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面層施工指導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6777
2022-07-25
5頁
42.52KB
1、面層施工指導意見一:施工準備工作1、場地要求瀝青拌和站的貯料場和拌和場占地面積不得小于80畝,硬化料場應采用墊層+半剛性基層+15cm水泥砼面層,硬化面層不得小于30畝。細集料必須搭建牢固的防雨棚儲存,外加劑及纖維材料,采用倉庫存放;拌和場內應具備完善的排水設施和注意環保工作。場內道路及拌和場至路基的場外道路必須采用砼路面,防止運輸污染并保證良好的通行條件。各料堆之間采用50cm以上寬度隔墻分隔,隔墻前后必須設置醒目的標識牌,標明材料規格及產地、材料負責人。在儲備材料時應隨時加高隔離墻,以避免發生串料現象;靠近運輸道路一側的料堆必須采取防塵措施以避免污染材料。拌和樓處必須設置密封式的廢粉收集處2、集中轉運回收粉,避免產生環境污染,該收集處應經監理組驗收合格以滿足環保要求。在高壓、高溫的設備處應設置安全警告標示和設備操作規程,有專人巡視安全,作好安全工作,2、施工機械要求做好設備保養、調試運轉工作,保證在施工期間一般不發生有礙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故障。二:配合比設計工作瀝青面層的配合比設計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面層的質量,配合比應采用質量優良的材料進行嚴謹的設計優化和現場檢驗,才能確定是否成功。每個配合比應包括以下幾項內容。1、材料要求 瀝青混合料面層所用的集料、礦粉、抗剝落劑等由承包人選定料源或供應廠商,進行材料質量初檢,經監理、業主現場考察、監理工程師校核質量合格后,由業主批準執行。監理3、業主的批準不影響施工過程中對材料的供應廠商的否決。重要材料的質量應從源頭抓起,派專人到廠家駐點,對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裝車、裝船。瀝青由業主供應。監理組、項目部負責對進場的瀝青質量進行檢測。瀝青進場后,施工單位、駐地監理組、總監辦工地試驗室應對針入度、延度和軟化點等指標進行檢驗,并由施工單位設置專用留樣室留樣備檢,留樣標簽上注明瀝青牌號、進場日期、運輸車牌號和留樣人姓名等內容。施工單位每500t或每天檢測1次。監理組每1000t檢測1次,總監辦中心試驗室每2000t檢測1次。瀝青全套指標檢測由供應單位和總監辦聯合委托有關單位按每船為單位進行。每個標段至少送檢1次、資料共享。各單位應安排操作熟練的4、試驗人員進行瀝青試驗,總監辦將不定期安排比對試驗,以檢測材料質量及其穩定性和操作人員設備的水平。對于多次出現較大誤差的人員或儀器將要求更換。(2)粗集料:應采用經過反擊式破碎機軋制的石質堅硬、清潔、不含風化顆粒近立方體顆粒的碎石。中下面層采用石灰巖等堿性石料,上面層采用玄武巖石料。嚴格控制含泥量和細長扁平顆粒含量,以確保粗集料的質量。(3)細集料:采用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級配的機制砂,不得采用石屑和天然砂,加工機制砂用的碎石粒徑自始至終應固定,并嚴格控制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碎石的石質應是石灰巖,嚴禁采用山場的下腳料加工。(4)穩定劑:采用優良的木質素絮狀纖維、摻加比例以瀝5、青混合料總質量的0.3%0.4%,木質素絮狀纖維應在進場時提供質保證書,并由供應商聯合施工、監理單位,委托送檢到有檢測能力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5)抗剝落劑:應優先選用質量業績、信譽好的液體抗剝落劑,通過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試驗確定摻加劑用量。再用摻加抗剝落劑和不摻抗剝落劑的瀝青分別進行混合料老化試驗后制件測馬歇爾穩定度及殘留穩定度以驗證其后期的材料的穩定性。三:試驗段鋪筑在生產配合比設計成功及場內的試拌試鋪合格后,應馬上進行試驗段的鋪筑。施工單位根據批復的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組織熟練技術人員,配備合理機械,以施工規范和施工組織設計為基礎擬定完善的試驗段施工方案,特別是針對出現意外事件的應急6、方案應詳細周全。列出項目部、監理組的人員名單及相應分工;召開技術安全交底會。項目部申報試驗段開工報告,監理組提出審核意見報總監辦批復后進行試驗段施工。試驗段宜選在主線直線段,長度不少于300m。該段在施工前已對下承層進行了清理并經監理驗收合格。試驗路段施工分為試拌和試鋪兩個階段,按照規模施工的要求確定以下內容:1、根據各種機械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則,確定適宜的施工機械,按生產能力決定機械數量與組合方式。2、通過試拌決定:(1)拌和機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數量與拌和時間、拌和溫度、除塵風門開度等。(2)驗證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和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質,決定正式生產用的礦料配合比和瀝青用量。3、7、通過試鋪決定:(1)攤鋪機的操作方式攤鋪溫度、攤鋪速度、初步振搗夯實的方法和強度、自動找平方式等。(2)壓實機具的選擇、組合,壓實順序,碾壓溫度,碾壓速度及遍數。(3)施工縫處理方法。(4)瀝青面層的松鋪系數。4、確定施工產量及作業段的長度,修訂施工組織計劃。5、全面檢查材料及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要求。6、確定最佳級配施工組織及管理體系、質保體系、人員、機械設備、檢測設備、通訊及指揮方式及發生意外情況下的應急處理方案。試驗段的鋪筑,監理工程師應一起參加,檢查施工工藝、技術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測溫、觀色、取樣,并記錄試驗與檢測結果,檢查各種技術指標情況,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試驗段必須力爭一次鋪筑8、成功,使試鋪面層成為正式路面的組成部分;否則應予鏟除或銑刨。試驗段的質量檢查頻率應根據需要比正常施工時適當增加(一般增加一倍)。試鋪結束后,試驗段應基本上無離析和石料壓碎現象,經檢測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規定,施工單位監理組應分別提出試驗段總結報告,內容包括施工工藝參數和最佳級配的確定,人員的安排、機械組合方式、應急方案、存在問題的改正措施和規模施工的要求及自檢抽檢資料。經總監辦批準后即可作為申報正式開工的依據。四:規模施工施工單位在試驗段鋪筑成功,試驗段總結批復后,即可進行規模施工。在規模施工中以下幾個環節要求重點控制。1、施工前的準備檢查工作(1)檢查透、封層的完整性與基層表面的粘結性。對局部9、基層外露和透層兩側寬度不足部分應按透層施工要求進行補鋪;對已成型的透層,用硬物刺破后應與基層表面相粘結,以不能整層被撕開為合格。(2)對透層表面浮動礦料應掃至路面以外,表面雜物亦清掃干凈。灰塵應提前沖洗,用鼓風機吹干凈。(3)面層施工前必須完成路肩、中央分隔帶回填土和草皮的覆蓋。嚴禁產生二次污染。(4)在攤鋪前應檢查確認下層瀝青混凝土的質量,當下層瀝青混凝土出現受到油污深度污染和嚴重離析的情況應將該處切除后用下層瀝青混合料修復,若為油污輕度污染的可將其表面受污處鑿去,噴灑粘層油。(5)對下層面浮動礦料應掃至路面以外,表面雜物亦應清掃干凈。灰塵應使用森林滅火器吹干凈,污染嚴重路段應用高壓水槍提前10、沖洗,風干后(水分必須蒸發干凈、曬干)均勻噴灑粘層油。(6)為防止粘層瀝青發生粘車輪現象,粘層瀝青應在施工前12天灑布,在此期間應做好交通管制。2、瀝青混合料拌制(1)每日施工前應對料堆中的斷面取樣,檢測集料含水量和級配,根據檢測結果調整冷料倉比例以滿足目標配合比中設計級配要求。(2)嚴格控制拌和時間和拌和樓風門開度,未經監理同意,不得隨意更改(3)對于進場的每車礦粉,未經篩分檢測、并得到監理認可后,禁止入罐。(4)拌和樓的打印機應能夠逐盤打印每盤數據,在每日施工完后進行當日生產總量匯總,確定各種材料的用量、比例和總量。與當日攤鋪面積對比確定當日的攤鋪平均厚度,打印資料監理組存檔,并附上當日匯11、總,作為檔案備查。(5)拌和樓排出的廢粉項目部應向監理組指出去向,監理組不定期檢查。(6)每日拌和樓開盤時應先刷鍋,使拌和鍋溫度上升。刷鍋料應廢棄,不得使用。(7)每臺拌和機,每個臺班應取一組混合料試驗進行馬歇爾試驗和抽提篩分試驗,檢驗混合料的性能。(8)瀝青用量與設計值的允許誤差應為-0.1%+0.2%(9)要注意目測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異常現象。如混合料有無花白、冒青煙和離析等現象。如確認是質量問題,應作廢料處理并及時予以糾正。在生產開始以前,有關人員要細致地觀察室內試拌的混合料以熟悉本項目所用各種混合料的外觀特征。3、瀝青混合料的運輸()現場應采用經過標定后的測溫儀器,逐車檢測混12、合料溫度。測溫孔應隨機布置,但不得低于車廂底30cm,測溫儀器應插入混合料內1520cm,等到溫度不再上升時為止,記錄讀數。施工單位每車檢測,監理組開盤時連續測5車、以后每4車隨機抽檢一次。在混合料出場溫度符合表16要求后應填寫發料單。一式3份,填上發車時間和出場溫度,拌和站、料車、前場監理各收1份留存。現場監理在收到發料單后填上料車到場時間和到場溫度。(2)運料車每次使用前后必須清掃干凈,在車廂板上涂一層隔離劑(不得含有對瀝青有溶解作用的柴油等有機溶劑),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在運料車到達拌和站后必須起斗檢查,車廂內不得有余料和粘車廂板現象。拌和機向運料車放料時,汽車應按前后中移動,分13、幾堆裝料以減少粗集料的離析現象。(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攤鋪機前方應有五輛運料車等候卸料。當處于剛開始攤鋪時,應讓最后到的車輛先行攤鋪,以提高攤鋪機熨平板溫度。(4)運料車必須進行篷布覆蓋,篷布覆蓋是用來起到保溫或避免新拌瀝青混合料被污染的作用。應覆蓋嚴密,在快速行駛中不被風吹起。(5)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4、瀝青混合料的攤鋪:(1)連續穩定地攤鋪,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的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厚度、攤鋪寬度,按14m/min予14、以調整選擇,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地攤鋪。不得任意快速攤鋪幾分鐘再停機待料。也不得午夕休息,停機候鋪,必須做到交替作業、穩定連續攤鋪,保證每天收工停機一次。(2)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一般不得采用人工整修,特殊情況下,如局部離析,需在現場監理主管人員指導下,允許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應予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3)安排專人檢測松鋪厚度是否符合規定,以便隨時進行調整厚度,厚度控制器必須專人控制,外人不得操作。攤前熨平板應預熱至100度。攤鋪機熨平板必須拼接緊密,不許存有縫隙,防止卡入粒料將鋪面拉出條痕。(4)下面層攤鋪厚度采用鋼絲引導的高程控15、制方式。鋼絲為扭繞式,直徑不小于6mm,鋼絲拉力大于800N,每10米設一鋼絲支架。兩臺同型號攤鋪機實施攤鋪施工時,靠中央分隔帶一側攤鋪機在前,左側架設鋼絲,攤鋪機上安裝橫坡儀控制攤鋪層橫坡;后面攤鋪機右側架設鋼絲,左側在攤鋪好的層面上走“雪撬”。中、上面層攤鋪采用非接觸式浮動基準梁控制。兩臺攤鋪機前后錯開1020m,呈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應有3060mm左右的搭接,并避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的縱向搭接宜錯開200mm以上,熱接縫形式最好做跨縫碾壓以消除接縫。(5)攤鋪機應調整到最佳工作狀態,調好螺旋布料器兩端的自動料位器,并使料門開度、鏈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轉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16、內混合料表面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為度,使熨平板的擋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寬范圍內保持一致,避免攤鋪層出現離析現象。(6)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7)攤鋪機攤鋪結束后應開到鋪有彩條布或篷布上進行清理和保養,不得在下承層或已攤鋪好的面層上進行上述工作。5、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成型(1)瀝青混合料在攤鋪后的碾壓是極為重要的一道工序,必須安排專人管理,該人應了解各階段碾壓溫度、碾壓段長度、初復終壓的壓路機安排,隨時檢查收光情況,避免輪跡和粘輪現象出現。保證按照規范要求壓實后的路面滿足壓實度和平整度要求。(2)碾壓輪在碾壓過程中應保持17、清潔,有混合料粘輪應立即清除。對鋼輪可涂刷隔離劑或防粘結劑,但嚴禁刷柴油。當采用向碾壓輪噴水(可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劑)的方式時,必須嚴格控制噴水量且成霧狀,不得漫流,以防混合料降溫過快。輪胎壓路機開始碾壓階段,可適當烘烤、涂刷少量隔離劑或防粘結劑,也可少量噴水,并先到高溫區碾壓使輪胎盡快升溫,之后停止灑水。輪胎壓路機輪胎外圍宜加設圍裙保溫。(3)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路段上轉向、調頭、加水或停留。在當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種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4)壓路機等機械在路面上進行保養維修時必須在路面上墊一層耐油、抗滲的篷布。6、施工接縫的處理: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接縫處理對于面層施工質量控制來說一直是個薄弱點,所以對施工縫處的壓實度控制和平整度控制應重點關注。在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施工縫處理的同時,應作好以下幾點:(1)橫向施工縫全部采用平接縫,用劇縫機切縫。切除后的接縫處應保證壓實度和高程;嚴格禁止采用在下層灑水以形成隔離層的方式來降低切除多余材料難度的方法。五:質量控制質量管理分為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交工驗收時的驗收標準,交工驗收的質量驗收標準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