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水穩層施工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5293
2022-07-25
7頁
19.32KB
1、 施工技術方案申報表 (承包 技案 號)合同名稱:武漢新港白滸山港區花山碼頭一期工程跨堤連接道路工程 合同編號: 致:(監理機構)我方今提交 武漢新港白滸山港區花山碼頭一期工程跨堤連接道路 工程的: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專項施工方案請貴方審批。承 包 人:(全稱及蓋章)項目經理:(簽名)日 期: 年 月 日監理機構將另行簽發審批意見。 監理機構:(全稱及蓋章)簽 收 人:(簽名) 日 期: 年 月 日說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寫。監理機構審簽后,隨同審批意見,承包人、監理機構、發包人、設代機構各1份。水泥穩定碎石層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1.1材料及主要機械1.1.1碎石要用質地堅韌,預先篩分2、成幾組不同粒徑的碎石(如31.519;199.5;9.54.75的碎石)及4.75以下的石屑。1.1.2水泥:宜選用初凝時間3小時以上和終凝時間較長(需在6小時以上)的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早強的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宜采用PO.32.5或PO.42.5的水泥。1.1.3水,自來水1.1.4主要機械器具:自卸汽車、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電動打夯機、鐵鍬、手推車、全站儀、水準儀。1.2 作業條件1.2.1天然三合土墊層表面平整、堅實,高程、寬度、橫坡等均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的規定和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并辦理報驗隱檢手續。1.2.2各種原材料的進場試驗檢測完成并辦理材料進場報驗手續,完成混合3、料組成設計。1.2.3 恢復道路中線樁,并在兩側邊緣外設指示樁,標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邊緣的松鋪高程和設計高程。2、施工工藝:2.1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路拌法施工的工藝流程圖2.2準備下承層2.2.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下承層(級配碎石底基層)表面要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下承層(級配碎石底基層)的平整度和壓實度,高程、寬度、橫坡必須符合有關規定。2.2.2對于級配碎石底基層還要進行彎沉值檢測,凡是不符合的設計要求的路段,必須根據具體的情況采取措施,使之達到規范的規定標準,方可進行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鋪筑。2.3施工放樣2.3.1在底基層恢復中線樁,直線段每1520米設一樁;平曲線每1015米設一4、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2.3.2在兩側指示樁用明顯標記標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邊緣的松鋪高和設計高程。2.4備料2.4.1 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合,碎石的粒徑必須符合級配,配料準確;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后碾壓時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拌和要均勻,不同粒徑的碎石以及細集料(石屑)要隔離,分別堆放。2.4.2集料裝車時,要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2.4.3 在同一料場供料的路段內,宜由遠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離要嚴格掌握,避免料不夠或過多。2.4.4 料堆每隔一定距離要留一個缺口。2.4.5集料在下承層的堆置時間不要過長,運送集料較攤鋪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數天。2.55、攤鋪2.5.1根據鋪筑層的厚度和要求達到的壓實干密度,計算每車混合料的攤鋪面積。2.5.2將混合料均勻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寬時,也可將混合料卸成兩行。2.5.3用平地機將混合料按松鋪厚度攤鋪均勻。2.5.4設一個35人的小組,攜帶一臺裝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車,跟在平地機后面,及時鏟除粗集料“窩”和粗集料“帶”,補以新拌的均勻混合料,或補撒拌勻的細混合料,并與粗集料拌和均勻。2.6整形2.6.1混合料拌和均勻后,要立即用平地機初步整形,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向外側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2.6.2用平地機或輪胎壓路機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壓一遍,以6、暴露潛在的不平整。2.6.3再用平地機按2.6.1的要求進行整形,整形前要用齒耙將輪跡低洼處表層5以上耙松,并按2.6.2的要求再碾壓一遍。2.6.4對于局部低洼處,要用齒耙將其表面層5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2.6.5再用平地機整形一次,要將高處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得形成薄層貼補現象。2.6.6每次整形都要達到規定的坡度和路拱,并要特別注意接縫必須順適平整。2.6.7在整形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2.7 碾壓2.7.1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的不同,要使各部分碾壓到次數盡量相同。路面的兩側要多壓23遍。2.7.2整形后,但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7、水量(1%2%)時,要立即用輕型壓路機并配合16t以上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內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碾壓時,要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68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2.7.3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要保證穩定土層表面不受破壞。2.7.4碾壓過程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表面要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要即使補灑少量的水,但禁止灑大水碾壓。2.7.5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 、松散、起皮等現象,要及時翻開重新拌合(8、加適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2.7.6經過拌合、整形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要在水泥初凝前并要在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碾壓,并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同時沒有明顯的輪跡。2.7.7在碾壓結束之前,用平地機再終平一次,使其縱向順適,路拱和超高符合設計要求,終平要仔細進行,必須將局部高出部分刮涂并掃出路外;對局部低洼之處,不再進行找補,可留待鋪筑瀝青面層時處理。2.8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2.8.1同日施工的兩工作段的銜接處,要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要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2.8.2經過拌和、整形的水泥穩定碎石9、基層,要在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碾壓。2.8.3要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縫(即工作縫)的處理,工作縫和調頭處可按下述方法處理:2.8.3.1在已碾壓完成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末端,沿穩定碎石基層挖橫貫鋪筑層全寬的寬約30的槽,直挖到下承層頂面,此槽要與路的中心線垂直,靠穩定層的一面要切成垂直面,并放兩根與壓實厚等厚、長為全寬一半的方木緊貼其垂直面。2.8.3.2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內其余部分。2.8.3.3如拌和機械或其他機械必須到已壓成的水泥穩定土層上調頭,要采取措施保護調頭作業段,一般可在準備用于調頭的約810米長的穩定土層上,先覆蓋一張厚塑料布或油氈紙,然后鋪上約10厚的土、砂或砂礫。2.810、.3.4第二天,鄰接作業段拌和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方木未能拌和的一小段,要人工進行補充拌和,整平時,接縫處的水泥穩定碎石要較已完成斷面高出約5,以利形成一個平順的接縫。2.9縱縫的處理2.9.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施工要避免縱向接縫,在必須分兩幅施工時,縱縫必須垂直相接,嚴禁斜接。2.9.2縱縫要按下述方法處理:2.9.2.1在前一幅施工時,在靠中央一側用方木或鋼模板可做支撐,方木或鋼模板的高度與穩定碎石基層的壓實厚度相同;2.9.2.2混合料拌和結束后,靠近支撐木(或板)的一部分要人工進行補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壓。2.9.2.3養生結束后,在鋪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撐木(或板);2.11、9.2.4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結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要人工進行補充拌和,然后進行整形和碾壓。3.0養生3.0.1每一段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要立即開始養生;3.0.2宜采用濕砂進行養生,砂層厚宜為7左右。砂鋪勻后,要立即灑水,并在整個養生期間保持砂的潮濕狀態。不得用濕粘性土覆蓋。養生結束后,必須將覆蓋物清除干凈。3.0.3在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要進行封閉交通,嚴禁一切重車通行。3質量標準3.1基本要求3.1.1粒料要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選擇質堅干凈的粒料。3.1.2水泥用量和礦料級配按設計控制準確。3.1.3攤鋪時要注意消除粗細料離析現象。3.1.4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狀況下,12、用重型壓路機碾壓至要求的壓實度。3.1.5碾壓檢查合格后立即覆蓋或灑水養生,養生期要符合規范要求。3.2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中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壓實度(%)98灌砂法:每1000m2測1點2平整度()路寬9m10mm3M直尺:每20M測1點路寬915m10mm3M直尺:每20M測2點路寬15m10mm3M直尺:每20M測3點3縱斷面高程()+15水準儀:每20M測1點4寬度()不小于設計規定+B鋼尺測量:每40M測4點5厚度()+8,-10鋼尺測量:每1000m2測1點6平整度()路寬9m10mm3M直尺:每20M測1點路寬915m10mm3M直尺:每20M測2點路寬15m10mm13、3M直尺:每20M測3點7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3.3外觀鑒定3.3.1表面平整密實,無坑洼,無明顯離析。3.3.2施工接茬平整、穩定。4成品保護4.1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時,要注意保護好施工現場的標準高程樁,防止碰撞位移,要經常復測。4.2夜間施工時,要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配備足夠的照明設備,防止配料計量不準或鋪筑超厚。4.3在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要進行封閉交通,嚴禁一切重車通行。5要注意的質量問題5.1大面積下沉:主要是未按質量要求及施工規范進行施工,鋪筑過厚,碾壓遍數不夠。要嚴格執行操作工藝的要求進行施工。5.2局部下沉:邊緣和轉角處的碾壓遺漏,必要時要用電動打夯機進行夯實。5.3級配不良,計量不準:要派專人處理石屑、碎石、水泥計量等問題,做到混合料級配良好,計量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