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護壁樁施工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3711
2022-07-25
4頁
155.63KB
1、人工挖孔護壁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白沙晶城人工挖孔護壁樁樁基工程, 該護壁樁工程設計總樁數為42根,樁徑為1000,樁中心 間距2500,樁端支承于中風化巖,AB段樁頂標高為53. 05 48. 60m,樁身長約22. 0012. 00m,樁身嵌固深度AB段5. 0 3. 0m,隨地面標高不同相應變化;CD段樁頂標高為53.05m, 樁身長約22. 0016. 00m,樁身嵌固深度5.0m。其中承臺附 近樁因開挖加深,故深度在原基礎上再增加5. 0mo二、地質 概況(一)、本工程地層土質情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填 土(Q4ml)( 1):黃褐色、紅褐色,主要為粘性土,大部分 鉆孔上部2、有約20cm厚的混凝土地面,松散稍密。層厚 0. 406.50m。分布于整個場地。2含有機質粉質粘土 (Q1)(2):灰黑色,含有機質,軟塑可塑,飽和。層厚0.60 1.60m。僅ZK01、ZK02和ZK21號鉆孔見有。主要分布在建 筑場地的南北兩端。3、砂卵石(Q2al) (3):灰黃色、黃褐 色,主要成分為石英,含砂和少量粘性土,料徑一般為5 25mm,最大為120mm。磨圓度較好,分選一般,中密密實, 飽和。混粘性土,層厚2. 805.20m。分布于大部分地段。4、 沖積粉質粘土 (Qal) (4):紅褐色、黃褐色,含少量礫石和礫 砂。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搖震反應,含礫, 3、可塑硬塑。層厚0.4012. 80m。分布于場地大部分地段。 5、殘積粉質粘土 (Qel) (5):暗紅色、棕紅色,系泥質粉砂 巖風化殘積而成,保留有原巖結構特征。沖擊鉆進困難。無 搖震反應,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硬塑堅硬,稍濕濕。 層厚0. 306.00m。分布于整個場地。6、強風化泥質粉砂巖 (K) (6):紅褐色。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云母等,泥 鈣質膠結,粉砂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節理裂隙發育,巖 芯呈碎塊狀、短柱狀。遇水易軟化。局部地段夾殘積土。稍 濕。為極軟巖,較破碎,質量基本等級為V級。巖石質量指 標RQD=3060,層厚1.3017.20m。分布于整個場地。7、 中風化泥質4、粉砂巖(K) (7):紅褐色。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 石英、云母等,泥鈣質膠結,粉砂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 節理裂隙發育,巖芯呈長柱狀、短柱狀或碎塊狀。遇水易軟 化。局部地段夾殘積土。稍濕。為極軟巖,較破碎,質量基 本等級為V級。巖石質量指標RQD=3060,層厚10.20 28. 10mo分布于整個場地。8、微風化泥質粉砂巖(K):紅 褐色。主要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云母等,泥鈣質膠結, 粉砂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節理裂隙發育,巖芯呈長柱狀、 短柱狀或碎塊狀。遇水易軟化。局部地段夾殘積土。稍濕。為極軟巖,較破碎,質量基本等級為V級。巖石質量指標 RQD=3080。分布于整個場地。(二)、水文地5、質情況:本場 地范圍內有兩層地下水,上層賦存于圓礫層中,屬潛水類型。 下層賦存于泥質粉砂巖裂隙中,屬承壓水類型??辈炱陂g實 測穩定水位埋深為0.40m9. 8m。三、 挖孔樁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法a)施工工藝流程(見下頁圖)b)施工工藝:1、樁位測量:根據放線隊現場測放的建筑物控制 樁位及護壁樁基坑邊坡支護平面圖,采用經緯儀導向,結合 鋼尺量距法測放出建筑物的軸線,并在施工區已平整場地上樁位中心【防地面水:挖,取土冊卒。開挖 :內開挖土 I場外。地 1大量滲水 2過濾后由 :流程3、護壁采用150mm厚鋼筋混凝土護壁,把樁控制軸線引 至護壁井壁上,每節護壁上都應以十字線對中。成孔后,清 除6、底部渣土,及時邀請相關單位驗收,驗收合格后用混凝土 封底。4、鋼筋籠制作、安裝:當樁開挖到設計深度后,根 據設計要求和實際樁長制作鋼筋籠,規格為9m長的鋼筋籠 和9m以下不同長度的鋼筋籠,各種規格的鋼筋籠對接后以 適應各種樁長的需要,鋼筋規格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其 允許偏差見下表:項 次項目允許偏差(mm) 1主筋間距102箍筋間距或螺旋螺距203鋼筋籠直徑104鋼筋籠長度50鋼筋籠 需檢驗合格后方能下井,下放應輕巧,安裝時采用鋼管腳手 架作支架,先吊放第一節鋼筋籠,其一部分入井后留出對接 部分,再吊第二節鋼筋籠,主筋錯位焊接好后箍筋焊接閉合, 依次類推,直到鋼筋籠安裝到位。為防止鋼筋籠碰撞井壁及 鋼筋籠變形,入井后周圍用混凝土塊墊襯固定,以保證保 護層均等厚度。C)樁身混凝土灌注:采用商品混凝土,泵 車或輸送泵澆灌的方法,澆灌時應嚴格控制其配比計量和進 料,樁身混凝土灌注必須一次性連續灌注到設計樁頂標高, 不得間斷,以免形成斷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