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拆除與恢復施工方案(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86917
2022-07-25
4頁
69.52KB
1、混凝土路面拆除與恢復施工方案(一)、混凝土路面拆除1、路面拆除所用機具設備:(1)、內燃空氣壓縮機;(2)、電動路面破碎機;(3)、風動鑿巖機;(4)、自卸汽車。2、作業條件:(1)、正式施工前須按照設計圖紙在相應路面放樣、劃線,將施工區域用移動圍欄進行封閉。(2)、工程施工現場應當有整齊明顯的“五牌一圖”。五牌即工程概況牌、安全紀律牌、安全標語牌、安全記錄牌、文明施工制度牌,一圖即施工平面圖。(3)、施工前對各種施工機具做全面檢查,經調試證明處于性能良好狀態,機械設備數量應足夠,施工能力應配套,關鍵設備宜有備用設備或應急方案。(4)、提前對現場情況進行調查,并制訂出詳細的試驗路段攤鋪、碾壓方2、案、質量保證措施和預防措施,對參施人員技術交底,并做好試驗段施工總結工作,為展開施工奠定基礎。(5)、由于在施工作業期間會產生較大噪聲和粉塵,因此須做好防塵措施。工程施工應當使用低噪聲設備。對產生噪聲、振動的施工設備和機械,應當采取消聲、減振、降噪措施,保證施工噪聲符合環保要求。同時要注意施工安全,防止碎石飛濺傷及路人。(6)、拆除路面時產生的混凝土塊等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應當在圍擋范圍內分類、集中堆放,并及時密閉清運。未清運的應當及時覆蓋、固化、灑水,不得裸露。未設圍擋的施工現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生活垃圾的堆放不得超過12小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生活垃圾應當按照市容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時間3、方式、地點清運處置,不得私自傾倒。(7)、運輸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和生活垃圾的車輛,應當按照規定使用全密閉運輸裝置,實施全密閉運輸。運輸途中不得拋灑滴漏及車輪帶泥污染道路。(二)、混凝土路面恢復施工1、機具設備(1)、混凝土攪拌機;(2)、混凝土震動梁、混凝土磨光機;(3)、自卸汽車;(4)、電動夯實機;(5)、小型施工工具,如手推車、鐵鍬、掃把、鐵釬、耙子等。(6)、檢測、測量設備,包括平整度儀、3m直尺、擺式摩擦儀、構造深度儀、水準儀、鋼卷尺、35mm鋼絲繩、5m鋁合金導梁、1t倒鏈等。2、作業條件(1)、正式施工前應準備好需用的混凝土現場拌制、攤鋪、壓實等設備,并進行必要的校驗調試工作。4、(2)、鋪筑混凝土前,應檢查下承層的質量,檢驗合格方可鋪筑混凝土。(3)、表面應整平,攤鋪前應清掃干凈。(4)、夜間施工時,必須有充足良好的照明條件。(5)、施工前對各種施工機具做全面檢查,經調試證明處于性能良好狀態,機械設備數量應足夠,施工能力應配套,關鍵設備宜有備用設備或應急方案。3、操作方法(1)、現場拌制混凝土與攤鋪混凝土現場拌制并進行攤鋪、振搗、做面。攤鋪時,現場拌制的混凝土按攤鋪厚度均勻地充滿在恢復路面范圍內,攤鋪時嚴禁拋擲和摟耙,以防離析。(2)、混凝土搗固與成型首先,采用混凝土路面人工整平和振搗,振搗時間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不宜過振。其次,用插入式振動5、器在靠模板邊緣處振搗,以免混凝土在靠模板邊緣處出現蜂窩,振搗時以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現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第三,用平板振動器對不平之處再次振搗并輔以人工補填找平,同一位置不宜少于15秒,以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補填時用較細的混合料原漿,嚴禁用純砂漿填補。最后,再進一步滾揉表面,使表面進一步提漿并調勻。(3)、機械抹光采用圓盤抹光機對混凝土進行粗抹,抹光時盡量順路方向進行,這樣易保證縱向的平整;抹光過程中,將混凝土表面的高處多磨、低處補漿(原漿)的方式進行邊抹邊找平,同時采用直尺配合進行縱橫檢測。機械抹光應在混凝土初凝時進行,一般在混凝土振搗完畢后三小時左右進行。(4)、人工精修精修是保證路6、面平整度的把關工序。為達到要求的平整度,采取“量”、“抹”結合的人工精修方法。“量”即用具有標準線且不易變形的鋁合金直尺,緊貼模板頂面進行拉鋸式搓刮,一邊橫向搓、一邊縱向刮移,作最后一次檢測混凝土頂面的平整度。一旦發現誤差較大,立即進行修補。搓刮前,將模板頂面清理干凈。搓刮后即可用直尺于兩側邊部及中間三處緊貼漿面各輕按一下,低凹處不出現壓痕或印痕不明顯,較高處印痕較深,據此進行找補精平。“抹”即人工用抹子將表面抹平。分兩次進行,先找補精平,等混凝土表面收漿無泌水時,再作第二次精抹,以達到規范要求的路面平整度要求。(5)、抗滑構造制作抗滑構造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車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制作采用拉毛方式進行。我們采用壓紋機進行拉毛,拉毛時保持紋理均勻,順直、深度適宜;并控制紋理走向與路面前進方向垂直,相鄰板的紋理要相互銜接,橫向鄰板的紋理要溝通以利于排水。拉毛以混凝土表面無波紋水跡、混凝土初凝前較為合適。過早和過晚都會影響制作質量。(6)、養護混凝土板抗滑構造制作完畢待混凝土凝固后應立即養護,采用覆蓋塑料薄膜、養護毯及灑水濕養護方式。每天一般灑水4-6次,但必須保證在任何氣候條件下,覆蓋物底部在養護期間始終處于潮濕狀態,以此確定每天灑水遍數。養護時間根據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一般宜為1421天。養護期滿后方可將覆蓋物清除,板面不留有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