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17190(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3644
2022-07-25
6頁
53.50KB
1、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一 、編制說明(一)鑒于國家對橋梁清水混凝土的質量標準沒有明確的要求,根據其它工程的施工經驗和國家相應標準,編制本控制標準。,(二)編制依據。1.交通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清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 169-2009)。3工程施工圖。二、清水砼的定義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稱裝飾混凝土,系指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質感作為飾面效果,不做其它外飾的混凝土工程。清水混凝土分為:普通清水混凝土;飾面清水混凝土;裝飾清水混凝土;三、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應用范圍本次工程擬采用2、普通清水混凝土,應用于墩柱及橋臺、箱梁、防撞護欄、引線混凝土擋墻,這些橋梁構件外露部分范圍。四、清水混凝土飾面的質量標準及質量控制要求(一)質量標準。1.表面觀感質量。(1)顏色為淺色調,通過試驗樣板,由監理、業主確認。距離混凝土5米處觀察,要求顏色均勻,無明顯色差,基本一致。(2)表面平整、潔凈,無明顯漏漿、流淌及沖刷痕跡。(3)表面密實,氣泡分散均勻,數量適當。(4)裂縫寬度小于0.2mm,且長度不大于1000mm。(5)陰陽角順直,分格縫橫平豎直,交接處平順,寬度、深度均勻,線條清晰美觀。(6)對拉螺旋孔眼整齊,封堵嚴實平整。(7)模板拼縫(蟬縫)、明縫、螺旋孔排列符合設計要求。(8)結3、構工程保持拆模后原貌,少量修補處理的痕跡。(9)保持混凝土面質感。2.外形尺寸。(1)幾何尺寸準確,陰陽角方正棱角整齊,角線順直,結構物邊線順直不偏斜。(2)垂直度、平整度允許偏差值小于混凝土規范要求,具體要求見下表:清水混凝土結構允許偏差與檢查方法(二)質量控制要點。清水混凝土工程主要是以表現混凝土流動、凝固硬化的特點,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明縫、蟬縫及對拉螺栓孔的設置應整齊美觀,而且具有很強的耐久性,它的最終效果取決于材料調配,飾面效果的細部設計,模板設計,混凝土的拌制、澆注、養護以及涂料的種類等多種因素。清水混凝土除了按混凝土工程的一般要求進行質量控制外,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4、行控制。1.模板。(1)材料:模板工程質量是保證混凝土達到清水飾面效果的重要環節,必須保證模板尺寸準確、拼縫平整、板面平順、清潔、有足夠的剛度。墩柱采用型鋼模板,防撞護欄采用型鋼模板,引線擋墻采用型鋼模板;現澆箱梁兩側腹板采用鋼模、底板采用鏡面竹膠模板。(2)模板表面平整光潔,膠合板覆膜要求強度高,耐磨性好,耐水、耐久性好,物理化學性能均勻穩定,表面平整光滑、無污染、無破損、清潔干凈。(3)模板龍骨順直,規格一致,和面板緊貼,連接牢固,具有足夠的剛度。模板盡量做到定型化拼裝,加工精度高,操作簡便,節省勞動力。(4)以膠合板為面板的模板,應選擇質地堅硬、表面平整光潔、色澤均勻、厚薄一致的優質膠合5、板。覆膜要求厚度均勻、平整光潔、耐磨性高,覆膜質量120g/m2.模板的肋和背楞順直整齊,模板厚度均勻一致。模板的接縫刨光、打膠處理,保證嚴密,加工邊緣用清漆封邊。(5)鋼模板應選擇36mm厚的原平板作面板,鋼模板質量應符合全鋼大模板應用技術規程。模板表面平整光潔,無凹凸、無傷痕、無修補痕跡。(6)模板運到現場后,應認真檢查模板及配件的規格、數量、產品質量,做到管理有序,對號入座。(7)模板表面不得彈放墨線、油漆寫字編號,避免污染混凝土表面。(8)脫模劑應選用對混凝土表面質量和顏色不產生影響的優質脫模劑。2.鋼筋。(1)鋼筋原材必須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2)鋼筋接頭應采用合理連接方式,避免接頭6、處影響保護層厚度。(3)鋼筋綁扎材料宜選用2022號無銹綁扎鋼絲。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交通部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范略有差異,交通部規定為30mm,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定為35mm,本標準采用交通部規范。鋼筋墊塊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顏色應與清水砼的顏色接近,墩柱、擋墻墻體結構宜選用與砼顏色一致的塑料卡環,箱梁宜選用與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漿制作,可以采用半球形墊塊,將墊塊的面接觸改為點接觸,宜梅花形布置。(4)鋼筋的加工尺寸(彎心、角度、長度等)偏差符合規范要求。加工鋼筋的允許偏差冷拉鋼筋應隨拉隨使用,避免因鋼筋浮銹污染模板,影響清水混凝土表面效果。鋼筋表面清潔,無明顯銹蝕和污染。每個7、鋼筋交叉點均應綁扎,綁扎鋼絲不得少于兩圈,扎扣及尾端應朝向構件截面內側。采取適當的防潮、防雨水沖淋措施。3.砼工程。(1)材料要求。應有足夠的存儲量,原材料的顏色和技術參數宜一致;水泥:宜選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且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水泥。本工程的水泥宜為同一廠家、同一品種,且采用同一熟料磨制,顏色均勻的水泥。骨料:應選用非堿活性骨料,所用粗骨料應連續級配良好,顏色均勻、表面潔凈,符合下表規定。粗骨料質量要求細骨料應選擇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河砂或人工砂,其細度模數應大于2.6(中砂),符合下表規定。細骨料質量要求在本工程中使用的骨料應為同一生產廠家產品。摻合料:應來自同一廠家、同8、一規格型號。宜采用級粉煤灰。外加劑:要求與水泥品種相適應,并具有明顯的減水效果,能夠改善混凝土的各項工作性能。涂料:應選用對混凝土表面具有保護作用的透明涂料,保護混凝土不受中性化破壞,避免混凝土受到侵害而產生裂縫,具有對混凝土顏色起調整作用,提高觀感效果,涂料且應有超長耐久性、防污染性、憎水性、防水性。本工程采用常溫固化氟樹脂透明保護涂料。(2)配合比設計。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考慮使混凝土具有均勻一致的外觀質感,良好的流變性能、內在均質性能、體積穩定性、耐久性和經濟性。混凝土的原材料應有足夠的存儲量,至少要保證同結構或同一視覺空間的混凝土原材料的顏色和各種技術參數保持一致。應選用礦物摻合料,并9、通過試驗確定適宜添加量。配合比的確定與調整:清水砼的配合比設計,除滿足混凝土色差、強度、流動性和流變性能的要求外,還應根據工程設計、施工情況和工程所處環境,考慮中性化、抗凍害、抗碳化和堿骨料反應等耐久性方面的要求。(3)制備及運輸。攪拌清水混凝土時應采用強制式攪拌設備,每次攪拌時間宜比普通混凝土延長2030s。制備成的清水混凝土拌合物應顏色均勻,能保證同一視覺空間工程的混凝土無可見色差。制備成的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穩定,無泌水、離析現象,90min的坍落度經時損失值宜小于30mm。清水混凝土拌合物運輸采用專用運輸車,裝料前容器內應清潔、無積水。進入現場的清水混凝土應逐車檢查坍落度,到達現場10、后的塌落度應滿足:用于澆筑墩柱的混凝土宜為15020mm;用于澆筑箱梁、護欄、擋墻的混凝土宜為17020mm。清水混凝土拌和物從攪拌結束到入模前不宜超過90min,嚴禁添加配合比以外用水或外加劑。嚴格控制預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摻量精度,允許偏差不超過1%。且嚴格控制投料順序及時間,并隨天氣變化抽驗砂、石含水率調整用水量。(4)混凝土澆筑。分層澆筑的間隔時間:分層厚度500mm;振搗棒插入下層砼混凝土表面的深度應50mm,砼入模溫度不應2m時設置溜槽或串筒,串筒底端距澆筑 面高度保持在1.5m以內,振搗器宜選用直徑為50mm的插入式振搗器,作用點間距25-30cm之間,且每個插入點振搗時間控制在2011、-25s,插入點距離模板內壁保持在10cm,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前,應在底部先填5-10cm厚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5)混凝土養護。清水混凝土拆模后應立即養護,對同一視覺范圍內的清水混凝土應采用相同的養護措施。清水混凝土墩柱、擋墻拆模后立即采用定制的塑料薄膜套包裹,外掛阻燃草簾,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d。覆蓋塑料薄膜前和養護過程中都要灑水保持濕潤。清水混凝土養護時不得采用對混凝土表面有污染的養護材料和養護劑。養護劑宜采用水乳型養護劑,避免混凝土表面發黃。冬期施工時,在模板背面貼聚苯板保溫,拆模后采用涂刷養護劑與塑料薄膜養護相結合,外掛阻燃草簾保溫,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14d。(6)12、冬期施工。摻入混凝土的防凍劑,應經試驗對比,混凝土表面不得產生明顯色差。冬期施工時,應在塑料薄膜外覆蓋對清水混凝土無污染且阻燃的保溫材料。混凝土罐車和輸送泵應有保溫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清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有防風措施,當室外溫度低于-15時,不得澆筑混凝土。(7)成品保護。拆除模板時,不得碰撞混凝土面,不得亂扒亂撬,底模內混凝土應滿足強度要求后方可拆模;拆模前,應先退對拉螺栓的兩端配件再拆模,拆模時應輕拆輕放。混凝土成品應用塑料薄膜封嚴,以防混凝土表面污染。澆注清水混凝土時不應污染、損傷成品清水混凝土。拆模后應對易磕碰的陽角部位采用多層板、塑料等硬質材料進行保護。當掛架、腳手架、吊籃等與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接觸時,應使用墊襯保護。嚴禁隨意剔鑿成品清水混凝土表面。確需剔鑿時,應制定專項施工措施。保持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清潔,不得做測量標記,禁止亂涂亂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