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客土回填施工技術方案(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6841
2022-07-25
3頁
22.27KB
1、第三節客土回填施工技術方案一、施工準備1、回填土前應基底上草皮、雜物、樹根和淤泥,排除積水,并在四周設排水溝或截哄溝,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區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礎、構筑物、防水層、保護層、管道(經試水合格),填寫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隱蔽工程記錄,并經質量檢查驗收、簽證認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漿應達到規定強度。3、大型土方回填,應根據工程規模、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對壓實系數的要求、施工機具設備等,通過實驗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每層鋪土厚度和打夯或壓實遍數等施工參數。4、做好水平高程的測設,基坑(槽)或溝、坡邊上每隔3m打入水平木樁,室內和散水的5、施工方法及技術方案2、二、施工方案及技術方案1、填土前應檢驗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捂成團,落地開花為宜。當含水量過大,應采取翻松、晾干、風干、換土回填、參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各種壓實機具的壓實影響深度與土的性質、含水量和壓實變數有關,回填表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應按設計要求經試驗確定。2、大面積回填宜用機械碾壓,在碾壓之前先用輕型推土機、拖拉機推平,低速碾壓45遍,使表面平實,避免碾輪下陷;采用振動平碾壓爆破石渣或碎石類土,應先靜壓而后振壓。3、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是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平碾、振動碾不超過2km/h;羊足碾不超過3km/h;并要控制壓實遍數。碾壓機械與基礎3、或管道應保持一定距離,防止將將基礎后管道壓壞或使其移位。4、用壓路機進行填方壓實時,應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碾輪每次重疊寬度約1525cm,邊坡、柱、基礎處填方,壓路機與之距離不應小于0.5m。每碾壓一層完后,應用人工或機械(推土機)將表面拉毛,以利接合。5、用羊足碾碾壓時,碾壓方向應從填土區的兩側逐漸壓向中間。每次碾壓應有1525cm重疊,同時應隨時清除粘著于羊足之間的土料。為提高上部土層密實,羊足碾壓過后,宜再輔以拖式平碾或壓路機壓平。6、用鏟運機及運土工具進行壓實,其移動均需均勻分布于填筑層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壓。7、填土層如有地下水或滯水時,應在四4、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將水位降低。已經填好的土層如遭水浸,應把稀泥產除后方能進行上層回填;填土區應保持一定橫坡,或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利排水,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8、雨期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從運土、鋪填到壓實各道工序連續進行。雨前應壓實已填土層,并形成一定坡式,以利排水。施工中應檢查、疏通排水設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內,造成邊坡塌方或是基土遭到破會。現場道路應根據需要加鋪防滑材料,保持運輸道路暢通。9、冬期填方,要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材料,排降積水,挖出冰塊和淤泥。對室內基坑(槽)和管溝及室外管溝底至頂0.5m范圍內的回填土,不得采用凍土塊或5、受凍得肥粘土作土料。對一般溝槽部位的回填,凍土塊的含量不得超過回填總體積的15%,且凍土塊的粒徑應小于15cm并應均勻分布。填方宜連續進行,逐層壓實,以免地基土或以填土的受凍。大面積填方時,要組織平行流水作業或采取其他有效的保溫防凍措施,平均氣溫在-5度以下時,填方每層土厚度應比常溫減少20%25%,逐層夯實;冬天填方高度應增加1.5%3.0%的預留下陷量。三、成品保護1、回填時,應注意妥善保護定位標準樁、軸線樁、標準高程樁,防止碰撞損壞或下沉。2、基礎混凝土,砂漿應達到一定強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損壞時,方可進行回填。3、基坑(槽)回填應分層對稱進行,防止一側回填造成兩側壓力不平衡,使基礎變形或傾倒。4、夜間作業,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置足夠照明,嚴禁汽車直接倒土入槽,防止鋪填超厚和擠壞基礎。5、已完填土應將表面壓實,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坡水設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坑(槽)浸泡地基。四、安全措施1、基坑(槽)和管道回填前,應檢查基坑(槽)有無坍塌現象,下基坑(槽)操作人員要戴安全帽。2、在填土夯實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邊坡土的變化,對基坑(槽)、溝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險時,應采取適當的支護措施。基坑(槽)邊上不得堆放重物。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