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黑河河道治理工程鉛絲籠施工方案的技術要求(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5574
2022-07-25
4頁
29.50KB
1、淺談黑河河道治理工程鉛絲籠施工方案的技術要求 前言:黑河干流金塔鼎新綠洲大墩門至沙門河道總長98.1公里,耕地及村莊沿河分布。由于該段河道縱坡平緩,寬淺散亂,流沙侵入河道,主河道淤積,造成下泄水量受阻滯留,中小流量水流分汊游蕩,水量滲漏損失非常嚴重。現有堤岸多是依地勢而自然形成的低矮土堤,治理標準低,起不到防御洪水的作用,洪水沖堤越岸淹沒農田、村莊、道路的情況時有發生,使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威脅。沿岸人民群眾為了保障工程設施和耕地家園安全,每年在泄(調)水中要組織人員日夜看護防洪搶險,維修堤岸,每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地方背負沉重的負擔。國家為了落實黑河干流省級分水方案,確保黑河2、流域近期治理節水改造工程增泄水量的下泄,提高河道的輸水效率和輸水安全而啟動了河道治理項目。項目立項后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專家針對黑河干流金塔鼎新綠洲段河道現狀進行了勘察,由于該段河道地層受區內風積與河道沉積相雙重控制,以第四系全新統松散堆積物為主(河道內淤積泥沙厚度達3m-8m),建議該段河道治理方案確定為鉛絲籠塊石施工。1、施工材料1-1、鉛絲籠的材料為8#鉛絲,由專用機械或人工編織成網目的網片組裝而成。1-2、鉛絲籠網片孔徑為0.25m,孔徑必須均勻,不得扭曲變形。偏差應小于設計孔徑的5%。1-3、填筑塊石料必須是堅固密實;耐風化、耐水溶的合格材料;塊石粒徑要求在0.2m-0.4m之間。13、-4、施工中所用的柴草為麥草、作物秸稈、廢舊地膜等,柴草要求無變枯和變質腐爛現象。 1-5、在施工中所用濾料必須是符合要求材質的石料,也可以取自指定料場的天然山坡石或人工破碎石;粒徑要求在0.002m-0.05m之間,含泥量不得大于5%。2、工程施工2-1、土堤施工:按設計要求分層填筑碾壓,達到設計標準;坡頂及堤腳要順直、線條清晰、彎道要自然順暢;坡面和堤頂應平整,結構尺寸、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2-2、濾層施工:濾料在鋪筑時防止填筑材料的離散,施工時從下往上鋪筑,材料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2-3、鉛絲籠組裝施工:2-3-1、施工時如果地下水位高,開挖難度大,基礎埋深無法達到設計垂直深度,采用豎起4、埋設與水平鋪設相結合的施工方法,水平鋪設和豎起鋪設的鉛絲籠應緊密相連保持整體完整。2-3-2、在裝填前先要將兩側籠口用同規格鉛絲進行封堵,要求各邊每間隔0.25m用鉛絲將上下層鉛絲籠連接綁扎;左右相鄰鉛絲籠共用一個封堵面,但各邊要綁扎牢固。2-3-3、為防止基礎水平鋪設的鉛絲籠在水流沖刷下沉時,鉛絲籠內塊石發生松動和滑散,在施工填筑石料前,要求在底部網片每間隔1米(包括縱、橫向)向上預留連接鉛絲,封頂時用預留的連接鉛絲將上下網片連接并絞緊。2-3-4、為防止護坡部分鉛絲籠走樣變形,用鉛絲將迎、背水面網片按設計厚度進行連接,裝填厚度達到0.4m時,每間隔1m用同規格的鉛絲將迎、背水面網片按設計護5、坡厚度水平連接,固定鉛絲籠形狀和尺寸。2-4、裝填料施工:2-4-1、柴草和塊石應分層填筑,填筑時應密實、用麥草封堵空隙,防止水流直接穿過塊石空隙淘空護坡堤岸土方,造成坡面塌陷,護坡基礎水平部分的填筑,底層鋪墊0.1m(密實厚度)柴草,上部填筑兩層塊石(單層0.2m)中間夾一層柴草(0.1m)。坡面部分鉛絲籠的裝填,底層鋪墊0.1m(密實厚度)柴草,上部填筑一層塊石(單層0.3m)依次順序進行裝填。2-4-2、填筑塊石料外露面應選用較大且比較規整的塊石,保證表面平整。3、質量控制3-1、 檢驗填筑料厚度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即柴草是否按要求鋪筑,塊石間柴草要達到密封要求,厚度達到設計要求。3-2、6、單個鉛絲籠要按要求進行連接和定型固定;按要求進行封邊封口,裝填后的鉛絲籠是否按要求絞緊,鉛絲網有無松動現象。3-3、籠與籠之間的連接固定要符合技術要求,按要求進行綁扎和連接。3-4、護坡表面要平整、塊石間密實,并不得有散石和浮石。3-5、濾料鋪筑幾何尺寸符合要求,并壓實,無離散現象。結論:經幾次調水運行管理來看,各項工程運行狀況良好,技術標準均達到了設計要求,為灌區管理運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尤其是安全的通過了兩次大流量調水的檢驗。第一次是在7月7日至14日的下半年首次調水,過水流量8522m3/s,其中85m3/s的過水流量持續了4天時間。第二次是從8月17日開始止目前實施的洪水調度,過水流量469128m3/s,其中469 m3/s的最大流量持續了12個小時,350128m3/s的流量持續了5天。工程經受了兩次調水考驗后,沒有發生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