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四路下穿滬渝高速公路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0027
2022-07-26
6頁
43.02KB
1、科技四路下穿滬渝高速公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科技四路西起神墩一路,東至柘樹灣路,其中一段與高速公路斜交并從高速公路下部穿越,設計為下穿地道,地道與高速公路的夾角為60.7。下穿地道的修筑起點樁號為K0+353.892,終點樁號K0+402.112,全長48.22m。地道為單箱三室鋼筋混凝土框架箱體,鋼筋混凝土結構。整個地道箱體以高速公路中心線為界,共分兩節,即東、西兩截地道,兩節地道之間設置2cm厚沉降縫,縫內設置橡膠止水帶。地道頂部為混凝土防水層及高速公路鋪裝層。地道頂板厚1.1m,底板厚1.2m,兩邊側墻厚1m。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的分隔墻是以多個立柱組成的中空墻,中空部分裝飾為鋼2、化玻璃護欄和蝴蝶造型隔斷。現狀高速公路的路面高程43.5m左右,下穿箱涵的頂板高程43.0m,高速公路鋪裝層厚0.5m,箱涵兩側與高速公路的連接采用搭板連接。根據地道的埋深特點,本工程設計為明挖現澆施工。二、編制依據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2、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2-2008);3、科技四路(神墩一路柘樹灣)施工圖設計;4、公路安全保護條例;5、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2012);6、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7、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8、科技四路工程地質勘察說明書;3、9、科技四路施工組織設計;10、現行國家、地方及行業相關規范和標準。三、施工工藝技術單箱三室地道涵洞采取明挖現澆工藝,箱涵分為兩段施工,為了保證高速公路運行安全,施工過程中將考慮盡量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基坑開挖過程中,將建立嚴格的監控量測和信息反饋制度,確保高速公路以及臨近建(構)筑物和地下管線的正常使用。地道基坑支護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基坑采用放坡開挖結合支護結構的形式進行,地道端、基坑不放坡一側的支護結構采用灌注樁、50C工字鋼密排布置懸臂式結構。具體做法是,在靠近高速公路道路中心線一側,當基坑開挖深度大于2.5m時,采用鉆孔灌注樁加上壓頂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鉆孔灌注樁樁長1220m,入4、土深度912m;當基坑開挖深度小于2.5m時,采用50C工字鋼樁密排布置,樁頂上加壓頂梁作為基坑支護結構,工字鋼樁長9m,入土深度6.58m。經驗算,灌注樁支護體系基坑整體穩定性系數1.891.4,樁頂最大位移51.9mm,樁身最大彎矩標準值1435.7KN/m,基坑底土體隆起穩定性2.611.4,抗傾覆安全系數為2.261.2。工字鋼樁支護體系整體穩定性系數4.031.4,樁頂最大位移5.7mm,樁身最大彎矩標準值24.6KN/m,基坑底土體隆起穩定性3.271.4,抗傾覆安全系數為5.611.2。由此可見,不放坡開挖基坑一側的灌注樁+50C工字鋼密排布置懸臂式支護結構,均能滿足基坑支護的強5、度、穩定和變形要求。(本工程計算數據高速公路的附加荷載q=20Kqa)。基坑兩側,高速公路下部南北向部分采取放坡開挖,根據本區域巖土工程詳勘報告計算,確定基坑放坡比例為1:1.5,總體在高速公路的作業面開挖長度為70.5m,需要拆除的高速公路防護林長度80m。為了避免開挖過程中受地表滯水和地下水影響,將按照基坑施工進度,進行分層降(排)水,每層降(排)水深度始終控制在基坑開挖面底部以下不小于0.5m的位置。四、主要施工方法1、作業面測量放線定位:根據設計提供的涵洞平面尺寸和曲線要素以及控制點坐標,在地面實放地道的起止點之間的道路(科技四路)中心線,再根據圖紙提供地道相對道路的平面關系,放出基坑6、外輪廓線,核對無誤后,再放出所有支護結構樁的具體位置,以及需要拆除的高速公路兩側防護林的范圍。初步確定,基坑支護樁的位置在滬渝高速公路中央綠化分隔帶以內。2、支護樁施工:首先臨時封閉高速公路中央綠化分隔帶兩側各一個車道,然后拆除中央綠化分隔帶至施工高程,再按照測量放線確定的位置,進行1.2m灌注樁和50C工字鋼樁施工。3、地道施工:支護樁施工完成后,拆除臨時封閉圍欄,沿中央隔離帶西側邊線砌筑高站石,并做上醒目標識,然后對滬渝高速公路的東側道路斷交,將高速公路的西側道路限速改為臨時雙向兩車道。根據施工圖設計要求,放出基坑開挖邊線,逐層開挖至地道持力層。然后進行墊層、箱涵主體結構、土方回填、涵頂高7、速公路鋪裝以及搭板的施工,并完成東側護欄和附屬構筑物的施工。東側高速公路完全恢復并達到通車條件后,再按照以上程序對西側道路進行封閉,開放東側道路限速通行。鑿除地道主體結構范圍內的灌注樁,進行西側地道的施工,地道完成后,在土方回填、公路鋪裝以及搭板施工的同時,鑿除中央隔離帶內的所有灌注樁,拆除C50工字鋼,恢復中央隔離帶,并進行護欄和附屬構筑物的施工,并通知園林單位恢復高速公路和地道兩側的防護林,最后恢復高速公路雙向通車。五、安全保證措施1、以距離地道100m左右,且不受地道施工影響的構筑物作為監控量測基準點,然后在基坑支護體系和高速公路的各相關位置設立觀測點。實際施工中,每天至少進行二次以上的8、觀測,對公路沉降、基坑支護體系的變形、位移,以及周邊管線的運行情況進行重點觀測。每天向設計院、監理通報監控量測記錄,把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置于可控制范圍以內。2、高速公路上面的工作面圍檔必須使用高強度的材料,圍檔施工前要事先做好交通疏導工作,首先在工作面迎車流一側至少200m處設置第一導向提示標志牌,100m處設置第二提示標志牌。標志牌的字體應用反光材料制作,并對前方發生的事件有明確的提示。施工人員在設置標志牌和施工圍擋時,必須戴安全帽和穿反光背心,必要時應請高速公路警察協助。3、做好夜間施工安全措施,凡是施工圍擋與車流有交集的面,必須有反光警示標識,圍擋頂部要設置紅色警示燈,特別是單向車道供雙向使用的變道處,白天有專人疏導交通,夜間有標牌明確提示。單向車道雙向使用時,要請交通設施施工單位在路面上做好黃線車道分隔帶,便于車輛按道行駛。4、地道施工時要建立專用通道,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的進出必須走專用通道,任何一個工序的施工必須在圍擋內進行,嚴禁施工人員在高速公路上面行走。如是必須上高速公路行走(比如測量)時,事先應在作業區以外100m處設置警示標識,有專人進行疏導,必要時請高速公路警察實行臨時交通管制,避免發生交通事故。二一三年九月五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9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