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草足球場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3971
2022-07-25
8頁
67.30KB
1、材料、半成品進場檢驗及管理制度為保障工程所用主要材料滿足技術標準要求,嚴格控制不合格材料、半成品進場,特制定本辦法。一、主要材料進場檢驗管理控制程序1、主要材料包括:水泥、中粗砂、碎石、砂夾石、景觀磚、芝麻白道牙、燈具、工程用水和路基填料等。2、主要材料進場前,由各分部提出當月主要材料申請計劃,經經理部審核后下達當月主要材料供應計劃,材料廠根據材料供應計劃同各分部物資主管溝通后,安排每天進場的主要材料數量,并提前12小時告訴各分部物資人員進場材料的名稱、規格、數量、供應商,各分部物資人員應立即通知各分部現場試驗負責人材料的大約進場時間,做好現場取樣準備。3、主要材料進場后,各分部現場試驗負責人2、應提前12小時通知駐地監理,約定具體的取樣時間,由駐地監理見證,現場試驗人員和材料廠共同取樣。4、進場主要材料由項目經理部材料廠統一辦理委托試驗手續:填寫試驗委托單一式兩份,材料廠、試驗室各一份,并逐筆、逐項填寫物資送檢臺帳(附表2)。材料廠委托試驗時應提供相應材料的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的復印件兩份或三份并加蓋材料廠的材質證明專用章,寫明本次代表數量,各分部物資、中心試驗室各一份,注明該材料技證編號、做好技證簽收登記薄。具體作業流程如下:材料廠確定進場材料名稱、規格、數量材料廠通知分部物資(試驗)進場材料名稱、規格、數量分部試驗通知駐地監理見證取樣、試驗,審批監理見證,材料廠、分部試驗共同取樣3、材料廠向中心試驗室辦理委托試驗手續中心試驗室負責原材料進場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分部填寫材料報驗單監理審批后投入使用5、中心試驗室在受理材料廠的委托試驗后須在規范要求的試驗時間再加1個工作日之內出具正式的試驗報告。1)如檢測結果不符合技術標準要求,中心試驗室應根據相關規范要求重新進行復檢或委外檢測,第二次檢測結果仍不合格時,中心試驗室須及時上報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通知材料廠及時到現場處理或直接將該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場。2)原材料檢驗合格后,中心試驗室應在規定時間內,出具相應材料復檢報告四份,中心試驗室、材料廠、各分部現場試驗室、駐地監理各一份。材料廠應將復檢報告復印后,交各分部物資部一份。6、各分4、部應根據材料廠提供的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中心試驗室的復檢報告負責向駐地監理填報進場材料報驗單。二、機械設備進場檢驗程序。機械設備進場后(含購置和租賃設備),各分部機械工程師要對機械設備進行驗。證,并填寫機械設備驗證表。經檢驗后達到一、二類技術狀況的機械設備方為合格。自檢合格的機械設備在使用前由各分部機械工程師配合工程部分批次統一填報進場施工機械、設備報驗單。進場施工機械、設備報驗單經監理工程師審查同意使用后,分部工程部應及時反饋到分部機械工程師,由機械工程師對機械設備進行技術狀況掛牌標識,特種設備還要有驗收合格證掛牌標識。完成以上檢驗工序的機械設備才能投入使用。三、試驗與檢驗標準試驗由項目經5、理部中心試驗室在駐地監理的見證下按照國家、鐵路行業標準規范及客專線技術標準、驗收標準等進行;試驗室無法試驗的物資,經項目經理部負責人及駐地監理的同意后,委托外部具有資格的檢驗試驗機構進行。業主提出要求時按照業主要求進行檢驗,并在采購合同/協議中規定。按規定需要經過試驗的物資未經試驗驗證、或試驗結果尚未知曉、以及試驗后為不合格的,嚴禁發放和投入使用。2、水泥的檢驗:(散裝)水泥進場時,各分部必須按批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驗收,并委托項目經理部中心實驗室對其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進行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GB175-1999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同時要滿足本工程客專線技術標準6、的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同生產廠家、同批號、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散裝水泥每500噸為一檢驗批次,袋裝水泥每200噸為一檢驗批次,當不足上述數量時,也按一批計。3、砂石料的檢驗:粗、細骨料都應按批進行檢驗,其中每批隨機抽樣檢查不應少于四次,發現不合格時應立即通知現場收料人員停止收料。細骨料顆粒級配、細度模數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粗骨料顆粒級配、壓碎指標值、針片狀顆粒含量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二者同時要滿足本工程客專線技術標準的設計要求,同產地、同品種、同規格且連續進場的粗、細骨料每400方或600噸為一檢驗批次,不足400方或600噸也按一批計。四、進場原材料檢7、測的措施和辦法2、水泥的檢測:檢驗數量,同生產廠家、同批號、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同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散裝水泥每500噸為一檢驗批次。材料廠每次進貨前應該事先書面同水泥生產廠家協商盡量保證同一批號的水泥送達指定的攪拌站使用,第一次進400噸左右(攪拌站有四個100噸的水泥罐),待2個水泥罐里的水泥全部用完后,以后每次進200噸左右;進貨時應該提前3天,確保該批水泥3天后檢驗合格正常投入使用。不足500噸時,也按一批計。3、砂石料的檢測:同產地、同品種、同規格且連續進場的粗、細骨料每400方或600噸為一檢驗批次。將現有的各砂石料料倉一分為二,劃分為已檢區和待檢區分別存放標識,待待檢區的砂8、石料檢驗合格后再存放到已檢區使用,不足400方或600噸也按一批計。4、外加劑的檢測:同生產廠家、同品種、同批號、同出廠日期的外加劑每次進貨時需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檢驗不合格的材料廠應該立即清除出場。5、礦物摻合料的檢測:同生產廠家、同品種、同批號且連續進場的礦物摻和料必須檢驗合格后方可入罐,否則材料廠應該立即清除出場,不足120噸時,也按一批計。五、原材料儲存和管理1、混凝土原材料進廠(場)后,各分部應對原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以及質量證明書等進行驗收核查,試驗室應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取樣和復檢。經檢驗合格后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對于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材料廠應按有關規定清除出廠(場)。2、混凝土9、原材料進廠(場)后,各分部應按材料類別建立“原材料管理臺帳”(附表3),臺帳內容包括進貨日期、材料名稱、品種、規格、數量、生產單位、供貨單位、“質量證明書”編號、“復試檢驗報告”編號及檢驗結果等。“原材料管理臺帳”應填寫正確、真實、項目齊全,并經監理工程師簽認。3、混凝土用的水泥、礦物摻合料等各分部應該采用散料倉分別存儲。儲存散裝水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溫度或防止水泥升溫。4、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各分部應按要求分級采購、分級運輸、分級存放、分級計量。5、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各分部應該有固定的堆放地點和明確的標識,標明材料的名稱、品種、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和進場日期。原材料堆放時應該分界標識,以免10、誤用。骨料堆放場應事先進行硬化處理,并 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六、進場物資的標識1、進場物資標識的范圍:水泥、鋼材、外加劑、混凝土構件、砂、碎石、石灰、半成品和成品。2、進場物資標識的方法對進場入庫物資依據驗證結果,采用標牌或記錄形式進行標識,其內容:物資名稱、規格、產地、進貨時間、進貨數量、檢驗結果:即檢驗狀態標識、檢驗人和日期、產品編號。3、檢驗狀態標識(1)檢驗狀態標識的內容:進場物資的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需進行下列確認:a)已檢驗和試驗且合格的,在標識中注明“合格”b)已檢驗和試驗屬不合格的,在標識中注明“不合格”c)已檢驗和試驗尚未出結果的,在標識中注明“待確定”d)未經檢驗和試驗的,在11、標識中注明“未檢”(2)檢驗狀態標識的規定:物資進場后,按照物資驗收規范要求,需要進行復試的物資,由材料廠負責聯系進行復試,將復試結果交各分部物資部,由各分部物資部管庫人員進行標識并記錄。4、各類進場物資標識應根據性能、狀態,按類別做出統一設計和規定,并由材料廠/各分部的物資部門實施。管庫人員應按照局程序文件規定對物資進行標識。規定檢驗和標識的物資,而未經檢驗和標識的,不得發放和投入使用,且必須重新檢驗和標識。 5、各分部對現場標識要有專人負責維護,物資負責人應督促檢查,確保標識的準確、有序、完好。七、產品的可追溯性1、可追溯性的依據是物資臺帳。2、可追溯性要求是按照程序文件規定和合同有特定要12、求進行追溯。3、可追溯性物資范圍:水泥、鋼材、外加劑、混凝土構件、對質量有重要影響的其它物資。4、可追溯性的實施。規定需要追溯的物資在使用前,由各分部物資部/材料廠填寫物資臺帳/物資追溯表。內容包括:物資名稱、規格、產地、進貨時間和進貨單號、進貨數量、批號、檢驗復試報告編號、檢驗人、日期、檢驗機構;發料日期、發料單號、發料工程(部位)名稱。八、緊急放行1.緊急放行的物資必須是能夠可追回。2.因施工急需來不及試驗的物資,應由各分部提出物資緊急放行申請,經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發放。對緊急放行的物資應作好明顯的標識和記錄。3.緊急放行的物資仍需按規定進行試驗,凡經試驗不符合規定要求時,應通知使用單位立即停止使用,并依據標識和記錄予以追回。4.本項目所有主要材料不實行緊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