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高等級公路沉降觀測施工方案seret(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928
2022-07-25
8頁
180.50KB
1、LHQD-LJ7標沉降觀測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LHQD-LJ7標起點樁號K148+998,終點樁號K156+700,本工程地處沿海地區,路段內軟弱土層較多。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我標段需設置64個沉降觀測點,具體沉降觀測點設置如下:序號樁號設置間距觀測點責任人/觀測人觀測頻率備注1K149+165- K149+2155031次/層濕噴樁/超載預壓2K149+215- K149+6505091次/層超載預壓3K149+769- K151+096100141次/層淺層換填4K151+361- K154+622100291次/層淺層換填5K155+447- K156+24410081次/層淺層換填6K2、156+470- K156+55410011次/層淺層換填二、 編制依據1、臨海高等級公路(XX段)施工圖設計2、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3、臨海公路省局指導意見4、指揮部相關文件及指導意見三、 沉降觀測斷面設置路基填土高度大于4.0m、及軟弱土層橫向有傾斜的軟弱土路段,縱向每50.0m設一個觀測斷面,在路堤中心及兩側路肩布設3個觀測點;一般路段縱向每100.0m布設一個觀測斷面,僅在路堤中心布設1個觀測點;在跨度超過30m的樁基結構物的兩端各設一觀測斷面,跨度小于30.0m時僅在一端設置。四、 沉降觀測方法1、監測方法及要求監測元件的保護要求沉降觀測設備的埋設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路基施工時要與3、設備的埋設相互協調,做到互不干擾、影響。觀測設施的埋設及沉降觀測工作應按要求進行,不能影響路基填筑質量;路基施工不能影響到觀測設備。各施工隊成立專門沉降觀測小組,進行元器件的埋設、測量和保護工作,小組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元件埋設時應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編號。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圍內土方應采用人工攤平及小型機具碾壓,不得采用大型機械推土碾壓,并配備專人負責指導,以確保元器件不受損壞。各施工隊應制定穩妥的保護措施并認真執行,確保元器件不因人為、自然因素而破壞。元器件埋設后,制作相應的標示旗或保護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過程中,派專人負責測試斷面的元件保護。路基填筑資料整理要求路堤地段從路基填土開始進行沉4、降觀測。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預壓荷載后應有不少于6個月的觀測期。觀測數據不足以評估或工后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延長觀測時間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所有測試數據必須真實準確,不得造假;記錄必須清晰,不得涂改;測試、記錄人員必須簽名。所測試數據必須當天及時輸入電腦,核對無誤后在計算機內保存。按照提交資料要求及時對測試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匯總,及時繪制路基面、填料及地基各項監測的荷載-時間-沉降過程曲線。路基填筑過程中應及時整理沉降監測點的沉降量,當路堤中心沉降量大于10mm/天時,標志著不穩定狀態的出現,應立即停止加載,并和現場監理及設計代表取得聯系,待沉降穩定后再恢復填土,必要時采用5、卸載措施。觀測數據作為評判路基工后沉降是否滿足要求及做工程竣工驗收的依據。觀測方法及精度要求沉降板、沉降樁等所有標高測量應達到二級水準測量標準,觀測精度小于1mm。觀測頻率所有元件埋設后,必須測試初始讀數,在路堤正式填筑前,必須對所有元件進行復測,作為正式初始讀數。路基沉降觀測的頻次不得低于下表(路基沉降觀測頻次表)的規定。監測過程中發現異常必須及時查明原因并加密監測次數,盡快妥善處理。實際工作進行時,觀測時間的間隔還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當兩次觀測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時,應加密觀測頻次;當出現沉降突變、地下水變化及降雨等外部環境變化時應增加觀測頻次。不同階段沉降觀測要求不同階段觀測精度6、觀測頻率資料整理控制標準填筑施工期12mm二等水準1次/層,且間隔時間不超過15天觀測35次后,開始繪制沉降與時間的時程線圖;逐月提交簡報,控制填筑速率,提出施工指導意見;加載結束后,提交監測階段報告。路中心日沉降量達到10mm/d,橋頭日沉降量達到5mm/d時,必須立即停止加載預壓期12mm二等水準第一個月,1次/10天;第二三個月,1次/半月;每月觀測一次繪制沉降與時間的時程線圖;逐月提交簡報,提出施工指導意見;加強沉降預測,預壓結束后,提交監測階段報告。連續兩個月的月沉降速率小于5mm/月時,可進行底基層和護坡的施工路面施工期12mm二等水準1次/碾壓半層或一層逐月提交簡報,預測油面層攤7、鋪時間,提出施工指導意見;竣工前,提交監測階段報告。連續兩個月的月沉降速率小于3mm/月時,可進行油面表面層施工安全控制要求觀測點(標)的設置應設在安全穩定處,監測人員在元件埋設和測試過程中應裝備好相關安全設備,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操作,避免不必要安全事故發生。2、監測元件埋設說明路基監測的布置形式如下圖所示 沉降板由A3鋼板、金屬測桿(=31.8mm鋼管)及保護套(=70mm鋼管)組成。鋼底板尺寸為40cm的正方形,厚1cm。采用水平儀按照二級測量標準測量沉降板標高變化。沉降板位于路基中心和路肩邊緣處,先在埋設位置處鋪設10cm的砂墊層鑿平,埋設時確保測桿與地面垂直。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8、墊層,再套上保護套管,保護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測桿,上口加蓋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圍填筑相應填料穩定保護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設工作。沉降板安裝埋設的基本步驟為:(1)施工兩層土后,即可開始埋設沉降標;(2)開挖壓實土層至原地面,或至砂墊層層頂,或至濕噴樁樁頂;(3)鋪設0.05m厚砂墊層,如已有砂墊層可不再鋪設;(4)沉降板底座就位、整平;(5)回填細顆粒土,夯實至管頂以下0.02m;(6)建立管頂高程的初讀數;(7)加設保護帽。采用水準儀按照二級測量標準測量埋設就位的沉降板測桿桿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隨著路基填筑施工逐漸接高沉降板金屬測桿和保護套管,每次接長高度視填土厚度而定,但不應超過50cm,接長9、前后測量桿頂標高變化量確定接高量。金屬測桿用內接頭連接,接頭處采用=39.8mm管箍,鋼管保護套管采用套絲連接。 基樁基樁采用20不銹鋼棒,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底部焊接彎鉤,待基床表層施工完成后,通過測量埋置在設計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樁周0.2m用C20混凝土澆注固定,完成埋設后采用水準儀按照三級測量標準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基準高程。基樁大樣圖地面線20鋼筋C20混凝土單位(mm)五、 沉降觀測的外業為了提高沉降觀測精度,按如下要求進行操作:(1)每期觀測做到四個固定:固定觀測人員;固定儀器及水準尺;固定后視尺讀數;固定測站及轉點。(2)觀測時必須攜帶尺墊,嚴禁用磚石或不設尺墊作為轉點10、。六、 每次觀測結束后,應及時填寫沉降觀測記錄表(表1)。二等水準測量記錄表檢測單位 日期 天氣 儀器設備測站編號后視測點編號前視測點編號后尺下絲前尺下絲方向及尺號標尺讀書基+K-輔標高(mm)備注后尺上絲前尺上絲基本分劃輔助分劃后距前距視距差d d后K前K后-前后K前K后-前后K前K后-前后K前K后-前后K前K后-前后K前K后-前觀測: 記錄: 計算:七、 沉降觀測的成果整理成果整理時,首先檢查手薄中的數據和計算是否正確,觀測限差是否符合要求,文字說明是否齊全。然后將觀測數據填入記錄表,計算兩期觀測的沉降量和累計沉降量,為了清楚地表示時間、填土高度和沉降量之間的關系,繪制沉降點的荷載-沉降-時間的關系曲線圖。八、 點位的保護措施基準點、工作點、沉降觀測板等在觀測期間各隊必須有專人負責保護,沉降觀測板、基樁等易遭施工機械破壞處,應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一旦遭受碰損,應立即復位并復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