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擴大基礎知識施工方案計劃(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428
2022-07-25
8頁
182.26KB
1、-/滬昆客專長昆湖南段CKTJ-標橋梁工程擴大基礎施工方案編 制:復 核:審 批:滬昆客專長昆湖南段第四項目分部綜合作業隊二一一年一月擴大基礎施工方案1.適用范圍適用于滬昆鐵路CKTJ-8標段第四項目分部第五六七綜合作業隊內所有橋梁的明挖基礎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2.1.1施工前對圖紙進行復核;2.1.2施工前應做好施工交底資料;2.1.3及時填寫各種施工過程用表。2.2外業技術準備2.2.1依據已布設的平面控制加密導線控制點坐標和經復核計算無誤的明挖基礎坐標,采用全站儀精確定位,測定基坑中心線、方向及高程。2.2.2按地質水文資料,結合現場情況,確定開挖坡度和支護方案、開挖范圍2、和防、排水措施。2.2.3合理安排組織機械設備、儀器、人員等。2.2.4施工用水、用電及便道等有關臨時工程滿足施工需要。2.2.5進場材料滿足連續施工的要求,并通過原材料檢驗合格。3.技術要求3.1模板、鋼筋、砼的施工應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砼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有關規定及設計要求。3.2基坑開挖前應按地質、水文資料,環保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施工方案,確定開挖范圍、開挖坡度、支護方案、棄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3.3基坑土方施工應對支護結構、周圍環境進行觀察和監測,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理,待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施工。3.4基底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3.4.1基礎底面不得置于軟硬3、不均的地層上;3.4.2巖層基底應清除巖面松碎石塊、淤泥、苔蘚,鑿出新鮮巖面,表面應清洗干凈,應將傾斜巖面鑿平或鑿成臺階;3.4.3碎石類土及砂類土層基底承重面應修理平整,黏性土層基底整修時,應在天然狀態下鏟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3.4.4基礎澆筑前的基坑不得泡水。如發生基坑泡水現象,應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滿足設計要求。3.4.5基礎應在無水情況下澆筑,砼在終凝前不得浸水。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開工申請報告測量定位開挖基坑基底檢查處理報驗安裝模板綁扎鋼筋基礎砼澆筑脫模養生。4.2工藝流程出現軟基水下開挖基礎砼澆筑脫模養護綁扎鋼筋模板制作鋼筋制作開挖基坑基底檢查處理報驗安裝模板軟基處4、理開工申請報告測量定位工、料、機準備開挖方案砼拌制、施工方案圍堰詳見下圖5.施工方法5.1基坑開挖5.1.1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基坑可采用垂直開挖、放坡開挖、支撐加固或其他加固的開挖方法。5.1.2在天然土層上挖基,如深度在5m以內,施工期較短,基坑底處于地下水位以上,土的濕度接近最佳含水量、土層構造均勻時,則基坑坑壁坡度可參照下表選定?;由疃却笥? m或有其他不利條件時,應將坑壁坡度適當放緩,或加作平臺。如土的濕度過大,能引起坑壁坍塌時,坑壁坡度應采用該濕度下土的天然坡度?;涌颖谄露瓤颖谕量颖谄露然禹斁墴o載重基坑頂緣有靜載 基坑頂緣有動載砂類土1:11:1.251:1.5碎石類土 1:05、.75 1:11:1.25黏性土、粉土1:0.331:0.51:0.75極軟巖、軟巖1:0.251:0.331:0.67較軟巖 1:0 1:0.11:0.25極硬巖、硬巖 1:0 1:01:05.1.3基坑頂有動載時,坑頂緣與動載間應留有大于1m的護道,如地質、水文條件不良,或動載過大,應進行基坑開挖邊坡檢算,根據檢算結果確定采用增寬護道或其他加固措施。5.1.4棄土不得妨礙施工。棄土堆坡腳距坑頂緣的距離不宜小于基坑的深度。5.1.5無水土質基坑底面,宜按基礎設計平面尺寸每邊放寬不小于50 cm。5.1.6有水基坑底面,應滿足四周排水溝與匯水井的設置需要,每邊放寬不宜小于80 cm。5.1.76、基底應避免超挖,松動部分應清除。使用機械開挖時,不得破壞基底土的結構,機械開挖距基底標高約20cm左右時改由人工開挖。5.1.8基坑開挖不宜間斷,達到設計高程經檢驗合格后,應立即澆筑基礎砼,防止雨水浸泡基坑。5.1.9必要時,基坑應進行邊坡穩定計算。5.2基坑護壁5.2.1下列基坑開挖后可采用護壁加固: 基坑較深,土方數量較大; 基坑坡度受場地限制; 基坑地質松軟或含水量較大,坡度不易保持。5.2.2模板加固,可采用橫、豎向擋板與方木支撐坑壁?;用繉娱_挖深度,應根據地質情況確定,不宜超過1.5m,邊挖邊支。5.2.3對支撐結構應隨時檢查,發現變形,及時加固或更換,更換時應先撐后拆。支撐拆除順7、序,應自下而上。待下層支撐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層支撐。5.2.4基坑開挖前,應在坑口邊緣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土層坍塌。5.3基坑排水5.3.1明挖基坑,可采用匯水井或井點法排、降水,應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5.3.2粉、細砂土質的基坑,宜用井點法降低水位。當用匯水井排水時,應采取防止帶走泥砂的措施。5.3.3基坑排出的水應以水管或水槽遠引。5.4基底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5.4.1巖層基底應清除巖面松碎石塊、淤泥,表面應清洗干凈。5.4.2碎石類及砂類土層基底承重面應修理平整,澆筑基礎前,先鋪一層水泥砂漿,然后進行鋼筋網片綁扎。5.4.3黏性土層基底整修時,應在天然狀態下鏟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8、必要時,可向基底夯入10 cm厚度的碎石,碎石層頂面不得高于基底設計高程。5.5鋼筋綁扎5.5.1綁扎基礎鋼筋時不得任意減少,擴大基礎在基礎頂配置一層鋼筋網。鋼筋凈保護層厚度不小于70mm,施工允許偏差值0+5mm;墩身鋼筋伸入基礎內,距基礎底面15 cm,當墩身鋼筋與基礎鋼筋相互沖突時,基礎頂面鋼筋右進行適當的移動。5.5.2按照綜合接地要求在基底底面設一層鋼筋網作為水平接地極,水平接地極應滿布基底底面;鋼筋網格間距須按照1m1m設置,中部“十字”交叉的兩根鋼筋上的網格節點要求施以“L”型焊接,外圍鋼筋須閉合焊接,其他節點綁扎;水平接地極鋼筋網格的外緣距砼底面不大于70mm。在擴大基礎澆筑之9、前應該提前預埋墩身主筋,并確保鋼筋位置的準確性。5.5.3保護層鋼筋墊塊應同標號混凝土墊塊,嚴禁使用塑料墊塊。 5.6模板安裝5.6.1擴大基礎采用組合鋼模板,模板加固采用內拉外撐的方式進行加固。5.6.2基礎模板在安裝時應嚴格控制平面位置,并在混凝土澆注前復核模板的結構尺寸及中線位置是否準確。5.7混凝土澆筑5.7.1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車運送至施工現場?;A混凝土在澆注時應縱向分斷,水平分層,分層厚度不大于30cm。5.7.2分層澆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分層澆注厚度不超過30cm,澆注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5cm,不得漏振和過振。振搗時觀察到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漿10、,水平面有光澤時即可緩慢抽出振搗棒。5.7.3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并終凝后,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回填,并分層夯實。每澆筑一層,夯實回填一層。6.質量控制及檢驗6.1質量控制要求6.1.1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工藝設計要求。6.1.2基坑開挖方法和支護形式必須符合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的要求。6.1.3基底地質條件及承載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6.1.4基坑回填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夯實應符合規定。6.1.5模板及支架安裝和拆除的檢驗必須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砼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規定。6.1.6鋼筋原材料、加工、連接和安裝的檢驗必須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砼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規定。611、.1.7砼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的檢驗必須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砼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的規定。6.2檢驗數量與方法基底高程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地質類別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土50測量檢查2石+50,-200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對每個基坑檢查不少于5處。基礎施工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基礎前后、左右邊緣距設計中心線50測量檢查每邊不少于2處2基礎頂面高程30測量檢查不少于5處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7.安全及環保要求7.1安全要求7.1.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7.1.2施工現場各種防護裝置、設施和安全標志齊全。7.1.3吊12、車作業回轉盡量避免超出施工現場,作業半徑內嚴禁站人。7.1.4基坑周圍要有標示牌。7.1.5防止向基坑內掉落雜物傷人。7.1.6鋼筋施工、模板安裝時,要有專人對其進行指揮,防止傷人。7.1.7電焊機應安設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地點,周圍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應設置單獨的開關箱,作業時應穿戴防護用品,施焊完畢,拉閘上鎖。7.1.8各吊具、吊點在投入使用前,由安全員組織施工負責人、起重工和技術員進行聯合檢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嚴禁使用。7.1.9砼澆注過程中,砼攪拌運輸車倒車時,指揮員必須站在司機能夠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揮員走動過程中摔倒而發生機械傷人事故。7.1.10為保證夜間施工,現場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7.2環境保護要求7.2.1施工廢水、生活污水、泥漿池等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不得直接排放。7.2.2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廢水,采取過濾、沉淀或其它方法處理后方可排放,以此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圍環境。7.2.2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得超標排放。7.2.3生活污水采取二級生化或糞池等措施進行凈化處理,經檢查符合標準后方準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