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錐坡防護工程施工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432
2022-07-25
3頁
38.50KB
1、(八)橋梁防護工程質量控制1、錐坡施工工藝流程圖。測放錐坡平面位置錐坡基礎開挖材料進場、檢測基礎標高復測拌合砂漿基礎墊層施工攤鋪砂漿碼砌塊石砂漿勾縫、灌漿坡率檢查2、測量放線由測量工程師根據圖紙放出橋臺錐坡的軸線控制樁,做好水準點,拉線確定好錐坡坡度,開挖前基礎軸線控制樁應延長至基坑外,用木樁加以固定。3、現場布置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施工便道位置及走向,砂石材料等的分類堆碼場地,機具設備、拌和站的擺放位置。便道選用橋臺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場地設在錐坡坡腳5m以外,并將材料堆放場地硬化,材料堆放下墊上蓋,4、基礎開挖在基礎開挖開始之前通知監理工程師,以便檢查、測量基礎平面位置和現有地面標高。在未完成檢2、查測量及監理工程師批準之前不得開挖。為便于開挖后的檢查校核,基礎軸線控制樁應延長至基坑外加以固定。根據測量組放出的開挖線,采用人工開挖清基,并經過監理工程師認可。基礎挖方應始終保持良好地排水,在挖方的整個施工期間都不致遭受水的危害。5、砌石施工及質量要求石料等級應符合圖紙規定或監理工程師要求。石料在使用前應按公路工程石料試驗規程(JTJ05494)進行試驗,以確定石料各項物理力學指標值。立方體的極限抗壓強度,應30Mpa。石料應強韌、密實、堅固與耐久,質地適當細致,色澤均勻,無風化剝落和裂紋及結構缺陷。 石料不得含有妨礙砂漿的正常粘結或有損于外露面外觀的污泥、油質或其他有害物質。石料的運輸、儲3、存和處理,應不使有過量的損壞和廢料。在已經監理工程師驗收過后的基坑中放出基礎砌體的邊線,按照設計要求的砂漿標號采用人工砌筑,砂漿拌和采用攪拌機拌和砂漿。在砌筑前每一石塊均應用干凈水洗凈并使其徹底飽和,墊層亦應干凈并濕潤。所有石塊均應座于新拌砂漿之上,在砂漿凝固前,所有縫應滿漿,石塊固定就位。垂直縫的滿漿系先將已砌好的石塊的側面抹漿,然后用側壓砌置下一相鄰石塊;或石塊就位后灌入砂漿, 填滿垂直縫時,應用竹片搗實。如果石塊松動或砌縫開裂,應將石塊提起,將墊層砂漿與砌縫砂漿清掃干凈,然后將石塊重鋪砌在新砂漿上。砌筑錐坡時預留30cm寬的人形通道,修整成臺階狀,以利于施工中人員及材料上下。砌筑完成后再將人形通道補砌。在砂漿凝固前應將外露縫勾好,勾縫深度不小于20mm。如條件不允許時,應在砂漿未凝固前,將砌縫砂漿刮深不小于20mm,為以后勾縫作準備。砌體應分層砌筑,體積較大的石塊由專人用風鉆配合楔子破碎,然后兩人一組將規則的塊石搬運至砌筑區域,注意搬運塊石時輕拿輕放,砌筑上層塊石時不應振動下層,砌筑完成后24小時內不能在坡面上行走,不準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或敲擊石塊。錐坡坡面應平整、坡度正確,皮帶縫寬度不小于2.5cm。施工過程中通過坡底、坡頂拉線控制坡面的平整度和坡度,錐坡施工完成后及時灑水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