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型骨架防護施工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6827
2022-07-25
4頁
49KB
1、拱形骨架防護施工作業(yè)指導書一、工程概況 本標段共有拱形骨架7602米,其中挖方拱形骨架5535米,填方拱形骨架2067米。拱圈襯砌采用C25混凝土預制塊,骨架采用M10漿砌片石。片石的抗壓強度不小于 30MP。二、材料要求 (1)漿砌防護的材料主要是砂、片石、水泥。材料進場前需各種原材料的品質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進場,在材料進場后還要對砼的原材料進行抽檢,其各項指標均要符合設計的要求。試驗室提供施工的砂漿的配合比,拌合場應該按配合比調配砂漿。 (2)片石質量要求。石料應選用不易風化的硬石、密實、無裂縫、 無水銹痕,不得使用風化嚴重、無工作面、含有泥土的片石,片石在使用前應用水沖洗并將尖銳部分鑿2、除。片石的抗壓強度不小于 30MP。 由于漿砌片石骨架設計厚度在 40cm, 所以片石厚度應在 3035cm 之間 (太大太小均不宜控制砂漿飽滿度和砌體表面平整度) ,要求不能使用卵石及薄片石,片石進場后要經(jīng)過細心篩選,必要時要加工處理,使得片石至少有一個面為平面且色澤一致。 (3)細集料。漿砌片石施工中使用的砂宜為中粗砂 ,本標段細料集選用何三屋砂石廠生產(chǎn)的粗砂。 三、施工工藝流程 漿砌拱型骨架護坡采用挖槽法施工,施工工藝如下:施工準備坡面修整測量放樣 基槽開挖安放襯砌預制塊襯砌砼預制片石砌拱架檢修踏步勾縫、養(yǎng)護1、坡面修整: 按照邊坡坡度、基礎高程等數(shù)據(jù)設固定的樣板掛線,清刷表面松 散土層3、及浮土,填補坑凹并拍實使坡面平整,土基的壓實度應與同層 路基土壓實度相同,以免下沉而使砌體產(chǎn)生裂縫,影響砌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坡面整修經(jīng)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測量放線: 按設計圖紙對拱型骨架輪廓進行放樣, 并鋼尺對基槽開挖位置準 確定位。對于弧形部分應定出圓心位置然后撒線畫出弧線。 3、基槽開挖: 拱型骨架基槽采用人工開挖的方法, 基槽開挖時應注意幾何尺寸 位置的準確,開槽深度為垂直坡面以下 40 公分。對于拱圈圓弧部分 基槽的開挖,應選用較小的及工具進行開挖以保證弧形部分自然、平滑?;坶_挖完畢后,施工人員對護腳位置進行準確的放樣撒線,護 腳采用 M10 漿砌片石砌筑。 4、襯4、砌預制塊安放: 襯砌混凝土預制塊采用 C25 水泥混凝土在集中場地統(tǒng)一預制, 裝運到施工現(xiàn)場安裝, 并用水泥砂漿砌筑與勾縫, 直鑲邊石的尺寸為 49.5*45*8cm, 弧形襯砌預制塊長為29.5,寬厚與直預制塊的尺寸相同,半徑(內徑)為 250cm。 砌筑時應采用坐漿法施工,要求砂漿飽滿。各預制塊的砌縫應相互錯開,不得有通縫和空縫及松動,表面平順整齊,與邊坡嵌接牢 固密貼。嚴禁采用灌漿施工。 5、片石砌筑拱型骨架: 拱型骨架采用 M10 砂漿漿砌片石砌筑,石料強度不得低于 30MPa。骨架拱圈區(qū)直徑 3m 拱圈寬度 40cm,每層拱圈高度h根據(jù)邊坡高度調整,均勻分布。拱圈兩層骨架時,由下至上5、進行施工, 防護路段剩余長度不足一個拱圈時, 該部分邊坡采用漿砌片石防護。 6、檢修踏步: 檢修踏步的設置如無排水需要,原則上每 150m 設一道、每單獨路段設置不少于一道為宜。檢修踏步凈寬 60cm。 七、質量控制 1、技術指標 (1)骨架護坡應與邊坡貼緊,無孔洞,骨架施工要達到整體美觀效果,線條整齊、流暢。 (2)砌體沉降縫或伸縮縫的預留與塞封質量要符合設計要求, 接縫平直、塞縫嚴密。 (3)開挖基礎時必須定出骨架基礎位置,并拉線,開挖時必須以拉 線為參考,避免超挖和少挖。 (4)襯砌預制塊在預制場地統(tǒng)一進行預制,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使用。 2、技術控制(1)砂漿拌合:砂漿必須采用機械拌合。6、拌合時按分次投料水泥裹砂法工藝施工,即將拌合量70%的水加入拌合機,同時加放全部的砂,拌合15-20秒,加入水泥,拌合30-40秒再加剩余的水,拌合50-70秒后出罐使用。(2)砂漿使用:砂漿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表示,用于石砌體時宜為5070mm,氣溫較高時可適當增大。零星工程用砂漿的稠度,也可用直觀法進行檢查,以用手能將砂漿捏成小團,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鏟上流下為度。砂漿應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內使用完畢;氣溫超過30時,宜在23h內使用完畢。在運輸過程或在貯存器中發(fā)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施工時砂漿應放在7、鐵皮上,不得隨意堆放。 (3)片石的砌筑: 在砌筑邊坡時,應須邊坡自底向頂依次分層砌筑,砌筑前應先將 片石澆水濕潤,以實現(xiàn)和砂漿的較好粘結。如果砌體基面石質,則在砌筑前還應將基面潤濕,然后鋪上砂漿坐漿砌筑第一層片石;如果基面為土質或有砂、碎石墊層時,應將基面夯實整平,在砌筑第一層片石時可不采用坐漿,直接砌筑。 第一層片石應大面朝向基面,以保證和基面有足夠接觸面積,如果片石和基面有空隙,應填以砂漿或小石塊。在進行第二層片石砌筑時,必須采用坐漿砌筑,即先在第一層適當厚度的砂漿,然后按放第二層片石,并保證片石之間無脫空及石塊直接接觸的情況。 同層內的第一塊片石應盡量咬合,不同層間片石錯縫應合理,豎縫8、應 錯開布置,除沉降縫外,不得上下貫通,砌縫寬度一般不大于 40mm。 以砂漿灌縫時,應保證砂漿飽滿,如果石縫較寬,可用小石子堵塞, 并灌以砂漿后搗實。 在砌筑路基邊坡時,片石不宜“立砌” (即將 片石垂直于基面的方向擺放) 以免因砌縫多而影響砌體的整體強度。 , (3)勾縫: 為保證漿砌片石砌體的整體強度, 防止砌體滲水漏水, 避免沖蝕, 應及時進行勾縫。勾縫形式采用凹縫,縫深5mm。勾縫應嵌入到砌縫隙內不小于 2cm,縫槽深度不足時,應鑿夠深度后再勾縫。勾縫前澆水濕潤,用M10砂漿壓實,然后勾出凹縫。嚴禁勾“假縫” 。 (4)養(yǎng)生:砌體砂漿凝固之后即開始養(yǎng)生,養(yǎng)護期限視溫度而定,一般不少于9、7d。養(yǎng)生用土工布覆蓋,并用水桶接水管滴灌或定期灑水。 (5)砌體缺陷的處理: 在檢查漿砌片石砌筑質量時注意以下幾點查看砌體的外觀質量,如果砌體勾縫假縫較多,砌塊間砌縫雨水沖蝕后產(chǎn)生空隙,則可能砌體內部砂漿不飽滿或砂漿拌和不均勻,水泥用量偏少,強度偏低等;發(fā)現(xiàn)砌體有滲水現(xiàn)象,表面特別是砌縫處潮濕,則可能砌體內部砂漿 不飽滿、水泥用量偏少,強度不足,砌體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進行破壞性檢查中,在撬動一塊片石時,其相鄰片石有隨之松動現(xiàn)象,則 可能砌體強度較低,砌筑厚度不足,砌體內部片石之間砂漿偏少或粘結不好。對于這些缺陷,根據(jù)實際情況予以處理,如果強度很低,應將砌體拆除后重新砌筑,如果問題不嚴重,可10、采用灌漿的方法進行補強。對于存在“假縫”現(xiàn)象的路段,應將“假縫”鑿除后重新勾縫, 對于勾縫脫落的路段也應將勾縫鑿除后重新勾縫隙。 (6)夏季、雨季施工: 砌體在夏天溫度較高時施工時應對砂漿進行控制, 砂漿拌和后應在于 2-3 小時內完,已凝固的砂漿不能二次拌和使用。砌體雨季施工 應避免砂漿凝固前受雨水沖蝕,工作場地應準備防雨設施。3、 漿砌防護施工質量標準 護坡檢查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砂漿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F檢查32頂面高程(mm)50水準儀:每50m檢查3點,不足50m時至少2點13表面平整度(mm)302m直尺:護坡每50m檢查3處14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尺量:每50m量3處15厚度(mm)不小于設計尺量:每100m檢查3處26底面高程(mm)50水準儀;每50m檢查3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