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1號發電機吊裝專項安全施工方案(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87446
2022-07-26
29頁
169.54KB
1、目 錄1 編制依據 12 工程概況及主要技術參數 13組織機構 14安全技術核算 35 吊裝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10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07 方案應急處置預案 128 綠色施工 129強制性條文 1310 危險源因素辨識與評價表(附表I) 1511 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表(附表II) 1512 附圖 15附表I:危險源因素辨識與評價表 16附表II: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表 17附圖:發電機定子吊裝示意圖 181 編制依據1.1 國網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規定【2013】(1753號文);1.2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1.3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9.1-2014;2、1.4 起重與運輸;1.5 起重機設計手冊2013年版;1.6 材料力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7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設計的圖紙;1.8 東方電氣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發電機設備圖紙及安裝資料;1.9 江西起重機有限公司提供的QD80/20t型橋式起重機施工圖紙;1.10 GYT-200C型液壓提升裝置說明書(國網北京電力建設設計院)2 工程概況及主要技術參數2.1 工程概況寧夏國電吳忠熱電廠“上大壓小” 2350MW工程1#發電機由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制造,型號為QFSN-350-2-20型,采用“水氫氫”冷卻方式,其額定功率為350MW。汽輪發電機沿廠房縱向順列布置,中心線距3、A排柱為8.5m,距B排柱為13m,1#汽輪發電機基座位于57軸之間。發電機定子采用GYT-200C型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卸車、吊裝、就位。分別將兩臺行車的小車停到靠近B排柱處,在每臺行車大梁小車軌道上放置箱形梁,在箱形梁底部用連接板與根箱型梁采用銷軸連接,箱型梁上部固定放置2臺GYT-200C型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液壓千斤頂),每臺液壓千斤頂采用24根高強度預應力鋼絞線(17-15.2)與箱形梁的一端連接,箱形梁扁擔與450t大鉤用銷軸連接后吊裝定子,啟動液壓提升裝置吊裝定子就位。詳見發電機定子吊裝示意圖。2.2 主要技術參數2.2.1 發電機定子有關參數如下:定子起吊重量 196噸(不包括端4、蓋、冷卻器、底板、出線盒)定子外形尺寸(長寬高) 800044204000mm同側兩吊耳間距 2240mm兩側吊耳間距 4420mm 3組織機構3.1 定子吊裝組織機構序號責任分工姓 名1總 指 揮吳國林2技術總負責代興龍3安全總負責周波4現場負責人丁學明、蔣 斌5現場技術負責蔣等平6起重指揮許金彪、7行車操作王 瑛、戴惠萍812.6m監護郭喜元9地面監護范 勇111#行車液壓提升裝置操作人員白克寧 12機械維護關海睿13電氣維護童一鵬14現場后勤保障、宣傳郭 紅15現場保衛宋立華3.2勞動力組織施工負責人 2人 負責定子卸車、拖運及整個吊裝就位過程的組織協調工作技術員 1人 制定起吊措施,進5、行安全、技術交底及監督整個施工過程中起重指揮 1人 負責定子的吊裝、拖運就位指揮起重工 4人 負責定子的卸車、拖運、起吊及鋼絞線的穿繞及預緊工作操作工 4人 負責液壓提升裝置調試操作及卷揚機的操作和監護安裝工 4人 負責定子專用工具的安裝、拆除專職安全員 2人 負責全過程的安全監督和安全文明施工電工 2人 監護并保證行車、液壓提升裝置動力的正常供應電、火焊工 2人 負責臺板墊板工機具安裝和拆除配合工作3.3 相關作業人員要求3.3.1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3.2 施工負責人,必須由經專業培訓且具有豐富起重施工經驗的人員擔任。3.3.3 所有施工人員在施工前必須參加安全、技術、質量交底6、,并熟悉掌握定子卸車、轉動、拖運吊裝程序、安裝方法和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項。3.3.4 所有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按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施工。施工前對有疑問或不清楚的問題應請教技術人員直至弄懂弄通,不得盲目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技術人員及現場指揮匯報,不得擅自處置。4安全技術核算4.1 箱形梁、行車承載力:箱形梁承載力:F1=定子重量+吊繩重量+450t大鉤重量=196+1+5=202t,按210t校核;箱型梁承載力:F4=(F1+箱形梁重量+鋼絞線重量+2臺液壓千斤頂)/2=105.8t,按110t校核;箱形梁承載力:F2= F4+箱型梁重量=107t,按110t校核;行車大梁承載力:F7、3= F2+箱形梁重量+單臺提升裝置總重=112.5t,按115t校核;4.2 箱形梁校核4.2.1 箱形梁受力計算:4.2.2 確定箱形梁吊孔中心距離為8700mm,如圖二所示。4.2.3 箱形梁截面系數計算:箱形梁截面如圖一,截面系數計算如下:Jx=(BH3-bh3)/12=1001003-78923/12=3271861cm4Wmax=Jx/Y0=2103829.3/50=65437cm3Y0中性層最大距離。4.2.4 箱形梁受力分析:箱形梁下吊耳實際承重F1按210t進行校核計算:Mmax =PL=105000435=45675000KgcmM自重=qL28=108008702/(938、08)=1098726KgcmM= Mmax+ M自重=46773726KgcmL1梁彎曲應力值=M/ Wmax=46773726/65437715Kg/cm21400 Kg/cm2。L1梁撓度fF=PL3/48EJ=2000008703/(482.11062103829.3)=0.62L/700=1.33L箱形梁總長,L=9.3m。4.3 箱形梁校核箱形梁受力按110噸計算,其截面系數計算如下:Jx=(BH3-bh3)/12 =68703-60623/12=752026cm4Wmax=Jx/Y0=752026/35=21468.5cm3Y0中性層最大距離。箱形梁兩端受力的計算距離為4m(小車9、軌道中心距為4.25m,按4.5m計算完全符合要求),計算如下:Mmax =PL=55000150=8625000KgcmM自重=qL2/8=42004502/(6608)= 161079.5KgcmM= Mmax+ M自重=8786079.5KgcmL1梁彎曲應力值=M/ Wmax=8786079.5/21468.5=409.25Kg/cm21400 Kg/cm2。L1梁撓度fF=PL3/48EJ=575004503/(482.1106752026)=0.069cmL/700=0.94cm;L箱形梁總長,L=6.6m。4.4 箱形梁校核箱型梁為兩根,每根受力按115噸校核計算。Jx=(BH310、-bh3)/12=48643-36583/12=5558880cm4Wmax=Jx/Y0=5558880/24=231620cm3Y0中性層最大距離。箱型梁受力計算如下:Mmax=FL=5750067=3852500KgcmM自重=qL2=12001202/2268=10000KgcmM= Mmax+ M自重=3852500+100000=3952500 KgcmL1梁彎曲應力值=M/ Wmax=3952500/231620=17kg/cm2=1400 Kg/cm2上梁撓度梁撓度fF=PL3/48EJ=1150002263/482.1106333165.3=0.0395 L/700=0.32c11、mL箱形梁總長,L=2.26m。4.5 箱形梁下吊耳校核箱形梁與450t大鉤采用4只銷鉸連接,箱形梁上每個連接點采用2只焊接吊耳,吊耳外形尺寸如下圖。吊耳總受力按為Q=200000/8=25000Kg4.5.1 箱形梁下吊耳拉應力校核吊耳如圖可知:A-A截面最大拉應力計算板孔壁承壓應力,MPa;P吊耳板所受外力,P=25000Kg;吊耳厚度,=50mm;d板孔孔徑,d =120mm;R吊耳板外緣有效半徑,R=180mm;r板孔半徑,r =60mm;f吊耳板材料抗剪強度設計值,f=140MPa;計算=5.7 Kg/mm2=56.1Mpaf。4.5.2 吊耳焊縫的核算:=N/(hL)ff垂直于焊縫12、方向的應力,MPa;N焊縫受力,N=1.4P=1.425000Kg =35000Kg;h焊縫的計算厚度,h=0.7hf=0.720mm;L角焊縫的長度,L=500mm;=5Kg/mm2=49Mpaf。4.5.3 銷軸校核每只銷軸承載力:P=200000/4=50000Kg=490KN。4.5.3.1 銷軸最大彎曲強度計算:Mmax= PL/4=4900.16/4=19.6KNmW=d3/32=169560mm3max=M/W=116N/mm2=360 N/mm24.5.3.2 銷軸最大剪應力計算:135648max=16 P /(3d2)=57.8N/mm2=125N/mm24.5.3.3 銷13、軸平均剪應力計算:=P /(2r2)=21.7N/mm2=125N/mm24.6 箱形梁與箱形梁連接吊耳、銷軸校核箱形梁承載力按110t校核。每根箱形梁與箱形梁采用4根連接板連接,上下部位各4只銷軸、4只吊耳,與連接板間的吊耳、銷軸外形尺寸如上圖所示。每只吊耳承載力:P=110/(42)=13750Kg。4.6.1 吊耳校核4.6.1.1 吊耳承壓應力校核板孔壁承壓應力,MPa;P吊耳板所受外力,P=13750Kg;吊耳厚度,=30mm;d板孔孔徑,d =65mm;R吊耳板外緣有效半徑,R=100mm;r板孔半徑,r =32.5mm;f吊耳板材料抗剪強度設計值,f=140MPa;計算=9.5814、7 Kg/mm2=93.95Mpaf。4.6.1.1 吊耳焊縫強度校核:=N/(hL)ff垂直于焊縫方向的應力,MPa;N焊縫受力,N=1.4P=1.413750Kg =15125Kg;h焊縫的計算厚度,h=0.7hf=0.720,mm;L角焊縫的長度,L=220mm;=4.91 Kg/mm2=48.125Mpaf。4.6.2 銷軸校核每只銷軸承載力:P=110/4=27500Kg=269.5KN。4.6.2.1 銷軸最大彎曲強度計算:Mmax= PL/4=269.50.14/4=9.4 KNmW=d3/32=26947.6mm3max=M/W=348N/mm2=360 N/mm24.6.2.15、2 銷軸最大剪應力計算:max=16 P /(3d2)=108.3N/mm2=125N/mm24.6.2.3 銷軸平均剪應力計算:=P /(2r2)=40.6N/mm2=125N/mm24.6.3 連接板校核箱形梁承載力F2=107t,每個連接板承載力F=10700/4=26750Kg。板孔壁承壓應力,MPa;P吊耳板所受外力,P=107000/4=26750Kg;厚度,=40mm;d板孔孔徑,d =65mm;R吊耳板外緣有效半徑,R=100mm;r板孔半徑,r =32.5mm;f板材料抗剪強度設計值,f=140MPa;計算=9.587 Kg/mm2=137Mpaf。4.7 行車大車輪壓的校核16、:根據QD80/20t-21.1m橋式起重機總圖得知,行車大車的最大輪壓在抬吊定子時許用值為283.7kN,即28.95t。行車大梁受力如下圖:F1為行車每根單梁所承受的負載,F1 =57.5t;G為每根橋架的重量,G=16.8t;F2為行車每根單梁所承受的小車負載,F2=21.8/2=10.9t;R1為A排側單梁行車行走輪承受的重量;R2為B排側單梁行車行走輪承受的重量。根據力矩平衡計算可知:R1=45.51,R2=39.67t;每臺行車的每個大梁由兩個行走輪支撐,由上面計算可知,每個大梁的最大支撐力為R2=48.66t,因此每個行走輪所受的壓力為:45.51/2=22.755t28.95t17、。這說明行車的輪壓是滿足定子吊裝要求。4.8 定子吊裝鋼絲繩受力計算:用兩臺行車抬吊定子,鋼絲繩選用2根長30米64(6371)的鋼絲繩, 每點3股受力,共四點受力。鋼絲繩的夾角為29,如圖所示,鋼絲繩斜向受力為56.58t。64(6371)的鋼絲繩在抗拉強度為1700MPa時,破斷拉力F=52D2=212.992t,因此鋼絲繩的安全倍數為:K=(212.9923)/ 56.58=11.296 滿足使用要求。4.9 發電機定子提升高度校核采用CAD軟件1:1制圖,校核在發電機提升過程中,各箱型梁與行車、房屋架間空擋尺寸滿足吊裝要求:發電機定子提升至12.6米平臺,定子最底部位較12.6米高2018、0mm時,箱型梁頂面距離行車橋架底面距離為310mm;箱型梁橫擔在行車橋架小車軌道上,箱型梁頂面距離房屋架最底面距離為1000mm。4.10 GYT-200C型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負荷率計算單臺GYT-200C型鋼索式液壓提升裝置設計滿負荷承載力為200t。在定子吊裝過程中,單臺液壓提升裝置最大承載力為100t,折減系數取0.8,計算負荷率如下:負荷率=106.5/(0.8200)=66.56%,滿足吊裝要求。5 吊裝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5.1 電源問題為保證定子在吊裝過程中的順利進行,現場要求配備的電源必須可靠,且須有經驗的電工兩名在現場準備隨時應急。電源必須滿足四臺液壓提升裝置同時起吊的要求19、,確保在吊裝過程中用電不出現任何問題,必要時設置兩趟供電線路,以備應急使用。5.2 監護問題定子吊裝的時間,約需240分鐘,要求現場安排的監護人員不得離開各自的監護崗位,發現問題及時向指揮通報。定子吊裝過程涉及的范圍大、人員多。因此,吊裝過程中必須統一指揮,統一調動、統一安排。沒有指揮的命令,任何人無權擅自進行操作;任何人無權隨意進行指揮。5.3 施工前檢查由于定子吊裝是汽機設備吊裝中的最重件,吊裝難度大,技術性強、涉及面廣,安全隱患相對較多。因此,在吊裝前必須對吊裝使用的各種設備進行詳細、認真的安全檢查。并對液壓提升裝置布置好后,進行一次系統、徹底的檢查。a 對吊裝中使用的液壓提升裝置及行車20、要進行認真的檢查,對剎車應特別檢查;該更換的部件一定要更換,排除一切存在的隱患,確保吊裝全過程行車不出現任何問題,運行安全、靈敏、可靠。b 對吊裝中使用的索具進行詳細認真的檢查,不合格的索具嚴禁使用。c 吊裝前兩臺行車并車后必須進行空負荷行走,檢查確認操作同步,同時檢查軌道平整度,確保吊裝過程中行車行走平穩無卡澀、跳動。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6.1 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做技術交底,凡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明確崗位職責,堅守崗位,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6.2 進入施工現場正確佩戴安全帽,施工作業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6.3 在定子吊裝前,成立定子吊裝領導小組,吊裝工作必須在總指揮的統一領導下進行。21、所有人員必須各負其責,在吊裝過程中,如發現任何問題,都必須及時報告總指揮,不得擅自處理,遇有危險情況時,各崗位均可發出暫停起升的信號。6.4 吊裝前必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并經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行吊裝。方案一經批準,任何人無權更改。如需更改,必須經過總工批示后方可進行。6.5 應由有經驗的起重工負責各部件的起吊、指揮工作。起重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起重指揮人員指揮信號清楚、明確、手語標準。6.6 行車司機要有豐富的操作經驗,熟悉行車的各種機械性能。行車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精力集中,服從指揮,聽清信號后操作,嚴禁無信號私自操作。6.7 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正確使用各種安22、全保護用品,所用的安全帽、安全帶、速差保護器、防墜繩、速差保護器要經檢驗合格。6.8 進行高空作業人員應無恐高癥、心臟病等病史、施工作業前嚴禁飲酒和服用安眠藥類。6.9 用對講機指揮時,一定要將所用頻道鎖定并檢查對講機的電力是否充足,電池與機身接觸是否良好,必要時,應配備足夠的備用電池。6.10 吊裝前必須對現場所使用的一切與吊裝有關的工器具進行一次徹底的安全檢查,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經簽字認可后方可進行起吊作業。6.11 定子吊裝時,在現場設警戒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6.12 所有施工人員在定子吊裝時要保持清醒頭腦,防止手腳被擠傷、碰傷。6.13 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相互提醒,相互監23、督避免發生傷人事件。6.14 定子吊裝作業時,吊裝口零米應設圍欄,吊裝作業區域,暫停其它任何作業,如電、火焊。6.15 起吊前做三次試吊。吊起離地面100mm時,小范圍內作起、停試驗,然后停機作全面檢查,確認無任何異常情況后,方可正式起吊。6.16 在定子上升和平移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監護扁擔的水平,嚴禁定子與土建柱子相碰撞,并隨時通知指揮人員,保證定子吊裝過程的順利。6.17 摘鉤時,要防止卡扣、銷子、襯墊的管皮等從高空墜落,為防止這些現象發生,要在吊裝前做好預防措施,拴上牢固的安全保險繩。6.18 行車用電必須得到可靠的保證,吊裝前應與電力供應部門取得聯系,確保施工用電。6.19 現場應設24、值班車一部,以防止發生意外而做緊急救護。6.20 施工現場禁止吸煙。6.21 施工人員著裝要整齊、統一。6.22 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垃圾及時清理,集中回收,做到 “工完,料盡,場地清”,確保施工區域整潔。7 方案應急處置預案7.1 機械傷害7.1.1 接到機械設備事故報告,啟動應急計劃,通知承擔應急職責的有關單位和人員到達指定位置,按照分工職責,進入應急事件的處置實施階段。7.1.2 通知現場人員立即開始搶險?,F場司機根據情況撥打就地搶救電話。7.1.3 組織搶險隊伍,清理現場,同時疏散事故危險區內其他人員撤離。7.1.4 事故得到控制或完結后,由應急項目小組發布結束指令,并對機械設備事故25、原因、損失進行分析。7.2 高處墜落7.2.1 發生事故后,除要立即報告相關人員外,還應立即采取緊急救護措施,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固定、救運等,并盡快與醫院取得聯系。7.2.2 對事故區域進行保護,疏散事故區域人員,對危險區域工作的人員暫停工作退到安全地帶,在危險區域拉警戒繩,設置警告牌,限止無關人員通行、流動。由施工區域的安全員聯系相關施工負責人,消除危險因素。7.2.3 發生高空墜落,應用平板(鋼制或木制)將傷員抬出,不能抱胳膊抬腿,避免造成新傷害。7.2.4 與相關單位交叉工作時,盡可能減少高空作業,相互告知危險區域,并設置警告標識。當人身傷害發生時,應即告知相關單位,并相互協助做好現26、場搶救工作。7.2.5 事故得到控制或完結后,負責人對外發布消息,解除危險警報。7.3 應急措施7.3.1 由工區安全員告知危險區域的工作人員,暫停工作,退出到安全地帶;7.3.2 危險區域設置警告牌,拉警戒繩;7.3.3 禁止無關人員通行、流動、圍觀,奔跑。7.3.4 施工區安全員聯系相關施工負責人,消除危險因素。8 綠色施工8.1 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設備按要求的位置進行堆放,按材料品種、規格堆放整齊。8.2 設備清理使用油脂類材料應有專門的庫房保管,不得對現場地面及環境造成污染,廢棄的油料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8.3 施工邊角料、垃圾及時清掃干凈,集中堆放、集中清理。應有專人負責清掃27、。集中存放應在現場垃圾倉和垃圾桶,嚴禁凌空拋擲,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分類存放,并應及時清運出場。8.4 進入現場的材料、設備不得堵塞安全通道。8.5 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車輛的噪音、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環保排放標準的要求,超出標準要求的不得進入現場。8.6 不得在施工現場焚燒各類廢棄物。8.7 施工噪音控制:動用的機械能設備噪音55dB。8.8 防止光污染。施工照明燈具的安裝位置進行合理放置。8.9 防止灰塵污染。保持施工現場清潔,現場衛生清理時,防止直接干掃,必須先撒水,采取降塵措施后,再行清掃;對設備表面除銹時,須設置防塵圍護設施,防止除銹的塵埃外揚;如遇現場噴漆,采取相應圍護措施,防止28、漆霧瓢散。8.10 防止廢物亂丟。施工現場廢物,要有專人管理,并進行標識、隔離。施工人員要盡量節約材料,減少廢物產生。仍有回收價值的廢物,要送物資回收部門進行處置。廢棄物管理施工設備、機具應有專人進行管理,對使用的油、液等要有防止向大地滲漏措施。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貯存場地,廢棄物應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標識。廢棄物的運輸確保不遺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準的單位或場所進行處理。對可回收的廢棄物做到再回收利用。9強制性條文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DL5009.1-20029.1 起重機的操作人員9.1.1 起重機的操作人員應經專業技術培訓,29、并經實際操作及有關安全規程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后方可獨立操作。9.1.2 起重機的操作人員應熟悉所操作起重機各機構的構造和技術性能以及保養和維修的基本知識。9.1.3 作業前應檢查起重機的工作范圍,清除妨礙起重機行走及回轉的障礙物。檢查軌道是否平直,有無沉陷;軌距及高差是否符合規定。9.1.4 作業前應按照本機械的保養規定,執行各項檢查和保養。9.1.5 起重機安全操作的一般要求:9.1.5.1 應在確認起重機上及周圍無人后方可閉合主電源開關;如主電源開關上加鎖或有標示牌時,應待有關人員拆除后方可閉合主電源開關。9.1.5.2 閉合主電源開關前,應確認所有控制器手柄都處于零位。9.1.5.3 30、應對制動器、吊鉤、鋼絲繩以及安全裝置等進行檢查并做必要的試驗。如有異常,應在作業前排除。9.1.5.4 進行維護保養時,應切斷主電源開關,加鎖并掛上標示牌;如有未消除的故障,應通知接班的操作人員。9.1.5.5 起重機作業時,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操作室。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精力集中,未經指揮人員許可,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9.1.6 操作人員應按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進行操作。如指揮信號不清或將引起事故時,操作人員應拒絕執行并立即通知指揮人員。操作人員對任何人發出的危險信號均必須聽從。9.1.7 操作人員在起重機每個動作的操作前,均應發出戒備信號。起吊重物時,吊臂及吊物上嚴禁有人或有浮置物。9.31、2 起重機的指揮人員9.2.1 起重機的指揮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按GB 5082的規定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后方可上崗指揮。9.2.2 指揮人員的職責及要求:9.2.2.1 指揮人員應按照GB5082的規定進行指揮。如采用對講機指揮作業時,必須設定專用頻道。9.2.2.2 指揮人員發出的指揮信號必須清晰、準確。9.2.2.3 指揮人員應站在使操作人員能看清指揮信號的安全位置上;當跟隨負載進行指揮時,應隨時指揮負載避開人及防障礙物。9.2.2.4 指揮人員不能同時看清操作人員和負載時,必須設中間指揮人員逐級傳遞信號,當發現錯傳信號時,應立即發出停止信號。9.2.2.5 負載降落32、前,指揮人員必須確認降落區域安全方可發出降落信號。9.2.2.6 當多人綁掛同一負載時,應作好呼喚應答,確認綁掛無誤后,方可由指揮人員負責指揮起吊。9.2.2.7 用兩臺起重機吊運同一負載時,指揮人員應雙手分別指揮各臺起重機以確保協調。9.2.2.8 在開始起吊時,應先用微動信號指揮,待負載離開地面10cm-20cm并穩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揮。在負載最后降落就位時,也應使用微動信號指揮。10 危險源因素辨識與評價表(附表I)11 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表(附表II)12 附圖附表I:危險源因素辨識與評價表序號工程名稱施工項目施工項目危險因素可能導致事故危險性評價 D=LEC危險級別LECD1發電機定33、子吊裝施工準備安全設施不完善高處墜落 物體打擊16159032設備、材料倒運繩索捆綁不牢、操作失誤、配合不當、運輸超載起重傷害,物體打擊16159033設備、材料堆放不規范物體打擊133914高處作業未系掛安全帶 違章作業高處墜落3647225兩臺行車不同步行車之間不同步,造成連接斷開11101016腳手架搭設不合格 違章作業物體打擊高處墜落1341217施工階段起重索具超負荷使用起重傷害15105028傳送物料拋擲 物體打擊 3635429手觸或跨越正在行進的鋼絲繩人身傷害33763210起重工指揮信號不清起重傷害111010111未按要求選用鋼絲繩、吊具起重傷害111010112疲勞作業、精神緊張人身傷害36118113設備吊裝過程發生碰撞設備損壞、起重傷害361181序號項目名稱施工項目作業活動環境因素排放去向環境影響打分法控制措施ABCDEF合計軌道潤滑脂亂丟地面污染土地1111116潤滑脂采用廢舊油桶回收廢破布及棉紗亂丟地面污染施工環境1111116廢破布及棉紗扔入指定垃圾箱內生產廢料亂倒地面污染施工環境1111116生產廢料倒入指定垃圾箱內附表II: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表附圖:發電機定子吊裝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