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跨京杭大運河特大橋主橋總體施工方案概述--張瑋、陳軍軍(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137
2022-07-25
5頁
1.22MB
1、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跨京杭大運河特大橋主橋總體施工方案概述張瑋 陳軍軍中鐵大橋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 210015 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6摘要:結合正在施工的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項目實際情況,對跨京杭大運河特大橋主橋施工總體方案進行闡述。關鍵詞:京杭運河特大橋 承臺 主塔 橫梁 主梁 施工一、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揚州市境內,為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跨京杭運河特大橋獨立標段,該標段東起邗江區沙頭鎮,路線向西跨越京杭運河后,西岸進入廣陵湯汪鄉,橋梁止于湯汪污水處理廠附近。新建京杭運河特大橋與寧通公路京杭運河特大橋地理位置二、工程概況主橋橋型為雙塔雙索面混凝土斜拉橋,橋孔布置2、為28.5m+79.5m+248m+79.5m+28.5m。邊跨設有輔助墩,主橋全長464m。主橋橋式布置圖三、主要施工方案主塔墩承臺施工主塔墩結構形式主塔墩為啞鈴型承臺,長56.9m,寬16.8m。施工方案由于13#、14#主塔墩位于大堤外側,考慮大堤安全及地下水位影響,13#、14#主塔墩承臺采用鋼板樁圍堰圍護施工。主塔施工主塔結構形式本橋主塔采用H形鋼筋混凝土橋塔,承臺頂至塔頂高72.913m(70.413m),橋面以上塔高約59.5m。塔頂外側間距39m,塔根處外側間距約為46.8m,橋面以上33.3m處設一橫梁。梁底以下部分稱為下塔柱,梁底以上至上橫梁段稱為中塔柱,上橫梁以上部分稱為3、上塔柱。主塔上、中塔柱區段稍微向內收,方便斜拉索錨固。主塔混凝土采用C50。下塔柱截面的縱向寬度5.5m,橫向寬度為3.5m,實心截面;中塔柱縱向寬度為5.5m,橫橋向寬3.5m,壁厚均為70cm。上塔柱為斜拉索錨固區段,順橋向寬5.5m,橫橋向寬3.5m,斜拉索錨固側壁厚135cm,其余兩側壁厚80cm。塔頂設有3m的裝飾段。施工方案下塔柱采用整體鋼模一次澆注施工,中、上塔柱采用液壓爬模施工。在承臺施工完成后,在每個主塔墩布置2臺QTZ210型自升式高塔吊及2臺1t雙籠施工電梯,塔吊及施工電梯隨塔柱升高而升高。利用塔吊安裝塔柱施工液壓爬模、勁性骨架、鋼筋及橫梁施工鋼管柱及支架等。橫梁施工橫梁4、結構形式橫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為單箱單室截面。橫梁寬5.1m,高度34.8m,壁厚均為40cm。施工方案橫梁采用在下橫梁上設鋼管支撐柱,貝雷梁支架施工。橫梁施工鋼管柱隨中塔柱施工適時接高并布置桁架式橫撐,橫撐共布置2道,間距15m,在鋼管柱頂布置貝雷梁桁架作為橫梁施工平臺。為避免橫梁施工時出現收縮裂紋,橫梁中間設2m合龍段。混凝土澆注完畢并等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及時進行預應力張拉、壓漿。主梁施工主梁結構形式本橋主梁為雙向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標號C55,截面為邊主梁形式,主梁頂面全寬37.1m。邊主梁梁高為2.3m。橋梁中心線處梁高2.635m,肋寬2.2m,主塔附近主梁肋寬變厚至25、.75m。為了與結構受力相適應,在邊跨輔助墩及邊墩附近主梁采用單箱單室截面內填C20混凝土作為壓重段,其余大部分為標準段。全橋共分10類69個節段,其中60個節段長為6.5m,與索具及橫梁間距相同。全橋在邊跨、中跨共設三個合攏段,合攏段為標準截面,長度為2.0m。施工方案主梁標準節段采用牽索掛籃懸澆施工;塔墩處的25m長0#塊及1#塊采用支架法現澆施工;邊跨現澆段采用支架法施工。牽索掛籃懸臂澆注法施工最大節段混凝土方量為167.3m3,重約435t,牽索掛籃自重約210t。主梁施工先合攏邊跨,后合攏主跨, 合龍段在吊架上現澆,同時使用壓重配合。0、1號塊在塔根范圍長25m,寬37.1m,梁底與6、支座底相距50cm,在澆筑0、1號塊時,設置硫磺砂漿臨時支座及JL32鋼筋作為施工階段梁塔的臨時固結措施。0、1號塊C55混凝土共計732.1m3,一次澆筑完成。0、1號塊在主塔施工完成并拆除主塔施工支架后進行施工。四、結束語目前京杭運河特大橋主橋已進入施工階段,雖然在京杭運河上已修建了多座橋梁,但京杭運河上采用斜拉橋結構形式的并不多見。本項目地處揚州市郊區,本項目的建成,既能促進整個公路網的完善,也是城鄉建設中的亮點。參考文獻:1姚玲森.橋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72劉士林 梁智濤 孟凡超.斜拉橋.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9 3周孟波 劉自明 王邦楣.斜拉橋手冊(精).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34張發強.斜拉橋特點及施工技術簡介.科技咨詢導報 2007年30期 作者簡介:張瑋(1982-)男,江蘇南通人,助理工程師,2005年畢業于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陳軍軍(1981-)男,山西陽泉人,助理工程師,2005年畢業于長安大學橋梁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