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方工程專項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5430
2022-07-25
9頁
48.02KB
1、S102省道西湖至臨泉段改建工程第四合同段路基土方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及施工組織102省道西湖至臨泉段系102省道的一段,102省道是安徽省西部地區重要的干線公路,東起淮南市楊公鎮以東接G206,途經壽縣、鳳臺縣、毛集實驗區、潁上縣、阜陽市、臨泉縣等多座城市,自臨泉關廟鎮西入河南境接106國道,是沿線城市、鄉鎮交通出行的重要載體,在省、市、縣各級路網中均占有重要地位。102省道西湖至臨泉段是聯系阜陽市域中心阜陽市區和副中心臨泉的重要通道,沿線分布有西湖、九龍、譚棚、楊橋等重要縣鎮,是阜臨城鎮聚合軸的重要紐帶之一。本合同段位于阜陽市臨泉縣境內,起點樁號為K190+100,終點樁號為K202、3+674.445,全長13.674KM,其中中小橋7座、涵洞374.5m。主要控制點有牛莊鄉、刑塘居委會、臨泉縣南二環路與204省道交口等。設計標準為一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KM/h,路基、路面寬度為:K190+100K197+455.413段路基全寬33.5m,路面寬度30.5m,雙向六車道;K197.455.413K203+674.455段為規劃中的臨泉縣南二環路,路基全寬60m,路面寬度214.5m。基于上述情況,我項目部采取的施工方案是:分段組織、多點施工;優化施工方法;增加機械投入。二、主要施工技術方法1、路基施工測量1.1、開工前根據圖紙和業主提供的基準資料和測量標志,按照規范的3、要求,對中線及水準點進行復核,加設施工控制樁,同時沿道路方向在紅線外堅固的構筑物上每100m增設施工水準點,并采用往返閉合測量,并將測量結果提交監理工程師。1.2、根據核實的控制點進行縱、橫斷面的加密和復測,恢復道路中心線,按道路中心線和圖紙設計確定路基用地界樁和坡腳樁等具體位置樁。2、清理與挖掘2.1、施工前,在規劃紅線上用彩旗作標志,以確保施工不超現場工作界線;按業主要求保留規定的植物或構筑物。2.2、場地清表、構筑物拆除后,將填挖斷面和土方石方調配圖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核,并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現場驗收、測地面標高,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3、路基用地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叢在施工前需砍4、伐,砍伐的樹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妥善處理,掘除用地范圍內的全部樹根及竹根。2.4、清除路基用地范圍內的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下至少100-300mm內的草皮、農作物根系和表地,整平路基用地范圍內的坑穴并夯實。2.5、路基用地范圍清理完畢,及時進行填筑前壓實或軟弱地基處理。3、路基挖方3.1、挖方時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和邊坡高度采用合適的邊坡坡度。施工前,測量好開挖邊線,清除與掘除施工用地范圍內的樹木、樹根竹子等,并先做截水溝,防止地表積水流入已開挖路基,破壞路基壓實度。隨后進行路基開挖施工。挖出的土視開挖厚度采用人工扒土或采用挖掘機裝土,自卸汽車運土運至填方位置或棄土場處。3.2、工藝說明;A5、土方開挖嚴格按圖紙要求自上而下進行,不亂挖或超挖。B、對圖紙未示出的結構物進行保護,一旦發現立即報告監理工程師,停止作業保護現場并聽候處理。C、適用性材料按圖紙要求縱向調配使用,不亂棄。D、氣候條件使挖出的材料無法按照招標文件技術規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壓實時,停止開挖,直至氣候條件轉好。4、路基填方施工 4.1、分層填筑A、路基填筑按設計圖紙的規定執行,采用宕渣填筑,水平縱向分層施工。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cm范圍內,最大粒徑控制在12cm以內;80cm以下最大粒徑控制在20cm以內,并分層填筑壓實,每層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在分層填筑前,依據技術標準,壓實機具性能、填料土質類別,先6、做填土壓實試驗段。B、根據試驗段確定的分層厚度確定壓實參數,由技術人員計算出計劃分數,壓路機行車速度,碾壓遍數,并給出分層施工圖,向施工員、指揮卸土人員、壓路機司機進行書面技術交底。施工員必須認真控制鋪筑厚度,并配合機械隨時調整厚度。C、回填施工時,回填從最低處分層填筑。每層填筑結束后,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再進行上一層的填筑。4.2、平整、碾壓A、路堤壓實機運用25T振動式壓路機,碾壓時由路緣向路中心進行,碾壓順序先穩壓再輕振,待宕渣穩定后采用重振,直至表面無顯著碾壓輪痕跡。B、填筑區段完成一層卸土后,用推土機攤鋪平整,做到在縱向橫向平順均勻,以保證壓路機壓輪表面能均勻地接觸地面進行碾壓,達7、到碾壓效果。C、填土路基采用分段施工時,兩個相鄰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先填筑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兩段同時施工,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4.3、路基施工中需注意的問題A、向施工員、指揮卸土人員、壓路機司機作好交底工作,避免路基填方的厚度超過有關規定。B、在路基寬度內應采用水平分層方法填筑、正傾斜碾壓。C、應按段落分層夯實,避免搭接處碾壓不實,分層超厚處密實度不達標,邊角處漏夯等現象發生。D、路基兩側排水溝應經常疏通、避免地表積水。E、填方路基的松土在未經碾壓前切忌被雨水淋濕,淋濕土除自身吸水以外,還將滲入下層土基中,對淋濕土的雨后必須翻曬晾干以后壓實,重新檢測壓實度。8、F、任何靠壓實度設備無法壓實的大塊硬質材料,應予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質材料尺寸不超過壓實厚度的2/3,并均勻撒布,以達到規定的壓實度。G、在填筑碾壓過程中,路基若出現“彈簧”現象則表示該區土壤含水量過高或表示有濕土塊,應采取挖掘換土或晾曬再碾壓,若出現“平松”現象,表示該區域土壤含水量定低于最佳含水量,宜灑水翻拌后再進行碾壓。4.4、質量檢測分層碾壓結束后,組織有關的質檢人員和試驗人員對該層按規定項目進行質量檢查,寫明取樣地點,填筑層數,土類、試驗結果等,報監理工程檢查合格后,轉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分層填筑的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按設計及技術規范。4.5、路基填筑施工順序施工準備施工測量放樣合格宕9、渣分層填筑路基推土機推平壓路機碾壓壓實度檢驗下一層路基填筑施工壓路機碾壓壓實度檢驗路基分層填筑至路基設計標高報監理驗收。4.6、路基整修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檢測測量路面的中心線標高,以及路基寬度,檢測測量完畢后,進行路基整修工作。路基整修要使路基表面平整均勻、邊線直順、曲線圓滑。路基整修完畢后,在路基范圍內不準堆放雜物。整修后的路基各部分允許偏差應控制在所規定的范圍內,對于不符合允許偏差要求的路基表面,應挖除表面多余填料或增補填料,重新壓實整平。對于個別冒尖的石塊要予以挖除,填以細粒料平整壓實,邊坡上不穩定石塊應清除,以確保坡面平整。5質量檢查5.1路基修完畢后及時進行質量檢查。A、檢驗項目及10、時標準執行招標文件技術規范的各項要求。B、外觀鑒定 路基表面平整、密實,曲線圓滑,邊線順直。 邊坡坡面平順穩定 邊溝整齊,溝底無阻水或積水現象。5.2施工注意事項A、全段路基施工將在秋冬季節進行,以避免雨季施工的干擾,使挖方地段不至泥濘難以作業,填方路段則可減少對過濕路段地基的特殊處理,有利于路基壓實成形,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B、路基填筑前應清除表層含腐植質較多的帶草根土。路基清理壓實施工工藝框圖監理驗收填筑宕渣料、推平、壓實填筑宕渣料、填報質量驗收通知承包人自檢曬干表土、壓路機壓實推土機整平、人工修整兩側挖縱向截水溝,排除地表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清除表層淤泥、雜草在路幅范圍內挖除樹根,排11、除地表水測量放樣,加密道路中樁、邊樁不合格合格合格試驗檢測、承包人自檢三、土方施工安全措施1、使用汽車、機動翻斗車搬運材料時,必須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與司機密切配合。裝卸作業人員必須服從指揮,作業中必須避開車輛,站位安全。當車輛啟動后,作業人員嚴禁攀登車輛。完成指揮作業后,必須站在規定的安全位置。2、必須按照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保護地下管線、桿線和其他構筑物。3、清理路塹邊坡突出的塊石和修整邊坡土方時,應自上而下進行,邊坡下方不得有人。4、汽車在路基上裝、卸料應設專人指揮。卸料時司機應提醒車下工作人員與汽車后斗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防止發生人員被壓事故。5、使用推土機或平地機攤鋪材料時,作業范12、圍內不得有非作業的車輛、人員。6、人工攤鋪材料時,應設專人指揮。運料的手推車、小翻斗車應按規定路線行走,車輛、人員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7、檢查井、閘井、雨水口必須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標志,并設專人經常巡查。8、指揮壓路機作業的人員應與駕駛員協調配合,并指揮周圍人員避讓。指揮時嚴禁在壓路機前倒行。9、在有社會交通的現場施工時,必須遵守交通法規,并設專人疏導交通。10、碾壓填土方時,碾輪外側距填土外緣不得小于50厘米。11、壓路機作業應遵守下規定:11.1、對松軟路基及傍山地段進行初壓前,必須勘察現場,確認安全方可作業。11.2、多臺壓路機同時作業時,壓路機前后間距應保持3米以上。11.3、在13、碾壓高填土方時,應從中間往兩側碾壓,且距填土外側距離不得小于50厘米。11.4、壓路機上、下坡應提前選好檔位,嚴禁在坡道上換檔。下坡時嚴禁空檔滑行。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兩機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11.5、作業中應隨時觀察作業環境,必須避開人員和障礙物。11.6、在社會道路上短距離行駛時,應遵守交通規則,且時速不得超過5公里。四、土方施工環境保護措施1、車輛不帶泥砂出現場措施。定期過篩清理,作一段水溝沖刷車輪,人工拍土,清掃輪胎、車幫;挖土裝車不超裝;車輛行駛不猛拐,不急剎車,防止灑土,卸土后注意關好車廂門;場區和場外安排人員清掃灑水,基本做到不灑土、不揚塵,減少對周圍環境的污染。 2、機動車輛要安裝PVC閥,對那些尾氣排放超標的車輛要安裝凈化消聲器,確保不冒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