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域香醍半島二期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5158
2022-07-25
9頁
26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2三、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2四、材料要求4五、主要機具4六、施工平面布置圖及施工人員計劃5七、施工方案5八、質量標準7九、成品保護8十、主要危險源 9十一、安全技術措施9十二、安全用電和施工防火措施14十三、文明施工措施19十四、應急預案 19十五、安全監控制度22十六、季節性(雨季、高溫等)施工措施23一、編制依據1、 工程施工合同2、 地質勘察報告、工程設計施工圖紙、圖集、工程規模、結構特點3、 建筑工程預算定額及建筑施工手冊 4、 建設單位招標文件的要求5、 施工現場環境、氣象資料6、 本公司的質量管理制度、經驗、實力和優勢7、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2、0088、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GJ4G-20059、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標準JGJ80-911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2、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13、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201014、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0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T55-20001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17、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18、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 50210-200119、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3、20、建資200987號文21、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廣西地方標準DB45/5001-91。二、工程概況廣西榮裕盛昌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龍域香醍半島位于南寧市仙湖開發區榮茉大道旁,擬建工程二期由10棟626層的建筑物組成。51#、52#、55#、56#、58#、59#、61#、62#為框架結構6層,65#及66#樓為框剪結構126層,設地下室2F。該工程樁基礎設計采用人工挖孔樁的有62#、65#、66#樓,總計樁數有202根具體詳見下表-1。樁徑分別有D=0.8m、0.9m、1.0 m、1.1m、1.2m、1.4m等六種。樁護壁砼為C25,鋼筋采用一級鋼HPB235;樁身砼為C25,鋼筋采用一4、級鋼HPB235、二級鋼HRB335、三級鋼HRB400。根據地質資料, 62#樁端持力層為紅粘土層,65#及66#樁端持力層為石灰巖層,要求樁端嵌入持力層深度1.0m,樁端擴大頭尺寸分別為1.3m1.9m,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qpa1000Kpa,具體見樁位平面布置圖。(表1)樓棟號孔樁數備 注62#17/65#72/66#113/三、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一)工程地質根據廣西有色勘察設計研究院提供的龍域香醍半島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擬建場地鉆探揭露地基巖土層的特性分別描述如下:1、場地地形地貌及周邊環境擬建場地位于南寧龍崗大道東側(仙湖大橋)的1km左右,場地開闊,地形有起伏,相對高程較大,屬5、于丘陵地貌。場地高程在78.74m89.27m之間,相對高差10.53m。2、場地巖土層分布及特征根據鉆探揭露,場地勘探深度內巖土層分布有:表土,第四系殘積形成的含碎石粘土、紅粘土1及泥盆系石灰巖,現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表(耕)土(Qpd):灰黃、淺黃色,稍濕,松散狀,主要有粘性土及硅質巖風化碎塊等組成,可見植物根系,土質不均勻。(2)、含碎石粘土(Qe1):由硅質巖經風化作用后形成。灰黃色、褐黃色、紅黃色、棕紅色等,硬塑,稍濕,礫石含量約520%,呈棱角、次棱角狀,風化程度較深,一般粒徑220mm,大者4060mm,顆粒間由粘土充填。局部地段碎石含量較大。(3)、紅粘土(Qe1):黃色6、淺黃色、棕黃色等,硬塑狀為主,局部偏可塑狀,粘性較好,韌性高,手感滑膩,手壓有印痕,刀切面光滑,局部夾少量礫石。(4)、紅粘土1(Qe1):黃色、淺黃色、棕黃色等,可塑狀為主,粘性較好,韌性高,手感滑膩,手壓有印痕,刀切面光滑,局部夾少量礫石。(4)、石灰巖(D)1:灰色、灰白色、棕色,隱晶質結構,塊狀結構,中厚厚層狀構造。裂隙稍發育,采取巖心呈塊狀,短柱狀,巖石裂隙面有風化形成的灰白色石灰化及溶蝕孔、小溶溝等,巖塊質地堅硬,局部可見裂隙面為少量鐵質污染;石灰巖的溶蝕洞隙中充填粘性土,呈棕色、暗紅色、淺黃色等,可塑硬塑狀。(二)水文地質特征根據勘察報告,場地在勘察深度內未見地下水,灰巖溶洞被7、粘土充填,水文地質條件簡單。根據勘察報告水質分析得知:本場地表土對砼結構有弱腐蝕作用;表土對砼中鋼筋具弱腐蝕性;素填土、紅粘土巖土層對鋼結構均有弱腐蝕性。因此,場地巖土對建筑材料腐蝕的防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 50046)的規定。場地截排水措施,樁孔開挖過程中,沿場地中央及四周設置寬500,深500排水溝,沿排水溝每50米設置111.5米集水坑,并配備潛水泵以便及時抽排樁孔內滲水。樁孔內抽出來的地下水分別進入場內及四周設置的排水溝。具體見樁位平面布置圖四、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有出廠合格證并經試驗合格。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3、卵石:8、粒徑1020mm,含泥量不大于2%。4、鋼筋:品種和規格均應符合設計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和按規定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五、主要機具、挖掘、提升、水平運輸工具:鐵鍬、鐵鎬、鋼釬、鐵錘、風鎬、絞筒、吊桶、雙輪手推車等。、照明工具:一般采用12V低壓防水照明燈具。、護壁模板:常用四到八塊弧形工具式鋼模板組合而成。、砼澆筑機具:砼攪拌機(含計量設備)、小直徑插入振動器、插釬、串筒等。、其他機具設備:鋼筋加工機具、吊掛式輪/梯;有地下水時應配大揚程潛水泵及膠質軟管等;通風設備。六、施工平面布置圖及施工人員計劃施工平面布置圖及施工人員計劃詳見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七、施工方案1、工程目標樁基礎工程一次交驗合格9、,安全生產事故為零,爭創安全文明施工工地。2、工藝流程場地平整放線、定樁位挖第一節孔土方支模澆筑第一節砼護壁在護壁上第二次投測標高及樁十字線安裝活動井蓋、運輸架、通風、排水、照明設施第二節樁孔挖土清理樁孔四壁、校核垂直度、直徑拆除上節護壁模板支第二節模板,澆筑砼護壁重復第二節挖土、支模、澆筑砼護壁工序,循環作業直至設計深度檢查持力層后進行擴底對樁的直徑、深度、擴底尺寸、持力層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清理虛土、排除積水先澆筑擴大頭砼吊放鋼筋籠就位澆筑樁身砼養護。3、操作步驟(1)成孔、測量定位,定出樁位中心和樁徑。在樁四邊各定出一根控制軸線的木標樁,樁孔開挖后裝第一節模時,把中心線點引回到樁中心,校正10、模板位置。、樁孔采用人工分節開挖,澆搗完一節護壁混凝土后再繼續下一節的施工。挖土次序為先挖中間部分后挖周邊,按設計樁徑加護壁厚度控制截面。根據地質情況,采用外齒式混凝土護壁,護壁每節高度1m,遇流砂層或水量較大成孔較難時,護壁每節高度0.5m,護壁混凝土厚度100150mm,上下護壁間搭接50mm,用C35細石混凝土澆注。護壁模板拆上節、支下節循環使用。護壁混凝土注意搗實,上節護壁鋼筋伸入下節,與下節鋼筋綁扎牢固。護壁混凝土強度達到1MPa后可拆護壁模板。第一節護壁應高出地面150200mm,以防止地面雜物落入孔內。、第一圈護壁混凝土拆模后,把軸線位置和相對水平標高標定在護壁上,作為控制樁孔位11、置、垂直度和樁深的復核標記,在十字交叉中心懸掛吊錘,控制樁孔垂直度。、第一節樁孔成孔以后,即著手在樁孔上口架設垂直運輸支架,安放絞筒。要求支架搭設穩定、牢固。、當地下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地下滲水量較大時,吊桶已滿足不了排水,先在樁孔底中部挖一深度為3050cm的集水坑,用水泵沉入抽水,邊降水邊挖土,水泵的規格按抽水量確定。地面做好沉淀池及排水溝、集水井等排水設施。、樁孔挖到預定位置后,會同有關人員進行檢驗,確定持力層后方可樁底擴孔。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或中風化)泥巖、砂巖。入巖部分采用風鉆法開挖。(2)、鋼筋籠制作和安裝鋼筋:HPB335(),分別采用E43、E50焊條,雙面焊12、焊縫長5d。、鋼筋籠一般在現場制作。可用鋼管搭設一簡易吊架,在吊架上制作鋼筋籠。綁扎鋼筋籠的方法是先將加勁箍按間距排列固定在吊架上,按劃線逐根放上主筋并與之點焊好,控制平整度誤差小于50mm。螺旋箍筋與主筋縱向搭接接采用全滿焊。在鋼筋籠外側應設60厚砼墊塊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籠制作完畢后,可視場地情況用人工結合卷揚機或汽車吊將其扶直、沉放入樁孔內。(3)、混凝土澆筑樁身砼采用商品砼,砼強度等級為C25,采用轉窯水泥,水泥標號425,水灰比不大于0.45。、澆筑前,要先清理護壁污泥和樁底的浮土、積水。、澆灌時,用混凝土漏斗串筒向下送料,使混凝土自由落下的高度小于2m。混凝土邊澆灌邊振實,灌注砼不得在孔口拋鏟或倒車卸入。灌注過程中,砼表面不得有超過50mm厚的積水,否則,必須排除積水后才能繼續灌注砼。 、采取連續分層灌注、分層振搗的方法,每層灌注高度不得超過1.5m,每層振搗厚度不得超過0.5m。在距孔口6m以下,人工井下振搗較困難,采用加長振動棒進行振搗。每根樁的混凝土應一次連續澆完,并高出樁頂設計標高500,以保證樁頂浮漿鑿除。灌注樁身砼時要留置試塊,每根樁不少于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