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排承插型盤扣式鋼管外腳手架施工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89877
2022-07-26
21頁
482.04KB
1、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序號名 稱編 號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201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規程JGJ73-20035建筑安裝分項工程施工工藝規程DBJ/T01-26-20036建筑工程質量評審標準DBJ/T01-69-2003二、 使用材料2.1鋼管:483.0mm鋼管2.2長度:立桿:1200mm、1800mm、3000mm ,盤扣節點間距600mm; 水平桿:900mm、1200mm、1800mm; 斜桿:2160mm;剪刀撐:扣件鋼2、管剪刀撐483.0mm鋼管長度6000mm 。2.3鋼管支架的立桿及水平桿應按國家規定程序批準的設計加工圖及技術文件制造,并有出廠合格證明書、產品標志和檢測報告。產品合格證明書應具有以下內容:產品名稱、型號;制造廠廠名、地址;商標;產品等級;制造日期;檢查人員印章;維修及檢驗記錄。鋼管支架的制造應滿足外觀、尺寸、焊接等方面的要求。2.3.1外觀要求: 鋼管表面應無裂紋、凹陷、銹蝕;加工前初始彎曲不應大于L/1000(L為鋼管長度),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鋼管壁厚允許偏差應為0.1mm。各桿件端頭壓扁部分不得出現裂紋,加工中不得產生因加工工藝造成的材料性能下降的現象。2.3.2制作質量3、要求: 桿件焊接制作應在專用工藝裝備上進行,各焊接部位應牢固可靠。焊絲宜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8110中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碳合金鋼焊絲的要求,有效焊縫高度不應小于3.5mm。連接盤與立桿焊接固定時,連接盤盤心與立桿軸心的不同軸度不應大于0.3mm;以單側邊連接盤外邊緣處為測點,盤面與立桿縱軸線正交的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0.3mm。2.3.3可調底座絲桿插入立桿長度不得小于150mm。三、雙排外腳手總體設計方案 3.1搭設高度小于 24m,立桿縱距1.81.8m,立桿橫距0.9m,步距1.8 m。 3.2腳手架首層立桿宜采用不同長度的立桿交錯布置,錯開4、立桿豎向距離不應小于500mm,立桿底部應配置可調底座。 3.3雙排腳手架的斜桿或剪刀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沿架體外側縱向每5跨每層應設置一根豎向斜桿(圖3.3-1)或每5跨間應設置扣件鋼管剪刀撐(圖3.3-2),端跨的橫向每層應設置豎向斜桿。3.4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應由塔式單元擴大組合而成,拐角為直角的部位應設置立桿間的豎向斜桿。當作為外腳手架使用時。單跨立桿間可不設置斜桿。3.5當設置雙排腳手架人行通道時,應在通道上部架設支撐橫梁,橫梁截面大小應按跨度以及承受的荷載計算確定,通道兩側腳手架應加設斜桿;洞口頂部應鋪設封閉的防護板,兩側應設置安全網; 通行機動車的洞口,必須設置安全警示防撞設5、施。3.5對雙排腳手架的每步水平桿層,當無掛扣鋼腳手架板加強水平層剛度時,應每5跨設置水平斜桿(圖3.5)。3.6連墻件設置3.6.1連墻件采用可承受拉壓荷載的剛性桿件,連墻件與腳手架立面及墻體應保持垂直,同一層連墻件宜在同一平面,水平問距不應大于3跨,與主體結構外側面距離不宜大于300mm; 3.6.2連墻件應設置在有水平桿的盤扣節點旁,連接點至盤扣節點距離不應大于300mm;采用鋼管扣件作連墻桿時,連墻桿應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連接。 3.6.3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搭設連墻件時,宜外擴搭設多排腳手架并設置斜桿形成外側斜面狀附加梯形架,待上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附加梯形架。四、 滿堂腳手架設計方案6、4.1高度小于等于8m滿堂腳手架:立桿縱距.m,立桿橫距.m,步距不宜超過15m,支架架體四周外立面向內的第一跨每層均應設置豎向斜桿,架體整體底層以及頂層均應設置豎向斜桿,并應在架體內部區域每隔5跨由底至頂縱、橫向均設置豎向斜桿(圖4.1-1)或采用扣件鋼管搭設的剪刀撐(圖4.1-2)。當滿堂支架的架體高度不超過4個步距時,可不設置頂層水平斜桿;當架體高度超過4個步距時,應設置頂層水平斜桿或扣件鋼管水平剪刀撐。4.2當搭設高度超過8m的模板支架時,立桿縱距.m,立桿橫距.m,豎向斜桿應滿布設置,水平桿的步距不得大于l5m。沿高度每隔46個標準步距應設置水平層斜桿或扣件鋼管剪刀撐(圖4.2)。周7、邊有結構物時。宜與周邊結構形成可靠拉結。4.3當支架搭設成無側向拉結的獨立塔狀支架時,架體每個側面每步距均應設豎向斜桿。當有防扭轉要求時,在頂層及每隔34個步距應增設水平層斜桿或鋼管水平剪刀撐(圖4.3)4.4支架宜與周圍已建成的結構進行可靠連接。五、 腳手架搭設要求:5.1腳手架搭設在土層地基上時立桿底部應采用可調底座和墊板,墊板的長度不宜少于2跨。墊板應平整、無翹曲,不得采用已開裂墊板。5.2當地基高差較大時,可利用立桿05m節點位差配合可調底座進行調整(圖5.2)。5.3滿堂腳手架搭設與拆除:5.3.1立桿應通過立桿連接套管連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內相鄰立桿連接套管接頭的位置宜錯開,且錯開高8、度不宜小于75mm。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時,錯開高度不宜小于500mm。5.3.2水平桿扣接頭與連接盤的插銷應用鐵錘擊緊至規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線。5.3.3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應及時校正水平桿步距,立桿的縱、橫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桿的水平偏差。立桿的垂直偏差不應大于模板支架總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5.3.4在多層樓板上連續設置模板支架時,應保證上下層支撐立桿在同一軸線上。5.3.5混凝土澆筑前施工管理人員應組織對搭設的支架進行驗收,并應確認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后澆筑混凝土。5.3.6拆除作業應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從頂層開始,逐層向下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嚴禁拋擲。5.9、3.7分段、分立面拆除時,應確定分界處的技術處理方案,并應保證分段后架體穩定。5.4雙排外腳手架搭設與拆除 5.4.1腳手架立桿應定位準確并應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 5.4.2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高度上升在規定位置處設置不得任意拆除。 5.4.3作業層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滿鋪腳手板; 2外側應設擋腳板和防護欄桿,防護欄桿可在每層作業面立桿的05m和10m的盤扣節點處布置上、中兩道水平桿,并應在外側滿掛密目安全網; 3作業層與主體結構問的空隙應設置內側防護網。 5.4.4加固件、斜桿應與腳手架同步搭設。采用扣件鋼管做加固件、斜撐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10、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l30的有關規定。 5.4.5當腳手架搭設至頂層時外側防護欄桿高出頂層作業層的高度不應小于1500mm。 5.4.6當搭設懸挑外腳手架時立桿的套管連接接長部位應采用螺栓作為立桿連接件固定。 5.4.7腳手架可分段搭設、分段使用,應由施工管理人員組織驗收,并應確認符合方案要求后使用。 5.4.8腳手架應經單位工程負責人確認并簽署拆除許可令后拆除。 5.4.9腳手架拆除時應劃出安全區,設置警戒標志,派專人看管。 5.4.10拆除前應清理腳手架上的器具、多余的材料和雜物。5.4.11腳手架拆除應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原則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11、除,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應大于兩步。如因作業條件限制,出現高度差大于兩步時,應增設連墻件加固。六、 安全管理與維護 6.1模板支架和腳手架的搭設人員應持證上崗。 6.2支架搭設作業人員應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帶和防滑鞋。 6.3模板支架混凝土澆筑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不應超過設 6.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在安全區域內觀測模板支架的工作狀態,發生異常時觀測人員應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情況緊急時施工人員應迅速撤離,并應進行相應加固處理。 6.5模板支架及腳手架使用期間,不得擅自拆除架體結構桿件。如需拆除時,必須報請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以及總監理工程師同意,確定防控措施后方可實施。 6.6嚴禁在模板支架及12、腳手架基礎開挖深度影晌范圍內進行挖掘作業。 6.7拆除的支架構件應安全地傳遞至地面,嚴禁拋擲。 6.8高支模區域內,應設置安全警戒線不得上下交叉作業。 6.9在腳手架或模板支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監護。6.10模板支架及腳手架應與架空輸電線路保持安全距離,工地臨時用電線路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防雷擊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執行。四、 計算書7.1盤扣式支架立桿承載能力設計值計算盤扣式支架立桿采用Q345鋼管483.0,根據我國現行規范,立桿穩定承載力設計值按下面公式計算:Nd=Af其中立桿截面積A=424mm2,材料強度設計值f=30013、Mpa。其它參數如下:立桿截面慣性矩I=107830mm4;立桿計算長度l0=1980mm;立桿截面回轉半徑i=(I/A)1/2=(107830/424)1/2=15.9mm;長細比=l0/i=1980/15.9=124.5查表得Q345鋼材立桿軸心受壓穩定系數=0.328所以Nd=Af=0.328X424X300=41721.6N=41.72KN(3)盤扣式支架立桿穩定性驗算根據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支架安全技術規程,立桿穩定性驗算按下面公式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N/A f組合風荷載時:=N/A+Mw/W f式中N盤扣式支架工作荷載標準值,取40KN;A立桿截面積,取424mm2;k支撐高度14、調整系數,取1.13;l0立桿計算高度,取l0=1980mm;I立桿截面慣性矩,I=107830mm4;i立桿截面回轉半徑i =(I/A)1/2=(107830/424)1/2=15.9mm;長細比,=l0/i=1980/15.9=124.5;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查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 231-2010附錄D-2表得Q345鋼管立桿穩定系數=0.328;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91.4Wklah2/10=0.91.40.07kN/m21.8m1.8m1.8m/100.051KN.m;Wk風荷載標準值,根據規程,其計算為Wk=zsW0,其中,基15、本風壓W00.5kN/m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查表值為1,風載體形系數s1.0, =1.2*0.64m2/5.58m2=0.14。則Wk10.140.50.07kN/m2la立桿縱距,取1.8m;h支架水平桿豎向最大步距(m),取h=1800mm;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N/mm2)W鋼管截面模量,48mm鋼管取4730mm3;fQ345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300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N/A=401000/(0.431424)=218.9 N/mm2f=300 N/mm2組合風荷載時:=N/A+Mw/W=218.9+0.051106/4730=22916、.7 N/mm2f=300 N/mm2所以盤扣式支架經驗算在工作荷載40KN下,不組合風荷載與組合風荷載的情況下抗壓強度均小于設計值,支架穩定性滿足要求。7.2承插型盤扣式支架抗傾覆驗算計算單元內支架為整體連接形式,無單個塔架。高度小于8m;高寬比為8m/4.8m1.67;支架頂部為滿鋪木跳板,其與四周柱體結構有穩定連接,且每單元由支架共同支撐。基于以上有利條件,根據規范條例支架無需驗算支架整體抗傾覆穩定性。7.3水平桿及斜桿受力計算考慮風荷載及未可預知的混凝土澆筑泵送所產生的水平荷載,計算支架水平桿及斜桿受力。計算模型取單根立桿為對象,則其支座反力即為水平桿或斜桿的軸向荷載。荷載如下:風荷載17、,Wk=0.07kN/m2;轉換成均布荷載為0.07kN/m20.048m=0.0034kN/m未可預知水平荷載為豎向荷載的2%,Fh=0.02(26kN/m30.35m1.8m0.9m)+0.02(3kN/m21.8m1.8m)0.48kN計算中,荷載分項系數為0.91.4結果如下。立桿所受水平荷載圖(風荷載過小未精確顯示)立桿受水平荷載支座反力(即水平桿所受軸力)由以上計算結果可知,頂部水平桿所受軸力最大,為1.1kN。水平桿采用Q345鋼管483,根據我國現行規范,水平桿穩定承載力設計值按下面公式計算:Nd=Af其中水平桿截面積A=424mm2,材料強度設計值f=300Mpa。其它參數如下:水平桿截面慣性矩I=107830mm4;水平桿計算長度l0=1980mm;水平桿截面回轉半徑i=(I/A)1/2=(107830/424)1/2=15.9mm;長細比=l0/i=1980/15.9=124.5查表得Q345鋼材立桿軸心受壓穩定系數=0.328所以Nd=Af=0.328X424X300=41721.6N=41.72KN由計算結果可知,水平桿最大軸力為1.1kN41.72kN。斜桿采用Q345鋼管483.0,Nd=41.72KN由計算結果可知,斜桿最大軸力遠小于41.72kN。斜桿強度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