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評價方法(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5776
2022-07-25
4頁
22.61KB
1、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評價方法(一)定性評價方法這種方法是根據經驗對施工方案的優劣進行分析和評價。如工期是否合理,可按工期定額進行分析;流水段的劃分是否適當等。定性評價方法比較方便,但不精確,決策易受主觀因素影響。(二)定量評價方法1多指標比較法。在應用時要注意應選用適當的指標,以保證指標的可比性。多指標比較法主要用于在所比較的方案中,有一個方案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其余的方案、優劣對比明顯時的情況。如果各個方案的指標優劣不同,則應該采用下面的其他方法。2評分法這種方法是組織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評分,采用加權計算法計算各方案的總分,以總分高者為優。這是在案例分析中常用的一種方法。3價值法這種方法是通過計算2、各方案的最終價值,以價值大小來評定方案的優劣。案例教材第二章案例1、2、6、7、8、屬于此類。其中6類似于2003考題思路。1、2類型尚未未考過。第二節運用價值工程進行設計、施工方案的評價我們要注意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力求達到“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經濟合理,在經濟合理的基礎上技術先進”,強調“合理的技術先進”。在價值工程方法中,價值是一個核心的概念。價值是指研究對象所具有的功能與獲得這些功能的全部費用之比,用公式可表示為價值=功能費用價值工程側重于在設計階段開展工作。價值分析不是單純以追求降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提高功能,而是正確處理好功能與成本的對立統一關系,研究功能與成本的最佳配置。運用價值工程的3、功能指數法對設計、施工方案進行評價的基本步驟如下。一、確定各項功能重要系數其計算公式為某項功能重要系數=(該功能各評價指標得分*該評價指標權重)評價指標得分之和常用的功能指數計算方法:1、0-1評分法的運用。案例僅給出各功能因素重要性之間的關系,各功能因素的權重需要根據01評分法將各功能一一對比,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為防止功能指數中出現零的情況,用各加1分的方法進行修正。最后用修正得分除以總得分即為功能指數。01評分法的特點是:兩指標(或功能)相比較時,不論兩者的重要程度相差多大,較重要的得1分,較不重要的得0分。在運用01評分法時還需注意,采用01評分法確定指標重要程度得分時,會出4、現得分為零的指標(或功能),需要將各指標得分分別加1進行修正后再計算其權重。2、04評分法的運用。案例僅給出各功能因素重要性之間的關系,各功能因素的權重需要根據04評分法的計分辦法自行計算。按04評分法的規定,兩個功能因素比較時,其相對重要程度有以下三種基本情況:(1)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2)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3)同樣重要的功能因素各得2分。3、環比評分法:適用于評價對象之間有明顯可比關系,能直接對比,并準確評價功能重要程度比值的情況。具體見相關法規146-147頁。二、計算各方案的成本系數其計算公式為某方案成本系數=該5、方案成本(造價)各個方案成本(造價)之和三、計算方案功能評價系數計算公式為某方案功能評價系數=該方案評定總分各方案評定總分之和式中:某方案評定總分=(各功能重要系數*該方案對各功能的滿足程度得分)四、計算各方案的價值系數方案價值指數的計算公式為某方案價值指數=該方案功能評價指數該方案成本指數五功能價值的分析功能的價值計算出來以后,需要進行分析,以揭示功能與成本的內在聯系,確定評價對象是否為功能改進的重點,以及其功能改進的方向及幅度,為后面的方案創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功能價值的分析根據功能評價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功能成本法又稱為絕對值法,功能成本法是通過一定的測算方法,測定實現應有功能所6、必須消耗的最低成本,同時計算為實現應有功能所耗費的現實成本,經過分析、對比,求得對象的價值系數和成本降低期望值,確定價值工程的改進對象。功能的價值系數計算結果有以下三種情況:(1)V=1。即功能評價值等于功能現實成本,這表明評價對象的功能現實成本與實現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當。此時評價對象的價值為最佳,一般無需改進。(2)V1。即功能現實成本大于功能評價值。表明評價對象的現實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這時一種可能是由于存在著過剩的功能,另一種可能是功能雖無過剩,但實現功能的條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實現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實際需要。這兩種情況都應列入功能改進的范圍,并且以剔除過剩功能及降低現實7、成本為改進方向,使成本與功能比例趨于合理。(3)V1。說明該部件功能比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較少,即功能現實成本低于功能評價值。此時應進行具體分析,功能與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應該提高成本。應注意一個情況,即V0時,要進一步分析。如果是不必要的功能,該部件則取消;但如果是最不重要的必要功能,則要根據實際情況處理。2、功能指數法功能指數法又稱相對值法。在功能指數法中,功能的價值用價值指數來表示,它是通過評定各對象功能的重要程度,用功能指數來表示其功能程度的大小,然后將評價動象的功能指數與相對應的成本指數進行比較,得出該評價對象的價值指數,從而確定改這對象,并求出該對象的成8、本改進期望值。價值指數的計算結果有以下三種情況:(1)Vl。此時評價對象的功能比重與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認為功能的現實成本是比較合理的。(2)V1。此時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對于系統內的其他對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從而會導致該對象的功能過剩。應將評價對象列為改進對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3)V1。此時評價對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種:第一,由于現實成本偏低,不能滿足評價對象實現其應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對象功能偏低,這種情況應列為改進對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對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經超過了其應該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過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