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4969
2022-07-25
6頁
24.95KB
1、連續xx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概述本項目橋梁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截面采用單箱單室截面形式,均為等截面連續梁。全橋共分8個箱,每兩個箱為一組,期間留有后澆濕接縫,該濕接縫待各箱施工完畢,橋面鋪裝完成之前澆注。連續梁四跨一聯,跨度組成為30.65+236+30.65m,全橋分四幅布置。所有箱梁采用滿膛腳手支架施工。分為三節段四次澆注完成,每次澆注完成后,張拉節段縱向預應力。主要施工方案1、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及實際存在的據體情況對開工報告中的施工方案特作修改,上報給項目經理部及駐地辦請審批。2、第四、第三跨箱梁位于4號臺與3號墩之間及3號墩與2號墩之間,地形較好.第一方案:地面用60%砂2、礫摻20%白灰或者用粉煤灰再加20%的土充分拌合,找平輾壓達到95%的密實度.第二方案:地面用90%砂礫加10%水泥充分拌合輾壓,養護到一定時間后,再進行下道工作.地面上鋪2025的枕木間距50公分通鋪,考慮到地面到箱梁底部只有1.3米至1.7米之間,除去枕木及支柱頂部的縱向、橫向的2道1215的方木后支柱實際高度僅剩0.81.2之間,原報施工方案所用鋼管支柱已不適用。現改為圓木支柱,支柱縱、橫方向都用板條釘死,支柱間距縱、橫方向都采用50公分設一支柱的辦法。支柱頂部道先每間隔50公分設一通道縱向1215方木,再在縱向上面間隔50公分設橫向1215的枕木,上滿跨鋪15cm的高壓竹膠板。(附簡圖3、說明)3、而橋位于2號墩與1號墩及1號墩柱與0號橋臺之間,部分因為是舊河道及河道長年形成的淤泥和堆積沙形成的軟地基,我們施工中除用上述辦法處理地面承受力外考慮到地基是軟基礎形成,所以除用砂礫處理外,不適用枕木的辦法來支承全跨的的部分,采用砂礫處理后,改用鋼筋砼底梁取代地面枕木而立支柱,支柱采用木支柱。支架搭設完畢,要求標高、坡度、軸線基本形成,使底模能順利鋪設。支架頂設置墊木,應考慮二層,縱向1515cm,橫向1212cm,30間距,根據縱坡要求,調整墊木高度尺寸,墊木間距30cm及50cm,同時鋪木板搭救設作業平臺。二、連續箱梁模板設計箱梁底外側模采用1.5cm厚的膜竹膠板,側模及翼采用鋼管4、支架墊木組合支撐體系,模板體系擱置在支架體系上。內支撐采用鋼結構加工。內、外膜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保證梁各部開關幾何尺寸。支撐上鋪設墊木,橫向間隔距為30cm。并配合木楔調整標高和為落架作準備。墊木鋪完后,開始底模的鋪設,要求底模拼裝嚴密,相鄰模板無高差,有釘子固定在墊木上,再復測標高和軸線。然后按設計要求,對支架進行24小時等量預壓,預壓期內動態觀測沉降,直至沉降穩定,沉降量控制在設計允許范圍內,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才能卸載,及時調整標高。并經此為依據對箱梁底模調整(考慮予拱度)。然后進行側模的安裝。為方便施工起見,側模分段制作橋上整體拼裝,吊機配合,并按一定的間距設置對拉螺桿,拼5、裝模板接頭平須,縫隙嵌海綿條,表面可用膩子刮平、打光,確保砼澆時不變形、跑模和漏漿等。線形美觀,位置準確,砼光潔,然后進行底板鋼筋綁扎,待鋼筋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進行第一次箱梁底部砼的澆筑,待砼強度達到設計標號的70%時開始組成拼內模、頂模、翼內模頂模一次完成,頂板預留進入洞,第二次砼達到一定強度后拆除。模板的拆除:拆模時間規范執行非承得模板,在砼強度能保證表面及棱角不致拆模面受損時拆除:箱梁底模在預應力強拉壓漿后強度達80%以上時拆除。三、連續xx施工1、盆式橡膠支座安裝在底模施工同時進行支座安裝。安裝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1)安裝前注意將支座全面檢查并對各相對滑移面和其他部分用酒精擦試干凈6、。(2)上下支座安裝:采用上、下座板臨時固定,整體吊裝,固定在設計位置,支座與梁體及墩臺聯結方式由設計確定。(3)安裝支座的墊石標高就符合設計要求,平面給縱橫兩個方向應確保水平,支座承壓5000kn時,其四周高差不得大于1mm,支座承壓大于5000kn時,不得大于2mm。(4)支座中線與主梁中線重合,其最大水平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mm。(5)安裝支座時,其上下各個部件縱橫軸線必須對正。當安裝濕度與設計不同時,活動支座上下相錯距離必須與計算值相等。2、鋼筋箱梁梁體含筋量較高,鋼筋的數量、規格及半成品鋼筋構件類型也較多,所以在鋼筋制作綁扎時必須嚴格按規范進行。鋼筋骨架采用預制場制作,現場安裝。鋼筋的7、橋面的堆放應均勻分散。鋼筋綁扎時應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綁扎,數量到位,位置準確,焊接部位搭接長度和焊縫均要滿足要求。鋼筋綁扎時要按確定的綁扎程序進行,并按設計設置波紋管理位框,每60cm一道,曲線加密,預埋錨墊板與波紋管孔道垂直。3、錨具、預應力鋼絞線束及xx的安裝本橋為預應力連續箱梁,在鋼筋綁扎時穿好預應力束波紋管并按5060cm設置一道定位鋼筋網片并與主筋焊接固定好,確保波紋管位置準確。波紋管無漏洞破損等缺點,并且與負變矩的適當的位置留排氣孔。正確固定錨具,確保錨具型號、規格位置的準確。安裝完成后,經全面檢查合格后,報監理檢查批準,才能進行混凝土澆注。澆筑前應采取措施保證錨具、波紋管內在澆8、筑時應力道是否通暢。可用卷揚機拉松鋼絞線數次檢查。4、混凝土澆筑連續梁按要求分段澆筑,強度達一80%以上張拉縱向預應力束,然后才能進行下一段澆注。混凝土采用高標號水泥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cm左右,并摻加早強緩凝劑,混凝土初凝不少于6小時,5天強度達到設計的85%,7天達到100%。混凝土澆筑時要對稱分層進行,明確振搗并需有專人監振,杜絕漏振或少振,確保密實。特別足夠的振搗工,錨具及鋼筋較密處應加強振搗,振搗時應注意保護波紋管,同時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澆搗時需有經驗的木工進行值模,一旦模板發生變形或位移時能及時處理。頂板混凝土澆搗后需進行兩度收光掃毛,使表面有足夠的粗糙度,并防止產9、生收水裂縫。混凝土澆搗完畢及時進行養護,用干凈的地下水或自來水濕潤養護;第一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上時,才能進行第二次混凝土施工。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落架。5、預應力xx對每段箱梁澆筑完成,同時張拉頂板束,待各段落澆筑完成后,進行底板服板束張拉。張拉采用千斤頂伸長量和油表讀數雙控,以張拉的控制應力為主(即油表讀數)。在張拉前,首先對油砂的壓力表、及千斤頂送監理工程師認可的計量部門進行標定,只有合格的情況下才能投入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每三個月或按監理工程師的要求,定期將壓力表、千斤頂進行標定,確保張拉設備的狀態完好。張拉前需以書面的形式將張拉工藝、千斤頂、壓力表的標定資料,錨具、張拉鋼束手10、的合格證書送監理工程師認可。0(初應力、劃線作記號)103%QK(持荷5分鐘)QK錨塞錨固壓漿:應在張拉結束12小時內完成,首先盡快進行清孔和填塞孔隙工作,水泥漿水灰比采用0.40.45之間,并摻入高效減水劑,標號不低于40號。漿用高壓漿泵,壓力一般保持在0.50.7Mpa,并保持一定的時間,以預埋孔排出相同稠度水泥漿為準,確保密實度。孔道壓漿結束,水泥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就可以進行封錨混凝土的澆筑。6、落架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即可落架。落架時先將落梁楔塊放松木楔拆除,再抽出墊木,使底模脫空,抽出底模。拆模順序由跨中向兩端緩慢松開扣件,然后依次拆除工字鋼梁或鋼管支架。多跨時由中跨開始向11、兩側拆除。拆工字鋼梁時由于吊機不能直接進行拆除工作所以我們在支架的兩端設兩只2T的葫蘆,將工字鋼平行的拉到翼板下側,使吊機有一定的工作空間。這樣依此將工字鋼逐根拆除,再開始拆除支架。第五節、橋面系施工一、橋面鋪裝:施工前用直徑20cm鋼管制作震邊梁橋面鋪裝施工時,震力梁沿路緣拖動施工。清理表面雜物,并用高壓水槍將橋面沖洗干凈、晾干,然后按設計均勻噴灑防水劑一層、粘層油一層。然后利用瀝表攤鋪綁扎鋼筋網,灑水濕潤,然后澆筑混凝土,施工完畢,應灑水養護至設計強度。進行瀝表砼鋪裝。二、橋面伸縮縫。1、安裝步驟:(1)先定伸縮縫中線,根據當時施工時氣溫按照設計圖規定定出安裝縫寬。(2)然后用砼切割機切除12、鋪裝層瀝青砼,清理縫區,再按實際橋面縱橫定出型鋼頂面的標高,用特制夾片加壓至安裝計算的位置,將定位鋼筋與架立鋼筋先點焊,全部定位無誤再滿焊。定位完畢拆除夾片。(3)用泡沫塞好伸縮縫空隙,澆搗錨固區混凝土并養護。(4)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強度后,清除泡沫安裝伸縮縫橡膠板,型鋼凹槽不能留有混凝土或水泥漿。2、安裝注意事項(1)、伸縮縫安裝前,要與設計圖和現場核對位置,尺寸無誤后,才能平穩放入預留槽內。(2)、伸縮縫在安裝要求嚴格,而且現場不易調整,所以成品檢查一定要認真、仔細。邊梁平整度誤差3mm,不合格品不得運至現場。(3)、伸縮縫在安裝前一旦碰撞變形,工地上很難修復,因此在安裝時,精心操作,要采取措施保護,嚴禁任何車輛通過。(4)、保護帶混凝土澆筑后,前七天一定要及時灑水養護,以利強度增長和防止裂縫出現。四、橋面排水鋪裝層完成以后,進行橋面排水施工。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