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客運專線本溪樞紐以及丹東站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87592
2022-07-26
23頁
262.04KB
1、沈丹客專本溪樞紐以及丹東站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溪田線第二次施工便線) 中鐵九局集團六公司沈丹客專本溪樞紐項目經理部2011年8月6日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一、 工程概述1、編制范圍:溪田線施工便線XTK2+297.64-K2+800,沈丹乙線上行線K60+800-K63+800。2、編制依據: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圖紙新建鐵路沈陽至丹東鐵路客運專線施工過渡方案線路平面圖60.8溪田線接沈丹乙線上行線次施工便線 XT便K2+297.64XT便K2+800線 路 平 面 圖;新建鐵路沈陽至丹東鐵路客運專線施工過渡方案線路平面圖60.8溪田線接沈丹乙線上行線次施工便線 XT便K2+3382、.13XT便K2+800 線 路 縱 斷 面 圖3、編制原則:堅持施工與運輸兼顧,優化施工方案,確保既有鐵;路的運輸安全和暢通。4、工程概況由于新建乙線在DK63+200處與既有乙線交叉,交叉位置高差3.4m,為保證乙線正常施工,需要將乙線轉便線運行,然后施工新乙線。又由于溪田線次便線占用乙線便線線位,為保證本溪站整體施工工期要求,所以將溪田線及乙線同時轉便線運行,然后拆除溪田線一次便線及既有乙線,新鋪乙線線路。又由于既有乙線通過太子河大橋立體交叉換邊,因此在施工BDK62+800-BDK63+800處便線同時需要將K60+800處線路轉入本格線位。在DK63+500至DK63+800處將既有3、線路進行撥移與乙線次便線連接。既有沈丹乙線上行線DK60+800DK63+800段線路曲線最小半徑為378m,緩和曲線長120m;沈丹乙線下行線DK60+800DK63+800段線路曲線最小半徑為500m,緩和曲線長100m。上下行線軌型均為60kg,長軌,型混凝土枕,彈條型扣件,碎石道床,線路最大縱坡10.2。既有溪田線XTK2+270XTK2+800段線路曲線最小半徑為400m,軌型為50kg,S-2型混凝土枕,彈條型扣件,線路最大縱坡3.5。新建乙線便線起點里程為沈丹乙線K62+800,終點里程為沈丹乙線K63+800,全長1.0km。便線最小半徑采用510m,緩和曲線長90m,最大縱坡4、7.5,限速45km/h。由于受線路縱坡調整影響,BDK63+100-BDK63+200公里處需要利用封鎖時間拆除溪田便線,然后落道,最大落道量1.0m。平面位置最大撥量4.5m。線路鋼軌采用50kg,扣件采用彈條扣件,X型混凝土枕。每公里鋪設1760根。道床厚度采用0.35m碎石道床,級道碴。路基面采用4%單斜面,路基半寬4.0m,路肩外側設置排水溝,溝寬0.4m,溝深0.6m。水溝外側設2.0m平臺。軌料盡量采用既有線路利舊。與既有線鋼軌連接處采用異型軌連接。溪田便線點里程XTBK2+297.64,終點里程XTBK2+800,全長0.502km,便線最小半徑采用600m,緩和曲線長40m,5、最小夾直線長36.16m,最大縱坡3.8。限速45km/h。由于受線路縱坡調整影響,XTBK2+370-XTBK2+570需要落道,最大落道量0.10m。平面位置XTBK2+650處最大撥量3.0m。線路鋼軌采用50kg,扣件采用彈條扣件,X型混凝土枕。每公里鋪設1760根。道床厚度采用0.35m碎石道床,級道碴。路基面采用2%單斜面,路基半寬4.0m,路肩外側設置排水溝,溝寬0.4m,溝深0.6m。水溝外側設2.0m平臺。軌料盡量采用既有線路利舊。與既有線鋼軌連接處采用異型軌連接。在溪田線上插入L1號道岔,在上行線上插入L3號道岔,連接L1號與L3號道岔間渡線,撥移溪田線及上下行線與便線連接6、,拆除既有L1、L3號道岔及既有溪田線、上下行線。L3號道岔為50-1/12,L1號道岔為50-1/9單開道岔, L3號道岔位于沈丹乙線上行線BDK63+323.75,L1號道岔位于溪田線上XTBK2+438.38處。二、主要工程數量1、路基挖土:3000m3 2、拆除線路:0.80km 3、新鋪線路50kg:0.60km 4、新鋪線路60kg:0.40km5、撥移線路:0.60km6、線路落道:0.40km7、鋪道碴:2500m3 8、道床清篩:2000m39、新鋪道岔:2組三、組織機構1、指揮長:曹軍2、現場負責人:彭德軍3、技術負責人:陳奮龍4、安質負責人:張偉5、材料負責人:夏開斌6、7、駐站聯絡員:郭廷敏7、防護負責人:王邦義8、防護員:蘇燕、付春華9、施工人員:1000人四、具體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插入L1號道岔及溪田線便線施工1、施工方案施工地點:溪田線2km276m-2km800m施工項目:拆除線路,撥移線路,新鋪線路,插入道岔,線路落道,清篩道床,路基挖方,大機搗固。施工封鎖日期及時間:2011年10月10日18:30-10月11日6:30施工等級:級。施工內容及影響范圍:.封鎖本溪站溪田線L3號道岔至進站信號機XT間線路12小時,同時封鎖本溪至小堡區間2km457m-2km800m間線路12小時。在2km276m-2km800m拆除線路,撥移線路,開挖路基土方,新鋪8、線路,線路落道,清篩道床,大機搗固。 . 10日8:00封鎖L1岔后安全線,拆除線路,開挖路基土方,新鋪線路。 施工結束后,開通新L1號、L3號道岔,L1號道岔為50kg-1/9左開道岔,直股與溪田線連接,曲股接安全線。.工程車、軌道車參加作業,收舊軌料。.開通前30分鐘,電務修改聯鎖。施工單位及負責人:曹軍 配合單位:丹東工務段、沈陽電務段、本溪車務段、沈陽供電段、沈陽通信段,九局電務公司,沈陽工務機械段。2、施工方法:本次施工的主要目的是撥移溪田線與便線連接,同時拆除次溪田便線,開挖路基土方,新鋪乙線便線。第一步:施工前準備1、土方施工由于溪田線二次便線位于既有貨物站臺上,需要拆除既有站臺9、,開挖土方。施工前在既有路肩上開挖探溝,探溝深1.5m,長度15m,沿線路方向每50m一道。探溝采用人工開挖,發現電纜等地下管線及時通知現場監控人員進行防護,地下隱蔽物探明后,再開挖路基土方。路基達到設計標高后,技術及時測量線路中樁,下達技術交底。2、線路鋪設溪田線L3號道岔至K2+600段線路直接按照設計線位鋪設。路基面驗收合格后,開始攤鋪道碴,道碴采用機械攤鋪,碾壓,然后根據技術交底需要攤鋪高度采用人工找平。道碴鋪設完成后,開始散枕,枕木用鏟車運至道床上,然后用人工擺正,排擺枕木時,根據線路中樁掛好枕木邊線,然后根據每根鋼軌枕木數量排擺枕木。鋼軌采用人工布軌以及安裝扣件,軌縫通過測量軌溫進10、行計算,按12mm預留。線路搗固采用小型液壓搗固機組進行,同時使用軟軸搗固機、手提式搗固機配合,所有連接導線由電務公司進行安裝。線路預鋪完成后,由建設單位進行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準進行封鎖轉線施工。3、道岔鋪設L1、L3號道岔直接在本格岔位鋪設,鋪設前將路基面清理整平,然后鋪設岔枕。岔枕按照編號順序布置,滑床板以及扣件均按照編號進行安裝。道岔鋪設完成后,電務安裝轉轍機,并手搖進行調試,發現尖軌有不密貼或尖軌存在空吊板時,及時進行調整,最后經驗收合格后再進行封鎖轉線施工。第二步:封鎖施工1、拆除線路先拆除L1號道岔及安全線,然后將溪田線K2+276K2+550間線路拆除。線路采用人工拆11、除,螺帽使用機械拆卸,扣件拆下后及時分類裝袋。魚尾板及魚尾螺栓拆下后均成套堆放保管。鋼軌拆除后人工用撬棍撥移至左側路肩堆放。枕木人工抬至線路左側路肩上,道床鏟車清除。拆除道岔時,先將道岔架起,然后穿入滑到,安裝滑輪,將道岔整體橫移至線路右側路肩上。安全線拆除時,將既有絕緣接頭位置由電務段進行調整,然后拆除線路,施工路基土方,新鋪線路。拆除道岔及線路需要30分鐘。勞力280人。其中拆除線路200人,拆除道岔80人。配備鏟車2臺,吊車2臺。2、開挖路基土方,新鋪線路。線路拆除后,使用6臺挖掘機,30臺自卸汽車開挖路基土方。挖方段位于XTK2+400XTK2+520,全長120m,路基開挖平均寬度812、m,平均深度0.8m,每臺挖掘機負責20m長,約125立土方,5車土。土方開挖需要120分鐘,每車土24分鐘。土方施工完成后攤鋪道碴,道碴需用量600立,施工前用自卸汽車裝好,停在明山路上。道碴卸在路基面上后,使用鏟車攤鋪,根據道床面標高,一次攤鋪到位。攤鋪道碴需要60分鐘。軌排提前在線路左側預鋪完成,道床鋪設完成后,用吊車將軌排吊裝就位,然后及時回填道碴,搗固。軌排采用50kg-12.5m。軌排吊裝需要60分鐘。3、撥移線路、落道、清篩道床XTK2+600XTK2+800段利用既有線進行撥移。其中撥量小于0.5m采用人工使用撬棍直接撥移,撥量大于1m段采用穿滑道,墊魚尾板然后再用人工撥移。線13、路封鎖后,將既有道床人工耙平,達到設計標高,撥移后直接將線路落道。即落道與撥移作業同步進行。道碴扒除時進行清篩。道床扒除后,在枕木空內穿入滑道,然后用起道機將線路架起,在滑道上墊好魚尾板,魚尾板上承接線路2根枕木。每根滑道上安裝2塊魚尾板分別承受兩股鋼軌下枕木。滑道安裝完成后,施工人員使用撬棍開始撥道。首先進行荒撥,然后找細。撥道前技術人員在線路路肩上加設護樁,撥道時由技術人員配合,利用護樁控制線路中心線。線路荒撥時由技術人員控制線路中樁,工長負責看道。找細時由一人負責點鎬,工長負責看道同時指揮撥道。線路撥移到位后,及時回填道碴進行搗固,同時線路長平,長直,高低,水平等幾何尺寸進行調整。本段曲14、線外股超高采用10mm。撥移線路,落道,整道,搗固需要120分鐘。勞力160人。4、大機搗固機搗車在施工封鎖后,由小堡站進入封鎖施工地點停留,線路撥移及鋪設完成后,及時進行搗固。搗固時需要工務段人員配合檢查線路,并做好檢查記錄。溪田線需要一組機搗車。搗固時間60分鐘。施工結束后溪田線2km500m至沈丹乙線上行線63km283m間便線開通后首列限15km/h,第二列限25km/h,至下次封鎖前限45km/h。(二)上下行線封鎖施工1、施工方案施工地點:沈丹乙線上、下行線60km800m-63km800m施工項目:拆除線路,新鋪線路,撥移線路,轉便線,大機搗固。施工封鎖日期及時間:2011年1015、月10日21:30-11日4:30施工等級:級。施工內容及影響范圍:(1)封鎖本溪站至威寧站區間上行63km195m-60km800m間線路。(2)封鎖威寧站至本溪站區間下行線60km800-63km534m間線路。(3)封鎖本溪站上行線進站信號機XSAN至123號道岔間線路(不含123號道岔)(4)封鎖本溪站下行線L7/L13號道岔至XSA間線路(不含道岔)。(5)拆除線路,撥移線路,落道,轉便線,大機搗固。 (6)施工結束后,將上下行線轉便線行車。(7)軌道車參加作業,收舊軌料。(8)開通前30分鐘,電務修改聯鎖。施工單位及負責人:曹軍 配合單位:丹東工務段、沈陽電務段、本溪車務段、沈陽供16、電段、沈陽通信段、九局電務公司、沈陽工務機械段。2、施工方法:本次施工的主要目的將上、下行線轉便線行車,拆除既有上下行行線,拆除L3號道岔,施工本格上、下行路基及線路。第一步:施工前準備1、拆除既有涵洞,填筑土方,新鋪線路。既有溪田線上K63+400處小橋需要拆除,然后將河道清淤,安裝直徑1.2m涵管。將上行線小橋擋碴塊鑿除,并在橋下安裝直徑1.2m涵管。在溪田線外側,對應上行線里程K63+339處將涵洞集水井鑿除,用滲水土回填壓實。小橋及涵洞處理完成后及時填筑路基土方,然后新鋪線路。最后經驗收合格后再進行封鎖轉線施工。第二步:封鎖施工1、撥移線路、落道、清篩道床上、下行線K60+900K6117、+000段與K63+500K63+600段利用既有線進行撥移。其中撥量小于0.5m采用人工使用撬棍直接撥移,撥量大于1m段采用穿滑道上墊魚尾板然后再用人工撥移。線路封鎖后,將既有道床人工耙平,達到設計標高,撥移后直接將線路落道。即落道與撥移作業同步進行。道碴扒除時進行清篩。道床扒除后,在枕木空內穿入滑道,然后用起道機將線路架起,在滑道上墊好魚尾板,魚尾板上承接線路2根枕木。每根滑道上安裝2塊魚尾板分別承受兩股鋼軌下枕木。滑道安裝完成后,施工人員使用撬棍開始撥道。首先進行荒撥,然后找細。撥道前技術人員在線路路肩上加設護樁,撥道時由技術人員配合,利用護樁控制線路中心線。線路荒撥時由技術人員控制線路18、中樁,工長負責看道。找細時由一人負責點鎬,工長負責看道同時指揮撥道。線路撥移到位后,及時回填道碴進行搗固,同時線路長平,長直,高低,水平等幾何尺寸進行調整。由于上下行線路同時撥移,所以撥移線路,落道,整道,需要240分鐘。勞力400人。2、大機搗固在10月9日、10日兩天將大機搗放入DK61+100至DK63+000間上下行線路,將新鋪線路進行搗固,搗固完成后機搗車停留在新鋪線路內。在10月10日至10月11日,機搗車在施工封鎖后,經上、下行線分別進入封鎖施工地點停留,線路撥移及鋪設完成后,及時進行搗固。主要搗固兩側轉線頭處線路及K63+000至K63+300間新鋪線路。上、下行線搗固完成后機19、搗車經123號道岔及L7/L13號道岔進入本溪站。搗固時需要工務段人員配合檢查線路,并做好檢查記錄。上下行線需要兩組機搗車。搗固時間需要1小時。上、下行線60km800至63km800開通后首列限15km/h,1小時內限25km/h,2小時內限35km/h,至下次封鎖前限45km/h。五、安全措施(一)、人身安全1、在施工前必須成立施工安全組織機構。2、由作業隊長擔任現場總指揮(施工負責人),同時按任務劃分地段和施工程序劃分小組,并指派專人負責,明確任務,明確安全責任。3、對參與作業人員進行施工教育,做到“四明確”,即明確施工步驟;明確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明確責任范圍:明確責任分工。4、特殊工種20、要持證上崗。5、施工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1)不得在鐵路道心、枕木頭和線間距小于5米的兩線間行走,所持料具不得侵入建筑限界(距線路中心2.44米)(2)橫越線路時,應確認兩側走行機車車輛后方可通過。(3)不得鉆車、扒車、跳車、不得從車底下傳遞料具,不得在車輛底下和車輛兩側及線路股道上或有危險處坐臥。6、一切行動聽指揮,團結協作。7、施工期間應保證糖茶水供應,配備醫療急救,防暑藥品。8、鋼軌搬運裝運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嚴禁直接用手搬運或肩扛,并不得拋擲。抬運鋼軌的跳板表面有防滑設施,跨度不大于4m時,中間加支撐,且坡度不陡于1:3,厚度65mm,寬度400mm。扛運木枕宜1人1根,并有固定人員搭肩21、,抬運砼枕宜4人1根。(二)、行車安全1、施工時不得超范圍準備。2、軌道電路必須由電務人員配合下進行施工,作業工具必須加裝絕緣保護,防止工具連電而影響行車信號。3、施工負責人應根據批準的施工計劃,指派駐站聯絡員辦理登記要點申請手續。4、施工負責人在接到允許施工命令后,必須確認施工的起止時間,并根據施工地點所在位置設置可靠防護后,方可指示開工。施工負責人應保證在施工命令規定的時間內撤離施工區段。5、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保持與車站值班員的聯系,施工地點與車站和調度所之間應有可靠的通信聯絡。6、施工封鎖結束,施工負責人應確認線路及設備己具有正常運行條件,并與工務段有關人員共同確認后,撤除防護信號并辦22、理消記手續。(三)、材料堆碼1、封鎖施工的材料、軌排堆放應符合規定,不得侵入界限。2、枕木分層堆碼時不要超出限高,采用加楔子、捆綁等措施進行穩固。3、軌料裝車不得超限、超載、偏載,并綁扎牢固;車輛未停穩前,不得進行裝卸作業,軌料堆碼在指定場地堆碼穩固,不得侵入限界。4、砼軌枕堆碼上下保持同位,且每層間在承軌槽處用小方木等支墊,支墊物頂面高出擋肩或螺旋道釘頂面20mm,不得超過14層。木枕人工堆碼不得超過10層。機械堆碼不得超過30層,每隔5到7層設置垂直方向的支墊木枕,便于機械吊裝。木枕堆放區有防火措施,并與生活區分開。5、當天換下的舊鋼軌撥至碴肩及時返還工務段,做到工完料凈。(四)、施工防護23、1、站內及區間封鎖施工,按規定設置停車信號牌。設置專人看護。2、封鎖施工及慢行,減速牌防護上注明規定的行車速度。設置專人看護。3、確保行車和施工安全,必須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未設好防護,不得進行施工作業,線路狀態未恢復到準許放行列車的條件,禁止撤除防護,施工防護信號的設置與撤除由施工領導人決定。4、防護員必須由熟悉鐵路行車有關規章制度和施工作業情況,經鐵路局有關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上崗證書的年滿18周歲的正式職工擔任,一經派定后不得隨意調換。凡線間距不足規定時,設置矮型(1m高)的移動減速信號牌在移動減速信號牌上,注明規定的慢行速度。5、使用小型養路機械在線路上進行作業時,作業負責人應由線路24、工長(或班長)擔任,并設專人防護。工地設防護人員,車站行車室設駐站聯絡員,必要時在工地兩端設防護人員。防護人員應使用通訊設備,還可采用列車接近自動警報器。采用小型養路機械群封鎖線路作業,按規定進行防護。6、使用小型養路機械在線路上進行作業時駐站聯絡員應與車站值班員加強聯系,與工地防護人員應至少每35min通話一次,如聯系中斷,工地防護人員應立即以停車信號防護,并通知作業負責人停止作業,機具下道,將線路恢復到準許放行列車的條件。7、夜間施工時需要備足照明設施,警戒桿及警戒繩需要安裝反光標識。8、設置或撤除移動停車信號的程序:設置移動停車信號防護時:抄錄并確認施工封鎖命令施工領導人通知兩端防護員設25、置響墩,并展開停車信號進行防護設置施工地段兩端的移動停車信號發出施工命令.撤除移動停車信號防護時:施工領導人檢查確認線路已達到放行列車條件撤除施工地段兩端的移動停車信號通知兩端防護人員撤掉響墩,收起停車手信號,確認線路處于開通狀態通知車站開通線路。放行列車條件和線路養護維修標準:項目列車限速列車不限速1、軌道盒內及軌枕頭部道碴不小于1/3填滿,但大修整理作業及維修搗固作業扒開道床不在此限;炎熱天氣應嚴格控制扒開道床長度,午休時應全部回填;無縫線路應嚴格控制,按其作業軌溫條件辦理2、枕底道碴串實搗固密實3、軌枕每隔6根可空1根均勻不缺4、道釘或扣件1、半徑小于或等于800m曲線地段,接頭2根軌枕26、和橋枕上道釘、扣件齊全有效2、其他地段可每隔1根釘1根或每隔2根擰緊1根道釘、扣件齊全有效,符合鐵路線路維修規則的規定5、接頭螺栓每個接頭至少擰緊4個(每端2個)接頭螺栓齊全,扭距符合鐵路線路維修規則的規定6、鉤螺栓每隔3根橋枕擰緊1根每隔1根橋枕擰緊1根(按明橋面式布置,單根拆除護本時,允許每隔3根橋枕擰緊1根)7、起道順坡(含墊碴)不小于200倍臨時不小于200倍,收工時不小于400倍,容許速度大于120km/h的線路,順坡長度不小于起道高度的600倍,收工時不小于1200倍8、凍害墊板時平臺兩端的順坡不小于200倍符合鐵路線路維修規則的規定項目作業驗收(mm)經常保養(mm)臨時補修(m27、m)160v120正線120v100正線v100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160v120正線120v100正線v100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160v120正線120v100正線v100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軌距+4-2+6-2+6-2+6-2+6-4+7-4+8-4+9-4+8-4+8-4+9-4+10-4水平44456668891011高低44456668891011軌向(高低)44456668891011三角坑 緩和曲線(曲線)直線和圓曲線4445556766784445666888910線路靜態幾何尺寸容許偏差管理值如下:線路經設備管理單位組織復查后開通,開通后組織整修并確認線路已達規定要求并做好28、記錄后,方準收工。9、線路封鎖后,按照路局發施工計劃內容,對道岔進行鉤鎖以及釘固,鉤鎖時由車務段負責鉤鎖,釘固時由施工單位釘固,車務段派人現場監控。道岔后線路安裝臨時車擋時,車務段派人監控,確定車擋位置。拆除線路時,絕緣接頭位置由電務公司拆除,在拆除線路時,由電務段派人監控。10、路基土方采用機械施工,施工時在既有路肩上安裝警戒桿,掛好警戒繩,設置專人指揮機械,做到一機一人看護。(五)、安全管理領導組織機構1、組織成員組 長:曹軍(作業隊長) 副組長:胡永久(作業隊副隊長)成 員:于厚文、劉春輝、張偉、郭廷敏、童明文2、人員職責 作業隊安全領導組:負責整個工程安全管理。 技術負責人:施工前制定29、安全措施,對各專業施工隊、各班組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物資負責人:施工前制定出物資設備安全管理細則,施工所用的物資設備安全管理落實到人,并在施工過程中檢查落實情況。 安全負責人:施工前監督其他各部門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并在施工中檢查、監督措施的落實情況,是安全管理的歸口管理部門。 工程施工隊負責人:對各主管部門所擬定的安全措施、安全管理細則應嚴格執行,保證施工生產安全的實施,并把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每個人身上。 其它部門負責人:制定施工現場的防火等安全管理制定,并監督、檢查落實。(六)、施工生產安全管理制度1、教育制度:參加本工程的全體職工,特別是三新人員30、都要進行一次施工生產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管理觀、操作觀和“目標觀”,形成全員性的“目標”為我,我為“目標”的施工現場安全大環境。2、組織制度:建立三級安全生產組織機構,指揮部安全監察部,設有專職安全工程師;項目施工隊設立安全員,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產監督、監控、保障體系。3、交底制度:各工序、部位工程施工前,應及時對操作職工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的施工安全防范交底,明確施工程序與要點,找出安全隱患,制定科學可行的行車安全防護和施工安全防護措施,做到安全預控。其重點是做了鄰線作業的安全防護工作,建全和落實好對各項施工及各種設備操作、用電防火等具有針對性的安全保31、證措施。使安全生產建立在科學的管理、先進的技術、可靠的防范基礎上。4、包保崗位責任制:結合本工程特點要建立領導干部安全包保責任制和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明確責任,把安全生產落實到每個人。5、獎罰制度:嚴格執行我公司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中安全生產控制程序,嚴格按技規、規范、安規作業,服從現場統一指揮,對違章作業給予嚴肅處理。建立與工資、獎金掛鉤的安全獎懲制度,并及時進行獎懲競現。6、檢查制度:各級安質人員必須深入現場,執行“三檢”制并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決杜絕違章作業并防患于未然。建立指揮部月檢,施工隊日檢的定期檢查與各級安質人員隨機抽查相結合的制度。(七)、電纜等運營設備安全保32、證措施1、施工作業和開工前,施工單位必須與鐵路運輸行車、工務、電務、水電、供電、通訊等單位取得聯系,并簽定施工安全協議,施工前按照施工放線的位置對周圍地下管線和建筑物進行調查,會同其產權和維護單位共同確認地下管線的位置及走向,協商施工時的防護范圍。需要拆遷的地下管線和建筑物應及時進行排遷,需要防護的及時防護。2、土方開挖前,在查明的線管路位置上設置標識,灑白灰線,按施工技術交底施工。靠離地下管線1.0m范圍內挖土必須采用人工。人工作業也要逐層輕插淺挖,不用鐵鎬和尖工具硬刨。如發生意外,及時與產權和維修單位聯系,并積極配合采取措施,恢復使用。3、對地面上不需排遷的管線、建筑物,施工時要仔細觀察。33、不能觸及和破壞,如需防護應提前安排。(八)、登消記措施1)、 施工前提前一天到車站運轉室在行車設備施工登記薄上填寫次日施工登記手續。填寫內容包括(1)登記時間(年、月、日、時分);(2)施工內容及其影響范圍。具體包括施工項目、施工日期和時間、施工地點及影響范圍、行車條件、配合監護單位等,如果點內有工程列車進入施工范圍也要將有關情況登記;(3)施工單位駐站員或登記員簽名;(4)車站值班員填寫施工地點命令號,起止時分并簽名;(5)施工負責人簽名;(6)施工結束、設備開通使用前,根據施工后設備狀況,登記開通時間范圍、開通條件(慢行速度、時間)等。開通列車慢行的,通過逐步提速后還要有恢復常速的確認;(34、7)車站值班員填寫開通命令號、時間并簽名。實行一點一登記,采用24小時制,每次施工的“請求施工(慢行及封鎖)”、“承認施工”、“施工后開通檢查確認”和“開通恢復常速確認”均應有各有關單位負責(檢查)人的簽認。每日施工(慢行及封鎖)前1小時,由駐站聯絡員根據批準的施工方案,通過車站值班員向列車調度申請發布封鎖區間的命令,并在“行車設備檢查登記薄上辦理登記手續,在明確得到封鎖區間的調度命令后,施工負責人首先下達設備各項防護措施命令,然后下達開始封鎖線路進行施工的命令。2)、封鎖結束開通區間前、施工領導人會同設備管理單位的安全監督員全面檢查線橋等行車設備是否達到開通的條件,材料、機具是否撤出限界之外35、并且不侵入鄰線,工程列車是否全部撤離封鎖區間,然后先下達撤除停車防護措施的命令,再下達開通區間的命令。駐站聯絡員在行車設備檢查登記薄上辦理消記手續后,由列車調度員下達開通區間的命令。3)、如遇特殊情況不能按計劃開通區間時,施工負責人必須提前向車站值班員開通過車值班員報告列車調度員,同時組織力量盡快開通區間。八、附圖附表1、金家堡站3道拆除施工方案平面示意圖九、附表人員配備表序號人員單位數量備注1管理人員人102線路工人103電工人14普工人2005防護人員人106修理工人27司機人2機具配備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1鋸軌機內燃臺22鉆眼機內燃臺43串軌器臺24吊軌車臺45單軌小平板車臺26齒條起36、道機臺207液壓起道機臺108勾鎖器個49橇棍根20010小型液壓搗固機組211軌距尺把412方尺把413道釘錘把1014道鎬把5015抬杠根20016抬筐個20017開口扳手把10018篩子個10019耙子個10020鐵鍬個18021繩子米30022螺栓松動機臺4手提式振搗器臺8氧氣乙炔套4材料配備表序號名稱單位需要量1鋼軌50kg-25m根42縮短軌24.84m根23型混凝土枕木根1614魚尾板50kg塊565魚尾螺栓帶帽(防松蓋型)50kg根1686單層彈簧墊圈個1687絕緣橡膠墊50kg塊3228軌距擋板座2-4#塊6449接頭軌距擋板50kg14-20#塊4010中間軌距擋板50kg14-20#塊60411彈條扣件50kg型 B型根4012彈條扣件50kg型 A型根60413平墊圈50kg個64414級道碴m35321550-1/9左開道岔組216類木枕根10017曲線標個118曲線頭尾標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