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港公用散雜貨泊位工程基槽挖泥和基床拋石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89056
2022-07-26
13頁
75.50KB
1、陽江港11#、12#公用散雜貨泊位工程基槽挖泥和基床拋石施工方案1.1、測量放線、基線復核及測量放線1)、施工總統程2)、施工方法a、控制點移交、復核對監理或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點進行復核,確認無誤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同監理工程師辦理控制點移交及啟用手續。b、引測施工控制點根據現場的地形情況,建設單位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面設本工程施工控制基線,為了保證測量精度和減少誤差,采用全站儀進行引測,測量精度要求按施工規范執行。高程控制點采用自動精平水準儀進行引測。施工基線和施工水準點需經監理工程師組織復核后方可使用,對所設置的基線點要標上明顯標志,并加以保護。本工程擬建立與碼頭前沿線平行的施工基線,高2、程控制點布設在碼頭后方。考慮到碼頭后方陸域為吹填地,故采用陸上施打高程樁,并在樁頂上面設基級點,經常對基線和控制點進行復核。1.2、基槽挖泥、基槽挖泥數量及技術要求1)、工程數量項目名稱基槽水下開挖(m3)10萬噸碼頭426425萬噸碼頭144942)、基槽開挖按持力層土質及設計標高雙重控制,基槽開挖至軟弱巖土層。、施工船機投入計劃基槽-12.3m以上部份用絞吸船吹填施工完成后,進行基槽挖泥,挖泥采用1艘8m3抓斗式挖泥船,相應地配置1艘500 m3自航泥駁,1艘錨艇。拋泥地點由業主指定,具體作業時按指定的范圍拋泥,并設置水上浮標作為水上范圍標志。挖泥船機設備投入計劃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性能數量3、用途備注18m3抓斗挖泥船最大挖深為30m,挖泥效率為120-200m3/h1艘基槽挖泥2自卸泥駁500 m31艘裝卸泥、施工方法1)、施工流程2)、基槽挖泥施工方法a、開挖順序與方法開挖施工時,8m3抓斗式挖泥船從5萬噸碼頭北端,由北向南開挖碼頭基槽。基槽開挖按常規方法施工,采用8 m3抓斗式挖泥船將抓出的泥裝入泥駁,到指定卸泥區。5萬噸碼頭開挖基槽標高為-12.3至-16.6,挖深為3m;10萬噸碼頭開挖基槽標高為-12.3至-18,挖深6m。b、挖泥船駐位及定位設立按劃分的施工段和施工順序、衛星定位進行開挖,并在施工前先設立水尺,為了準確度設立縱向導標與橫向標。水尺控制挖深;縱向標控制挖4、泥寬度和方向,分為邊標、邊坡標和視線標。橫向標控制各施工段挖泥起始和終止點,分為起點標、終止標和里程標,并在施工圖中標出標志的形狀與顏色。、質量控制與檢驗1)、質量控制a、據水位控制下抓斗的深度,根據土質控制下抓斗的間距。專人探砣水深,指揮機手抓泥。b、據水流方向對下斗位置的影響,在施工中需對下斗的漂移值進行測定。漂移值過大時將采用重斗,減少下斗的漂移值。同時也將考慮土質情況采用重斗開挖。c、挖泥船進行水上作業時要勤對標,加強對水深的測探與水尺觀察,注意填寫進度報告與自檢記錄,并在施工平面示意圖上顯示船舶所在位置與開挖的標高,及地質情況,保證施工質量,防止漏挖、少挖、多挖。d、施工中加強對船機5、設備的維修保養,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并注意天氣的變化,做好防臺風工作,加強對陸上際,水上標,水尺日常維護與校核,防止標志的偏位影響船舶正常施工,加強水上作業船機人員的安全管理,在布錨區范圍內晚上點錨燈,保證夜間過往船只航行的安全,白天升掛施工旗號。e、本工程的開挖土方將卸至業主指定的地方。f、基槽施工過程中需對銜接段已安裝沉箱設置變形觀測點,加強對該處沉箱在基槽開挖期間的變形情況的監測,以便及時采取保護與加固措施。2)、質量控制檢驗標準:基槽開挖質量控制執行交通部港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J221-98)的有關規定,平均超深不大于400mm,各邊的平均超寬不大于500mm,基槽開挖尺度不小6、于設計尺度,邊坡穩定,不陡于設計邊坡,基底土質符合設計要求。1.3、基床拋石每段基槽開挖完畢并驗收合格后,及時進行基床拋石。、工程數量及技術要求1)、工程數量拋石量共計17754m3,其中10萬噸級碼頭基床拋石11381m3,2)、技術要求基床拋石采用10100kg塊石,基床厚度均為3米,5萬噸級碼頭基床頂高程為-13.6和10萬噸級碼頭-15m。、材料質量要求和船機設備計劃1)、石料采集計劃基床拋石采用10100kg重,級配良好的塊石,泥土含量不大于規范要求,在水中飽和狀態下的抗壓強度不低于50Mpa。2)、擬投入的船機設備石料運輸擬采用2550m3民船進行,測深采用測深儀、探砣等。船運石到7、達施工區域后,由管理人員統一指揮定位,對標拋石。、施工方法1)、拋石分段及順序a、拋石分段:劃分的施工段分成3段,分別為第一段K0+31.14.K1+31.2,第二段K1+31.2K3+50,第三段K3+50K5+10。b、基床拋石的順序:既要考慮與上一工序基槽挖泥緊密銜接,又要考慮兩碼頭段基床標高的不同。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分兩層行施工,第一層約為1.6m第一層約為1.4m。先進行第二段K1+31.2K1+60部份的10萬噸級碼頭基床拋第一層石,完成后進行歷實;同時拋第一段第一層石及已歷實的第二段K1+31.2K1+60部份的第二層石(標高均為-15m),這樣順序可以減少兩個碼頭交接處不能歷8、實厚度。其他按一般分段分層施工。 2)、拋石船駐位和立標拋石船垂直于基床軸線駐位,在水上和臨時護岸設置拋石基床縱向邊導標,在后方陸地上設置拋石基床分段導標,通過縱橫兩方向的導標來定位每施工段基床拋石的坡底、坡頂邊線和分段位置。設立導標標位要正確,由專職測量員或測量技師負責,經常復核導標位置,及時復核,以確保基床平面的位置和尺寸滿足設計要求。3)、質量控制要點a、拋石前認真檢查基床尺寸有無變化以及回淤情況,如有變化,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完畢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拋石。b、導標設立要正確,勤對標,對準標,以確保基床平面的位置的尺寸,特別是基床的頂寬不得小于設計寬度。c、粗拋和細拋相結合,頂層頂面以下09、.50.8m范圍內應細拋,其余可粗拋。粗拋控制高差為30cm,細拋控制高差為030cm。d、拋石前進行試拋。通過試拋,摸清塊石漂流與水深流速的關系、塊石堆擴散情況,以選定起始位置和移船距離。e、當有水流時,拋石與移船方向與水流方向一臻,以免塊石漂流到已拋部位造成超高。f、要勤測水深,防止漏拋或超高。g、基床頂面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頂面高程寧低勿高,不得超過施工規定的標高,但也不要低于0.5m。1.4、基床夯實基床拋石完成第二段K1+31.2K1+60(約30m)的10萬噸級碼頭基床拋第一層石,經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基床夯實,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采用錘擊法對基床進行夯實。、夯實范圍及工程量1)10、基床夯實范圍按沉箱底寬兩邊各加寬1m。、夯實順序和施工設備1)、夯實順序與基床拋石的順序相同。2)、采用的船機設備采用錘重5t船打夯,落距23m,每錘的沖擊能量不小于120Kj/m2(不計浮阻力等影響)。1.4.3、施工方法1)、夯實船駐位和導標設立夯實船平行于基床軸線駐位,在水中和臨時護岸附近,設置基床夯實邊線導標,在后方陸地上設計分段導標,如下圖示例:2)、夯實方法a、基床夯實前,將夯錘的資料(錘直、錘底面積、擬采用的落距及依據等)和夯實的操作方法報監理工程師,以便監理工程師單位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方法修正。b、夯實前進行試夯試夯擬在第二段K1+31.2K1+60(約30m)完畢后,選一段長11、10m的基床作試夯觀測。在10m長的基床范圍內每隔3m左右選一斷面,共選3個斷面進行夯實觀測。試夯基床寬度為基床頂層寬度邊線沿45度方向八戒斜投影到該基床頂面既為試夯寬度。試夯時在每個斷面上每隔1m取一個點進行夯實觀測,取其平均值。觀測時對夯前及夯第四次時各測一次,以后每兩次夯測一次。觀測沉降的同時,潛水員下檢查基床表面塊石的緊密程度及破損情況。監理工程師根據試夯和觀測的結果確定施工的實際夯擊次數(平均沉降量小于3cm以內時),原則上按正常施工方法,一般每點夯擊次數不少于8次。c、夯實前對拋石頂面的處理夯實前對拋石頂面作適當整平,防止高差過大出現“倒錘”或偏夯而影響夯實效果,整平按基床整平中粗12、平的方法進行。d、夯錘選用平底錘,有豎向泄水通道,錘重5t,落距按23m控制,以確保每錘的沖擊能不低于120kj/m2(不計浮力,阻力影響)。采用縱、橫向均鄰接壓半夯(見如下示圖)并分二遍(初夯、復夯各一遍)的夯實方法,分層分段打夯,分層厚度不超過2.0m。e、兩碼頭銜接段,先夯實10萬噸碼頭沉箱基床,3)、質量控制與檢驗a、夯實完成后,補拋塊石的面積較大,厚度大于50cm時,要作補夯處理。拋石基床夯實前后均應進行一次探水驗收,保存探水測量原始記錄,并及時繪制竣工圖。b、基床分段夯實的搭接長度不小于2m。c、基床夯實后,要做夯實試驗:在已夯實的基床上任選一段不小于5.0m長的基床復夯一次(夯錘13、相接排列,不壓半夯),基平均沉降量不大于3cm。或是在選定復夯范圍內,均勻布設20個以上復夯點,進行定點檢驗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cm。1.5、基床整平、整平范圍及要求本工程基床整平范圍,按沉箱底寬各加1.0m的范圍進行細平,加0.5m極細平,具體工程量(包括基床細平、極細平)如下:基床整平工程量部 位施工段長度(m)細平 ( m2 )極細平 ( m2 )備注K0+28.64K1+31.2 102.5612301128K1+31.2K3+50218828442625K3+50K5+1016020801920本工程基床需整平的面積為:5673m2,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及前道工序的進度,安排基床整平任務14、。基床整平前根據基床夯實后頂面標高情況確定需否補拋塊石,若補拋石的面積較大,厚度超過30cm,則需用二片石補拋。、施工流程圖、施工準備1)、檢查潛水器具,保證潛水江作安全進行。2)、配備適宜的工作船及載石船。3)、制作測量標尺、刮尺、碎石導斗及導筒、探測水砣及砼墊塊。4)、檢查基床有無因淤,若有回淤須進行處理。5)、選用導軌和刮尺時,應注意其剛度,其最大撓度不應大于3mm,一般采用810號工字鋼。、施工方法1)、整平采用“導軌刮道法”,在基床的整平范圍內,沿縱向兩側由潛潛員配合陸上測量工測放導軌墊塊,墊塊與導軌之間墊放厚薄不一的鋼板,使軌頂即為整平標高,且誤差控制在10mm內,為防止導軌中間下15、附,在每根導軌的長度方向二等分處支墊二片石,使其豎向撓度在10mm以內。整平船橫向駐位,所用石料裝在船上,通過浮鼓式漏斗向水下送石料,潛水員在水下用鋼軌作刮道進行整平。為不擾動已整平部分,整平船和潛水員均應位于整平的前進方向一側。2)、基床整平時由潛水員在水下以刮尺底為準進行整平,高于刮尺底的塊石由潛水員搬出基床外,低于刮尺底的石間不平整部分用二片石填充,二片石間的空隙用碎填充,刮尺底與二片石的空隙用碎石填塞。3)、基床整平按劃分的施工段分段進行,約60m為一段,每整平一段、即驗收一段并安裝一段沉箱。、質量控制及檢驗1)、質量控制標準a、整平允許碎石成層,但成層厚度不得大于5cm;b、頂面標高允許偏差:極細平3cm;c、基床頂面的坡度按設計要求予留。2)、檢驗方法采用水準儀和水探測桿,按每2m一個斷面,測鋼軌內側1m和中心線處。、采用機械設備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以及網絡圖計算的工期要求,本工程基床整平需配設以下機械設備:序 號船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整平工作船250t12定位船250t13交通艇14清淤泵1備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3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