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沙西線輸水管道項目溝渠改道工程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81669
2022-07-22
14頁
59KB
1、成都市沙西線輸水管道(唐昌繞城高速)項目項目工程編號: 2014W0003A河渠改道施工方案(樁號96+0896+15)編 制: 審 核: 批 準: 2015年4月 目 錄第一章、工程概況6(一)、基本情況6(二)、工程簡介6第二章、編制依據和原則7(一)、編制依據7(二)、編制原則8第三章、施工部署8第四章、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9(一)、溝渠清淤10(二)、河渠開挖10(三)、砼澆筑11(四)、原有河渠土方回填11(五)、土方工程安全措施12第五章、地下管線、臨近道路的保護措施13(一)、地下管線保護13(二)、臨近道路的保護14第六章、防汛應急預案14(一)、防汛應急目的14(二)、應急管理2、機構及職責14(三)、防汛應急主要措施15(四)、防汛應急一般措施16第一章、工程概況(一)、基本情況工程名稱:成都市沙西線輸水管道(唐昌-繞城高速)項目工程范圍: 42+2097+80段DN2600輸水管道(二)、工程簡介該工程是成都市的重點工程,對成都市的經濟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由于質量要求高,工期緊,所以要加強管理,確保工程按期優質完成。工程質量要求達到國家有關規范合格標準。必須加強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控制和監督。1、工程范圍本標段施工范圍為成都市沙西線輸水管道(唐昌-繞城高速)項目2標段45+2097+80段DN2600輸水管道,全長5260米。包括DN2600管道工程中的土石方工3、程、管道安裝工程、閘井支墩工程、防腐及陰極保護工程等,樁號45+20為工程起點,在樁號97+80與3標段相接。2、工程地點、地理環境沙西線工程位于成都市郫縣唐昌鎮、古城鎮、三道堰鎮、團結鎮、犀浦鎮,所處地殼為一穩定核塊,西部龍門山褶斷帶地質活動強烈,但對該地區一般無重大影響,成都市郫縣唐昌鎮、古城鎮、三道堰鎮、團結鎮、犀浦鎮內斷裂構造和地震活動較微弱,從地殼穩定性來看,場地屬穩定區。管線區地貌單一,地形相對較平坦,管線走向區地層穩定,除有雜填土和細砂液化外無影響工程穩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質作用。管底地基土多為卵石土,局部為細砂和素填土,場地地質構造穩定。卵石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80KPa。該段管線4、位于成都市郫縣,屬于野外施工。同時大部分管段位于民房邊及農田內,因此在施工的同時不得影響居民生活及農田耕作。在此條件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必須周密組織,爭做文明施工現場。第二章、編制依據和原則(一)、編制依據1、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根據施工圖設計文件、現行管道施工規范規程、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并結合本單位技術設備力量和施工經驗編制的。2、工程現場踏勘情況。3、成都市沙西線輸水管道(唐昌-繞城高速)項目2標段45+20-97+80段施工圖,成都沃特供水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4. 城市道路排水管渠工程檢驗評定標準(CJJ3-2008)。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4-2002)。6、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7、我司對項目區周邊、溝渠、道路、配電線路的現狀調研。8、現場場地情況,周圍環境情況及三通一平情況。(二)、編制原則1、安全第一的原則:在安全措施落實到位、確保萬無一失的前提下組織施工。2、確保工期的原則:根據工期要求,編制科學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進度,確保實現工期目標,滿足工期要求。第三章、施工部署1、技術準備部署1)資料收集,分析本工程地形、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勘察施工現場的地形及周圍環境、場地的可利用程度,確定施工現場交通,臨時道路、臨時水電管線的布置方案。2)熟悉設計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圖紙所要求,確6、定施工圖紙是否符合施工條件等。3)組織技術專題會,確定本工程在機械、設備、材料,主要分部施工方案,及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措施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和原則。4)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分階段進行技術、安全交底。2、勞動力、材料、機械投入及計量檢測部署1)編制施工圖預算,計算工程量、進行工程量分析。2)根據施工預算的材料分析及施工進度分劃,提出機械設備計劃。為施工準備、確定機械設備停放位置、面積提供依據。3、項目部人員配置職 務姓 名職 責備注項目經理負責組織工程施工,對質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工程成本全面負責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對工程施工技術、質量管理進行監督7、土建工程負責人負責土方開挖、回填、閥門井、砼支墩等土建工程施工組織及相關技術工作安裝工程負責人負責管道施工的組織及相關技術工作安全負責人負責施工安全管理與監督電氣工程負責人負責臨電施工的組織及相關技術工作質量負責人負責施工質量監督、核定工程質量等級造價工程師負責施工預決算編制,作好兩算對比,負責成本動態控制材料負責人負責組織施工物資采購和供應、現場物資管理資料管理員負責工程資料管理,收集、匯總、整理工程竣工資料第四章、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為了保證雨季或上游有較大來水時河渠排水通暢,避免造成安全隱患,為此,新改道河渠(樁號96+26.9-96+31.6處)的排水斷面應等于或大于原有河渠(樁號96+8、0896+15處)的排水斷面。經計算,新改道的河渠斷面及做法為:河渠上口凈寬6米,下口凈寬3米,河渠凈高2.5米,成等腰的倒梯形形狀布置;為了防止水流對河渠底部和側面的沖刷,造成河渠坍塌,河渠底板及側面均用C15厚100的細石混凝土護底及護壁,長度按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按此施工,能滿足原河渠的排水能力及日常的維護管理工作。新建改道河渠建成后,方可拆除原有河道,河渠開挖后的余土及原有河道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均外運至20Km以外的甲方指定建筑垃圾處置場。施工工藝流程修筑臨時道路原有河渠疏通臨時改道河渠開挖修筑臨時路臨時改道河渠護底、護壁河渠改道恢復(一)、溝渠清淤臨時道路修建與河渠清淤清除1、在河9、渠改道前面,按便道專項施工方案,修建一條臨時道路,供施工使用;2、挖掘機與人工相互配合,清除原有河道內的淤泥及雜物,達到排水通暢,防止有較大來水時堵塞河渠,造成安全隱患。(二)、河渠開挖1、經現場測量定位后,按批準的路線進行河渠的土方開挖,土方工程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路線應縱向分行、分層按照坡度線向下開挖,采用端頭挖土法,挖掘機從基坑(槽)的端頭以倒退行駛的方法進行開挖,自卸翻斗車在挖掘機的兩側裝運土。土方開挖應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層進行,基坑(槽)邊坡根據土壤類別進行放坡。2、基礎基坑(槽)采用機械開挖時,開挖至高于設計標高2030cm以上,防止開挖機械擾動基底原土層結構,預留的土層由人工配10、合挖至到設計標高。基坑(槽)邊緣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邊緣移動運輸車輛和機械,一般應距基坑(槽)上部邊緣不少于2米堆置高度不應超過1.5米。3.基底清理夯實后,即可澆筑混凝土,再開挖下一個施工段;在開挖時應經常檢查邊坡及支撐,以防止雨水浸泡邊坡塌方。(三)、砼澆筑1、砼澆筑:本工程結構砼采用C15砼。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進行砼澆筑。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做到插點均勻,既不漏振又不超振,距離不得超過振搗器振搗半徑1.50倍。振搗時間要合適,一般控制在3040秒鐘為宜。2、砼養護:砼澆筑成型后,做好收水抹平,試塊現場取樣,按設計規范要求成型養護,保證內部充分水化,強度不斷地增長。養護11、工作對砼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必須予以重視;當砼澆搗1020小時后,采用草包覆蓋澆水養護。(四)、原有河渠土方回填1、清理基底。基坑(槽)回填前,必須將基坑(槽)的建筑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回填土料。應清除回填土中的樹根、蘆根,回填土過濕應進行翻晾曬,土料過干應噴灑適量水,以達到最佳含水率;回填土料粒徑不得大于50mm。2、回填土。回填土的虛鋪厚度應根據土質、夯實機械類型來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嚴格控制回填厚度,嚴禁一次回填到位。3、夯實。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34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基礎墻周邊及四角夯實不到的部位采用人12、工夯實。嚴禁采用機械一次回填到位澆水沉實法。質量標準:(五)、土方工程安全措施1. 開挖邊坡土方時,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當邊坡較陡嚴禁在基坑(槽)邊上方堆積土方。2. 機械開挖應分層進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3. 機械施工區域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場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其他作業。4. 挖掘機行走和自卸汽車卸土時,必須注意高壓電線。5. 夜間施工必須有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6. 雨期施工,運輸機械和行駛道路應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證行車安全。7. 基坑(槽)回填前,夯實設備安全裝置、漏電設施應齊全,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到位。8. 使13、用蛙式打夯機時,要兩人操作,其中一人負責移動膠皮電線;操作夯機人員必須戴絕緣橡膠手套和穿絕緣鞋,以防觸電。9. 多臺打夯機作業時,兩機平行間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機行走路線上,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 m。第五章、地下管線、臨近道路的保護措施(一)、地下管線保護 1、貫徹成都市建委、公司有關管線保護條例、辦法和制度,指派專人負責管線保護工作,實施層層交底制度,加強對施工工人的教育,提高管線保護意識。2、摸清地下管線。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繪制管線平面圖與各管線單位進一步了解完善管線資料,校核管線位置、走向、性質等。對需要保護的管線,召集管線單位事先擬定方案,報請管線單位認可,并向相應的單位辦理“綠14、卡”,工程施工中,請管線單位派人定期監測,確保安全。3、對一般性質的軟管保護,宜采用常規手段,施工前開挖樣洞,使之暴露,基坑開挖時,采用支撐技術,使之不產生位移。4、對一般性質的硬管保護,首先區分其性質,向管線單位審定允許沉降范圍,進行圍護。5、對圍護結構的拔除,如貼近地下管線,應采取邊拔除邊灌漿的辦法,并以間隔跳拔的方式,減少對管線的影響。6、原有地下管線兩側凈距各1米范圍內所形成的兩平行線之間的區域為保護區,禁止用機械挖掘。7、施工過程中若發現管線有異常現象和管位有差異對地下管線的安全和維修產生影響時應立即停止施工,確定處理辦法落實措施后方可施工。8、施工中發現不明管線應及時報告建設單位,15、并會同相關管線單位專業人員實地鑒定后,確定施工方法和處理辦法后方可施工。9、施工中若需拆封原排水管道頭子時,先向有關單位辦理手續,并按計劃實施,做好記錄,如工程結束時,確屬不能恢復的,在竣工圖上加以注明,并向有關人員辦理交接手續。10、對鄰近的管線做嚴密的沉降觀測,發現沉降量達到報警值時,及時采取措施,防止管線過量沉降。(二)、臨近道路的保護根據現場踏勘情況,河渠邊緊鄰城市道路,為確保安全,在施工還必須對道路邊坡加強觀測,如發現有異常,即可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施工安全。第六章、防汛應急預案為了確保汛期內工程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進行,防御和減輕暴雨、高汛期等所引起的工程災害和工程損失,按照成都防16、汛部門和水務部門的相關要求和標準來制定此防汛防臺應急預案。(一)、防汛應急目的維護河道堤防安全、施工人員及財產安全,保持河道穩定,不影響河道行洪、輸水通暢和河道水質。(二)、應急管理機構及職責為了更好地切實做好防汛、防臺各項工作,防止突發事故引起的危害,特成立防汛應急指揮小組。組 長:劉斌副組長:張慶鴻組 員:徐慶、肖瑋、許祿康、宋進軍、盛勇應急指揮小組人員具體分工及職責:(1)劉斌:防汛防臺期間,掌握第一手防汛防臺氣象資料,根據工程在其期間所處的實際情況,總體安排搶險工作內容、搶險時間,調度安排搶險人員、搶險物資器械。(2)張慶鴻:負責監督落實各搶險工作,使搶險工作做到充分、快速、有效。(317、)徐慶:負責搶險人員的組織調動,搶險物資器械的調配。(4)徐慶:負責施工現場及臨時設施區域管線、施工器械防護、用電安全的檢查(5)肖瑋:負責施工現場工程實體的保護和施工現場的排水。(6)許祿康:負責施工現場巡回檢查工作。(7)宋進軍: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按職能歸口負責保持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三)、防汛應急主要措施(1)盡量縮短施工工期。(2)防汛應急機械、物資預備充分,尤其配備大功率的潛水軸流泵(75kw),以備應急泄洪之用;配備長臂挖機,以備隨時疏通河道之用。(3)施工當中產生的渣土垃圾、施工污水嚴禁排入河道,防止阻塞河道和污染河道水質。(四)、防汛應急一般措施1、建立防汛防臺管理網18、絡機構,設立“防汛防臺”辦公室,在防汛期間堅持24小時專人值班,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上報指揮小組。指揮小組及時落實搶險隊伍,備足搶險物資,加強重要設備物資的保管,確保搶險工作的及時性、有效性。2、防汛防臺期間,指派專人及時收聽、掌握天氣、水文等實時信息和風暴的預報,并作好為信息的記錄工作,為防汛防臺工作提供超前控制的準確依據。3、施工現場各種設施必須具備防汛防臺功能,避免臨警時手忙腳亂,發生意外事故。4、在汛期應提前準備足夠的排水設備和草包、編織袋等材料,應急搶險時做到隨調隨用。5、對突遇暴雨、汛期的基坑,應采用土袋、草包作圍護,防止大面雨積水涌入基坑。6、雨季施工中,做好施工場地內排水19、工作,防止施工場外積水倒灌,施工場地內積水自然排放來不及情況下,采取在地勢較低處開挖集水坑,利用水泵將積水排向兩側雨水口,防止施工場地內大量材料、器械被雨水浸泡,影響材料質量及器械的使用功能。7、汛期施工,應對各種施工管線、電器、機具加強監護,發現隱患問題及時加以處置。機電設備必須增加設置防水罩,以免漏水而損壞電器。同時做好保護接地以免漏電傷人,雨后使用時必須先對設備進行檢查、試運轉。8、加強值班巡邏工作,下雨時,施工現場及臨時設施區域巡回檢查員必須認真巡查,發現問題立即通知和組織相關人員,并及時將問題加以處理。9、防汛防臺季節施工時,各種總配電箱、分配電箱、施工銘牌等獨立物,必須增設加固穩定措施。同時必須做好防雷、防電、防漏、防塌等工作。10、臺風來臨之前,對施工臨設活動房進行檢查加固。同時,對各施工標牌、配電箱等獨立物加固措施進行檢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改加固。 11、如發生人員傷害,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與醫院聯系或撥打“110、119”求助,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及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