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工程安裝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0559
2022-07-26
8頁
3.43MB
1、腳手架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2.建筑施工扣件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2002年局部修訂)。二、腳手架搭設技術參數及要求:高層地面上1-7、1-10標準層高3.00m,檐高46.50m。多層地面上1-3、1-4、1-5、1-6標準層高2.80m,檐高24.00m。沿結構四周搭滿雙排腳手架。1. 首層及頂層腳手架搭設(1) 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鋼管材質使用力學性能適中的Q235鋼,其材質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70088)的相應規定。用立桿、大橫桿、剪力撐和斜桿的鋼管長度為46m(這樣的長度一般重25Kg以2、內,適合人工操作)。用于小橫桿的鋼管長度為1.52.0m,以適應腳手架寬的需要。(2) 鋼管件禁止使用有明顯變形、裂紋和嚴重銹蝕的鋼管。(3) 腳手架表面應刷成明黃色,腳手架兩端250mm范圍內刷成寶石藍色。(4) 應使用與鋼管管徑相配合的、符合我國現行標準的可鍛鑄鐵扣件。嚴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銹蝕和有裂紋的扣件。同時需有鋼管、扣件的合格證、質保書及檢驗報告。(5) 腳手架踢腳板采用長2.7m 、厚20mm的多層板制作,采用8#鐵絲與立桿連接,并采用油漆分色作省目標志。(6) 墊木采用15015050厚木板,外側腳手架應按圖示要求設置。2. 構造要求(1) 首層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6m,由大小橫3、桿、豎向立桿、安全欄桿、斜桿、擋腳板、剪力撐等組成,采用中黃色、483.5鋼管,并用扣件連接成整體。(2) 立桿間距1500mm,步距1800 mm,腳手鋼管排距1000 mm,小橫桿間距1200 mm,立桿設置見圖示;斜桿搭設角度為450600。(3) 立桿6m+2m鋼管(或5+3m),大橫桿采用4m和6米鋼管,間隔使用,使里外、左右立桿的接頭錯開不在同一跨內。(4) 小橫桿采用1200mm鋼管。用十字扣件與大橫桿連接,靠近立桿的小橫桿可緊固于立桿上,小橫桿靠墻一端離墻面150mm,在操作層腳手板對接處設兩排小橫桿,兩橫桿間距不大于300mm,操作層上滿鋪腳手板。(5) 首層腳手架在架子頂部4、用鋼管與建筑物陽臺欄板做剛性連接;屋頂腳手架在架子頂部和每層窗戶處用鋼管與建筑物做剛性連接。連接點垂直距離須小于6m,水平距離須小于6m。(6) 剪刀撐須從腳手架縱向兩端處開始搭設。(7) 剪刀撐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0600。(8) 剪刀撐鋼管搭接長度不小于1000mm,搭接處至少三道扣件。(9) 腳手架須沿建筑物四周滿搭,外排架內側滿掛密目網,密目網用8#鉛絲與架子綁牢。(10) 操作層外側設1.3m高防護欄桿,滿鋪腳手架,底部滿掛安全網。(11) 腳手架各桿件相交伸出的端頭均應大于100mm,以防桿件滑脫。(12) 腳手架使用荷載不得超過200Kg/。(13) 首層入口處搭設護頭棚,寬4m5、,高4.2m,長6m。護頭棚鋪雙層250300035木板。3. 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和拆除的安全注意事項(1) 搭設場地應平整,立桿下面需墊木墊板。(2) 在搭設之前,必須對進場的腳手架桿配件進行嚴格的檢查,禁止使用規格和質量不合格的桿配件。所有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3) 腳手架的搭設作業,必須嚴格按照以下規定程序進行:A. 按施工設計放線、鋪墊板、設置底座或標定立桿位置。B. 周邊腳手架應從一個角部開始并向兩邊延伸交圈搭設。C. 應按定位依次豎起立桿,將立桿與縱、橫向掃地桿連接固定,然后裝設第一步的縱向和橫向立桿,隨校正立桿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繼續向上搭設。(4) 在設置第一排連墻件前6、,腳手架應設置斜桿;以確保構架穩定和架上作業人員的安全。(5) 剪力撐、斜桿等整體拉結桿件和連墻件應隨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時設置。(6) 腳手架或其他作業層板鋪板要求:A. 腳手板或其他鋪板應鋪平鋪穩,綁扎固定。B. 腳手板采用對接平鋪時,在對接處,與其下兩側支承橫桿的距離應控制在100200mm之間。C. 腳手板采用對接平鋪時,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端的中部應設有支承橫桿。鋪板嚴禁出現端頭超出支承橫桿2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頭板。D. 長腳手板采用縱向鋪設時,其下支承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1.5m。(7) 裝設連墻件或其他撐拉桿件時,應注意掌握撐拉的松緊程度,避免引起桿件和整架的顯7、著變形。(8) 工人在架上進行搭設作業時,作業面上宜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予臨時固定。工人必須戴安全帽和佩掛安全帶。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他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業。(9) 在搭設中不得隨意改變構架設計、減少桿配件設置和對立桿縱距作100mm的構架尺寸放大。確有實際情況,需對構架作調整和改變時,應交技術主管人員解決。4. 腳手架搭設質量的檢查驗收規定.腳手架的驗收標準規定:(1) 腳手架結構符合前述的規定和設計要求,個別部位的尺寸變化應在允許的調整范圍之內。(2) 節點的調整可靠,其中扣件的擰緊程度應控制在扭例力矩達到4060Nm。(3) 鋼腳手架立桿垂直度應1/308、0,且應同時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值:當架高20m時為不大于20mm;當架高20m時為不大于30mm。(4) 縱向鋼平桿的水平偏差應1/250,且全架長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20mm。(5) 作業層鋪板、安全防護措施等需要符合上述的要求。 .腳手架的驗收和日常檢查按以下規定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允許投入使用或繼續使用。(1) 搭設完畢后;(2) 連續使用達到6個月;(3) 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過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4) 在遭受暴風、大雨、大雪、地震等強力因素作用之后;(5) 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顯著的變形、沉降、拆除桿件和拉結以及安全隱患存在的情況時。5. 腳手架使用規定(1)施工設備單重不得大于59、0Kg,使人力在架上搬運和安裝的構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g。超重設備須有加固方案后方可施工。(2)在架面上設置的材料應碼放整齊穩固,不影響施工操作和人員通行。嚴禁上架人員在架面上奔跑、退行。(3)作業人員在架上的最大作業高度應以可進行正常操作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墊器物或單塊腳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4)在作業中,禁止隨意拆除腳手架的基本構架。(5)桿件、整體性桿件、連接緊固件和連墻件。確因操作要求需要臨時拆除時,必須經主管人員同意,采取相應彌補措施,并在作業完畢后,及時予以恢復。(6)工人在架上作業中,應注意自我安全保護和他人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閃失和落物。嚴禁在架上戲鬧和坐在欄桿上等不安全處10、休息。(7)人員上下腳手架必須走設安全防護的出入通(梯)道,嚴禁攀援腳手架上下。(8)每班工人上架作業時,應先行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允許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有不安全的情況和跡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以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發現有異常和危險情況時,應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員撤離。(9)在每步架的作業完成之后,必須將架上剩余材料物品堆放整齊,垃圾清運出去;在作業期間,應及時清理落入安全網內的材料和物品。在任何情況下,嚴禁自架上拋擲材料和傾倒垃圾。6. 腳手架的拆除規定(1) 腳手架的拆除作業應按確定的拆除程序進行。(2) 連墻件應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桿件都拆除之后11、才能拆除。(3) 在拆除過程中,凡已松開連接的桿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誤扶和誤靠以松脫連接的桿件。(4) 拆下的桿配件應以安全的方式運出和吊下,嚴禁向下拋擲。(5) 在拆除過程中,應作好配合、協調動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的作業。7. 安全網(1) 首層四周支固定3m寬的水平安全網,網底距下方物體表面的距離不得小于3m,水平安全網接口處必須連接嚴密,與建筑物之間的縫隙不得大于10cm,并且外邊要明顯高于內邊沿。(2) 隨外腳手架逐層設立安全網全封閉,立網高出施工層1m以上,網間接縫要嚴密。(3) 本工程全部采用雙排鋼管腳手架,腳手架外側采用2000目的綠色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全封閉,12、且將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三、計算書(附后):四、腳手架搭設圖示(圖):其中在編制時,根據工程結構形態采用對應圖示。一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根據施工要求,搭設高度為 24 米以內,外側無攔護。用于結構作業時 1 層作業( n1=1 ),用于裝修作業時為 2 層同時作業( n1=2 ),所在地區風壓值=0.45KN/m2 。初選腳手架設計參數:步距h=1.8m,立桿縱距=1.5m,立桿橫距=1.2m。連墻件為 3 步 3 跨設置。腳手板為竹笆片。其他參數為:立桿的截面積為A=489mm2,立桿的回轉半徑為i=15.8mm,擋風面積為An=1.81.5=2.7m2,相應的迎風面積為:Aw=1.13、81.5=2.7m2,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為=0.205KN/mm2,連墻件橫距為,。1、荷載計算(1)橫載的標準值 查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縮印)表5-7得:查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縮印)表5-14得:查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縮印)表5-15得:a.當取=24m時,用于結構作業時,:用于裝修作業時:b.當=12m時:用于結構作業時:用于裝修作業時:(2)活載(作業層施工荷載)得標準值:查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縮印)表5-16得:(結構作業時)(裝修作業時)用于結構作業時:用于裝修作業時:(3)風荷載標準值:(按背靠建筑物為封閉情況計)安全網得網眼為35mm35mm,繩徑為3.2mm,則: 查14、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得所以:2、腳手架整體穩定驗算:(1) 確定材料強度附加分項系數:,因組合風荷載,取=1.56。(2) 計算軸心力設計值:,式中即,即;故將和代入上式得:a.驗算底部截面:用于結構作業:用于裝修作業:b.驗算=12m截面:用于結構作業:用于裝修作業:(3)驗算風荷載彎矩:,式中即,h為步距。a.驗算底部截面時:b.驗算=12m截面:(4)確定穩定系數:查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縮印)表5-20(用插值法)得:,查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縮印)表5-22(用插值法)得:(5)驗算穩定:將和的數值代入上式得到:將以上4種情況的數據分別代入上式進行驗算,其結果列入下表:驗算截面使用類別A15、(mm2)(mm3)(KN)驗算結果底部結構作業0.174489510310.05528.20.12380.146故合格裝修作業11.92360.00.145715米處結構作業7.334960.30.0982660.146故合格裝修作業9.20340.12023結論:經驗算該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能滿足施工的穩定性和承載力。3、作業要求:(1)地基處理和底座安裝:按建筑施工手冊(第二版(縮印)表5-41的一般要求或設計計算結果進行搭設場地的平整、夯實等地基處理、確保立桿有穩固可靠的基地。然后按構架設計的立桿間距和進行放線定位,鋪設墊板(塊)和安裝立桿時,應相應采用雙底座、雙管底座或將雙立桿焊于1根槽16、鋼底座板上(槽口朝上)。(2)搭設作業:1)搭設作業程序:放置縱向掃地桿自角部起依次向兩邊豎立底(第1根)立桿,底端與縱向掃地桿扣接固定后、裝設橫向掃地桿并也與立桿固定(固定立桿底端前,應吊線確保立桿垂直),每邊豎起34根立桿后,隨即裝設第一步縱向平桿(與立桿扣接固定)和橫向平桿(小橫桿,靠近立桿并與縱向平桿扣接固定)、校正立桿垂直和平桿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擰緊扣件螺栓,形成構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設,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檢查一遍構架質量和地基情況,嚴格確保設計要求和構架質量設置連墻件(或加拋撐)按第一步架的作業程序和要求搭設第二步、第三步隨搭設進程及時裝設連墻件和17、剪刀撐裝設作業層間橫桿(在構架橫向平桿之間加設的、用于縮小鋪板支承跨度的橫桿)、鋪設腳手板和裝設作業層欄桿、擋腳板或圍護,封閉措施。2)搭設作業注意事項; 嚴禁48和51鋼管及其相應的扣件混用; 底立桿應按立桿接長要求選擇不同長度的鋼管交錯設置,至少應有兩種適合的不同長度的 鋼管作立桿; 在設置第一排連墻件前,應約每隔6跨設一道拋撐,以確保架子穩定; 一定要采取先搭設起始段而后向前延伸的方式,當兩組作業時,可分別從相對角開始搭設; 連墻件和剪刀撐應及時設置,不得滯后超過2步; 桿件端部伸出扣件之處的長度不得小于100mm; 在頂排連墻件之上的架高(以縱向計)不得多于2步,否則應每隔6跨加設1道撐拉措施; 剪刀撐的斜桿與基本構架結構桿件之間至少有3道連接,其中,斜桿的對接或搭接接頭部位至少有1道連接; 周邊腳手架的縱向平桿必須在角部交圈并與立桿連接固定,因此,東西兩面和南北兩面的作業層(步)有1交匯搭接固定所形成的小錯臺,鋪板時應處理好交接處的構造。當要求周邊鋪板高度一致時,角部應增設立桿和縱向平桿(至少與3根立桿連接),如下圖所示; 對接平板腳手板時,對接處的兩側必須設置間橫桿;作業層的欄桿和擋腳板一般應設在立桿的內側。欄桿接長亦應符合對接或搭接的相應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