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樣板段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958
2022-07-25
8頁
49KB
1、蘇州站城際線樣板示范段實施方案一、工程概況新蘇州站是一座集鐵路、城市軌道、城市道路交通換乘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交通樞紐,是蘇州市級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車站南臨北環路及護城河;北依平江新城;東西兩側分別是人民路和廣濟路。蘇州站站場改造包括既有京滬車場改擴建工程、新建滬寧城際車場線下工程、無柱雨棚、存車場工程、過渡工程及其他相關配套工程。蘇州站城際正線長1.6公里,線路等級為客運專線鐵路,基礎設施速度目標值:250km/h,在路基施工前選擇有代表性的XK82+924XK83+014段作為樣板示范段。二、組織機構為確保做好樣板示范段工作,準確反映施工過程中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成立蘇州站城際正線22、50km/h路基樣板示范段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總工、高級工程師擔任,副組長由項目部副總工擔任,組員由工程部長、安質部長、技術主管、質量工程師、試驗工程師等擔任。三、施工質量要求正線路基填筑的施工質量必須滿足“工后沉降量5cm”的要求。基床表層部分(0.7m范圍內)采用級配碎石,地基系數K30190Mpa/m ,Evd55MPa,n18%;基床底層部分(2.3m范圍內)采用B組填料,地基系數K30150Mpa/m ,Evd50MPa,n28%。四、主要機具設備T120A 推土機 ZL50裝載機 傾卸汽車 YZ-20振動壓路機 K30檢測設備 核子儀檢測設備 EVD檢測設備五、實施方案(一)碎石墊3、層1、地基加固樁頂設0.5m碎石墊層,內鋪設一層雙向土工格柵。碎石墊層采用級配良好且未風化碎石,其最大粒徑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雜質。土工格柵抗拉強度100KN/m,延伸率10%。土工格柵鋪設要平順,嚴禁暴曬,隨鋪隨覆蓋填料,并與下層密貼,以免降低土工格柵的強度。同產地、品種、規格且連續進場的碎石,每3000方做一檢驗批次,不足3000方也按一批計。土工格柵原材需有合格證和復試檢測合格報告。2、第一層碎石攤鋪、碾壓整平后鋪設土工格柵,土工格柵鋪設時需要調整平順,搭接長度最少不得小于30cm。鋪設土工格柵時,長孔方向和線路橫斷面方向一致,土工格柵要繃緊拉挺,不得4、有褶皺和損壞,幅與幅之間要對齊對好,其上再鋪碎石墊層。第二層碎石攤鋪碾壓完后進行壓實質量檢測和質量驗收,壓實質量符合基床底層標準,驗收合格后再進行土石方填筑。3、施工過程中為減少對樁帽的擾動,要求碎石墊層攤鋪時以小挖機為主,人工配合。(二)A、B組填料施工1、A、B組填料用于城際正線的基床底層,填筑路基前須到料源場地取樣試驗,確定合格的填料后組織施工,取土場的填料種類和質量符合設計要求。2、路基填筑過程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組織施工。三階段為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整修驗收階段;四區段為填土區、平整區、壓實區、檢測區;八流程為施工準備、地基處理、分層填土、攤鋪平整、撒水或晾曬、碾壓密實、檢測簽證5、路基修整。3、路堤填筑采用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方式,填筑寬度應較設計邊坡位置放寬,機械填筑放寬0.5米,分層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不得大于試驗段確定的厚度值,每層填筑壓實質量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檢測合格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三)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1、城際正線、城際車場內到發線與正線并行地段以及咽喉區基床表層填筑0.7m厚級配碎石。級配碎石采用攪拌站集中拌制。2、施工前由試驗室選定混合料的配合比,按初選的攤鋪和碾壓機械及試生產的填料,在現場選取試驗段進行攤鋪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3、基床表層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鐵道部現行客運專線基6、層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的規定。要確保篩選并按比例混合組成的級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徑、級配及品質指標符合規定的要求,填料每2000方抽樣檢驗一次進行室內試驗,并在現場填筑過程中目測檢查級配有無明顯變化。 基床表層填料采用級配碎石,其規格應符合下列要求:(1)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磯磨損率不大于30%。(2)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不大于6%。(3)粒徑小于0.5mm的細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數小于6。(4)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雜質?;脖韺蛹壟渌槭郊壟浞秶矸娇缀Y孔邊長(mm)0.10.51.77.122.431.545過篩質量百分率(%)01173217、34641756791821001004、基床表層填筑分二層施工,采用攤鋪機進行攤鋪,混合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由工藝試驗確定的施工允許含水量范圍內。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各區段交接處應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間的輪跡重疊不小于40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0m。基床表層與底層間鋪設一層兩布一膜隔離,鋪設時需要調整平順,搭接長度最少不得小于30cm。兩布一膜柵要繃緊拉挺,壓入溝底0.5m。5、基床表層填筑壓實質量控制標準、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壓實標準級配碎石檢測頻次和取樣部位地基系數K30(MPa/m)190在表層頂面每100m檢測4點,距路基邊18、.5m處左右各1點,中間2點??紫堵蕁18%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肩邊線1.5m處左右各2點,路基中部2點。動態變形模量Evd(MPa)55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肩邊線1.5m處左右各2點,路基中部2點。(四)城際線過渡段填筑1、過渡段設計采用倒梯形,基床底層底面標高處距結構物8.4m,按1:5放坡至基床底層頂(頂寬為距結構物20m)的范圍為倒梯形過渡段填筑范圍,填料采用級配碎石加5%水泥。過渡段處基床表層填筑同正線基床表層一并施工,填料及施工標準與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相同。2、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與基床表層填料相同,采用攪拌站集中拌制。水泥摻量由攪拌樓自動計量控制,允許9、偏差01.0%。水泥的品種、規格及質量需符合要求并進行分批次復試。3、過渡段填筑與相臨路基同時進行,緊靠結構物2m以內采用電動沖擊夯人工夯實,分層厚度控制在15cm,2m以外分層填筑厚度按30cm,采用壓路機壓實。過渡段施工必須在橫向結構物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過渡段施工必須對稱均勻同步進行填筑施工。4、過渡段壓實質量檢測標準為:K30150 MPa/m,Evd50Mpa,孔隙率n28%。5、過渡段處地基處理結構物兩側CFG樁加固距基礎外側邊緣控制在2.5m,目前涵洞以及二側的CFG樁已經施工完畢,涵洞施工開挖的基坑回填在基礎頂面以下采用C15砼回填,基礎頂面以上至樁頂采用級配碎石摻5%水10、泥回填壓實,人工配電動沖擊夯壓實。(五)排水及防護工程施工1、排水及防護工程在分段路基基床表層以下填筑完工后施工,緊隨路基填筑安排。混凝土排水溝的混凝土采用攪拌站統一供應,模板采用竹膠板;漿砌片石水溝、護坡的砌體采用擠漿法分層、分段砌筑,砂漿飽滿,勾縫平順,幾何尺寸和墊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砌筑完成后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2、附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必須有合格證并按規定的檢測頻率進行復試。3、水溝、護坡等必須做到內實外美,線條順直。排水溝確保排水暢通,水溝蓋板按照上海鐵路局客運專線預制溝蓋板施工管理辦法執行。4、植物防護邊坡植物防護前坡面應平整、密實、濕潤,種植物后應加強養護管理。植物防護的范圍、防護11、種類及數量應符合設計和驗標要求。(六)沉降觀測路基施工中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沉降、水平位移的動態觀測。地表水平位移觀測樁設在路基坡腳外2m和10m處各設一排,縱向按100m分段布置,橋涵過渡段也同樣按規定必須設置。地基沉降觀測按設計要求的斷面設置,在填土過程中,根據觀測結果整理繪制“填土高-時間-沉降量”關系曲線圖,并進行分析。邊樁及沉降在施工期間每一填筑層應進行一次觀測,在沉降量突變的情況下每天應觀測2-3次。兩次觀測值之差除以觀測時間(h)再乘以24(h)即可作為日平均水平位移量及沉降量(即水平位移速率和沉降速率)。當水平位移速率超過為10mm/天,沉降速率超過20mm/天時,立即停止填土12、,待位移、沉降穩定后再繼續填筑。路基填至設計標高后在路肩設置觀測樁,與邊樁觀測同步進行,通過測量路肩觀測樁的高程變化,確定路基面的沉降量。觀測資料應齊全、詳實、規范,符合設計要求,及時整理分析匯總,提供給相關單位。六、質量控制主要措施(一)原材料控制1、A、B料、級配碎石,附屬工程的砂石料等須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關,不合格的材料不能用于現場施工。2、路基施工所用原材料必須按照規定的檢測頻率進行復試,檢驗合格才能投入使用。3、級配碎石的拌和須反復實驗,通過試驗段的實際填筑施工確定合理的配比,并嚴格控制含水量。(二)施工過程控制1、根據設計斷面圖,結合現場進行實地放樣,定出填筑邊柱(竹桿),間隔313、0米遠為一個斷面,并在每個斷面的竹竿上畫出填土標志,然后掛線控制斷面之間的填料厚度,最后灑白灰線作為填土邊線。2、填料邊線比設計要寬出0.5米,以確保路堤邊緣的壓實度。3、每一層填筑都要形成路拱橫坡,以利排水。4、每層填筑前都要劃出5.67.1米方格網,每個方格內只卸一車料。5、厚度控制:松鋪后左、中、右三處多點檢控與松鋪后水準檢控雙控制。6、平整度控制:專人(2人)采用四米直尺檢控,最大間隙15mm內,大的地方人工攤鋪鑲補。(三)級配碎石質量控制1、路基基床表層質量控制要點主要抓好三個方面:填料與原材料控制;施工過程控制;試驗與檢測控制。2、嚴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質量,制定原材料的進貨檢驗和進14、場前檢查驗收制度,杜絕不合格的材料進場。級配碎石選料標準應滿足材料的規格、材質和級配的有關規定。路堤填料種類及原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3、嚴格按試驗段總結的施工工藝流程組織施工,同時在施工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確保路基工程質量。4、拌和料每2000m3進行一次顆粒級配檢驗,并進行試配混合料的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重型擊實的最大干密度、最優含水率試驗,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同時進行黏土團和其他雜質含量的檢驗,過渡段級配碎石同時進行針狀和片狀顆粒含量、質軟易碎顆粒含量、黏土團及其他雜質含量檢驗,各項檢測指標須符合規范要求。5、每工班生產混合料前測定粗細集料的含水率,換算施工配合比。級15、配碎石混合料拌和生產過程中,隨時觀察目測混合料級配和含水率變化情況,正常情況下,每一工作班抽檢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須在拌和開始時檢驗,如發現生產過程有異常,增加抽查試驗次數,根據顆粒級配、含水量、水泥含量檢測信息及時調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檢驗方法:在料場抽樣進行室內試驗,并在每層的填料過程中目測檢查級配有無明顯變化。(四)附屬工程質量控制1、砌石采用擠漿法,確?;覞{飽滿、密實。砌縫符合規范要求,并做好頂面的排水防滲措施,沉降縫與伸縮縫平直,寬窄一致,縫中防水材料按要求深度填塞緊密。2、石料符合規范要求,砌面坡度平整順直,坡度符合設計,無扭曲凹凸現象,鑲面美觀,勾縫16、線條流暢自然。3、泄水孔在砌筑墻身時留置,泄水孔排列有序,排水暢通,墻背反濾層填筑符合設計規范規定。4、水溝、護坡在曲線段做好順接,確保線形美觀。5、混凝土圬工采用攪拌站集中拌制以控制砼的質量,現場澆注過程中加強模板質量控制和搗固質量控制,防止跑模和砼蜂窩麻面。七、安全控制主要措施1、施工前做好既有設備調查,摸清地下管線、光電纜的分布情況,及時與設備管理單位聯系,簽訂相關安全協議。2、能遷改的管線電纜,遷改完畢后再施工。不能遷改的管線電纜,必須與設備管理單位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施工時請設備管理單位派人到現場監護,采用人工開挖探明,確認做好防護后再施工。地下管線、電纜處施工時,在征得有關部門同意17、后,備齊備足必要的搶修材料,制定出應急方案后并在設備管理單位派人監護下施工。八、文明施工、環境及水土保護主要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施工場地做到文明施工,減少粉塵。車輛運輸便道定期灑水養護,減少塵土飛揚。各種施工廢棄物集中存放,能回收利用的交物資回收部門,其它不可回收的廢棄物作深埋處理或指定地點棄運。對當地居民有影響的躁音污染應加以避免,夜間施工時,燈光照明限在工地范圍內。在施工場地出入口處,設置工程標志牌。為施工現場營造一種“規范、文明、高效、優質、安全”的施工氛圍。加強施工現場的封閉管理,嚴禁周圍居民或閑雜人員進入施工區域內,確保工程不受外界干擾。施工人員統一著服,并佩帶好胸牌及上崗證。施工18、機械的醒目位置上統一用白油漆寫上單位名稱,并統一編號,規范管理。并且進入施工場地的機械應性能完好,帶病車輛、機械嚴禁上路進場。樹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指導思想,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加強干部職工的安全文明意識教育。臨時場地布置,材料堆放有統一規劃,做到井井有條,布局合理。協調好與當地群眾關系,不擾民,不污染環境。參加施工人員應嚴以律已,禮貌待人,團結同志,共創文明。(二)環境保護措施加強環保教育,貫徹環保法規。加強職工隊伍素質建設,組織職工、民工學習環保知識和法規,加強環保意識。認真貫徹各級政府的有關水土保護、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令。 強化環保管理,定期19、組織進行環境檢查,及時處理違章事宜,并主動聯系環保機構,向其咨詢相關法律、法規,請示匯報環保工作。請他們對工地的環境工作進行監督。做到措施得當,監管得力。施工挖起來的土或其它建筑垃圾及時安排集中堆放,運至指定的棄土場或垃圾場。運輸垃圾的出口處設沉砂池,以便洗凈車輪上的泥土。對運輸道路定期灑水消塵。施工完畢,施工車輛的車輪及底盤及時沖洗,場內備用土堆土地采用蓬布覆蓋,防止大風揚起灰塵。工程運輸車輛不允許滿載溢灑土料等,通過城鎮道路或公路時,適當采取覆蓋措施。噪音大的項目安排在白天施工。高噪聲的作業嚴禁在夜間施工。(三)水土保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設計圖施工,實施環保設計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少占耕地、湖塘,維持既有水系的自然狀況。對成林樹木采取保護、移栽方案。施工機械、堆料不得壓苗圃、莊稼。工程用化學材料及建筑垃圾不得隨意排放、棄置,以防對土地、水資源造成污染。九、樣板段數據采集和分析根據現場基床同一層的不同碾壓遍數試驗所得的數據,最后確定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的分層填筑厚度,壓實變數,碾壓搭接寬度等基本數據以指導下步城際正線路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