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裂縫灌縫施工專業技術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6186
2022-07-25
5頁
23.95KB
1、公路路面灌縫施工技術方案1、工程概述:根據市公路局201241號文件精神,大力開展路面灌縫預防性養護技術的應用。涪陵區公路局組織局技術人員對本局轄區內的國省道干線公路G319線、S103線、S408線、S303線、S105線、S413線的路面裂縫狀況進行了調查,共排查出需進行路面灌縫預防性養護的裂縫長度28787.2M。其中瀝青路面裂縫長度11906.2M;砼路面裂縫長度16881M。由于瀝青路面或砼路面產生裂縫后,路面地表水的滲入,從而破壞路面面層和基層穩定性,由此可能造成更加嚴重的路面病害發生。為了有效控制路面裂縫進一步發育,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使路面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確保通行車輛在公路2、上快速、安全、平穩、舒適地運行。涪陵區公路局決定對本次調查的瀝青路面或砼路面裂縫進行灌縫處理。2、技術方案編制依據:2.1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20012.2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 H30-20042.3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 H10-20092.4公路養護質量檢查評定標準JTG075-942.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2.6路面橡膠瀝青灌封膠JT/740-20092.7市公路局201241號文件3、技術方案適合范圍:本技術方案適用于涪陵區公路局轄區內的國省道干線公路G319線、S103線、S408線、S303線、S105線、S413線的路面裂縫的灌縫處理。4、總體要求:43、.1本工程施工工期為2012年8月20日至2012年10月20日,總共62天。4.2養護單位作業人員上崗前應接受安全和養護施工現場培訓,合格后再上崗。4.3每次灌縫作業前,養護單位作業班長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4.4對路面裂縫灌縫前后須進行照相,記錄反映病貌、修補日期、時間、氣象資料和修補作業單位、完成后狀況。5、施工準備5.1人員準備施工總負責人:1人;技術負責人:1人;施工隊長:1人,計劃投入民工6人。5.2機械準備農用車兩輛,服務車一輛,熱風槍一臺,吹風機一臺,炒砂箱一個,開槽機一臺,灌縫機一臺,沖擊電鉆一臺等。5.3材料準備各類材料準備充分,能滿足工程前期施工需要,4、且所有原材料經抽檢合格。6、主要技術要求:瀝青路面裂縫6.1根據裂縫損壞寬度的不同,灌縫分為直接灌縫和開槽灌縫。對于大于10毫M的瀝青路面重裂縫,裂縫邊緣無變形、無散落、無支縫,宜將縫內清理干凈后,采用直接灌縫的方法;對于10毫M以下的裂縫,需先用開槽機進行開槽擴縫,然后通過灌縫機將專用灌縫膠注入縫隙內,填充封閉裂縫。6.2用機器把道路密封膠壓入縫槽灌滿,有坡度的裂縫,應從高處往下灌,并用細砂灑在道路密封膠表面,使其加速吸附控制流淌。槽縫滲漏部位應盡量用道路密封膠灌滿,灌滿完成后在道路密封膠上輕灑少量砂即可開放交通。灌縫效果要求做到飽滿、平順、整潔和美觀,對于寬度在10mm以上的寬縫,先用道路5、密封膠灌一次底,然后用砂填塞寬縫,并使砂面平順,再用道路密封膠灌一次,使裂縫灌滿。對于寬度在10mm以下的裂縫,用道路密封膠間隔分多次灌注,間隔時間長一點。道路密封膠與縫壁吸附形成絲網,再次灌入下滲的阻力就會增大。經多次灌注,可以將裂縫灌滿。砼路面裂縫6.3裂縫寬度為0.5mm-10mm非擴展性表面裂縫,采用路面開槽機按養護設計要求沿路面不規則裂縫進行跟蹤開槽,切割出整齊的凹槽,作業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開槽機的鋸片應調整到適當高度,確保切入深度在1.5-2cm以內,開槽時必須沿著裂縫的走向進行切縫,槽口應保持規則形狀。6.4開槽擴縫后應進行清縫處理,用EB7000肩背式吹塵機并配合鋼絲刷將槽內的碎6、渣及裂縫兩側至少50cm范圍內的灰塵徹底清理干凈,以提高粘結力。清潔路面,為灌縫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6.5膠體灌入時應控制好灌縫機的走向,在灌好第一遍的5分鐘后再進行一次找平灌縫,并使裂縫表面形成T形密封層。注意控制灌入膠體的高度。6.6局部性10mm以上寬度的非擴展性表面裂縫,先順著裂縫用沖擊電鉆將縫口擴寬成1.5cm的溝槽,槽深根據裂縫深度確定,最大深度不得超過板厚。用壓縮空氣吹除混凝土碎石屑,灌入選擇的灌漿材料,振搗、壓實、抹平。可選擇的材料有:水泥砂漿膠泥、環氧修補砂漿(細瀝青混凝土)等。再在灌入的灌漿材料上灌注一層密封膠。6.7灌封膠應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與路面接觸面、裂縫兩側界面有7、良好的粘附性;良好的溫度穩定性,即夏季高溫不流淌,冬季低溫不脆裂;彈性好,耐老化,能夠適應裂縫寬度隨氣溫發生的變化;施工方便,成型快,適應道路盡快開放交通的要求;符合環保要求,對施工人員和道路環境不產生污染等特性。6.8開放交通:施工結束后開放交通時間一般為30min后,但如果在膠體表面撒上砂子或石粉,防止開放交通后車輪帶走灌縫料,這樣大約10分鐘便可開放交通。具體開放交通時間可根據氣溫情況靈活掌握。7、主要施工作業流程:免開槽直接灌縫作業流程:7.1清除縫內的雜物及塵土(用壓縮空氣吹凈)。7.2使用液化氣噴燈對裂縫進行烘干,保證裂縫內干燥。7.3將加熱到要求溫度的灌縫膠灌入縫內,控制灌封膠的8、灌注量,如在氣溫相對較高的季節,膠體應該略高于路面(高出0.5-1毫M),氣溫低的季節,膠體應該略低于路面(0.5-1毫M)。開槽灌縫作業流程:7.4沿裂縫位置對裂縫進行開槽處理,開槽寬度至少為1.2厘M,開槽深度范圍為1.2-2.5厘M,深寬比最好控制在2:1以內。7.5除去已松動的邊緣部分(利用鋼絲刷對剝落部分進行處理)。7.6清除縫內的雜物及塵土(用高壓空氣或者熱空氣吹掃)。7.7使用液化氣噴燈對裂縫進行烘干,保證裂縫內干燥。7.8將加熱到要求溫度的灌縫膠灌入槽內,并要求將所開的灌縫槽灌滿填實。7.9為了能提前對施工路段開放交通,減小因施工作業產生的交通壓力,在灌縫膠上撒上少量的沙子或細9、骨料,防止粘輪,以提前開放交通。8、現場施工控制要點:8.1施工前,對材料和設備進行檢查,養護單位必須提供詳細的灌封膠材料質檢報告,確認材料及設備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8.2環境及氣候要求:8.2.1施工時路面潮濕或路面溫度低于5時不應施工,宜選擇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施工最為合適,因為這一時段混凝土路面裂縫寬度達到較大值。8.2.2雨雪霧天嚴禁施工施工作業,施工時要求道路視線良好,不得在有霧天氣時施工。8.2.3風力小于三級,路面干燥,嚴禁在過濕或積水的路面上施工。8.3裂縫開槽,采用無貼封標準槽或者無貼封淺槽設計,要求開槽線與裂縫完全吻合,不得有錯位現象。8.3.1裂縫邊緣剝落部分必須清理干凈10、。8.3.2如若在開槽后發現裂縫潮濕,必須烘烤至干燥狀態。8.4提前對灌封膠進行加熱,控制好加熱溫度和出料溫度。灌封膠可重復使用,但多次重復加熱會導致材料能下降,重復加熱次數不得超過2-3次(按照道路密封膠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控制)。8.5用灌封機上帶有刮平器的壓力噴頭將灌封膠均勻地灌入槽內,分次灌入,直至灌滿并在裂縫兩側拖成一定寬度與厚度的封層。8.5.1每條裂縫的灌注工作要連續,并應在裂縫表面形成T形密封層。8.5.2灌縫時應當注意的是必須將灌嘴插入縫底,慢慢擠壓膠液,否則,灌嘴插不到底部,灌完膠后,縫底部易積存氣泡,氣泡上升,縫內膠液易積聚成球狀,影響灌縫質量。9、施工時交通安全控制9.1選擇施工段,放置好規范的施工標志和改變交通流量標志,一般是施工段長度100m左右。9.2對需將施工路段進行半封閉施工,則安全警示標志設置齊全、醒目。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法施工時,順行車方向依次設置前方施工標志牌、向左向右改道導向牌、限速20標志,用安全錐隔離出足夠的安全施工區域,并設一人擺紅旗提醒過往司機減速慢行。由于是流動作業,封閉長度不宜過大。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