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灌注樁安全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035
2022-07-25
8頁
46KB
1、人工挖孔灌注樁專項安全技術施工交底編制:施工班組:朝陽市天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是朝陽康寧醫院門診病房樓,位于黃河路南側,龍泉大街以北,交通便利。本工程為二類建筑;耐火等級:一級;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結構形式:框架結構;建筑總高度27.9米,主體為7層,地下室為1層。建筑總面積16902.7,其樓基礎為人工成孔灌注樁,為了人工挖孔樁的安全施工,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1、嚴格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班組每天開好安全會。2、下井作業人員必須經市屬醫院體檢合格后方準下井作業。3、下井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穿好放滑鞋。4、工地設置4-5頂供氧防毒2、面具,并備有有效的吊人安全設施供下井作業人員使用。5、要設置取用方便的安全爬梯作為下井人員安全上下的措施,從孔口到孔底必須常備一條均勻達了結的20MM直徑棕繩,供孔內作業人員應急出孔。6、孔口的起落臺必須有專人管理和操作,當有人在孔內作業時,嚴禁擅自離崗,應保持與孔內作業人員的不斷聯系(設拉鈴或哨子),隨時做好孔內人員的撒離準備。7、遇小雨天氣時孔口要設可靠的防雨棚,凡遇到大雨時嚴禁下井作業。8、遇到流泥或流沙時,必須報告有關部門檢查、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否則不準施工。9、孔內作業人員時刻注意孔下周圍的動向,加強對滲漏水的觀察,發現可疑情況應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離井并報告有關人員,在未采取有效防護3、措施前不準下孔作業。10、施工作業區備有發電機,供現場停電應急使用。11、工地必須備有至少2人供上下使用的鐵籠,鐵籠大約1米高,上部開口,必須經地、市勞動局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12、工人員下井作業前,必須用鼓風機向孔底送風,孔底的毒氣排出,待檢查孔內沒有毒體后方可下井作業。13、施工人員下井作業前,必須先檢測井內是否存在有毒氣體,或采用小動物(兔子、鴿子)測試,沒有有毒氣體后,方可下井作業。14、每天施工前及作業中,必須對投入使用的機具做全面檢查,升降設備應裝有必要的安全裝置,如剎車、吊鉤防脫器、斷繩保險器及限位裝置等,施工后要對機具進行養護。15、根據地質情況選擇護壁類型和降水方法。護壁混凝4、土澆灌要周圍同步上升,振搗密實,待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后方可拆模,以保證護壁有足夠的強度抵抗孔壁的傾覆力。配備足夠的排水設備,孔底排水時,作業人員應到地面以后再合閘抽水,抽水完畢即關閉電源,嚴禁孔內帶電作業。16、孔深超過4米時,應在距井底2.52.8米處設置一道鋼制半圓型防護板,并固定牢靠。在吊運物料時,孔低作業人員應緊貼護壁站立在防護板下,以防落物傷人。防護板的設置位置應隨孔底進尺深度逐節下移固定,始終保持在設置高度范圍內。17、孔底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提高警覺性,隨時注意井內的各種情況及突發意外,如地下水、流沙、流泥、塌方、護壁變形、有害氣體及不明物等,發現問題應及時回到地面,并報告有5、關人員處理解決。18、孔內吊運物料或土方時,應保持垂直平穩,不準斜吊、過急或晃動;應采用穩定性較好的雙耳吊藍,上料不準超過藍口,大塊石頭宜先破碎后裝運,避免落物傷人。19、每節挖孔進尺深度應根據現場實際土質和地下水位確定。一般土質較好,無地下水或下水位較少,以每次進尺深度不超過1米為宜,如地水位較高,土質較軟時,每次進尺深度以水超過0.50.6米為宜;當遇到流沙或流泥時,進尺深度應控制在0.3米以內。如地下水壓力較大,涌沙涌泥難以進尺時,可先用降水方按降低水位,并用鋼筋設護壁壁插下,然后用草袋之類物品堵住流沙、流泥,然后在清孔、綁筋、支摸澆灌混凝土護壁。20、當孔深超過5米時,應有壓力風管向孔6、底送風,特別是有臭水、污泥和異味的孔底,作業前必須先對孔內送風至少一小時;作業人員下孔前必須做動物試驗,或用儀器檢查孔內的含氧量及有害氣體含量,確認安全后防可下孔。作業中通風設備要不斷的向孔內送風。同時,地面要準備氧氣瓶等急救用品。21、當挖孔較深而孔內光線較暗時,孔內作業應采用12V安全電壓、100W防水帶罩燈泡,由防水絕緣電纜引下進行照明。同時現場應設置放電機,孔內設置安全礦燈或應急燈以備臨時停電的應急照明,以及孔底人員及時安全撤回地面。22、當孔內無人作業時,孔口必須用強度足夠的鋼筋網蓋蓋好,上面加蓋木板,以防雨天雨水進入孔內;同時,孔口四周設置高度不底于1.1米的鋼管圍欄進行防護,并設7、置安全標志,夜間設置紅燈警示。23、當孔內遇有孤石、強風化或中風化巖層時,必須選擇合理的爆破類型,編制爆破作業方案,由專業人員進行爆破。其中孤石盡可能人工鑿除。24、人工挖孔樁護壁成孔后,安裝鋼筋籠前,應先用驗孔器檢查護壁的同心度、孔徑以及垂直度;對偏差較大的護壁,應先行鑿除處理,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吊放鋼筋籠。25、聯系有關部門定期測試孔內有毒氣體,符合要求后下井作業。26、在施工中,應不斷向孔內送風,輸風量應大于每秒25升,在風鎬鑿巖石時,必須加大風量以吹排鑿巖石時產生的石粉;送風管應盡量少彎曲,以保證送風暢通,要經常檢查膠管是否漏。一旦發現破損,隨時修補堵漏。27、多孔同時施工時,應采取8、間隔挖孔方法,相鄰的樁不能同時開挖,必須待相鄰的孔灌注砼后才能開挖。28、挖孔垂直度和直徑尺寸挖一節檢查一次,即使糾偏。29、井下有人操作時,井上人員堅守崗位,不能擅離職守,要緊密配合。30、地下水豐富且較淺時,需考慮井點降水,以免因地下水過采而引起地面下陷。31、井口有專人操作垂直運輸設備、孔口活動蓋板和照明、通風、排水設備等,并注意觀察地面情況,不可任意離開井口,夜間境內有足夠照明。32、孔口處護壁高出地面150,以防地面水、棄土、雜物等進入孔內。33、孔底積水較少時,可將泥水一起用吊桶吊離,若為大量滲水,則在孔底挖一個集水坑,用水泵排至井外,抽水必須在井底施工人員上到地面后方可進行。349、已擴底的樁必須盡快澆砼,不能很快澆注的應先不擴底,以防擴底不當而導致塌方。擴大端部分先澆注,然后安放鋼筋籠,在連續分段澆注,每段澆注高度不大于1.0米,從樁底到樁頂砼一次澆完。樁底0.5米高范圍內不可振搗,以上部分分段振搗,樁頂部分2米范圍內加強振搗。35、挖孔過程中,除對硬化地面和局部基礎等堅硬部位采用鐵鎬施工外,其余挖方采用鐵鍬,施工人員要提高警惕,做到不破壞地下每一處設施,對于施工機械,一律設專人指揮,按要求行駛路線行駛。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放線定樁位及高程開挖土方支護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澆注第一節護壁砼架設垂直運輸架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先拆第一節護壁10、模板支護第二節護壁模板澆注第二節護壁砼檢查樁位(中心)軸線逐層向下循環作業(進入持力層1倍樁徑,并按圖施工)開挖擴底部分檢查驗收澆注擴底部分砼安放鋼筋籠澆注樁身砼。(隨振隨澆)(2)、放定位線及高程:在場地三通一平的基礎上,依據建筑物測量控制網的資料和基礎平面圖,測定樁位軸線方格控制網和高程基準點,確定好樁位中心,以中心為圓心以樁身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圓周。樁位線定好后,必須經有關部門復查,辦好預驗手續后開挖。(3)、挖第一節樁孔土方:開挖樁孔從上至下逐層進行,先挖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后擴及周邊,有效的控制開挖樁孔的截面尺寸。每節高度根據土質好壞、操作條件而定,本工工程以 111、.5 米為一節。(4)、支護壁模板加附加鋼筋:為防止孔壁塌方,確保安全施工,成孔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護壁,與土壁緊密結合,穩定性和整體性均佳。且受力均勻,護壁模板采取拆上節支下節重復周轉使用。模板之間用卡據、扣件連接固定。根據實際情況,可在每節模板的上下端各設一道圓弧形的、用槽鋼或角鋼做成的內鋼圈作為內側支撐,防止內模因受內張力而變形。不設水平支撐,以方便操作。第一節護壁以高出地平150-200為宜,以便擋土、擋水。樁位軸線和高程均應標定在第一節護壁口上。挖孔深度在5-6米左右已發現1.5米至2.8的中砂層,各施工人員要密切觀察砂層的走向,必須做好混凝土護臂,護臂采用1.5 mm的鋼板做模板高度12、不超過0.4米,用C20細石混凝土檐孔壁灌實,帶混凝土達到強度時才能拆模,再繼續往下挖土。(5)、澆注第一節護壁砼:樁孔護壁砼每挖完一節以后應立即澆注砼。人工澆注,人工振搗,砼強度為C25,塌落度控制在100,確保孔壁穩定。(6)、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每一節樁孔護壁做好后,必須將樁位十字軸線和標高測設在護壁口上,然后用十字對中,吊線墜向井底投設,以半徑尺桿檢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隨之進行調整。井深必須以基準點為依據,逐根進行引測。保證樁口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7)、架設垂直運輸架:第一節樁孔成孔后,即著手在樁孔上方架設垂直運輸架,要求搭設穩定、牢固。(8)、樁孔內排土,可以13、用木轆轤直接借助粗麻繩作提升工具。地面上運土用手推車。(9)、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通風機。在安裝滑輪組及吊桶時,注意時吊桶與樁孔中心位置重合,作為挖土時直觀上控制樁位中心和護壁支模的中心線;井底照明用低壓電源(36V,100W ),防水帶罩的安全燈具。樁口設維護欄;準備井下通風機,加強空氣對流。每次入井前必須進行探生試驗,必要時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的危害。操作時上下人員輪換作業,樁孔上方人員密切注視井下人員情況,互相呼應,切實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樁口安裝水平推移的活動蓋板,當樁孔內有人挖土時,應掩好蓋板,防止雜物掉落傷人。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樁孔邊,吊運時再打開蓋板。(10)、開挖土14、方時,樁孔開挖交錯進行,以防高壓使臨樁斷裂,中間空出的樁須待其臨樁的砼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后方可進行成樁工作。10米半徑內地面上禁止重型車輛通過。從第二節開始,利用提升設備運土,樁孔內人員帶好安全帽,地面人員系好安全帶,吊桶離開樁孔上方1.5米時,推動活動安全蓋板,掩好孔口以防雜物墜落傷人。樁孔挖至規定深度后,用支桿檢查樁孔直徑及井壁圓弧度,上下垂直平順,修整護壁。(11)、先拆除第一節護壁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護壁模板采用拆上節支下節依次周轉使用。(12)、澆注第二節護壁砼用串筒送,砼由試驗室確定摻入早強劑,以加速砼硬化。(13)、逐層往下循環將樁孔挖至設計標高,清除需土,支持里層15、上。挖擴底樁先將擴底部位樁身的圓柱體挖好,再按擴底部位的尺寸、形狀自上而下削土擴充出圖紙設計要求。(14)、成孔后進行全面驗收。做好施工紀錄,辦好隱蔽手續。(15)、用塔吊安放鋼筋籠,要對準孔位,吊直扶穩、緩慢下沉,放到設計位置時,立即固定,鋼筋籠主筋連接時,采用搭接焊,雙面焊接,接頭按50錯開,以確保鋼筋位置正確。(16)、澆注樁身砼時用溜槽加串筒向樁孔內澆注砼。保持運輸的連續性,分層振搗密實。第一步宜澆注至擴底部位的頂面,然后安放鋼筋籠,然后澆注上部砼。分層高度以搗固工具的而定,但不宜大于1.5米。當澆注到樁頂標高時,適當超出樁頂設計標高,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后,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同采用C25混凝土,并嚴格按質量標準施工。(17)、成品保護:已挖好的樁孔必須蓋好,及時安放鋼筋籠,并澆注砼,間隔時間不超過4小時,以防止塌方。有地下水的樁孔隨挖、隨檢、隨放鋼筋籠,隨澆注砼,避免地下水浸泡樁孔。(18)、未盡事宜按國家現行標準施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