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二次灌漿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0401
2022-07-26
7頁
47KB
1、目 錄編制依據1泵送砼配合比設計及外加劑 22 砼的攪拌及運輸 23 砼的澆筑 34 大體積基礎砼的澆筑 55 大體積砼控制溫度和收縮裂縫的技術措施 66 砼的振搗與養護 77 控制工程質量的措施 88 注意事項 109 成品保護 1010 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1一、編制依據: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4、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5、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程GB501196、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定建筑部建20002、211號二、工程概況本工程為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大件組裝廠上部廠房(鋼結構)施工安裝工程(第一標段:廠區北部)。大件組裝廠主體結構均為型鋼結構件,基礎為獨立柱杯形基礎,建筑面積為17000m2,建筑高度為31.47米。建筑物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三級。建筑抗震烈度:7.5度。本工程需要二次灌漿的鋼柱為53個,需要微膨脹細石混凝土量約為:110m3。三、澆筑方案本工程的鋼柱基礎二次灌注采用人工澆筑,為了有效控制的施工質量,從以下幾方面嚴格把關:1、砼配合比設計及外加劑根據設計要求及現場氣溫情況,設計為C35微膨脹細石混凝土,考慮現場最低溫度在0以下,本方案二次灌漿混凝土3、比設計提高一個標號,采用C40微膨脹抗凍細石混凝土,商砼站根據技術要求進行配合比及加入相應添加劑。2、砼的運輸砼運輸設備為商砼站的專用運輸車輛。四、 砼的澆筑1、施工準備:杯口內部無雜物、杯口內部進行濕潤。2、根據鋼柱安裝的順序,達到10m3左右的混凝土量時,聯系商砼站進行澆注。3、柱底部分灌漿時應從杯口一側進行灌注,另一側溢出,不能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注。4、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五、混凝土的澆筑與養護振搗方法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振搗時間宜為1530S,且隔2030分鐘后進行第二次復振。1、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注高度如超過時必須采取措4、施,用串桶或溜管等。2、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撥,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搗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3、澆注過程中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注完畢。4、澆注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鋼柱軸線有無移動。當發現砼有不密實等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砼的養護澆筑好的砼應進行充分的濕潤養護,這一工序是保證砼強度質量的關鍵,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對砼采取自然養護,應在澆筑完畢的12h內時砼加以覆蓋,保護和澆水,以防止風裂、干裂。砼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澆水次數應能使砼處于濕潤狀態。已澆筑好的5、砼在強度未達到1.2N/mm以前,不得在上踩踏或施工。七、 控制工程質量的措施1、砼在拌制和澆筑過程中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檢查砼組成材料的質量,每一工作班至少兩次。檢查砼在拌制地點及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兩次。在每一工作班內,如砼配合比由于外界影響而有變動時,應及時檢查。砼的攪拌時間應隨時檢查。澆筑砼時,應注意防止砼的分層離析,砼的自由傾落高度一般不超過2m,否則應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框架柱在下次澆筑時,底部應先填與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50-100厚,澆筑砼時,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砼凝結前修理完畢再繼續澆6、筑。砼澆筑完畢后,應根據現場氣溫條件及時覆蓋和灑水,養護期不少于14d澆筑砼應連續進行,當需要間歇時,間歇時間應在前層砼凝結之前,將次層砼澆筑完畢。砼從攪拌機卸出到次層砼澆筑壓茬的間歇時間,當氣溫小于25時不應過過3h,氣溫大于或先于25時,不應超過2.5h,如超過時,應留置施工縫。2、評定砼質量的試塊應在澆筑地點制作,留置組數應符合下列規定強度試塊:*每工作班不應少于一組,每組三塊;*每拌制100m3不應少于一組,每組三塊。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塊:根據施工設計規定按拆模等需要的數量,分段留置。試塊要按規范要求制作、養護,到期后及時送試驗室試驗,做好試驗和砼施工日志資料。配制砼的所有骨料均應由7、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進場須有出廠合格證,并每批送試驗室化驗,由試驗室給出砼配比報告。八、注意事項(1)蜂窩: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墻根部模板有縫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漿從下部涌出而造成。(2)漏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板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3)麻面:拆模過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離劑或模板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脫皮,或因混凝土氣泡多,振搗不足。(4)孔洞:原因是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筑上層混凝土。(5)縫隙與夾渣層:施工縫處8、雜物清理不凈或未澆底漿等原因,易造成縫隙、夾渣層。(6)現澆樓板面和樓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澆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認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蓋保溫層時,上人過早或未墊板進行操作。九、成品保護1.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的分布筋、彎起鋼筋,在樓板上搭設澆筑混凝土使用的澆筑人行道,保證樓板鋼筋的負彎矩鋼筋的位置。2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側模板上踩踏,應搭設跳板,保持模板的牢固和嚴密。3已澆筑樓板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準在面上進行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4在澆筑混凝土時,要對巳經完成的成品進行保護,對澆筑上9、層混凝土時流下的水泥漿要派專人及時清理干凈,灑落的混凝土也要隨時清理干凈。十、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環境管理措施a 、現場的污水,泥漿水設沉淀池,不得排入場區內。b 、不得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或焚燒油氈等現象,有毒及有臭氣的物質。c、現場道路及水泥棚,攪拌站等基座硬化處理,場地灑水濕潤,消滅揚塵現象。d、加強場內環境道路硬化。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a、加強個人防護,配備各種安全及勞動保護用品,堅決杜絕“三違”現象。b、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建筑物四周搭設密目式安全網,加強“三寶”“四口”五臨邊的防護,消滅安全隱患。c、施工臨時用電按三級配電,兩級保護的方法,主要干線采用三相五線電纜,配電箱專人管理,照明采用36V的安全電壓,施工設備專人管理、維修,避免機械傷人。d、特殊工種(包括電工、電焊工、架子工、起重工、各種司機等)必須持證上崗。e、所有工人應嚴格執行并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加強職業健康安全意識,上架施工時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