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溝工程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562
2022-07-25
8頁
67.50KB
1、一、 編制依據1、 招標文件及施工組織設計2、 設計文件3、 國家及行業公布執行的有關規范、規程、規則和現行的有關操作規定等4、 公司以往的施工經驗5、 自行組織施工調查資料一、 工程概況泉州臺商投資區南北主干道一期工程A合同段,對工程范圍內K1+450及K1+695原農田灌溉渠進行改造,原始地基為淤泥軟基,設計渠底深度為原地面往下2m,渠底寬度8m,渠頂寬度10m,放坡坡度為1:0.5。按照設計地勘情況來看,常水位線在+0.00m左右。K1+450處A支渠改造長度為179.6m,K1+695處B支渠改造長度為151.2m。改造后渠道與K1+450及K1+695橋連接。始末點與現狀農田灌溉渠連2、接。二、 設計要點1、 改渠平縱布置對工程范圍內原農田灌溉渠進行改造,本次局部改線改造,對其縱斷面進行調整,改渠斷面深度及寬度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略作調整,起終點設計標高按現狀溝底標高順接。2、改渠擋墻擋墻結構采用M7.5漿砌片石結構,護岸兩米。漿砌結構內設置50PVC排水管,坡度1.0,水平間距均為3m,豎向間距均為1m。護岸擋墻分段標準長15m,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分段長度,分段間沉降伸縮縫寬2,采用2厚瀝青木板填塞密實。3、 地基處理工程范圍內基底下存在軟弱土層,需進行拋石擠淤(設計2m)處理方能進行擋墻的施工,軟基處理方法同道路軟土地基處理,在拋石面進行回填砂后進行M7.5漿砌片石3、施工,為保證渠道整體沉降性,需在回填砂中鋪設一層雙向土工格柵并在每隔20m左右設置沉降伸縮縫。三、 施工部署 4.1、施工工序安排4.1.1根據排水縱斷設計,渠道為露天排水渠,現況高程已能滿足排水渠高程的技術要求,所以可直接采用機械進行開挖明渠。4.1.2、測量員根據縱坡放開槽線,挖掘機進行土方開挖作業。將淤泥挖除后進行軟基拋石擠淤處理到設計槽底高程。4.1.3、溝槽拋石形成后,進行M7.5漿砌塊石施工。4.1.4、上述工序完成后進行回填砂、鋪設土工格柵施工,防止排水渠的不均勻沉降產生裂縫。4.1.5、基礎施工完成后即可進行30cm厚M7.5漿砌片石護坡施工,需先對2個施工作業隊進行施工技術交4、底,在開挖坡面與片石護坡面的縫隙必須采用中粗砂回填。確保12月30日前完成排水渠的施工。4.2、施工組織機構排水渠施工擬根據施工作業區分成二個作業隊,兩個作業隊分別負責K1+450 A改渠、K1+695 B改渠施工,用平行作業法全面施工.4.3、施工用電、用水施工用電:本次工程用電主要為臨時施工用電,計劃自備50KW發電機2臺供施工需要時使用。施工用水:施工及作業隊用水主要為水泥砂漿的攪拌,計劃利用抽出的地下水解決施工用水問題。4.4、勞動力計劃安排按照施工計劃,工程開工1天內所有施工機械和人員全部進場,(1)、高峰期計劃日出工50人;(2)、已進場機械;機械名稱數量規格型號挖掘機 3 SE25、80裝載機 4 Zl50D壓路機 1 YZ18D4.5、材料準備本工程主要使用材料為中粗砂和片石塊石,此類產品為普通施工用材料,我單位完全能夠保證施工需要。4.6、建立測量控制系統 工程開工前,按施工需要布設滿足施工精度要求的測量控制網;同時建立測量定期復核制度,定期對沿線重要控制樁位、水準點進行復核,保證施工測量精度。4.7、建立質量檢測系統項目部設專職質量員,各施工隊設專職或兼職質檢員,切實落實工序質量“三檢制”。根據工程需要,配備相應的試驗檢測儀器設備和專職人員,進行土工試驗。4.8、安全文明施工為加強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成立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主任工任副組長;安全員6、專門負責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4.9、施工平面布置圖(附后)四、 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總流程圖臨時排水溝開挖南北側連接排水圍堰舊渠拆除回填整 軟基處理渠道施工連接處施工、拆除圍堰 2、施工進度安排10月7日 施工準備 連接排水、圍堰 (5天) (5天) 軟基處理 渠道施工 (10天) (30) 連接處施工、 12月17日 拆除圍堰 (20天) 3、施工要點3.1基礎開挖3.1.1基坑施工前應做好施工放樣,核對設計標高及控制點位置。3.1.2改渠處位置大部分為農田,可采用明挖施工。基坑開挖可采用放坡開挖。開挖在正常段采用1:1放坡,施工時可根據現場土質情況對放坡穩定坡度調整。3.1.3采用機械7、開挖,溝底淤泥清理干凈進行拋石,拋石頂面不宜采用大塊石,結構物施工前必須用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如果局部過低,則應用中粗砂回填至設計標高。3.1.4土方應及時清除,不得在基坑范圍頂面2.5米范圍內堆放。3.1.5基坑開挖時需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基坑長時間浸泡,施工時應準備足夠的排水設備。3.2改渠施工要點3.2.1基礎采用M7.5水泥砂漿砌MU30塊石,墻身采用M7.5漿砌片石護坡。片石基礎為20cm厚砂夾碎石墊層。3.2.2趾臺階轉折處,不得做成豎直通縫。3.2.3護岸2米。3.2.4沉降縫間距15米,垂直貫通墻身及基礎,縫面要平整,豎直垂直,縫寬2.0厘米,采用瀝青木板填塞密實。3.2.58、擋墻基底處理后的地基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渠底設置雙向土工格柵一層,鋪設前應將渠底及邊坡清理平整不得留任何質地較硬的雜物,鋪設由東向西進行,相鄰兩塊搭接長度不小于1m。五、 質量控制標準項次檢 驗 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驗方法和頻率1砂漿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F檢查2軸線偏位(mm)50經緯儀:每200m測5處3溝底高程(mm)15水準儀:每200m測5點4墻面直順度(mm)或坡度30或不陡于設計20m拉線、坡度尺:每200m查2處5斷面尺寸(mm)30尺量:每200m查2處6鋪砌厚度(mm)不小于設計尺量:每200m查2處7基礎墊層寬、厚度(mm)不小于設計尺量:每200m查2處六9、 文明施工及安全保證措施7.1、成立環保和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措施。做好書面技術交底工作時,嚴格做到安全交底同步進行保證施工人員安全。7.2、嚴格考察進場施工隊伍的安全生產記錄,對施工隊伍擇優選用,并對所有參施人員進行入場安全教育,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工地安全員均持證上崗,認真負責。7.3、排水溝槽開挖后,開挖深度超過1.5m時,按技術要求放坡,不滿足放坡要求時,加可靠支撐.。槽底禁止人員坐、臥。施工期間,渠邊圍欄(擋)應設明顯標志,夜間設紅色標志燈。施工段進行可靠的封閉,無關人員嚴禁入內。7.4、施工現場設置足夠的照明裝置,以便施工,夜間施10、工設紅色標志燈。7.5、建立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對施工現場的所有電器設備、臨電線路進行檢查,保證用電安全。7.6、定期安排灑水車進行灑水、降塵。7.7、現場標識齊全、醒目。八、 雨季施工管理措施1) 防洪溝施工期間,確保排水暢通,防止內澇;2) 搭設材料貯藏庫,做好防水防潮,確保材料質量;3) 備好各種防雨材料,確保已完工程不受雨淋;4) 掌握氣象信息及時調整施工作業順序,避免關鍵部位在暴雨期間施工作業;九、 環境保護措施1、 防污措施:施工中產生的污水、沖洗水及其他施工用水排入臨時沉淀池沉淀處理;施工中的燃料、油、廢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質堆放要嚴格管理,防止滲漏,工程車駛離工地時,車輪應清洗干凈;2、 防塵措施施工粉塵要及時處理,避免水泥粉塵、道路灰塵到處飄散,采取措施:灑水、遮蓋、作業人員配備防塵勞保用品;3、 防噪音措施4、 提倡文明施工,盡量減少人為地大聲喧嘩,干活時不得喊號子,盡量減少鋼管模板敲擊產生的噪音,要輕拿輕放,嚴格遵守作息制度,盡量不擾民。-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