 4)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副組長必須及時趕到出事地點掌握第一手資料,并積極組織開展救援行動。 5)應急救援小組其他成員按照應急預案及組長相應安排,立即展開各項營救工作和準備工作,以最快速度、盡最大努力進行救援,力爭使損失降到最低。6)如果出現人身事故,除必須及時報告外,還需迅速組織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第一時間將傷員送往醫院醫治。附件: 計算書H1型立柱施工腳手架計算書一、計算說明本工程立柱施工時,四周均需搭設施工腳手架,計算時30、采用雙排雙立桿腳手架模型計算。立柱四周腳手架搭設時參數不盡相同,計算時按最不利位置處參數進行計算,計算參數如下:本工程采用雙排單管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規格為48.33.5mm;腳手架立于硬化地面上,下設1010cm鋼板。立桿橫距0.85米,立桿縱距為0.851.21.21.20.85米,橫桿步距為 1.8米,水平橫桿間距為0.6米,內立桿距立柱0.8、0.65米。搭設高度小于12米。外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每層滿木腳手板,每層及爬梯設欄桿及木腳手板擋腳板進行防護?;撅L壓為0.80KN/m2。施工荷載Qk=3KN/m2。木腳手板自重標準值Qp1=0.35 KN/m2,欄木、擋腳板自重標31、準值Qp2=0.14 KN/m。荷載傳遞路線:腳手板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的扣件立桿墊板地基。本腳手架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以下簡稱規范)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以下簡稱手冊)二、計算過程1)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計算1.橫向水平桿驗算(1)抗彎驗算作用于橫向水平桿彎矩設計值:(取其最大間距1.2米計算)M=1.2+1.4=1.2+1.4則:Mmax= (1.20.350.6+1.430.6)0.85/8=0.25KNm查規范得:截面模量W=5.26cm3Q235鋼抗彎強度設計值=0.25106/5.26103=47.5N/mm232、 f=205N/mm2符合要求(2)變形驗算查規范得:彈性模量E=2.06105 N/mm2慣性矩I=12.71cm2作用于橫向水平桿線荷載設計值:q=1.20.350.6+1.430.6=2.736 N/m則撓度為:=52.7368504/(3842.0610512.71104)=0.775mm=6.67mm滿足要求2.縱向水平桿計算雙排架縱向水平桿按三跨(每跨中部)均有集中活荷載分布計算。(1)抗彎驗算橫向水平桿向內側挑出距離為100mm,按50mm計算F=0.52.7360.85(1+5/85)2 =1.304KNMmax=0.175Fla=0.1751.3041.2=0.274KNm抗33、彎強度=0.274106/5.26103=52 N/mm2 f=205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1.1461.30410312003/(1002.0610512.71104 )= 0.986mm =8mm滿足要求(3)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按JGJ130-2011中表5.1.7取 ??v向水平桿通過扣件傳給立桿豎向力設計值:R=2.15F=2.151.443=2.8KNRc=8KN滿足要求2)立桿驗算1.長細比驗算:查規范得:k=1.155、u=1.50、=1.58cm立桿計算長度=kuh=1.1551.501.8=3.1185m長細34、比=3.1185102/1.58=197210(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符合要求2.風荷載產生的立桿彎矩:(1)密目安全網擋風系數計算 =1.2(100-23000.013)/100=0.841查規范得敞開雙排扣件鋼管腳手架擋風系數=0.099則: =+=0.841+0.099=0.94(2)風荷載標準值計算查規范得=1.63=1.3=1.30.94=1.2223則:=0.7=0.71.631.22230.8=1.116KN/m(3)風荷載產生的立桿彎矩:=0.91.4 =0.91.4wklah/10=0.91.41.1161.21.8/10=0.547KNm3.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計算:(135、)組合風荷載時:查規范得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0.1202KN/m木腳手板自重標準值(12m共7層,每層滿鋪):=70.35=2.45N/M2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12m共7層):=70.12=0.84KN/m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KN/m則: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120.1202 =1.44KN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0.3)+ =(0.85+0.3)1.22.45+0.841.2 =2.699KN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la取值取立桿縱距最大值1.2米計算)=(+0.3) =(0.85+0.3)1.23 =2.07KN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軸向力設計36、值: N=1.2(+)+0.91.4=1.2(1.44+2.699)+0.91.42.07=7.575KN(2)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N=1.2(+)+1.4=1.2(0.962+2.037)+1.42.0527.865KN4.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穩定性驗算: 查規范得: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0.186 立桿截面面積A=5.06cm2 截面模量W=5.26cm3則: +=7.575103/(0.1865.0610)+0.547106/(5.26103)= =184N/mm3f=205 N/mm3符合要求5.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穩定性驗算: =7.865103/(0.1865.061037、)=84N/mm3f=205 N/mm3 符合要求3)立桿地基承載力驗算1.計算基礎面積:A=0.10.1=0.01m22.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在承臺C40混凝土上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fck=26.8Mpa3.地基承載力驗算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N=7.865KN則:=7.865/0.01786.6Kpa =26800Kpa 滿足要求經以上驗算得出,本工程腳手架滿足施工結構安全要求。H2型立柱施工腳手架計算書一、計算說明本工程立柱施工時,四周均需搭設施工腳手架,計算時采用雙排雙立桿腳手架模型計算。立柱四周腳手架搭設時參數不盡相同,計算時按最不利位置處參數進行計算,計算參數如下:本工程采38、用雙排單管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規格為48.33.5mm;腳手架立于硬化地面上,下設1010cm鋼板。立桿橫距1米,立桿縱距為1,橫桿步距為 1.8米,水平橫桿間距為0.5米,內立桿距立柱0.8、0.65米。搭設高度12H216米。外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每層滿木腳手板,每層及爬梯設欄桿及木腳手板擋腳板進行防護?;撅L壓為0.80KN/m2。施工荷載Qk=3KN/m2。木腳手板自重標準值Qp1=0.35 KN/m2,欄木、擋腳板自重標準值Qp2=0.14 KN/m。荷載傳遞路線:腳手板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的扣件立桿墊板地基。本腳手架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39、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以下簡稱規范)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以下簡稱手冊)二、計算過程1)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計算1.橫向水平桿驗算(1)抗彎驗算作用于橫向水平桿彎矩設計值:(取其最大間距1.2米計算)M=1.2+1.4=1.2+1.4則:Mmax= (1.20.350.5+1.430.5)1/8=0.289KNm查規范得:截面模量W=5.26cm3Q235鋼抗彎強度設計值=0.289106/5.26103=55N/mm2 f=205N/mm2符合要求(2)變形驗算查規范得:彈性模量E=2.06105 N/mm2慣性矩I=12.71cm2作用于橫向水平桿線荷載設計值:q=1.20.40、350.5+1.430.5=2.31 N/m則撓度為:=52.3114/(3842.0610512.71104)=1.15mm=6.67mm滿足要求2.縱向水平桿計算雙排架縱向水平桿按三跨(每跨中部)均有集中活荷載分布計算。(1)抗彎驗算橫向水平桿向內側挑出距離為100mm,按50mm計算F=0.52.311(1+5/100)2 =1.274KNMmax=0.175Fla=0.1751.2741=0.223KNm抗彎強度=0.223106/5.26103=42 N/mm2 f=205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1.1461.27410310003/(1002.0610512.7110441、 )= 0.557mm =8mm滿足要求(3)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按JGJ130-2011中表5.1.7取 ??v向水平桿通過扣件傳給立桿豎向力設計值:R=2.15F=2.151.274=2.74KNRc=8KN滿足要求2)立桿驗算1.長細比驗算:查規范得:k=1.155、u=1.50、=1.58cm立桿計算長度=kuh=1.1551.501.8=3.1185m長細比=3.1185102/1.58=197210(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符合要求2.風荷載產生的立桿彎矩:(1)密目安全網擋風系數計算 =1.2(100-23000.013)/142、00=0.841查規范得敞開雙排扣件鋼管腳手架擋風系數=0.109則: =+=0.841+0.099=0.95(2)風荷載標準值計算查規范得=1.63=1.3=1.30.94=1.235則:=0.7=0.71.631.2350.8=1.127KN/m(3)風荷載產生的立桿彎矩:=0.91.4 =0.91.4wklah/10=0.91.41.1271.21.8/10=0.552KNm3.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計算:(1)組合風荷載時:查規范得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0.1202KN/m木腳手板自重標準值(16m共9層,每層滿鋪):=90.35=3.15N/M2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16m共9層):43、=90.12=1.08KN/m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KN/m則: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160.1202 =1.92KN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0.3)+ =(1+0.3)13.15+1.081 =3.344KN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la取值取立桿縱距最大值1.2米計算)=(+0.3) =(1+0.3)13 =1.95 KN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 N=1.2(+)+0.91.4=1.2(1.92+3.44)+0.91.41.95=8.889KN(2)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N=1.2(+)+1.4=1.2(1.92+3.44)+1.444、1.95=9.162KN4.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穩定性驗算: 查規范得: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0.186 立桿截面面積A=5.06cm2 截面模量W=5.26cm3則: +=8.889103/(0.1865.0610)+0.547106/(5.26103)= =198N/mm3f=205 N/mm3符合要求5.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穩定性驗算: =9.162103/(0.1865.0610)=97N/mm3f=205 N/mm3 符合要求3)立桿地基承載力驗算1.計算基礎面積:A=0.10.1=0.01m22.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在承臺C40混凝土上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fck=26.8Mpa3.地基承載力驗算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N=8.066KN則:=9.162/0.01=916.2Kpa =26800Kpa 滿足要求 經以上驗算得出,本工程腳手架滿足施工結構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