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技術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5725
2022-07-25
3頁
28.50KB
1、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技術方案1!底基層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裝載機場地拌碎石與砂,汽車運輸,推土機攤 平,灑水車灑水,壓路機碾壓。施工程序:見(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工藝表流程 圖)主要施工工藝及技術特點1)、準備工作1、準備路槽 路槽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右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軟弱地點。 路槽的平整度和壓實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 土基不論路堤或路塹,必須用2025T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檢驗(壓3 4遍)。在碾壓過程中,如發現土過干、表層松散,應適當灑水;如土過濕、發生“彈簧”現象,應采取挖開晾曬、換土、摻石灰或粒料等措施進行處理。 對于路槽,根據壓實度檢查(或碾壓檢驗)和彎沉測定的結果,凡不符2、合設計要求的路段,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取補充碾壓、加厚底基層、換填好的材料、挖開晾曬等措施,使達到標準。 路槽上的低洼和坑洞,應仔細填補及壓實。路槽上的搓板和轍槽,應刮除;松散處應耙松、灑水并重新碾壓。 逐一斷面檢查路槽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路槽標高的誤差應符合規范 要求。 新完成的底基層或土基,必須按規范規定進行驗收。 在槽 式斷面的路段,兩側路肩上每隔一定的距離(如510M)應交錯開挖泄水溝。2、材料用量 計算材料用量,根據各路段標底基層的寬度、厚度及預定的干壓實密度, 計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數量以及所用運料車輛的噸位,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 在料場灑水加濕未篩分碎石,使其含水量較最佳含水3、量大1%左右,以 減少運輸過程小的集料離析現彖(未篩分碎石的最佳含水量約為4%)。 未篩分碎石屑可按預定比例在料場混和,同時灑水加濕,使混合料的含 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約1%,以減輕施工現場的拌和工作量以及運輸過程屮的離 析現象(級配碎石的最佳含水量約為5%。、機具 翻斗車、汽車或其它運輸車及平地機等攤鋪、拌和機械。 灑水車、灑水或利用就近水源灑水。 壓實機械,20-40T振動壓路機等。 其它夯實機具、適宜小范圍處理路槽翻漿等。2)運輸和攤鋪集料(1)、運輸 集料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 在同一料場供料的路段,由遠到近將料按要求的間距卸置于路槽上。卸料 間距應嚴格掌握,避免料不夠或過4、多,并H耍求料堆每隔一定距離留一缺口,以 便施工。 集料在下承層上的堆置時間不宜過長,運送集料及攤鋪集料工序只能提前 1-2DO(2)、攤鋪 、攤鋪前要事先通過試驗確定碎石料的松鋪系數,人工攤鋪混合料時,其 松鋪系數約為1.40-1.50;平地機攤鋪混合料時,其松鋪系數約為1.251. 35。 用平地機或推土機將集料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寬度上,要求表面應平整, 并具有規定的路拱。同時攤鋪路肩用料。 檢驗松鋪材料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預計要求。必要時應進行減料或補料 工作。3)、整形拌和均勻后的混合料用平地機按設計路拱進行整平和整形(要注意離析現 象),然后用15-20T壓路機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5、壓一遍,以暴露潛在的不 平整。再用平地機進行最終的整平和整形。在整形過程中,必須禁止任何車輛通 行。4)、碾壓整形后的基層,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立即用振動壓 路機進行碾壓。直線段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屮心碾壓地;在有超高的路段,從內 側路啟開始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吋,后輪應垂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 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 為止。一般需碾壓6-8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 5-1. 7KM/H為宜。 級配碎石底基層在碾壓小述應注意下列幾點: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碾壓過程均應隨碾壓隨灑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灑6、水量可參照現場檢 測結果并結合季節灑水,待表面晾干后碾壓直到要求的密實度。開始時,應用相對較輕的壓路機穩壓,穩壓兩遍后,即時檢測、找補,同 時如發現砂窩或梅花現彖應將多于的砂挖出,分別摻入適量的碎石或砂,徹底翻 拌均勻,并補充碾壓,不能采用粗砂覆蓋處理。碾壓中局部有“軟彈”、“翻漿”現象,應立即停止碾壓,待翻松曬干,或 換含水量合適的材料后再進行碾壓。兩作業段的銜接處,應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 8M不進行碾壓, 第二段施工時,將前段留下未碾壓部分,重新拌和,并與第二段一起碾壓。嚴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為維持正常交通,可采用半幅施工的方法。接縫處應對接,必須保持平整 密合。5)、施工控制要點:含水量、層厚、壓實度、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