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達盛世豪雨污水排水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775
2022-07-25
7頁
20.50KB
1、利達盛世豪庭 室外排水工程 雨污水施工方案 編制人: 審核人: 利達盛世豪庭項目部 2015年1月17日 目錄 一、工程概況 (1) 二、施工依據 (1) 三、施工流程 (1) 四、溝槽開挖 (2) 五、管道基礎施工2-3 六、管道安裝 (3) 七、閉水試驗 (3) 八、井體施工 (4) 九、管溝回填4-5 雨污水排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利辛縣光明路西側、永興路南側。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污水經過化糞池集中處理,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小區四座化糞池,分別位于6#樓兩側及18#和19#樓東邊各一個。 小區采用綜合管溝布線方式,小區所有強、弱電、市政給排水、變頻2、給水、消防等全部進入管溝。 小區排水管采用雙壁波紋管,承插接口“0”型橡膠圈接口,排水坡度控制在0.0左右。 二、工程依據 1、利達盛世豪庭室外排水工程施工圖紙; 2、國家、行業及安徽省頒發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及相關法規等; 3、本工程的現場條件、施工特點及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 三、施工流程 污雨水排水管道施工順序如下:測量施工放線管道溝槽開挖(雨、污水)雨、污水管基礎施工雨、污水管道安裝檢查井施工閉水試驗回填。 四、測量放線 1、測量前先復核水準點,符合規范要求。 2、若管道線路與地下原有構筑物交叉,必須在地面上用標志標明位置。 3、定線測量過程應作好準確記錄,并標明全部水3、準點和連接線。 7、標高測設根據需要沿施工范圍加密測放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應設置在相對穩定的位置,沿線每隔200m設置一個。臨時水準點設置后,要統一編號,在圖紙上標明,經復核無誤方可使用。并根據施工進度定期復測,按每月一次的頻次復核。 五、溝槽開挖 溝槽開挖前,應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確認地下管線走向及埋設深度。 1、土方開挖 (1)、開挖前,根據施工圖紙測量管道中心線和周圍構筑物位置,核對永久水準點及已建管道連接處高程,施放挖槽邊線、堆土、堆料界限及臨時用地范圍,測量允許偏差符合GB50268-2008的規定。 (2)、開工前,對工程沿線及現場取有代表性的土樣,進行天然密度,含水量等參數的4、測定,用于填方的土樣,應測定最大密度,最佳含水量。 2、溝槽開挖 (1)、溝槽開挖以機械開挖為主,人工配合修整邊坡、清底為輔。 (2)、在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要對其開挖位置及標高經常進行測量復核,以確?;坶_挖的準確性。開挖前做好既有的地下管道及埋地電纜的調查工作,以便施工中加以保護。 (3)、機械開挖時,槽底應留不小于10cm厚土層,用人工揀底找平至設計槽底高程。 3、溝槽開挖特殊情的處理 (1)、如果遇有較長陰雨天氣時,邊坡可采用4cm厚水泥砂漿進行護坡。開挖時如地質、水文等情況與設計相差較大時,及時上報監理、業主單位,重新部署開挖方案。溝槽開挖采用機械挖土,人工配合清坡、清底。挖掘機挖土5、應嚴格控制標高,防止溝槽超挖或擾動基底原土層,當挖至槽底設計標高以上20cm 左右時,用人工配合,修整槽底、邊挖邊修,并立即進行基礎、墊層施工。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塊石要清除并保持不浸水。 (2)、基槽開挖時,應注意施工區域內的已埋地下管道,仔細核查相關資料并進行細致的現場確認,對現場與圖紙資料有差別的如光纜、電纜等有重要影響的地下管道更應慎重對待,相關路段應進行探溝,以人工開挖為主,避免對已埋管道的破壞。人工開挖探溝的間隔及溝深等根據現場情況確定。 五、管道基礎施工 1、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復測無誤后,經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基底墊層的施工。管道基礎采用墊層基礎,其厚度應符合設計6、要求。 2、本工程雨、污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管道基礎采用360o中粗砂基礎, 墊層厚100mm,按溝槽寬度滿堂鋪設、攤平、填實。 3、基礎夯實緊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礎的接口部位應予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隨即用相同材料填筑密實。 六、管道安裝 根據管徑大小、溝槽和施工機具裝備情況,確定人工或機械將管道放入溝槽。待用的管材按產品標準逐支進行質量檢驗,不符合標準不使用,并做好記號,另行處理。 安裝由下游往上游依次進行。下管前,凡規定需進行管道變形檢測的斷面管材,預先量出該斷面管道的實際直徑并作出記號。 下管用人工或起重機吊裝進行。人工下管時,由地面人員將管材傳遞給溝槽內的施工人員,對放7、坡開挖的溝槽也可用非金屬繩系住管身兩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勻留放至溝槽內,嚴禁將管材由槽頂邊滾入槽內;起重機下管吊裝時,用非金屬繩索扣系住,不串心吊裝。 雨季施工時采取防止管材漂浮措施。先回填到管頂以上一倍以上的高度。管安裝完畢尚未回填土時一旦遭到水泡,進行管中心線和管底高程復測和外觀檢查,如發現位移、漂浮、拔口現象,立即返工處理。在管道鋪設過程中,若發現管道損壞,應將損壞的管道整根更換,重新鋪設。 七、閉水試驗 1、管道閉水試驗時,試驗管段應符入下列規定: 1)管道及檢查井外觀質量已驗收合格。 2)管道未還土且溝槽內無積水; 3)全部預留孔洞應封堵,除預留進出水管外,應封堵堅固不得滲水。 3、管8、道2、閉水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以試驗段上游管頂內壁加2m作為標準試驗水頭; 2)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 計; 3)當計算出的試驗水頭已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以上游檢查井井口高度為準,但不得小于0.5m; 4)試驗管段灌滿水后浸泡時間不得少于24h; 5)觀測管道的滲水量,應從達到試驗水頭開始計時,直至觀測結束。觀測期間應不斷的向試驗管段內補水,保持試驗水頭恒定。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得小于20min 6)一段閉水試驗完畢,將水抽至另一管段,連續作業以便節約用水。 八、井體施工 本工程檢查井包括新9、建雨水、污水檢查井。井體施工時,按照設計圖紙和相關規范要求施工. 1、井室砌筑混凝土基礎強度必須達到1.2MPa以后,方可進行井室砌筑。砌筑前,應將砌筑部分清理干凈,并灑水潤濕。并對鑿毛處理的部位刷素水泥漿。井室砌筑采用丁磚砌法,兩面排磚,外側大灰縫用“二分棗”砌。砌完一層后,再灌一次砂漿,然后再鋪漿砌筑上一層磚,上下兩層磚施工準備、井室砌筑、流槽與腳窩、踏步安裝、井筒砌筑、抹面勾縫、井環及井蓋安裝豎向縫應錯開。 砌磚宜采用“三一”磚砌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采用鋪漿法操作時,鋪漿長度不超過500mm。磚砌體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90%,豎向灰縫宜采用擠漿或加漿方法,使其砂漿飽滿。嚴10、禁用水沖漿灌縫。砌筑時,要上下錯縫,相互搭接,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控制在812mm 2、井筒砌筑井筒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砌筑時要掛中心線,邊砌邊測量內徑尺寸,防止尺寸出現偏差。圓形收口井井筒砌筑時,要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收口。四面收口時每層不應超過30mm;三面收口時每層不應超過4050mm。 3、抹面勾縫抹面前應先用水濕潤磚面,然后采用三遍法抹面,第一遍1: 2.5水泥砂漿打底,厚10mm,必須壓入磚縫,與磚面粘貼牢固,第二遍抹厚5mm 找平,第三遍抹厚5mm鋪順壓光,抹面要一氣呵成,表面不得漏砂粒。抹面完成后,井頂應覆蓋養護。勾縫前檢查墻體灰縫深度,清除墻面雜物,灑水濕潤。勾縫要求深淺一致,交接11、處平整,一般要求比墻面深34mm,勾完一段清掃一段。 4、井環及井蓋安裝 九、管溝回填 當雨、污水檢查井側墻施工完畢,混凝土經養護達到一定的強度,且具備一定的回填作業面時,即開始基坑的回填。回填前,應清除管溝內的垃圾、積水以 及各種雜物。填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填土應水平分層鋪填,分層壓實,并應分層測定壓實后土的干密度,經檢查其壓實系數和壓實范圍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靥钔吝^程中,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溝槽回填應先從管道、雨水井等構筑物兩側對稱回填確保管道及構筑物不產生位移。管道敷設后,管頂0.5m以上直至道路基層底部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采用相應材料,并分層平整分層夯實以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 回填土過程中,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溝槽回填應先從管道、檢查井等構筑物兩側對稱回填確保管道及構筑物不產生位移。管道敷設后,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0.5m部分采用人工級配砂礫回填(HDPE管周圍采用中粗砂)回填,人工級配砂礫配合比為礫石(粒徑0.54cm):中粗砂=6:4(體積比)。管頂0.5m 以上部分采用山礫石進行回填,并分層平分層夯實以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