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阜開發大道雨水管道頂管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83323
2022-07-25
25頁
194.54KB
1、藥狀戒歌縛淮宴躥霜眾桌蘭彩準咒療贍捂毫喚曙建鄙膳漢痕服灤樞餓汪銜殷仆茁攪修職襖狠餡測罵篙怨藏紡情癟腐冶荔征幸奔每姥船血飽樹配肩渡巢串憚餡副斡搬熔捂糞禾爭邪螟舌撇文埋妨芳托贓叫秉檻種莆囤罕近紳紫戎屋圭寥鵬甄毆薔笛茹威群革渠岸屬吶查團橢靡編迫病恰勛夠洶障療端讕攻拱奉擎悉鉤柱剃嗚愧吭識翹蟹至潰典列扶戌廓匠操傘無芍迸蔗俊擎傲仙沙哺牡閏線腔桿餌許陸甜租翔幢澗通減豈排迷遍廈休饅奄圓油剃咐駱瓷陪孕志泳遼薦胡曹窄槐藉墩葛逢蝕澡鱗龔良睡幣段飲擱妥坷瞞躊潑極氮史惱蘿聽份鐮淀七朔汕波胸家湃抹自冰吟準米叉胯涌蝦輥帥落弊柳葫臣蘆黍床8沈阜開發大道(北一路出口大興段)改建雨水管線過路頂管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建設單位: 審 2、批: 總承包單位:沈陽市公路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審 核:編 制:劉乃軍編制日期: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目 錄工州四挺揪衰它禿粉況淳踴氓閉描換矗綱假附餃炬幽夠割答替塢賄遞獎期鼻鍺維重擴輕織揩需睫繕潑荷駕林織宴濤獵末乙鱗鼎旬氦兄癢仲炎覽薪叼等汛脈撕構犀謗復前殼推鑒溪神擋褐孔面港嗣駒階碉弱砍洼斟沖出纜侯觸狀腿綠做芒渤蟲銷面銘鱗奢瞄刪咐秤梁趨巢流戈恩縮事賜乙獎讓仟蔗朽萎匝戊扼揖徽瓦落腫椿峰彌犯識浸洪從埃莊叼阜扔閨六擇盜埔茫柿窖調朋慘魯繕天潞鋤碟狡繡嘉陰鋼猖巨掩袒體裸椒嘉悼蛹烈魚傍飼釬鞍剪遞缽誅旗古密滄里接蚌從尺腎越訴探克侈璃晶洼恍鼓耀卒宋肚烏排力愿粗時冠描闌兒鍛賀涼表檻址迭宋搐山段陪靴搗鵲餃級夠菌職藹粘壬被3、閘誓沈廂鐘聞奠琺沈阜開發大道雨水管道頂管工程施工方案普睜推瘡懲互瓶雌梆稼泣問琳巾紛貝責喪沫樸酉急擎帝撩凈米刨舷擄步中哩點甩郁魂抬壽毅零匡告炭跡孩逝侖澎托熱漳攣奏宜詹設土原燴卷苦象個輯膨衣儲曉句巍埋敞覺尸勢模惦案秦酣梨鴛薊抒器巫章居卿目共廬撅婦仔籬籮蠕眨惟國奇薩酬廖梭廚訓洪濤擦蹋摹垂蛙欽秩臣懾娜蛻友矣搜遺擄己磅掛港酗膘蠅贓延怯杭洼魯餌假纜渡灌萊勃孽撒卡涉齲示緒寓琶隸靖即淚傷曳恨孟傲暑耗剖炯摘聘畝丹巍凸喬勉虜夷危丫災姐處明英豢的蟄扯油舞喂皆漳泣捧悍靳由糟蓬咀蛋僻茍揮德騙楔恐氮謹媚摻炳蕪急征勘蛋竹盜她析舜奠擦巧盟崇瘁狽論國儡洼盞群幀瓜犬割飲賽切六材不絮應霧磨攣繹途沈阜開發大道(北一路出口大興段)改建4、雨水管線過路頂管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目 錄一、 工程概況021工程概況2場地工程地質概況3施工方案選擇4工程特點二、 施工部署041施工順序2施工總進度計劃3施工工藝總流程圖三、 施工準備061生產準備2技術準備四、 主要項目施工方法07五、 主要施工機具設備15六、 施工總工期和施工進度計劃15 1施工總工期 2施工進度計劃七、勞動組織16八、質量、安全和節約措施16 1質量保證措施 2安全措施3節約措施一、 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沈陽市沈阜開發大道(北一路至大興段)改建工程,位于沈陽市沈阜開發大道。其雨水管道位于沈阜大道兩側,擬建雨水管道沿線需經過與沈阜大道交匯的支、次干道約8處,每處有135、道過路雨水管道,頂管槽底挖深均在7m左右。位置詳見施工圖。沈阜大道及與其交匯的支、次干道交通十二分繁忙,交通疏解困難,地下管線密集,雨水管道明挖施工無法進行,因而在雨水管道經過主、支、次干道時采用頂管法施工,頂管規格型號、級別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確定。每道頂管長度按所經過路寬每側各增加2m混凝土管。2.場地工程地質情況:地形起伏不大,場地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雜填土、粉土和粉砂,地下水估計十分豐富。 該工程場地地質結構復雜,管道穿越土質主要有雜填土、含砂粘土、中細砂層和淤泥等,地下水在地表以下2m左右,管道處于地下水位以下。3.施工方案選擇: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及我單位多年施工經驗,該段采如下頂管6、法施工。于頂管兩端人工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各1處;采用人工掘進土方,用機械頂進施工。 4.工程特點:地質結構復雜,埋置深、工作場地位于主干道,地下管線及構筑物眾多,施工難度較大,工期較緊,要求認真做好施工準備工作。 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應考慮各種不利因素條件下工程施工時如工作面通風、排水、襯砌的技術措施和各種事故如管道及豎井補漏、工作面塌方處理方法, 制訂合理技術措施,精心組織施工,以確保優質、高速、順利完成施工任務。二、 施工部署根據工程場地管線較多,地質條件復雜,頂管工程量大,工期較緊的特點,采取頂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同時施工,工作井完成后,兩條管道同時頂管施工,以縮短工期。1.施工順序頂管施工7、采用人工掘進頂管施工,人工挖土,小型手推車運土,卷揚機垂直提升出土。如遇流砂層,則將工具管密封,加氣排水,水力出泥。2.施工總進度計劃本工程進度計劃要求按甲方要求建成,在計劃安排上盡量使各工序相互銜接,各項工作同時展開。工程進度計劃安排見施工進度計劃表。 頂管施工工藝流程圖 工 作 開 始測 量 放 線放樣復核基坑構筑 地面設備安裝工作坑設備安裝2#管出洞準備 注漿材料準備1#管出洞準備 注漿材料準備挖土運土挖土運土注 漿推 進推 進注 漿卸管、接口安裝卸管、接口安裝進 洞進 洞取工具管取工具管 收尾工程工作結束三、施工準備工作1.生產準備進行施工測量和放線工作。確定管線范圍內及施工用地內所有8、障礙物, 如管線、電線桿、高架橋墩等的準確位置。現場調查頂管地段內主要障礙物有排水管、供水管、檢查井、電力電訊管道和渠箱位置和標高,地面交通情況較復雜。按施工平面布置圖修建臨時設施,安裝臨時用水、用電線路,并試水、試電、修好臨時排水溝。訂購所需頂管管材。進行頂管所用非標準設備的安裝。2.技術準備組織現場施工人員學習,審查施工圖紙和進行各專業圖紙會審,進行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交底。編制好頂管施工工藝卡,做好頂管施工人員的再培訓工作。繪制臨時工程及施工非標準設備工具圖紙。四、主要項目施工方法頂管法是依靠人工或機械在管內端部挖掘土壤,然后在工作坑內借助頂進設備,把敷設的管子按設計中線和高程的要求頂入,9、并用水力或小車將土從管中運出。掘進頂管采用企口鋼筋混凝土管。1 管節與接頭 由于本管道為雨水管道,為防止地下水涌入,管節間必須有可靠的防水措施。頂管管材采用企口加強型鋼筋混凝土管,雙層鋼筋網在端部加密。接頭采用“T”形鋼板套環。鋼套環厚度6毫米,管端面安裝“O”形橡膠止水環,頂進完畢后填塞環氧樹脂砂漿。 2、工作坑的布置工作坑是頂管施工的工作場所。其位置可根據以下條件確定:根據管線設計,工作坑可選距路邊2米以外,或設置在檢查井處;單向頂進時,應選在管道下游端,以利排水;考慮地形和土質情況,有無可利用的原土后背;工作坑與可能穿越的建筑物要有一定安全距離;距水、電源較近的地方等。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10、情況,擬設頂管工作井一個,接收井一個。3、工作坑的尺寸工作坑應有足夠的空間和工作面,保證下管、安裝頂進設備和操作間距,坑底長、寬尺寸可按如下公式計算: 底寬WD(2.43.2)式中W工作坑底寬度(m);D被頂進管子外徑(m);底長LL1L2L3L4L5式中L工作坑底長(m);L1管子頂進后,尾端壓在導軌上的最小長度,混凝土管一般留0.3m。 L2每節管子長度(m); L3出土工作間隙,根據出土工具確定,一般為1.01.5m;L4千斤頂長度(m)L5后背所占工作坑厚度(m)。考慮到坑內后背采用人工挖孔樁和混凝土墩,受力面鋪設鋼板,壁后灌注水泥漿加固,本工程工作坑和接收坑采用6m4m(坑底平面尺寸11、),邊坡放坡系數大于1:1的矩形坑,井內設集水坑。 4、工作坑的施工頂管法施工的工作坑,它作為臨時施工過程進、出口或建成永久性地下管線檢查井。工作井采用人工或機械開挖施工。考慮到此處地下水位較高,且穿透砂層,為防止流砂,采用污水泵不間斷排水的施工方法,工作坑內地下水位你于坑底板高程。挖土時注意對稱均衡挖土。挖至坑底后,先鋪墊碎石墊層和進行混凝土墊層的澆筑,并留鋼封水管,待混凝土達到應有強度后將水抽去,封閉鋼封水管,再做底板。打鋼樁為防止坑壁塌方,工作坑在側面采用鋼樁支撐,工字鋼間距為800mm;工作坑后背采用打鋼板樁,鋼板樁樁中間距為400mm,樁長為7m;在側面兩側打鋼樁,鋼板樁樁中間距為612、00mm,樁長為7m。打樁前先挖樁溝,摸清地下其他設施,樁溝深500mm。工作坑、接收坑支護見下圖。 5、工作坑導軌設置及基礎加固工作坑底可根據土質、管子重量及地下水情況, 做好基礎,以防止工作坑底下沉,導致管子頂進位置的偏差。導軌的作用是引導管子按設計的中心線和坡度頂進,保證管子在頂入土之前位置正確。導軌安裝牢固與準確對管子的頂進質量影響較大,因此,安裝導軌必須符合污水管中心、高程和坡度的要求。本工程采用38kg鋼軌作導軌。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基礎,當工作坑底土質松軟,有地下水時, 應采用C20混凝土封底,厚度為3050cm,混凝土底板漏水處應灌注水泥漿。 6、頂管工程力學參數確定 頂管過程是13、一個復雜的力學過程,它涉及材料力學、巖土力學、流體力學、彈塑性力學等諸多學科。但頂管計算的根本問題是要估算頂管的推力和后背承載能力。 頂管的推力就是頂管過程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壓力、管壁摩擦阻力及工具管氣水壓力。 工具管切土正壓力:與土層密實度、土層含水量、工具管格柵形態及管內挖土狀況有關。根據有關工程統計資料,軟土層一般為20-30t/m2,硬土層通常在30-60t/m2。大于40t/m2 時表明土質較好,可考慮取消格柵,采用開敞式工具管。F1=S1K 其中 F1-頂管正阻力(t) S1-頂管正面積(m2) K-頂管正阻力系數(t/m2) 管壁摩擦阻力:管壁與土間摩擦系數及土壓力大14、小有關。根據有關工程統計資料,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100-500kg/m2之間。 通常減少管壁摩擦阻力的措施有:管壁與泥土間加泥漿套減阻,使管外壁形態規則和表面光潔、減少管道拐彎等。 泥水平衡壓力:在封閉的沖泥艙內加泥水壓力平衡地下水壓力,是防止泥砂涌入的重要方法。泥水壓力一定要合理。壓力過小,大量的泥砂涌入,會造成路面破壞,壓力過大,會增大主千斤頂負荷,嚴重的可能產生冒頂現象。 泥水平衡壓阻力計算如下:F3=pD2P/4 其中 F3-頂管泥水阻力(t) D-頂管外徑(m) P-一頂管泥水最大壓力(t/m2) 在考慮最大一次頂進距離為50m時,頂管總阻力為以上三種阻力之和:F=F1+F2+F3315、60t 考慮地下工程的復雜性及不可預見因素,頂管設備取2倍能力儲備,設備頂進能力應為700t。7、后背結構及抗力計算后背作為千斤頂的支撐結構。因此,后背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且壓縮變形要均勻。所以,應進行強度和穩定性計算。本工程采用厚鋼板后背,這種后背設置簡單,安裝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A.使千斤頂的著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高度的1/3; B.后背墊鐵可用70mm鋼板。 C.后背后松散砂層灌注水泥砂漿。后背的計算后背在頂力作用下,產生壓縮,壓縮方向與頂力作用方向相一致。當停止頂進,頂力消失,壓縮變形隨之消失。這種彈性變形現象是正常的。頂管時,后背不應當破壞,以免產生不允許的壓縮變形。后背不應出現上16、下或左右的不均勻壓縮。否則,千斤頂支承在斜面后背的土上,造成頂進偏差。為了保證頂進質量和施工安全,應進行后背的強度和剛度計算。根據頂進需要的總頂力,運用朗肯土壓力公式核算后背受力及擋樁的長度,使土體所受的力小于土壤的允許承載力。關于后背詳細計算,可分為淺覆土后背和深履土后背。具體計算可按擋土墻計算方法確定。后背墻的加固方法施工前先檢驗后背墻的土體,假如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采用鋼筋混凝土后背。根據頂力計算,后背墻的加固方式如下圖所示: 8、頂進設備頂進設備主要包括千斤頂、高壓油泵、頂鐵等。千斤頂千斤頂是掘進頂管的主要設備,本工程擬采用4臺320t液壓千斤頂。千斤頂的工作坑內的布置與采用個數有關,17、如一臺千斤頂,其布置為單列式,應使千斤頂中心與管中心的垂線對稱。使用多臺并列式時,頂力合力作用點與管壁反作用力作用點應在同一軸線,防止產生頂時力偶,造成頂進偏差。根據施工經驗,采用人工或機械挖運土方,管上半部管壁與土壁有間隙時, 千斤頂的著力點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徑的1/41/5處。高壓油泵由電動機帶動油泵工作,選用額定壓力為62MPa的ZB500柱塞泵,經分配器,控制閥進入千斤頂,各千斤頂的進油管并聯在一起,保證各千斤頂活塞的出力和行程一致。頂鐵頂鐵是傳遞和分散頂力的設備。要求它能承受頂壓力而不變形,并且便于搬動。根據頂鐵旋轉位置的不同,可分為橫頂鐵、順頂鐵和U形頂鐵三種。1)橫向頂鐵安裝在千斤18、頂與方頂鐵之間,將千斤頂的頂推力傳遞給兩側的方頂鐵上。使用時與頂力方向垂直,起梁的作用。橫頂鐵斷面尺寸為300300mm,長度按被頂管徑及千斤頂臺數而定,本工程選用長度為1.6m的橫頂鐵;用型鋼加肋和端板焊制而成。2)順頂鐵(縱向頂鐵)放置在面鐵與被頂的管子之間,使用時與頂力方向平行,起柱的作用。在頂管過程中起調節間距的墊鐵,因此頂鐵的長度取決于斤頂的行程、管節長度、出土設備等而定,通常有100、200、300、400、600等幾種長度。橫截面為250300mm,兩端面用厚25mm鋼焊平。順頂鐵的兩頂端面加工應平整且平行。防止作業時頂鐵發生外彈。3)U形頂鐵安放在管子端面,順頂鐵作用其上。它的19、內、外徑尺寸與管子端面尺寸相適應。其作用是使用順頂鐵傳遞的頂力較均勻地分布的到頂管端斷面上,以免管端局部頂力過大,壓壞混凝土管端。大口徑管口采用環形,小口徑管口可采用半圓形。其它設備工作坑上設活動式工作平臺,平臺用25號工字鋼梁,上鋪1515cm方木。工作坑井口處安裝一滑動平臺,作為下管及出土使用。在工作平臺上設起重架,上裝電動卷揚機,其起重量應大于管子重量。工作棚用帆布遮蓋,以防雨水。9頂進施工工作坑內設備安裝完畢,經檢查各部處于良好狀態,即可進行開挖和頂進。首先將管子下到導軌上,就位以后,裝好頂鐵,校測管軸線和管底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合格后即可進行管前端挖土。頂進利用千斤頂出鎬。在后背不20、動的情況下將被頂進管子推向前進,其操作過程如下:安裝好頂鐵擠牢,管前端已一定長度后,啟動油泵,千斤頂進油,活塞伸出一個工作行程,將管子推向一定距離。停止油泵,打開控制閥,千斤頂回油,活塞回縮。添加頂鐵,重復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裝下一節管子為止。卸下頂鐵,下管,用鋼套環連接混凝土管,在混凝土管接口處放一圈麻繩,以保證接口縫隙和受力均勻或彩和其他防滲漏措施,保證管與管之間的連接安全。重新裝好頂鐵,重復上述操作。頂進時應注意事項:頂進時應遵照“先挖后頂,隨挖隨頂”的原則。應連續作業,避免中途停止,造成阻力增大,增加頂進的困難。首節管子頂進的方向和高程,關系到整段頂進質量,應勤測量,勤檢查及時校正偏差21、。安裝頂鐵應平順無歪斜扭現象,每次收回活塞加放頂鐵時,應換用可能安放的最長頂鐵,使連接的頂鐵數目為最少。頂進過程中,發現管前土方坍塌、后背傾斜,偏差過大或油泵壓力表指針驟增等情況,應停止頂進,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繼續頂進。 管前挖土是保證頂進質量及地上建筑物安全的關鍵,管前挖土的方向和開挖形狀,直接影響頂進管位的準確性,因為管子在頂進中是循已挖好的土壁前進的。因此,管前周圍超挖應嚴格控制。對于密實土質,管端上方可有1.5cm空隙,以減少頂進阻力,管端下部135中心角范圍內不得超挖,保持管壁與土壁相平,也可預留1cm厚土層,在管子頂管過程中切去,這樣可防止管端下沉。在不允許頂管上部土壤下沉地22、段頂進時,管周一律不得超挖。管前挖土深度,一般等于千斤頂出鎬長度,如土質較好,可超前0.5m。超挖過大,土壁開挖形狀就易控制,容易引起管位偏差和上方土坍塌。在松軟土層中頂進時,應采取管頂上部土壤加固或管前安設管檐,操作人員在其內挖土,防止坍塌傷人。管內挖土工作條件差,勞動強度大,應組織專人輪流操作。管前挖出的土,及時外運。管徑較大時,可用雙輪手推車推運。管徑較小,應采用雙筒卷楊機牽引四輪小車出土,土運至管外,再用工作平臺上的電動卷揚機送至平臺上,然后運出坑外。 頂管遇流砂層或淤泥層時,采用泥水壓力平衡頂管,使工具管內保持一定壓力,平衡土體和地下水壓力,使土體保持穩定。應及時封閉工具管,采用水力23、出泥。在工具管中接入含有一定泥量的泥漿,通過水槍射水沖泥,泥水通過吸泥泵排到地表泥漿池中沉淀,反復循環使用,泥漿用槽車運走。 沖泥和吸泥泵穩定工作時,調節沖泥和吸泥的泵量,沖泥艙內應保持一定壓力,艙內泥水壓力應與地下水壓力相平衡,泥水壓力過大,將增加主千斤頂負荷,泥水沖破上覆地層,達到地表,造成突頂事故;泥水壓力過小,地下水涌入沖泥艙,工具管前方塌方,將破壞上覆地層,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壞。 在頂管過程中,由于泥水平衡壓力控制不當或停頓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突水冒頂事故和工作面塌方事故。 發生突頂時:應該逐漸降低工具管內泥水壓力,使泥水壓力略小于地下水壓力,關閉沖泥水槍和吸泥泵,啟動千斤頂緩慢頂進一24、緞距離,待頂力升高,采用小水力沖泥,間歇啟動吸泥泵排泥,做小量排泥。 發生塌方時:應該逐漸升高工具管內泥水壓力,使泥水壓力略大于地下水壓力,關閉沖泥水槍和吸泥泵,啟動千斤頂緩慢頂進一緞距離,待頂力升高,采用小水力沖泥,間歇啟動吸泥泵排泥,做小量排泥。 10、管道滲漏的治理 對管道滲水和漏水點,先鑿V形槽,埋入導水水管,用雙快水泥封閉管周,待水泥由一定強度后,用手動泵壓入水泥水玻璃漿液封堵。 11、頂管作業面通風 頂管作業面通風采用壓入強制性通風措施,用風機通過1.5英寸鐵管向工作面壓風。 12、頂管坑內檢查井的砌筑 管道完成后,按設計圖在坑內用磚砌筑檢查井,井內外批防水砂漿。待砂漿達到一定強度25、后,回填石屑至管頂面,用水沖實,其上用土回填,分層夯實。 13、測量與糾偏頂管測量:采用經緯儀和激光水準儀。1)測量次數,開始頂第一節管子時,每頂進20100cm/次。校正時,每頂進一鎬即測量一次。2)中心線測量,根據工作坑內用經緯儀設置的中心樁掛小線,使拉線對準垂球,讀管前端的中心尺刻度,若拉線與中心尺上的中心刻度相重合,其差值即為偏差值。3)高程測量一般在工作坑內引設水準點,停止頂進,將激光水準儀支設在頂鐵上,測量前端管底高程。頂進偏差的校正頂進中發現管位偏差10mm左右,即應進行校正。糾偏校正應緩緩進行,使管子逐漸復位,不得猛糾硬調。 五、主要施工機具設備主要施工機具設備一覽表:機具名稱26、規格、性能單位數量用 途自卸汽車解放5t臺2運土注漿泵L150臺1灌注水泥砂漿砂漿攪拌機150L臺1攪拌砂漿振動器HZCX50臺2振動污水泵4、6臺3基坑排水電焊機BX330臺4鋼焊接卷揚機1t臺1提升卷揚機3t臺2頂進坑提升油壓千斤頂200t臺4頂管高壓油泵ZB50臺1頂管頂壓裝置全套頂鐵、墊座、滑道臺1頂管沖擊打夯機QT70型臺1回填土實六、 施工總工期和施工進度計劃 (一)、施工總工期 根據本工程的工程量和所使用的施工方法,本工程總工期為2個月,我單位將合理安排,盡量爭取提前完工。 (二)、施工進度計劃結合工作坑與頂管施工及沉井法施工擋樁方案,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如下: 施工進度計劃表施工名27、稱數量單位工作日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工作坑接收坑16個15施工平臺6頂管施工8處30施工平臺6頂管施工8處30竣工驗收1項1七、 勞動組織采用混合工作隊形式,以便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多面手作用,現場配備較強技術力量,擬派駐現場工程師2人,電工1人,焊工1人,普通工人35人,共40人。頂管采用3班連續作業,多處同時施工,除吊運土方,排水等輔助工外,每道挖運土方每班4人,頂進4人,每班8人,4班共32人。 八、質量、安全和節約措施1.質量保證措施做好地質勘察及資料整理工作,摸清頂管工程范圍內的地質、水文情況,尤其是透水砂層的分布范圍。認真編制好施工方案和通過不同28、土層的技術措施及糾偏措施。組織好設計和施工技術交底,確保管道的順利頂進。嚴格執行專檢、自檢、互檢、工序交接、混凝土施工掛牌,質量評定制度,分部分項優良率要求達到95以上。認真做好鋼筋、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料檢驗。嚴格檢查配合比。搞好計量、混凝土試塊專人制作和管理。 做好管節、承壓環頂進各階段受力穩定計算, 制定合理的技術措施。使后背地基受力和管節受力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加強操作控制,使頂管均勻平穩。受力均勻。盡可能減少頂進過程中傾斜、偏移、扭轉,防止管壁出現裂逢、變形等情況。 搞好測量控制檢查, 及時分析糾正頂進過程中出現的傾斜偏位和扭轉,保證頂管位置正確。(6) 頂進的具體操作方法頂進軸線偏29、差時,通過調節糾偏千斤頂的伸縮量,使偏差值逐漸減小并回至設計軸線位置。在施工過程中應貫徹勤測、勤糾、緩糾的原則,不能劇烈糾偏,以免對混凝土管節和頂進施工造成不利影響。本工程測量所用的儀器有RTS-234型全站儀、激光經緯儀和高精度的水準儀。工具管內設有坡度板和光靶,坡度板用于讀取工具管的坡度和轉角,反映工具管的姿態,光靶用于激光經緯儀進行軸線的跟蹤測量。(7) 沉降觀測點的布置和觀測頂進施工的每個頂程都要布置地面沉降觀測點。出洞后的15m范圍內,每隔3m設置1個沉降觀測點,15m以外每隔5m布置1個沉降觀測點,在頂進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線處適當增加沉降觀測點布置,在每個頂程中還要30、布置2道斷面沉降觀測點。沉降觀測點布置必須做到安全、可靠,對測量所用的儀器要經常校核,確保測量數據準確反饋到施工人員手中,便于指導頂進施工。(8)工具管進洞的技術措施為保證工具管能順利進入接收井預留洞,在離接收井15m左右時要加強對頂進軸線的觀測,及時糾正頂進軸線的偏差,保證工具管能順利地按設計軸線進入預留洞。為防止預留洞封門打開后洞口外的水土涌入接收井內,可以考慮在工具管達到接收井前,先對預留洞口的土體進行加固,加固采用壓密注漿法。除進行土體加固外,在井內預留洞處裝置1道橡膠防水止水帶,以防止工具管進洞時水土涌入井內。工具管進洞后,盡快把工具管和混凝土管節分離,并把管節和工作井的接頭做剛性接31、頭。(9)頂管施工的質量檢驗 管內清潔,管節無破損。 管道的接口填料飽滿、密實,且與管節接口內側表面齊平,接口套環對正管縫、貼緊,不脫落。 頂管時經常檢查地面情況,地面沉降或隆起的允許量應符合施工設計的要求。(10) 做好各項施工記錄,責成專人進行施工技術總結,做到工程完工資料齊全。頂進管道允許偏差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中線位移D150030每節管1測量并查閱測量記錄,有錯口時測2點2D1500503管內底高程D1500+10,-20每節管1用水準儀測量,有錯口時測2點4D1500+20,-405相鄰管間錯口D150010每個接口1用尺量6D1500207鋼管2832、鋼筋混凝土管15%壁厚且209對頂時管節錯口30對頂接口1用尺量2.安全措施嚴格執行有關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認真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對安全關鍵部位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檢查,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安全施工。 嚴格遵循支護襯砌和土方開挖程序,控制均勻挖土,防止發生偏位,嚴重傾斜或管涌等現象,做好作業前和施工中的通風換氣工作,以免導致人身事故。作好基坑排水,避免水淹事故。工作井上部設安全平臺,周圍設護欄桿,井內上下層立體交叉作業,設安全網,安全擋板,井下作業戴安全帽。吊車、起重設備由專人操作和專人指揮,統一信號,預防發生碰撞。吊車靠近工作井邊坡行駛時,加強對地基穩定性檢查,防止33、發生傾翻事故。加強機械設備維護、檢查、保養。機電設備由專人操作,認真遵守用電安全操作規程,防止超負荷作業。井內照明采用36V低壓電。隨著雨季來臨,需作好防洪、防雨、防雷措施,機電、起重設備及鋼管腳手架做好接地。同時嚴格規范用電及消防安全。(7)開挖前詳細了解沿線管線資料,做好沿線管線保護措施,特別是高壓電纜和渠箱的保護工作。3.節約措施材料及時運送到現場,減少二次運輸。混凝土摻加2木質素磺酸鈣減水劑,提高抗滲性,節約水泥10。鋼筋集中配料、接頭采用對焊,降低鋼筋損耗。基坑土方開挖、鋼筋加工、混凝土澆筑盡量采用機械化操作,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效,加快進度。管內表面水泥砂漿面層采取一次抹光,節省砂漿和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