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堤春曉八桂綠城二期獨體別墅腳手架工程搭設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87805
2022-07-26
23頁
635.54KB
1、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2三、施工人員組織2四、構配件3五、構配件的檢查驗收3六、雙排鋼管外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4七、雙排外腳手架搭設的施工8八、腳手架搭設的檢查與驗收10九、腳手架搭設的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11十、外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措施12十一、腳手架搭設設計與驗算13十二、安全注意事項20腳手架工程搭設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 施工圖紙:八桂綠城二期蘇堤春曉B01B42棟棟建設圖、結施圖1-2 主要規范、規程: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建筑工程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580-91)1-3 參2、考手冊1)建筑施工手冊 (1999.1)2)簡明施工計算手冊(1999.7)3)實用建筑施工安全手冊(1999.7)4)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1994.5)二、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南寧市壯錦大道31號。本工程為框架結構3層,建筑物總高度12.3M,本工程外腳手架采用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三、施工人員組織3-1 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是杜絕重大傷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項目部創建“安全生產”“文明現場”的根本要求。為此項目經理部成立以公司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防護領導小組,其機構組成, 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組長:王勇(分公司經理)負責協調工作;副組長:黃新紅3、(項目經理)現場施工總指揮組員:毛紅彬(現場技術負責人)技術部署、方案編制羅明紅(施工員)技術交底楊濤(質檢員)現場施協調 梁柏全(安全員)現場施工安全檢查3-2 本工程為42棟獨體別墅。每棟外架周長在52米左右。因此一般情況下,搭設外腳手架的架子工有45人即可。3-3 參與施工的架子工必須有特殊工種上崗證,施工前還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后才能上崗。四、構配件4-1 腳手架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流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4-2 腳手架鋼管的尺寸4、按下表采用。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宜采用483.5鋼管。腳手架鋼管尺寸(mm)截止尺寸最大長度外徑d壁厚t模向水平桿其它桿483.522006500513.04-3 嚴禁兩種不同規格的鋼管混用。4-4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伸,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后方可使用。4-5 腳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五、構配件的檢查驗收構配件必須經檢查驗收后,方可進場使用。5-1 新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2)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5、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規范規定。3)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痕。5-2 舊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表面銹蝕深度應0.5mm。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2)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下列規定:a、各種桿件端部1.5米彎曲5mm。b、立桿鋼管34m長彎曲范圍內12mm;46.5m彎曲20mm。 c、水平桿、斜桿的鋼管6.5時彎曲30mm。5-3 扣件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6、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2)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桿必須更換。3)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5-4 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鋼管和扣件,必須在監理工程師見證下按規定取樣送安監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六、雙排鋼管外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6-1 腳手架的設計尺寸1)立桿橫距1.05米2)立桿縱距1.80米,局部如需調整均不得大于1.8米。3)縱向橫桿步距1.80米4)小橫桿水平間距0.9米。6-2 縱向水平桿的搭設要求:1)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2)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連接。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7、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3)縱向水平桿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4)每步架架體外側在兩步縱向水平桿之間增加一道縱向水平模桿作為防護欄桿。6-3 模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上,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a不應大于0.4L(L為立桿橫距),且不應大于500mm。2)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向1/2。3)雙排8、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橫桿兩端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6-4 腳手板的設置要求1)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2)竹串片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腳手板的鋪設可采用對接平鋪,亦可采用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3)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4)施工層的架體外側用竹串片腳手板側立固定在架體上,作為擋腳板。9、5)腳手架首先和第六步架滿鋪腳手板作架體封閉用。封閉用腳手架不得隨便拆卸。6-5 立桿的設置構選要求1)每根立桿底部位設置底座或墊板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離底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當地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3)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的設備見本方案“連墻件設置要求”。4)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5)立桿10、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立桿的兩個相鄰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6)立桿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不應小于1m。7)立桿的端部宜高出女兒墻1m,高出檐口坡1.5m。6-6 連墻件的設置要求1)連墻件按2步3跨設置。連墻件的拉筋必須在樓層砼結構中埋設。2)連墻件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只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3)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宜靠近主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cm。b、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11、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措施固定。c、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設置。4)連墻件的構選應符合下列規定a、連墻件中的拉筋宜呈現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b、連墻體采用拉筋配合頂撐,頂撐應可靠地頂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結構部位。拉筋使用直徑不小于6mm的鋼筋。c、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這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連接點中心至支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mm,拋撐之在連墻件搭設之后方可拆除。6-7 剪刀撐的設置1)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倆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邊疆12、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2)剪刀撐斜桿與地面成45傾角。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不得超過7根。3)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七、雙排外腳手架搭設的施工7-1 施工準備1)單位工程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按規定對鋼管、扣件、腳手架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3)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4)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5)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有腳手架使13、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7-2 地基與基礎1)腳手架地基必須平整、密實,有松填土時必須分層夯實。2)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3)腳手架地基必須按腳手架投影范圍內用C10砼進行地面硬化,并在小靠建筑物的一側加寬300mm。砼厚度在6080mm。4)腳手架基礎驗收合格后,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a、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b、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各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c、開始搭設立桿,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d、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14、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e、頂層立桿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坡1m,高出檐口坡1.5m。5)縱向水平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a、縱賂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縱向水平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至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b、在每跨的中部設置一根非支節點橫向水平桿,以支承竹串片腳手架,其兩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c、雙排腳手架的水平桿靠墻一端至裝飾面的距離不宜大于100mm15、。7)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其構造要求按本方案第6-5條要求施工。8)連墻體的設置按本方案第6-6條要求施工。9)剪刀撐的設置按本方案第6-7條要求施工。10)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a、腳手板應滿鋪,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b、腳手板對接或搭接時,根據本方案第6-4條要求進行施工;腳手板探頭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鐵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c、在拐角、斜運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模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d、在首步架上滿鋪一層腳手板,并不得拆除。八、腳手架搭設的檢查與驗收8-1 構配件的檢查與驗收,按本方案第五條進行。8-2 腳手架及地基基礎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驗收,未經檢查16、驗收,不得進行下步施工和使用。a、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b、作業層上施工加荷載前;c、按建筑物自然層高每層搭設完成后;d、達到設計高度后;e、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f、停用超過一個月。按建筑物自然層高每層搭設完成后,應經自檢、專職安全員檢查合格后,報公司安全部門驗收達到設計高度后,在自檢及公司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后,申報安監站驗收。8-3 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a、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體、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b、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c、扣件螺桿是否松動;d、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e)是否超載九、腳手架搭設的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1、地基17、基礎表面堅實、平整、積水;地面混凝土硬化;墊板不晃動;底座不滑動,沉降量10mm。2、立桿垂直最后驗收時垂直度2080mm,允許偏差100mm。搭設中檢查的允許垂直偏差(總高度為20米以內)搭設中的高度允許偏差H=2m7mmH=10m50mmH=20m100mm3、間距允許偏差步距20mm,縱距50mm;橫距20mm。4、縱向水平桿高差允許值一根桿的兩端20mm;同跨內兩根縱向水平桿高差20。5、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外伸長度偏差:50mm。6、扣件安裝技術要求:a)主節點外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a150mm;b)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a500mm;c)立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ah18、/3(h為步高);d)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ala/3(la為主桿間距);e)扣件螺桿擰緊,扭力矩:4065N-m。7、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4560。8、腳手板外伸長度:對接時a=130150mm,L300mm(L為兩板探頭總*);搭接時a100mm,L200mm(L為兩板重疊部份)。十、外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措施10-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凡患有高血壓、貧血病、心臟病及其他不適于高空作業者,一律不得上腳手架操作。10-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19、帶,穿防滑鞋。10-3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或鋼管腳手架安全規范(JGJ130-2001)中的有關規定。10-4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吊起重設備。10-5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作業。雨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10-6定期對腳手架進行安全檢查與維護。10-7腳手架外側設置密目式安全網。安全網須取得安監部門準用證后方可使用。安全網與架體間必須聯結嚴密、牢固。10-8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折除下列桿件:1)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2)連墻件10-9不得在20、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10-10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十一、腳手架搭設設計與驗算11-1結合本工程結構形式、實際施工特點,建筑物四周搭設落地式、全高全封閉的扣件式雙排鋼管腳手架,此架為一架三用,既用于結構和裝修施工,同時兼作安全防護。荷載按結構荷載考慮,要求二層同時作業。腳手架采用雙排單立桿。立桿距結構外沿(無懸挑)0.35m。立桿縱柜1.8m,立桿橫距1.0m,水平桿步距1.80m。如圖1、圖2所示。架體最高18.3米,連墻件高度方向按隔步設置。11-2腳手架驗算1)大橫桿的驗算:大橫桿按照三21、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距和變形。a)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35KN/m21.0m=0.35KN/m活荷載標準值:Q=3.0 KN/m21.0m=3.0KN/m靜荷載的的計算值:q1=1.2(0.038+0.35)=0.466KN/m活荷載的計算值:q2=1.43.0=4.20 KN/m荷載組合的計算值:q3=0.4664=4.666 KN/m均布荷載在大橫桿中部附加小橫桿上產生集中荷載F=4.6661.02=2.333 KN/mb)強度計算:最大彎距考慮為三等跨22、連續梁,跨中集中荷載作用下的彎距跨中最大彎距M1=0.1752.3791.8=0.749 KN/m支座最大彎距M2=0.152.3791.8=0.642 KN/m選擇最大彎距:M=.0749 KNm進行強度驗算Q=0.642106/5080=120.378N/mm2小于f=205.0N/mm2 可c)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等跨連續梁,每跨中集中荷載作用的撓度計算公式W=系數 系數的最大值1.146靜荷載標準值:q=P1+P2=0.038+0.35=0.388KN/m活荷載標準值:Q=4.20 KN/m作用于跨中集中荷載F=(0.388+4.20)1.02=2.294 KN/m=2.9410323、NI=12.19cm4=12.19104mmE=2.06105(N/mm2)最大撓度W=1.146=1.78mm小于容許撓度u=L/150或10mm2)小橫桿的驗算小橫桿按照筒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a)荷載值的計算小橫桿的自垂標準 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 KN/m20.9m=0.315KN/m活荷載的標準值 Q=3.0KN/m20.9m=2.70 KN/m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0.315)+1.42.70=4.204 KN/m小橫桿計算*圖b)強度計算:按筒支梁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 M=4.2041.02=0.52624、 KNmO=m/w=0.526106/5.08103=103.54N/mm2小于f=205.0N/mm2c)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荷支梁均布荷載的撓度Wmax=靜荷載標準值:q1=P1+P2=0.038+0.315=0.353KN/m活荷載標準值:q2=2.70 KN/m q=q1+q2=3.053 KN/mE=2.06105(N/mm2)I=12.19cm4最大撓度Wmax=53.053N/mm103mm4 3842.06105 N/mm212.19104mm4 =1.583mm1.583mmV=L/150或10mm (可)3)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下式計25、算(規范5.2.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每跨橫向水平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22(根)=0.0912KN每跨縱向水平桿的自重標準值 P2=0.0381.82(根)=0.1368KN每跨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3=0.350KN/m21.8m1.0m=0.630KN每跨活荷載的標準值 Q=3.00KN/m21.8m1.0m=5.4KN每跨荷載的計算值R=1.2(0.0912+0.1368+0.630)+1.45.4=8.590KN每距根立桿共用2個扣R=8.590NRc2=8.02=16.0N (可)4)腳手架26、荷載標準值:a)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包括如下內容:竹串片腳手架G1 0.35KN/m21.8m1.0m2層=1.26KN 欄桿、竹串片腳手檔板G2 0.14KN/m1.8m=0.252KN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 0.005KN/m21.8m18.0米=0.162KN以上荷載由兩根立根承載,即每根立桿承載為(1.26+0.252+0.162)2=0.837KN每根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G4=0.134618.0=2.423KN靜荷載標準值 NG=0.837+2.423=3.26KNb)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點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7、/2取值。按2層同時作業,活荷載標準值:NO=3.01.801.01/22=5.40KNc)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Wk=0.7M2UsWo其中 M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0.84 Us風荷載體型系數,取1.34 Wo基本風壓,按照鋼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的規范采用 Wo=0.350KN/m2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x=0.70.841.30.35=0.268KN/m25)立桿的穩定性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f式中N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1.23.26+1.45.4=11.472KNA立桿的截后面積,取4.89cm2f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取2028、5N/mm2=145.72N/mm2小于f=205N /mm2 (可)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f立桿的軸心在壓力設計值N=永久荷載+0.85(施工均布活荷載+風荷載)=(1.26+0.252+0.162)1.75+0.85(5.40+0.268)=7.405KN式中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距,由下列公式計算:Mw=0.851.4Mwk= =0.186KNmW截口模數,查表得W=5.08cm3+=+=130.67N/mm2小于f=205 N/mm26)連墻體的計算連墻體的軸向力值應按下式計算:NL= NLW+No式中 NL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Lw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29、向設計值 No連墻件約來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取5KN風荷載基本風無值 Wk=0.247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12.96m2連墻件約束腳手架所產生的軸向力No=5.00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NLw=1.4wkAw=1.40.24712.96=4.481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NL=NL+NO=4.481+5.00=9.481KN預埋6.5圓鋼拉筋抗拉強度 370N/mm233.2mm2=12.284KN大于NL=9.481KN7)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地基承載力值按下式計算:fg=Kcfgk=1700.5=85.0KN/m2 式中Kc30、腳手架地基承載力值調整系數,按粘土取Kc=0.500fgk地基承載力標準值,取fgk=170.00KN/m2;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N/A=7.405/0.1=74.05KN/m2P=74.05KN/m2fg=85.00KN/m2 (可)十二、安全注意事項1、建筑登高架設作業人員,應熟知本作業的安全技術操作規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和作業中玩笑戲鬧,禁赤腳,禁穿硬底鞋、拖鞋和帶釘鞋等,穿著要靈便。2、必須正確全用個人防護用品及熟知“三寶”的正確使用方法。3、架子工在高處作業使用的材料、工具,必須繩索傳遞,嚴禁拋遞擲。4、架子工安全操作應遵守的“十一道關”。1)人員關。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痢病31、暈高、視力不夠等不適合做高處作業的人員,未取行架子工特種作業上崗操作證的人員,均不得從事架子高空作業。2)材質關。腳手架所需用的材料,機件等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要求,經過驗收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的決不能使用。3)尺寸關。必須按規定的立桿、橫桿、剪刀撐,護身欄等間距尺寸搭設,上下接頭要錯開。4)地基關。土壤必須夯實,立桿要插在底座上,下鋪5cm厚的墊板,并加綁掃地桿,要能排出雨水。高層腳手架基礎要經過計算,采取加固措施。5)防護關。作業層內側腳手板與墻距離不得大于15cm,外側必須搭設護身欄和擋腳板,擋腳板要牢固嚴密,或立檔安全網下口封牢。10m以上的腳手架,應在操作層下一步架搭設一層腳手極,以32、保證安全。如因材料不足不能設安全層時,可在操作層下一步架鋪設一層安全網,以防墜落。6)鋪板關。腳手架必須滿鋪,牢固,不得有空隙、探頭板和飛跳板。要經常清除板上雜物,保持清潔平整,操作層有坡度的,腳手板必須和小橫桿用3.2鍍鋅鐵絲扎牢。7)穩定關。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30m以上的腳手架剪刀撐應用雙桿。必須按樓層與墻體拉接牢固,每層拉接點水平距離不得超過4m。8)承重關。荷載不得超過規定,在腳手架上堆磚,只允許單行側擺三層。9)上下關。工人安全上下、安全行走必須走斜道和階梯,嚴禁施工人員從架子爬上爬下。10)雷電關。腳手架高于周圍避雷設施的必須安裝避雷針,接地電阻不得小于10。在帶電設備附近搭拆腳手架時應停電進行。或者遵守下列規定:嚴禁跨越35KV及以上帶電設備;10KV及以下,水平和垂直距離不應小于3m。11)檢驗關。架子搭好后,必須經過有關人員檢查驗收合格后才能上架操作。要加強使用過程中的檢查,分層搭設。分層驗收,分層使用,發現問題及時加固。大風、大雨后也要認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