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有計算式)(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575
2022-07-25
6頁
23.93KB
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木模板材質:支撐立柱材質采用鋼管支撐,不得采用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鋼管,嚴禁使用木撐桐。一、施工方案工藝1、樓底板、剪力墻采用木模板,主梁底板采用50mm厚的木模板。主梁和樓底板的鋼管支撐分開搭設,主梁支撐和底模晚拆,次梁和樓板模板早拆。根據本地平均氣溫條件,混凝土澆搗后5天,強度可達到設計強度的40%,經強度驗算,樓板模板和主梁側模在混凝土澆搗完畢5天后即可拆除,主梁底板和支撐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再拆除。2、在模板安裝前,必須按木工翻樣,根據圖紙尺寸,畫好翻樣圖,操作人員必須按翻樣圖進行拼裝、安裝。3、對于框架柱模板的安裝,先在綁扎好的柱鋼筋下腳,柱模2、以單只校正,然后拉線將縱向和橫向柱模用吊線錘校正,并支撐好梁底板。4、梁底板采用木模板,厚50mm,采用單排鋼管支撐,底層支撐前,地成要分層平整夯實,支撐下腳用50mm厚墊木縱、橫方墊實,支模順序先柱后梁,樓層梁底模板,按實際開間設置支撐,間距不大于1.0m,水平撐和剪力撐設置間距不大于1.8m。5、樓層底模板,根據圖紙尺寸,用膠木板拼制,用鋼管支撐,間距控制在600mm范圍內。三、xx支撐體系的計算3.1設計荷載3.1.1模板及支撐自重:1.0KN/M2。3.1.2混凝土自重:樓板:(厚&=10cm),2.4 KN/M2,xx:2.7 KN/M2。3.1.3鋼筋自重:板:0.1 KN/M2,3、xx:0.17 KN/M2。荷載分項系數1.4,靜載分項系數1.2,以上荷載折合成均布荷載設計值q=7.56 KN/M2。3.2支撐驗算梁板支撐立柱間距為1.0m,每隔1.8m高設一縱橫水平拉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c=205N/m2,回轉半徑I=1.58cm.3.3樓板xx驗算板厚=10cm,拆模時混凝土強度fcm=6.7N/mm2fc=6N/mm2E=2.010N/ mm2。3.3.1樓板荷載值下層樓板拆模時,樓板承受上部支撐傳遞的荷載及自重,換算成均布荷載。q=1.21.11.41.021.22.4+0.11+(2.74+0.174+17.56)=12.4KN/m2。3.3.2板內最大彎矩04、.01762ql=1.82KN/m Mb=-0.0511ql2C253.3.3模板承載能力x=fyAs/fmcb=(210393)/(6.71000)=12.3mmMu=fmcb(ha-x/2)=6.7100012.3mm2=1.82KNm hux=frAs/fmcb=(210565)/(6.71000)=17.7mmMu=fmcbx(h0-x/2)=6.7100017.7mmb=4.52KNm滿足要求。3.4井字架梁承載能力驗算3.4.1xx內力Mmax=0.5ab2q=0.52.67312.4=118.01KNm Mmax=0.75abq=0.752.67312.4=66.3KN3.4.25、井字架梁承載能力驗算井字梁載面為T形梁,翼寬b5取120=1200mm,截面慣性矩250367312001833-950(183-100)3=6.410mm4Mmux=0.48a4b/Eiq=6.4mm X=hAs/fmcbf=(1472.7-603.3)310/(6.71200)=33.5mmMu= Mu1+Muz=(h-2c)As1f1+fmcbfx(h0-x/2)=219.37KNmMmdx=118.01KNm V=0.07fcbh0+1.5(hAvI) /s frh0=135.58KNVmax=66.3KNWmax=6.4mmL0/300=26mm強度和鋼度均滿足要求。3.4大梁支撐及6、強度驗算由于樓板支撐間距為1.0m,所大梁軸線1.0m范圍內施工荷載由大梁承受。3.5.1荷載值3.5.1.1混凝土自重1.5KN/m3.5.1.2模板及支撐自重9.42KN/m3.5.1.3鋼筋自重0.55KN/m3.5.1.4施工人員、設備和混凝土堆重1.0KN/m合計q=1.2(1.5+9.42+0.55)+1.41.0=15.16KN/m。3.5.3下層主梁xx驗算3.5.3.1荷載值作用在大梁的荷載為大梁自重,上部施工層傳來荷載及梁板傳力荷載值。12.4(8.0-1.0)2/7=73.72KN/M上大梁晚拆支撐傳遞的荷載值即為大梁自身承受的荷載值為56.72KN/m。5.3.2最不利7、情況下大梁內力Mmn=0.077qL2=0.07756.727.32=232.74KNm Mmn=0.607qL=0.60756.727.3=251.33KN鋼筋彎矩Mmax=0.107qL2=-0.10756.727.32=-323.42KNm 四、施工中應注意事項1、支撐應嚴格按照施工設計確定的間距搭設,縱橫水平拉桿間不得超過設計確定的高度,主梁支撐和梁板支撐必須分開搭設。2、模板拆除前應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拆除樓板模時,不得亂動和碰撞主梁支撐,拆模過程中應有專從監護,主梁底要等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拆除,高梁底距地面高度超過6m時,宜搭設排架支撐。五、立柱的立距應按上部結構的荷8、載和振搗混凝土產生的側面壓力等荷載來設計立桿間距,一般不宜大于600mm,立柱必須垂直。六、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的重量、鋼筋重量,施工荷載(包括施工人員及設備等);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上述幾種荷載支撐系統必須滿足施工荷載不允許超過模板上施工荷載規定。七、模板工程高處作業架子上、平臺上一般不宜堆放模板料。八、大模板平放,財面應平整,模板堆碼整齊,其高度宜不大于1.0m,超過1.0m的四周打銷固樁、堆垛面用8#鐵絲與樁頂錨固。九、各種模板拆下模板拆下后,應及時整理,按規格整齊、堆放。十、9、支模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高處作業采用安全措施,支設4m以上的立柱模板或梁模板時,應搭設工作臺。不足4m的可使用馬登操作,不準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更不能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十一、拆除區域應設置警戒線,并派有經驗同志監護作業過程。十二、不允許留有未拆除的懸空模板。十三、模板拆除前,應向監理方或項目技術人書面報告,說明拆除工程部位的側模或底模或支撐系統,說明混凝土現有強度,經上述部門批準,才能拆模。十四、企業或項目部應制定模板驗收單,規定各項技術指標,規定支拆的操作順序,模板結構和安全操作規程,交底雙方必須簽字。十五、支拆模板前,由安全員對木工班進行書面10、安全技術措施交底,規定支拆的操作順序,模板結構和安全操作規程,交底雙方必須簽字。十六、模板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決不允許混凝土未達到強度規定提前拆模。十七、在模板上設運輸走道,必須與模板支撐系統牢固連接,其走道的自重、設備的自重、操人人員的自重和作業時產生的活荷載等的傳力點,必須由模板支柱傳力,嚴禁將施工荷載通過模板或鋼筋傳力,走道平臺的下底距模板或鋼筋的距離應大于300-500mm。十八、垂直作業,應用硬質材料嚴密,并能承受10Kpa的荷載。十九、作業面孔洞及臨邊防護應齊全完好有效。二十、拆模時,臨時腳手架必須牢固平整,不得用拆下的模板作腳手架,腳手板擱置必須牢固平整,不得有空頭板11、,以防踏空墜落。二十一、拆除模板時,要注意整塊模板掉下,更要注意,拆模人員要站在門窗洞口外拉支撐,防止模板突然脫落傷人。不準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不許站在墻上行走。二十二、裝、拆模板時禁止使用“24”木料作立人板,操作人員嚴禁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業。二十三、拆模必須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無撐模板和懸掛模板,板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堆放整齊,裝拆模時,作業人員要站在安全地點進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員要增強自我保護和相護保護的安全意識。二十四、木桿支撐連接結合采用釘,立柱的下墊對拔木楔和通墊板,墊木厚度不小于50mm。二十五、混凝土強度混凝土強度應由項目部派員向二級以上(含二級)試驗站申請混凝土強度的試驗報告,模板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的試驗報告,決不允許混凝土未達到強度規定提前拆模。模板及其支架剛度時,最在變形值不得超過下列允許值。1、對結構表面外露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2、對結構表面隱蔽的模板,為模板構件計算跨度的。3、支架的壓縮變形值或彈性撓度,如相應的結構計算的跨度的。4、支架的立柱或桁架應保持穩定,并用撐拉桿件固定,豎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應加設墊板。5、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臨時固定設施。6、梁板跨度等于或小于4m時,模板應超拱,起拱高度直為全跨長度的。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