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透水磚施工方案一(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032
2022-07-25
9頁
34KB
1、人行道透水磚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會展大道南起于悅來立交,向北跨張家溪后,依次與9號路、柑悅大道、同茂大道、1號路相交,止于北側的椿萱立交。本次設計范圍為張家溪大橋北橋頭(K0+643.526)至會展大道與1號路交叉口(K3+800)段。路線主要為南北走向。道路全長約3156.474m,為城市主干道I級,其中K0+643.526K0+801.218段,標準路幅寬度為32m,雙向6車道,K0+801.218K2+300段,標準路幅寬44m,雙向8車道,設計行車速度50km/h。本工程含立交一座。人行道寬度分為6.75米和4.25米兩種類型。為了方便殘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設施,根據城市道路和建筑物2、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的要求,在道路交叉口處,設置三面坡緣石坡道供殘疾人使用。全線人行道設置盲道,寬0.6m。單面坡緣石坡道寬同人行橫道線寬度。路段道路兩側的人行道上種植兩排樹,每隔5米設植樹圈兩個,種植喬木,道路綠地率為28%。綠化景觀結合道路邊坡統一打造。 二、編制依據 工程設計施工圖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 (建標200299號)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3、JTG/T F50-20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及路線設計規范(DBJ50-064-2007) 透水磚路面施工與驗收規程(DB11/T 6862009) 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0400) 混凝土路面磚(JC/T446) 透水磚(JC/T 945) 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T 8299) 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檢驗標準(DBJ 01-11) 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50-078-2008) 三、施工方案 1、透水磚路面結構組成和材料要求 柔性結構透水4、性地面一般由透水磚、砂墊層、級配碎石基層、夯實土壤組成。透水磚物理性能應符合JC/T945-2005透水磚和JC446-2000混凝土路面磚標準中得CC35優等品要求,最小抗壓強度不小于35MPa,單塊最小抗壓強度不小于31MPa,抗折強度平均值不小于3.5MPa。透水磚的平均吸水率不超過160kg/m。在具備一定的透水性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良好的防滑功能和裝飾效果。透水磚規格采用250mm150mm60mm。合理的塊形、色彩、質感的搭配可為鋪面帶來迥然不同的美觀效果。本工程透水磚鋪設方法采用“一”字形。 2、施工方法 2.1、基礎開挖 根據設計要求,透水磚基礎開挖到設計標高并檢查縱坡、橫坡及邊5、線。符合設計要求后修正基礎,找平碾壓密實。壓實系數達到95%以上。在開挖、碾壓過程中注意地下埋設的管線和路沿窨井周邊。 2.2、碾壓密實碎石層 在基礎驗收合格后進行碾壓碎石層施工。良好級配一定粒級的碎石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和滲透性,其物理性能要符合GB/T 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規定。選用中、粗砂或者天然級配砂礫料,其含泥量不大于5%,泥塊含量小于2%,含水率小于3%。級配碎石選用質地堅韌、耐磨的石灰石。碎石中嚴禁含粘土快、植物的物質。 采用機械配合人工進行攤鋪作業,適量灑水并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3%。碾壓碎石層施工執行DBJ 01-45規范。在攤鋪作業時控制好攤鋪標高、坡度。碾壓6、成型后保證厚度不小于150mm。在施工過程中局部不平整部位采用人工填補再碾壓措施。 2.3、15%水泥粗砂層 在碾壓碎石層施工完畢驗收合格后進行15%水泥粗砂層施工作業。水泥粗砂層厚度30mm。粗砂層粗砂采用機制粗砂,粗砂物理指標符合建筑用砂(GB/T 14685-2001)規范要求。粗砂層起到基層找平、水體過濾、荷載緩沖等作用。粗砂層必須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以保證透下來的水能及時有效滲透到水性基層中。考慮到水的滲透性,所以水泥用量嚴禁超標。墊層用砂為半干砂,濕度掌握方法為:用手攢捏拌合料成團,松開后自然散開即合格。干濕時宜的墊層砂有利于平整鋪面,減少揚塵和提高墊層的密實度。15%水泥粗砂層找7、平采用刮板法,人工攤鋪。按設計要求攤鋪厚度不小于30mm。找平層表面要密實,與透水磚面層結合應牢固。 2.4透水磚面層 1、 施工前,按設計進行人行道的定位及標定高程。 2 、面層施工控制標志施放按下列要求施工: a) 鋪裝控制網格采用5.0m5.0m; b) 設置標高控制點,控制點間距5m; c) 相鄰標志點間拉通線。 3、 按放線高程,在方格內按線砌第一行樣板磚,然后以此掛縱橫線,縱線不動,橫線平移,依次按線及樣板磚砌筑。 4、 直線段縱線向遠處延伸,縱縫直順。曲線段砌筑成扇形狀,空隙部分用切割磚填筑,也可按直線順延鋪筑,然后填補邊緣處空隙。 5、鋪裝時避免與路緣石出現空隙,如有空隙應甩在8、建筑物一側,當建筑物一側及井邊出現空隙用切割磚填平。 6、 切割磚時,彈線切割;遇到連續切割磚的現象,保證切邊在一條直線,偏差不大于2mm。 7、 鋪裝時,磚應輕、平放,落磚貼近已鋪好的磚垂直落下,不能推磚,造成積砂現象,并觀察和調整好磚面圖案的方向。用木錘或膠錘輕擊磚的中間1/3 面積處,不應損傷磚的邊角,直至透水磚頂面與標志點引拉的通線在同一標高線,并使磚平鋪在找平層上穩定。鋪砌時應隨時用水平尺檢驗平整度。 8、 直線或規則區域內兩塊相鄰透水磚的接縫寬度不大于2mm。 9、 透水磚面層鋪砌完成并養護24h 后,用填縫砂填縫(當縫隙小于2mm時不進行填縫),分多次進行,直至縫隙飽滿,同時將遺9、留在磚表面的余砂清理干凈。 10、 透水磚鋪裝過程中,不得在新鋪裝的路面上拌和砂漿、堆放材料或遺撒灰土。面層鋪裝完成到基層達到規定強度前,設置圍擋,維持鋪裝完成面的平整。 11、 每班收工時應做收邊處理。 12、 鋪砌后的磚面應平整一致,同時坡向要根據施工現場利于排水而調整。 13、 對基層強度不足產生的沉陷、破碎損壞,先加固基層,再鋪砌面層砌塊。 14、 面層砌塊發生錯臺、凸出、沉陷時,將其取出,整理基層和找平層,重新鋪裝面層,填縫。更換的砌塊色彩、強度、塊型、尺寸均要求與原面層砌塊一致,砌塊的修補部位宜大于損壞部位一整磚。 15、 檢查井周圍或與構筑物接壤的砌塊切塊補齊,不宜采用切塊補齊的10、部分要及時填補平整。 填縫后及時灑水直至灌縫密實,保證透水磚面的清潔;鋪設后的養護期不少于2d。 16、所有道路交叉路口均設置供殘疾人通過的緣石坡道。在人行橫道與緣石坡道處不得設置雨水口,如有沖突,采取適當移動雨水口或者緣石坡道位置。緣石坡道采用人行道結構式樣處理,施工方法與人行道相同,坡面轉折處人行道磚需切割齊整。 2.5 質量驗收 2.5.1 一般規定 1、 透水磚路面工程完成后,應經過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 工程驗收應具備下列文件: a) 透水磚工程的施工竣工報告和其他有關文件; b) 各種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 c) 各檢驗批次的質量驗收記錄; 11、d) 各層的檢驗、試驗報告。 3、 透水磚路面工程的施工驗收應在各檢驗批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中檢驗批的驗收,由質量監理、施工和其他有關單位經共同驗收,并填寫驗收記錄。 2.5.2 主控項目 1、 透水性道路外觀不應有污損、空鼓、掉角及斷裂等缺陷。 2、 透水磚塊形、顏色、厚度、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 、透水磚以同一塊形,同一顏色,同一強度且以20000塊為一驗收批;不足20000 塊按一批計。每一批中應隨機抽取50 塊試件。 4 、接縫、找平層、墊層用砂分別以200m3或300t為一驗收批,不足200m3或300t 按一批計。5、 透水磚路面施工主控項目允許偏差值應符合下表要求。序號項目12、頻率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土基壓實度每1000,2點93%環刀法或灌砂法碎石基礎壓實度每1000,2點95%環刀法或灌砂法2透水磚抗壓強度每批,1組符合設計要求見JC/T446抗折強度每批,1組符合設計要求見JC/T446透水性強每批,1組符合設計要求見JC/T446 2.5.3 一般項目 1 透水磚鋪砌應平整穩固,不應有翹動現象。灌縫飽滿,縫隙一致。 2 透水磚表面應整潔美觀,砌縫直順。 3 透水磚與路緣石及其它構筑物應接順,不應有反坡、積水現象。 4 透水磚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5 透水磚路面施工一般項目允許偏差值應符合下表要求。序號項目頻率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表面平整度每20米,13、1處5mm3m靠尺和楔形塞尺2寬度每20米,1處不小于設計規定鋼尺量3相鄰塊高差每20米,1處2mm鋼尺和楔形塞尺4橫坡每20米,1處0.3%水準儀測量5縱橫直順度每20米,1處10mm拉5m線和用鋼尺6橫縫直順度每20米,1處10mm拉5m線和用鋼尺7縫寬每20米,1處2mm鋼尺8井框與路面高差每座4處5mm鋼尺和楔形塞尺四、安全與文明施工 4.1、安全目標 不發生死亡事故,不發生重傷事故、不發生火災事故,確保員工免受職業疾病的傷害。 4.2、安全保證措施 1)運輸車及各類機械操作員實行定位定員,嚴禁串崗、脫崗; 2)有機電設備均由具有特殊工種操作證的人員進行操作; 3)各種機電設備檢修、維14、護時應停電、停運轉,如要試運轉,具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注意小型切割機的操作安全,避免傷人。 4)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做好安全防火工作,所有臨建工棚及施工現場按規定設置滅火器材; 5)安全規范用電,專人管理、持證上崗; 6)定期維護施工機械,保證其完好性,防患于未然; 7)夜間施工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并設置警示燈。 4.3、文明施工措施 1)在軟土地基施工區域設置泥漿池、沉淀池,及時清理施工時產生的污水、泥漿等; 2)利用現場的防洪、排澇體系,將不能回流到泥漿池、沉淀池的污水引入水溝內,防止現場泥漿溢流; 3)施工用的碎石應按指定的地點進行堆放,不擠占施工位置; 4)認真搞好施工區及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及時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按指定位置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