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塌方修復施工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6196
2022-07-25
3頁
19KB
1、路基塌方修復施工方案由于本項目所處區域土源缺乏,取土較困難,運輸不便,遠運借土費用較高,為節約成本,大多數路基填筑利用長江的豐富砂源,本次路基塌方段均屬吹填砂路堤,其地質軟土廣泛發育,地質分別為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粉砂層,路基填筑前已進行過塑料排水板軟基處理。但因路基塌方側緊靠一排水干渠,排水干渠長年水位在23米,排水不暢,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結效果不明顯,隨著路基施工不斷加載及2014年1月67號連續降雨,導致K49+530K49+640段路基右側塌方,需對塌方路段地基采用預應力PHC A型管樁加固和塌方路基進行修復。1、清理塌體修筑施工平臺用挖掘機將該段塌方部位邊坡修整成1:0.52、坡度,挖出施工平臺,用壓路機壓實平臺,為充方利用塌體砂源,平臺高度控制在原地面以上1米,為保證樁機施工工作面,平臺寬度填至路基寬度外2米。2、預應力PHC A型管樁加固處理本次路基坍塌具體樁號為K49+530K49+640。擬處理樁號為K49+520K49+640。處理深度13m,平均寬度12m。管樁采用梅花布置,間距1.5m。管樁施工設備采用抱壓式靜壓樁機。管樁選用預應力PHC A型管樁,管樁直徑30cm,管壁厚度不小于7cm。管樁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打樁的標高或貫入度,樁的接頭、節點處理,樁位及垂直度檢查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管樁的主要施工3、工藝與方法放樣定樁位:采用極坐標放樣。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位,啟動平臺支腿油缸,校正平臺處于水平狀態,啟動門架支持油缸,使門架作微傾15,以便吊管樁。吊樁定位,調整垂直度: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及索具,啟動吊車吊樁,管樁在施工中起吊,可采用一點法(位置距樁頭0.29L處),使樁尖垂直對準樁位中心,微微啟動壓樁油缸,當樁入土至50cm時,啟動壓樁油缸,進入壓樁狀態。壓樁:啟動壓樁油缸,把樁徐徐壓下,控制施壓進度,一般不超過2m/min,達到壓樁力的要求以后,必須持荷穩定。若不能穩定,必須再持荷,一直到持荷穩定為止,持荷時間由設計人員與監理在現場試樁時確定。接樁:采用焊接法接樁,接樁前應將端板及樁4、套箍端板坡口處,表面的銹蝕清除干凈,表面呈金屬光澤后方可焊接,接樁一般在距離地面1m左右進行,上、下兩塊端板軸向錯位量應小于2mm,坡口根部間隙應小于4mm,焊條選用E4303型,焊接道數不少于3道,焊縫應滿焊,確保焊縫高度。上下節樁如有間隙應用楔形鐵片全部墊實焊牢。接樁處焊縫應自然冷卻15分鐘以上方可沉樁。樁體完成后需進行樁體檢測,合格后樁頂鋪設35cm厚碎石墊層,墊層整平鋪設土工格柵。土工格柵采用雙向鋼塑土工格柵,每延米縱橫向拉伸屈服力不小于80KG,縱向屈服伸長率力不小于6%,結點厚度不小于5MM。第一層土工格柵施工完成后鋪設30cm厚碎石墊層,整平后鋪設第二層土工格柵,然后再進行吹砂填5、筑塌方段路基。3、吹砂圍堰施工吹砂前先做好圍堰,圍堰用挖掘機將部分塌體砂收回,分層做成梯形擋水墻,高150cm,頂寬約100cm,外坡率同路基邊坡坡率,內坡率1:0.5,每填30CM用挖掘機斗拍壓密實。4、防排水施工吹砂前與當地有農戶及水利部門取得聯系,以免造成污染和糾紛。圍堰體內側坡面和頂面,用塑料薄膜滿,內坡腳鋪到第一層砂面不少于150cm左右,并人工用砂覆蓋薄膜邊緣,以減少吹填砂的滲水沖刷砂圍堰。在圍堰底部每隔15米埋設PVC管,保證路基水排放,圍堰外側挖臨時排水溝集中排水。5、吹砂施工吹砂管出水口處鋪上一定面積的塑料布,防止砂水集中沖刷,當路基內積水過多或排水不暢時,加用抽水機進行抽排。每次吹填砂分層厚度按80-100cm控制,吹填過程及時觀測沉降情況,如果超過沉降速率,應立刻停止吹填,待基本穩定后再行施工,防止路基再次塌方。每完成一層吹填砂后,進行整修工作面和邊坡,待路基自然排水(12天),達到一定濕度時,用推土機整平和輔助壓實,來回碾壓4遍。其密實度要求分別為:對下路堤150CM以下(93%區部分)滿足93%;對上路堤80-150cm(94%區部分)滿足94%,如檢測達不到則用壓路機碾壓。最終將塌方部分路基填到與左側未塌方路基同等標高后與左側路基同時整體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