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素煤礦副井井塔工程冬季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81892
2022-07-22
21頁
426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2二、冬期綜述22.1 當地冬季施工期限22.2 本工程冬期施工特點2三、編制依據3四、冬期施工準備34.1冬期施工組織準備34.2冬期施工現場準備54.3冬期施工材料準備44.4冬期施工技術準備4五、主要分項施工方法及措施65.1鋼筋工程65.2混凝土工程6六、冬期施工保證措施116.1冬施質量檢查制度116.2冬施材料控制126.3 混凝土使用強度126.4砼專項工程質量控制12七、安全措施12八、文明施工14九、附件-熱工計算14一、工程概況葫蘆素煤礦副井井塔工程,位于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圖克鎮葫蘆素,井塔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形式為樁筏基礎,地上六層,建筑總高度62、3.500米,軸線尺寸為22.500米*27.500米。該工程從2011年8月12日開始土方開挖,計劃主體從10月1日開始滑模施工,至12月31日完成混凝土結構澆筑,大部分時間處于冬期施工。井塔的空間較大,洞口大,加之滑模施工,冬期施工保溫難度大,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特制定本方案。二、冬期綜述2.1 當地冬季施工期限根據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條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5即轉入冬期施工,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高于5時解除冬期施工。在冬期施工前后,應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和天氣變化,以防突然降溫,遭受寒流和霜凍的襲擊。鄂爾多斯市冬季供暖期為10月15日至來年4月15日,冬季施工期限可參照執行3、。預計本工程完成第一段筒壁即標高15米以下筒壁后即轉入冬期施工階段。 2.2 本工程冬期施工特點 冬期施工由于施工條件及環境不利,是工程質量事故的多發季節。 冬季施工的計劃性和準備工作時間性強。 冬季氣溫低,白天時間短,施工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每工日功效減低50% , 本地冬季溫度低、雪災害嚴重、風砂大、凍害嚴重。 氣溫低,施工人員組織困難。 冬季雨雪多發,窩工嚴重。三、編制依據序號規范、規程名稱規范/規程編號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術規程(JGJ10497)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0修訂版)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4、技術規程(JGJ33-2001)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8副井井塔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四、冬期施工準備4.1冬期施工組織準備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以生產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經理為副組長的的管理機構,制定冬施措施,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本工程冬期施工保證體系圖見圖4.1-1。圖4.1-1冬施組織機構圖預算員 殷劍測量員許春豹技術員 黃薇實驗員張祥華資料員鐘鋒設備員李延春材料員多福利質檢員劉全華生產經理:王維衛生產經理安全經理:張宏杰項目經理:姜南技術經理:王震安全5、員劉全華技術員康浩林施工員黃華施工作業班組2、人員職責:組 長:姜南(項目經理)負責全面協調工作。副組長:王維衛(生產經理)負責現場生產、檢查。副組長:王震(技術負責)負責技術部署,方案編制等。副組長:張宏杰(安全負責)負責安全監督。組 員: 多福利:負責材料供應 。康浩林、黃華:負責各項措施的落實、技術交底、協調、檢查、監督等。李延春、劉全華:負責現場臨時水電等的保溫、檢查、維修工作。劉全華:負責施工現場安全隱患的檢查并及時上報。4.2冬期施工現場準備1、現場水、電、各種管線(含水管、泵管)必須于10月10日前完成保溫、防雨雪工作,防止凍害。進入冬期施工后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本項工作6、具體由設備管理員李延春及技術員康浩林負責組織、落實(工作內容包括:需保溫部位落實、保溫材料計劃提報、人員落實、監督檢查保溫效果)。2、各施工腳手架、馬道等采取防滑措施。由劉全華負責檢查,指出問題,并落實相關問題整改情況。 3、冬期施工用保溫材料、施工材料等于10月20日前完成進場工作。本項工作具體由項目材料人員多福利根據材料計劃落實。 4、機務人員和施工用電管理人員對各種機械設備,用電設備、線路進行檢查、維修、保養,保證冬施正常進行。本項工作由項目設備管理員李延春及電工王傳正負責。5、現場地泵站采取保溫措施,搭設防護棚并用保溫材料封閉處理。6、所有外露水管及混凝土泵送管均用保溫被包裹處理。4.7、3冬期施工材料準備表4. 3-1 冬期施工主要材料、設施表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進場時間1防風帆布m2220010月15日2測溫計根2010月15日3塑料布m2150010月15日4阻燃保溫被(1.22m)條90010月15日5無煙煤(焦炭)噸12010月15日6爐子個3010月15日7加熱水箱(1.5立方)個2個10月15日8鋼板(20厚)20010月15日9紅外線輻射儀個20010月15日10攪拌站17210月15日10暖料棚36010月15日11棉氈80010月15日12擠塑聚苯板(B1型60厚)250010月15日13早強復合防凍劑(NT-7)T12010月25日14暖氣管(80管)米48、0010月15日15暖氣管(50管)米90010月15日16棉衣、棉帽、棉鞋套15010月15日17電纜(YC3*70+2*35)米10010月15日18電纜(3*50+2*25)米26010月15日19銅芯電纜(3*2.5)米350010月15日19暖氣片(650*700)個15010月15日20暖風機個1010月15日4.4冬期施工技術準備1、入冬前,對現場的技術員、施工員、材料員、試驗員及重要工種的班組長、測溫人員、司爐工、電焊工和高空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掌握有關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質量標準。冬期施工前,測溫人員及管理人員專門組織技術業務培訓,學習本工作范圍內有關知識,明確職責。并組織學9、習本施工方案,明確責任人。2、對面臨冬期施工的分項工程制定詳細的技術措施,保證工程質量及施工進度,做到連續施工。3、收集近期、本周、當日氣象資料,預報預防降溫、雨雪天氣。由康浩林負責收聽天氣預報,至少掌握未來3天天氣變化情況和冷空氣移動情況,并及時上報技術負責人,由技術負責人制定施工方案和預防措施,合理安排施工。制定專人(張祥華、康浩林)進行氣溫觀測并作記錄,通過收聽氣象預報廣播、電視天氣預報、網上查詢等方式提前了解近期、中期、遠期天氣情況,并通知相關人員,預先安排、調整施工內容,防止寒流突然襲擊。4、混凝土外加劑采用質量較好的防凍劑、早強劑或復合型外加劑(視情況按照配合比確定摻量)。外加劑經10、嚴格檢驗,須具有產品的質量合格證件及相關試驗檢驗報告。5、準備冬施測溫、計量的儀器、以及冬施混凝土補充試模等用具。6、提前按照要求有試驗人員提請混凝土配合比申請,原材料檢驗等各項試驗工作,保證施工期需要。五、主要分項施工方法及措施5.1鋼筋工程本工程冬施過程中,鋼筋連接不采用弧焊及閃光對焊,均采用綁扎搭接、機械連接。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不進行冷拉操作。雨雪天氣,鋼筋原材料堆放全部采用彩條布覆蓋。冬季停工季節所有外露鋼筋均應包裹塑料薄膜,防止鋼筋銹蝕。遇下雪天氣綁扎鋼筋,綁好鋼筋的部分加蓋塑料布,減少積雪清理難度。澆筑砼前及時將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凈。對澆筑完混凝土面上殘留在鋼筋上的混凝土要11、及時清理干凈。5.2混凝土工程 5.2.1 原材料要求a、水泥采用P.O42.5山水水泥。b、砼所用骨料(砂、石等)使用前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等凍結物及易凍裂的礦物質。摻加無氯、無氨、低堿、抗凍早強復合型泵送劑。廠家提供外加劑性能說明書,外加劑的早強效果在不采取措施的情況下能保證混凝土澆筑后40h達1.2Mpa。c、混凝土施工坍落度16cm2cm(進入冬期施工后盡量減小混凝土的塌落度)。5.2.2 原材料加熱保溫1.砂石砂、石料場,搭設暖料棚,暖料棚采用輕鋼結構(立柱采用159鋼管,屋面采用70角鋼制作的桁架)加10cm厚彩鋼復合板圍護,高度6.0米(保證裝載機自由出入)。詳見暖棚加工制作圖12、(附圖一)。暖料棚內周邊設置采暖管道兩道(80鋼管),砂料場下部鋪設80鋼管盤管,上覆20mm厚鋼板作為暖料臺;碎石料場設置火爐4個,分布于4角,詳見砂石供暖加熱圖(附圖二)。2.水泥:水泥采用散裝水泥,主要是做好水泥罐的保溫工作,防止水泥罐受雨雪侵襲,主要做法為,在水泥罐外側用棉被包裹一層,表面用防水帆布覆蓋一層。3.攪拌用水及攪拌設備設備: 攪拌站采用彩鋼板全封閉(骨架采用140C型鋼,面積約150),采取暖棚內燒火爐加溫,同時利于施工人員取暖及混凝土攪拌用水的加熱,現場設置水箱兩個(容量各為14方(3m*3m*1.6m,8mm厚鋼板),水箱外側滿粘60厚阻燃擠塑聚苯板進行保溫處理),5013、0kg鍋爐一個,利用蒸汽加熱水箱內攪拌用水,兩只水箱循環使用,水箱在混凝土澆筑過程同時在水箱底部燒火加溫,確保水溫不低于60,控制在6080。專人燒火爐和通蒸汽兩種方式對攪拌用水箱加熱,確保攪拌用水溫度滿足混凝土使用要求。(詳見攪拌站示意圖,附圖三)5.2.3 混凝土攪拌及輸送保溫攪拌前先用熱水沖洗攪拌機,混凝土攪拌時間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并不少于180秒,混凝土要充分攪拌后再卸料。注意攪拌時要絕對避免水泥遇到過熱出現假凝現象。攪拌好的混凝土盡量縮短混凝土的水平運距,垂直運輸混凝土用輸送泵泵運至工作面,混凝土運輸設施均保溫處理,具體做法為:泵管水平輸送段,棉被包裹一層,電熱毯包裹一層、外側14、包裹棉被一層以充分降低混凝土起始輸送段熱能損失。豎直段泵管采用棉被包裹保溫。對原材料保溫加熱及攪拌運輸過程中的保溫處理均以以下溫度參數作為控制目標(詳見熱工計算)。 混凝土溫度控制參數 表一粗、細料溫度水泥溫度攪拌用水溫度攪拌站暖棚內溫度混凝土出機溫度混凝土入模溫度混凝土出模環境溫度45 60-80 5 1065 模擬以上條件養護并做強度試驗結果為:24小時強度為4-5Mpa(可達到混凝土摻加防凍劑的臨界強度值),3d強度為12Mpa左右。5.2.4混凝土澆筑 在砼澆灌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的冰雪和污垢。澆筑過程要保持連續進行,及時入模并振搗成型,平臺上生火爐4個,其中在接料臺附近布置1個,保證15、混凝土入模溫度,停滑期間及時采用棉被、棉氈等覆蓋現澆面。5.2.5混凝土綜合蓄熱養護 混凝土養護采用綜合蓄熱法。1、塔壁滑升混凝土養護塔壁外墻洞口采用帆布封閉,在各層樓板平臺上,設置八個火爐,在塔筒內加熱。外操作吊架采用帆布及巖棉被保溫。內外操作吊架均采用暖氣及紅外線熱輻射儀(小太陽)加熱。混凝土出模后及時在塔壁外側粘貼一層60厚擠塑保溫板。詳見塔壁滑模加熱保溫圖(附圖四)。(1)帆布及巖棉被保溫在施工的外側操作平臺及吊架外側掛設防火帆布,封閉外吊架操作面,外吊架下側掛設6米長的防火帆布圍簾作擋風圍檔,帆布下側用彈性尼龍繩與井塔捆綁在一起,防止大風吹開。內側吊架下掛6米長彩條布覆蓋封閉。(2)16、暖氣加熱在內外吊架內按照開字架布設暖氣片。具體見吊架內供暖圖(附圖五)。(3)紅外線加熱器加熱在滑模平臺內外吊架下掛設紅外線加熱器加熱保溫,間距設置約1.2m左右(外側掛兩道紅外線輻射儀)。紅外線加熱儀直接加熱鋼模板。混凝土出模后在其外表面刷養護液,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4)塔壁洞口封閉及火爐加熱塔壁四面具有較大洞口,隨滑升,用防火帆布將洞口及時封閉,使井塔內部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詳見塔壁外洞口封閉圖(附圖六)。筒壁滑升階段進行火爐加熱。具體方法為:在井塔內用各層平臺上設置火爐加溫,火爐30-50 m設置一個,共設置8-10個火爐,采用無煙煤或焦煤,并配置專人24小時對火爐進行看護。(17、5)滑升過塔壁保溫措施擬于36.7米平臺起,隨滑模滑升過程在井塔外壁滿貼60厚擠塑聚苯板,粘貼采用粘接砂漿配合保溫釘進行施工。2.平臺梁板混凝土保溫 平臺梁板同時澆筑,混凝土澆筑時,盡量避開雨雪等極端天氣施工。砼振搗密實后抹平,隨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兩層棉被,保溫72小時。混凝土表面覆蓋保溫材料的拆除必須由技術負責人同意后方可進行,在進行放線等工序施工不得不揭開表面覆蓋時,放線結束后立即覆蓋,確保保溫效果。平臺混凝土澆筑前開始進行火爐加熱,澆筑后加熱3天。方法見上述。5.2.6 混凝土測溫1.原材料測溫 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每班測骨料溫度及水溫2次,混凝土出機溫度及入模溫度隨時抽檢,每班不少于218、次。2.日平均氣溫測量 1天內2、8、14和20時四次室外氣溫的平均值作為當日平均氣溫值。3.澆筑作業面溫度測量 每班在內外吊架處測量環境溫度值2次,當有平臺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時,同時測量平臺下養護環境溫度2次。4.混凝土溫度測量 、測溫孔布置及深度剪力墻每50平米設置一個;平臺設置不小于四個測溫孔,平臺測溫孔采用預埋內徑20mmPVC套管成孔,成孔深度不超過構件的2/3厚度,一般為1015cm。留孔時要有專人看管,以防施工人員踩踏測溫孔。 測溫 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在混凝土強度達到4Mpa后可減少為每班2次。測溫時溫度計放入測溫孔后至少3分鐘才能讀溫。測溫記錄表由現場專職測溫員填寫。測溫記錄必19、須真實、準確、完整,字跡工整,不得涂改。每次測完溫,要立即把簽字完整的測溫記錄表報項目部和技術負責人。5.2.7冬季施工混凝土試塊留置、齡期要求1.每一次取樣制作混凝土試塊,除按GB50204規定留置的不少于1組標養試塊外,還應至少增加4組同條件養護試塊:A組用于檢查砼受凍臨界強度、B組用于檢驗混凝土受凍后轉暖28天的強度、C組用于檢驗拆模等要求的強度、D組同條件養護600d用于檢驗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必要時留置一組1天同條件試塊,用于檢驗受凍臨界強度值。A組、B組試塊齡期與送檢時間: 當測溫記錄中混凝土內部溫度達到0度時,即及時壓A組同條件試塊(其齡期是隨溫度變化的,而不是7天)。若混凝土強度20、大于前述受凍臨界強度,則說明混凝土不會受凍。當氣溫轉暖,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高于5時,再將B組試塊同條件養護28天后送壓,當B組混凝土試塊的實測強度大于等于設計強度時,說明混凝土強度發展正常,混凝土沒有遭受凍害; D組試塊養護齡期取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所對應的齡期,0及以下的齡期不計入。養護齡期不應低于14天,也不宜大于60天。2.模擬試驗 為準確推斷混凝土在冬期氣候環境下的強度增長及變化情況,擬進行混凝土強度模擬推定。具體方案如下:共制作混凝土試塊18組,分別檢測1d,2d,3d及7d、及14d、28d條件下的標養、-15、32天轉-15的試塊各一組。查看冬期混凝土強度增長及21、受凍后的強度增長情況。六、冬期施工保證措施6.1冬施質量檢查制度冬施質量事關重大,尤其是砼澆筑質量和養護、保溫工作必須從嚴管理,冬施質量檢查實行分級驗收制。初級檢查,由各班組進行自檢、互檢、交接檢;次級檢查由專業工長驗收;最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檢查重點在于施工防寒、保溫準備工作,砼的測溫、養護工作。6.2冬施材料控制冬施材料必須有出廠質量證明、說明書等資料。有規定要求復檢的材料必須在監理的見證下送實驗室進行復檢。6.3 混凝土使用強度 為保證混凝土后期強度增長及井塔的施工質量,在43米平臺施工完后的剪力墻混凝土擬增加一個標號(由C35改為C40施工),根據施工計劃,施工完43米平臺后即122、1月底,氣溫即將轉入嚴寒(-20左右)。6.4砼專項工程質量控制1、混凝土施工質量是冬季施工的關鍵,為此,冬施過程中作專項質量檢查控制。2、定期抽查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現場,嚴格控制攪拌站冬施砂石材料的含泥量,含水量,嚴格控制砂石材料堆放,不得含有冰雪塊。3、督促攪拌站嚴格進行砂子及攪拌水的加溫,并作好每班測溫記錄。4、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和料的投料順序,嚴防沸水與水泥直接接觸,避免混凝土出現“假凝”現象。5、施工現場按照冬施方案認真作好泵管,施工作業面的保溫防寒工作,混凝土攪拌開機前用熱水預熱攪拌筒,混凝土輸送前用熱水預熱泵管壁。6、對商品混凝土作好每車進場混凝土的出罐測溫記錄,混凝土出罐溫度控制23、在10以上。入模溫度控制在5以上。7、對澆筑成型后的混凝土初期溫度控制在5以上。8、安排專人測量記錄有關冬施溫度技術數據,并按施工流水段及時報項目技術主管人員審查。9、每班檢查混凝土外觀表面是否受凍、粘連、收縮裂縫,邊角是否脫落,施工縫有無凍害。七、安全措施冬施生產,安全第一。根據冬施生產的特點,現場會有較多的保溫防寒材料,施工用電總負荷增加,而且冬季多大風、多雨雪冰,安全生產重點狠抓以下“五防”工作:防火災、防觸電、防中毒、防人員滑跌、防大風。具體工作內容如下:1、加強冬施安全技術交底,徹底落實安全責任制。2、在操作中應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加強焊工安全教育,防止發生燒傷、觸電及火災等事故。24、3、冬季風多且大,塔吊吊運鋼筋及其它施工物資,嚴禁在6級大風時作業,建筑物上容易吹落的材料,如木板等要及時清理,防止吹落傷人。4、冬季天寒,施工人員作業時縮手縮腳,涉及安全方面的操作,要精心操作,不得馬虎,如某些架子搭設,扣件的螺栓一定要擰緊。冬季雨雪多,現場道路外露架子等部位的冰雪要及時清掃,防止人員滑倒。5、冬施人員上下行走通道,必須在冬施來臨前做一次檢查,防滑木板條必須用8#鉛絲綁扎牢固,雨雪天氣要及時清掃積雪和冰凍。6、冬季施工用電要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嚴禁私拉亂接。對用電接地和全部現場使用的漏電保護裝置要進行一次檢查,并作好檢查記錄。7、施工人員增加御寒棉衣,防止凍傷。未經安全保衛部25、門認可,不得在生產區和生活區使用電爐。8、施工用火要有用火許可證方可用火(包括氣割等),用火點要有專人看火,防止火星落在易燃物上,并增加配備干式滅火器。9、作業層配備連接消防水管的膠皮管,以備萬一,冬施前必須認真將現場的消防水管道深埋防凍,外路水管必須用巖棉管包裹保溫。10、冬季施工中,高空作業應系安全帶、穿膠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墜落。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經常清理積水、積雪、結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條。11、作好每天氣象記錄,并及時公布天氣預報情況。12、做好防寒工作。入冬前,對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和建、構筑物進行全面檢查、維護,凡是固定位置的施工機械等都應搭設防寒棚,確保冬期順利施工。26、13、做好防毒工作。加強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倉庫設專人負責。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和用焦爐、煤爐生火的場所設通風孔,派專人看管,保持空氣暢通,防止中毒事故發生。14、對職工要加強安全及消防教育,重點工程的施工人員應進行冬施安全及消防入場教育。15、進入冬期施工前,要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一次消防、施工安全和操作工藝的教育,并進行書面交底,交底的針對性要強,有可行性。八、文明施工1、冬施期間保溫材料多,施工時,要工完料清并將保溫材料集中堆放,周邊搭設擋風防護欄桿,周圍及頂部用安全網密封。2、保溫材料的碎渣及時清理,運出現場。3、用煤取暖,必須及時對產生的垃圾進行清理。4、現場27、火源要加強管理,消火設施要有明顯標志5、現場落地灰、施工垃圾應封閉清運,防止揚塵和遺灑。6、現場做好宣傳條幅、警示標志標牌的懸掛,對施工作業人員提醒警示。九、附件-熱工計算按規定,砼溫度降至0前,其抗壓強度不得低于抗凍臨界強度。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砼,摻防凍劑的混凝土其抗凍臨界強度為4MPa。 按不利情況對混凝土某一時刻入模溫度進行熱工計算,原材料自身溫度:水泥5、砂8、石3、水60;砂含水率5%,石含水率1%;攪拌棚內溫度為3。配合比:水:水泥:砂:碎石:防凍劑=1:2.63:3.76:5.73:0.05。根據熱工計算公式:9.1混凝土拌和物溫度T00.92(mceTcemsaTsamgT28、g)4.2Tw(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c2(wmmsawgmg)4.2mw0.9(mcemsamg) 按1立方混凝土代入以上各數據得 T0=15.8 式中 T0混凝土拌合物溫度();mw、mce、msa、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Tw、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溫度();wsa、wg砂、石的含水率();c1、c2水的比熱容kJ/(kgK)及冰的溶解熱(kJ/kg)。當骨料溫度0時,c14.2,c20;0時,c12.1,c2335。9.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按下式計算:T1T00.16(T0Ti) 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出機溫度29、();Ti攪拌機棚內溫度()。代入數據計算得T113.75混凝土拌合物經運輸到澆筑時的溫度,可按下式計算:T2T1(tt0.032n)(T1Ta)式中 T2混凝土拌合物經運輸到澆筑時溫度();tt混凝土拌合物自運輸到澆筑時的時間(h);考慮現場泵送按5分鐘n混凝土拌合物轉運次數;(一次)Ta混凝土拌合物運輸時環境溫度()按-25溫度損失系數(h-1):按0.4考慮當用混凝土攪拌車輸送時,0.25;當用開敞式大型自卸汽車時,=0.20;當用開敞式小型自卸汽車時,=0.30;當用封閉式自卸汽車時,=0.1;當用手推車時,0.500代入數據計算得T211.259.3混凝土成型溫度考慮模板和鋼筋的吸熱影響,混凝土澆筑成型完成時的溫度,按下式計算: 式中 T3考慮模板和鋼筋吸熱影響,混凝土成型完成時的溫度();Cc、Cf、Cs混凝土、模板、鋼筋的比熱容kJ/(kgK):混凝土取1kJ/(kgK);鋼材取0.48kJ/(kgK);mc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kg)(2410kg);mf、ms與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觸的模板、鋼筋重量(450kg);Tf、Ts模板、鋼筋的溫度,未預熱者可采用當時的環境氣溫()。代入相關數據得T3=10.73本計算按照混凝土施工最不利情況考慮,得混凝土成型溫度在10,所以表一中混凝土的各項材料溫度控制參數可行。附圖一:附圖二 附圖三:附圖四: 附圖五:附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