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潮河橋現澆箱梁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5428
2022-07-25
8頁
21.50KB
1、納潮河橋現澆箱梁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長江路納潮河橋跨越納潮河,橋梁橫斷面布置:3m人行道+16m機動車道+3m人行道=22m,上部結構為雙幅20m+30m+20m=70m單箱雙室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梁,下部結構采用花瓶墩,橋臺采用U型橋臺,鉆孔灌注樁基礎。箱梁底寬7.0m,翼板寬每側為2.0m,箱梁高1.22.0m,梁室高0.71.35m,底板厚0.250.40m,頂板厚0.25m,腹板寬0.45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共1094.4m3。2、現澆箱梁施工方案現澆箱梁支架采用滿堂式鋼管支架,搭設滿堂支架前,河床土層需降水壓實并鋪設灰土層地基處理,滿足滿堂支架施工需要。鋼管支架上沒搖頂,搖頂2、上固定10cm15cm方木作橫梁,橫梁上鋪設5cm10cm方木,方木上鋪設底模,箱梁底模及側模板采用厚1.5cm的高強度竹膠板,箱室內模板采用普通多層夾板。箱梁砼澆筑采用二次澆筑法,第一次澆筑至腹板與翼緣板連接處,第二次澆筑頂板,待箱梁砼強度達到100%時進行預應力張拉。I、地基處理與降排水1、地基處理由于橋梁下方大部分為河床,土層軟弱,地基處理是施工重中之重。用水泵將圍堰內明水抽排出去,再進行管井降水,填土壓實至標高-0.500m,再填筑厚20cm厚6%灰土二層,15cm厚12%灰土一層分別用壓路機與振動壓路機碾壓,直至表面無明顯輪跡,確保地基有足夠的承載力,灰土上澆筑12厚40cm寬的C23、5砼混凝土條形基礎,在其上搭設滿堂鋼管支架。2、排水系統在12%灰土處理過的地基范圍四周外設5050cm的排水溝,排水溝與集水坑連接,用水泵及時抽排集水坑積水,整個施工過程中管井降水不得停止,防止地下水位回升而浸泡地基,避免鋼管支架產生不均勻沉降。II、支架搭設納潮河橋為單幅3跨整體施工,支撐方式采用滿堂式鋼管支架。支架采用外徑48mm,壁厚3mm,內徑42mm的鋼管。支架順橋向中橫梁兩側各10m范圍內縱向排距0.6m,其余排距0.9m,支架橫橋向立桿間距腹板底部為0.4m,其余底部和翼緣板底為0.6m,縱橫水平桿豎向間距1.01.2m,掃地桿為0.25m左右。為增強支架的整體穩定性,在縱橫向4、適當布置斜向鋼管剪力撐。1、測量放樣測量人員用全站儀放樣出單幅箱梁邊線在地基上的豎向投影線,并用墨斗彈劃在條形砼基礎上,并且每隔1m設置一個高程點計算出相應梁底(頂)高度,以利立架與立模。2、鋼管支架安裝根據立桿及縱橫桿的設計組合,從底部向頂部依次安裝立桿、縱橫桿,一般先全部裝完一個作業面的底部立桿及部分縱橫桿,再逐層往上安裝。立桿和縱橫安裝完畢后,安裝斜撐桿,保證支架的穩定性。斜撐通過扣件與鋼管支架連接,安裝時盡量布置在框架結點上。3、搖頂安裝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業,安全省時,可在地面上大致調好搖頂伸出量,再運至支架頂安裝。根據梁底高程變化決定橫橋橫向控制斷面間距,橫橋向設左、右兩個控制點,5、精確調出搖頂標高。然后用明顯的標記表明頂托伸出量,以使校驗。最后再用拉線內插方法,依次調出每個頂托的標高,頂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內為宜。III、縱橫梁安裝搖頂標高調整完畢后,在其上安放1015cm方木并與搖頂固定作為橫梁,橫梁長度超出底板寬度至少10cm。在橫梁上間距20cm安放510cm的方木縱梁,縱梁隨箱梁底部曲線形狀變化。安裝縱方木與橫鋼管時,應注意接頭位置錯開,且在任何相鄰兩接頭不在同一平面面上。IV、支架預壓為減少支架變形及地基沉降對現澆箱梁線形的影響,在縱橫梁安裝完畢底模鋪設后進行支架預壓施工。預壓采用水袋,預壓范圍在箱梁底部與翼緣板底部 ,重量不小于相應箱梁重量的1.2倍6、。1、加載順序:分三級加載,第一、二次分別加載預壓總重的30%,第三次加載預壓總重的40%。2、預壓觀測:觀測位置設在每跨的L/2,L/4處及墩臺部處,單幅每組分左、右兩個點。在點位處固定觀測桿,以便于沉降觀測。采用水準儀進行沉降觀測,布設好觀測桿后,加載前測定出其桿頂標高。沉降觀測過程中,每一次觀測均找測量監理工程師抽檢,并將觀測結果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同意。第一次加載后,每2個小時觀測一次,連續兩次觀測沉降量不超過3mm,且沉降量為零時,進行第二次加載,按此步驟,直至第三次加載完畢。全部加載時間不少于72小時。連續三天總沉降量不大于2mm。3、卸載:人工配合水泵抽水均勻卸載,卸載的同時繼續觀測7、。卸載完成后記錄好觀測值以便計算支架及地基綜合變形。根據觀測記錄,整理出預壓沉降結果,調整鋼管支架搖頂的標高來控制箱梁底板及翼緣板高度。V、模板安裝1、底模板底模板采用1.5cm厚高強度竹膠板,模板在安裝之后進行全面的涂刷脫模劑。底板橫坡按設計圖紙規定的2%橫坡,橫向寬度要大于梁底寬度,梁底兩側模板要各超出梁底邊線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側模。模板之間連接部位采用海綿膠條以防漏漿,模板之間的錯臺不超過1mm。模板拼接縫要縱橫成線,避免出現錯縫現象。底模板鋪設完畢后,進行平面放樣復測,全面測量底板縱橫向標高。沿底板寬度隔1m檢測一點,根據測量結果將底模板調整到設計標高。底板標高調整完畢后8、,再次檢測標高,若標高不符合要求進行二次調整。2、側模板和翼緣板模板側模板和翼緣板模板采用1.5cm厚高強度竹膠板,根據測量放樣定出箱梁底板邊緣線,在底模板上彈上墨線,然后安裝側模板。側模板與底模板接縫處粘貼海綿膠條防止漏漿。在側模板外側背設縱橫方木背肋,用鋼管及扣件與支架連接,用以支撐固定側模板。翼緣板底模板安裝與箱梁底板模板安裝相同,外側擋板安裝與側模板安裝相同。擋板模板安裝完畢后,全面檢測標高和線型,確保翼緣板線型美觀。3、箱室模板由于箱梁混凝土分兩次澆筑,箱室模板分兩次安裝。第一次用1.2cm厚普通多層夾板做內模板,用方木做橫撐,同時用定位筋進行定位固定,并拉通線校正木模板的位置和整體9、線型。當第一次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拆除內模,再用方木搭設小排架,在排架上鋪設1.2cm厚普通多層夾板,接縫釘在木排架上,防止漏漿。在澆筑砼過程中派專人檢查內模的位置變化情況。為方便內模的拆除,在每孔的設計位置布設人孔。4、通氣孔和泄水孔腹板距離頂板70cm處設置箱梁直徑8cm的通氣孔,間距5m,通氣孔應避開縱向預應力筋,在每一箱室最低處設置直徑8cm的泄水孔。通氣孔和泄水孔采用相應直徑PVC管子成型。VI、鋼筋加工安裝1、鋼筋安裝順序(1)安裝橫梁板鋼筋骨架和鋼筋;(2)安裝腹板鋼筋骨架和鋼筋;(3)安裝綁扎箱梁底板下層鋼筋網;(4)安裝和綁扎箱梁底板上層鋼筋網及側角鋼筋;(5)第一次澆筑混凝10、土,待強度上來以后,安裝和綁扎頂板上下層鋼筋網、側角鋼筋和護欄、伸縮縫等預埋件。2、鋼筋加工及安裝鋼筋加工時,應按照設計要求尺寸進行下料、成型,鋼筋安裝時控制好間距、位置及數量。要求綁扎的要綁扎牢固,要求焊接的鋼筋,可事先焊接的應提前提成批次焊接,以提高工效。焊縫長度、飽滿度等方面應滿足規范要求。鋼筋加工及安裝應注意以下事項:(1)鋼筋在場內必須按不同鋼種、等級、規格、牌號及生產廠家分別掛牌堆放。鋼筋存放采用下墊上蓋的方式避免鋼筋受潮生銹。(2)鋼筋在加工場內集中制作,運至現場安裝。(3)鋼筋保護層采用提前預制與主梁等標號的砼墊塊,砼保護層的厚度要符合設計要求。(4)在鋼筋安裝過程中,及時對設11、計的預留孔道及預埋件進行設置,設置位置要正確、固定牢固。(5)鋼筋骨架焊接采用分層調焊法,即從骨架中心向兩端對稱、錯開焊接,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鋼筋焊接要調整好電焊機的電流量,防止電流量過大或操作不當造成咬筋現象。鋼筋骨架焊接優先采用雙面焊,當雙面焊不具備施工條件時,采用單面焊接。鋼筋焊接完畢后,將焊渣全部敲除掉。鋼筋焊接完成后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6)鋼筋安裝位置與預應力管道或錨件位置發生沖突時,應適當調整鋼筋位置,確保預應力管道與錨件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焊接鋼筋時應避免剛絞線和波紋管道被電焊燒傷,防止造成張拉斷裂和管道被混凝土堵塞而無法進行壓漿12、。鋼筋加工安裝完畢,經自檢合格報請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VII、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拌合站拌設兩條生產線,其中一條備用,距離施工現場約25公里,混凝土運輸采用10臺罐車運送(其中2臺備用)。箱梁混凝土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底板和腹板,澆筑至腹板頂部,第二次澆筑頂板和翼板,兩次澆筑接縫按施工縫處理。混凝土澆筑從一端向另一端呈梯狀分層連接澆筑,上層與下層前后澆筑距離保持2m左右,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應注意以下事項:1、混凝土澆筑前,用人工及吹風機將模板內雜物清除干凈,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對砼泵車、拌合站、罐車、發電13、機和振搗棒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并做操作人員分工,確保萬無一失。2、混凝土澆筑應對稱縱向中心線,先中心,后兩側對稱澆筑。混凝土分層厚度為30cm,澆筑過程中,隨時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3、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棒,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作用半徑約為振動棒半徑的89倍。4、振動棒振搗時與側模保持510cm的距離,避免振搗棒接觸模板和預應力管道等。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要插入下層混凝土10cm左右。對每一振動部位振搗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平坦,泛漿為止,避免漏振或過振,每一處振完后應徐徐提出振動棒。5、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安排專人跟蹤檢查支架和模板的情況,模板若出現漏漿14、現象,要用海綿條進行填塞。在澆筑混凝土前,在L/2,L/4截面位置的底模板下掛垂線,每截面分左邊、中線、右邊設三道垂線。垂線下系鋼筋棍,在地面對應位置埋設鋼筋棍,在兩根鋼筋棍交錯位置劃上標記線,以此來觀測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底板沉降情況,若發生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澆筑混凝土,查明原因后再繼續施工。6、第一次澆筑混凝土,澆筑至腹板頂部時,做好施工縫。混凝土高度略高出設計腹板頂部1cm左右,將頂面的水泥漿和松散砼鑿除掉,露出堅硬的混凝土粗糙面。用水沖洗干凈。7、第二次澆筑箱梁頂板混凝土時,在L/2,L/4墩頂等斷面處,從內側向外側間距5m布設鋼筋棍,將鋼筋棍焊在頂層鋼筋上,使頂端標高為頂板標高,以此方法來控制頂板砼澆筑標高及橫坡度。混凝土經振實整平后進行真空吸水。真空吸水時間(min)為板厚(cm)的11.5倍,為1015min,以剩余水灰比來檢驗真空吸水效果。真空吸水機開機后真空度逐漸增加,當達到要求的真空度(500600mm汞柱)開始正常出水后,真空度要保持均勻。結束吸水工作前,真空度逐漸減弱,防止在混凝土內部留下出水通路,影響混凝土的密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