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西氣東輸工程管道交叉及光纜穿越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0644
2022-07-26
9頁
6.42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管道交叉施工方案資料合集打包下載
1、西氣東輸三線西段工程(二標段)管道交叉、光纜穿越施工方案0施工使用 版本日期文件狀態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目 錄一、編制依據21 施工技術標準及驗收規范2二、工程概況21 概要22 地質、地貌3三、水源地施工方案31 作業概述32 作業流程43 施工準備44 管溝開挖45 電(光)纜及管道的保護56 管道穿越77 回填88 其它注意事項8一、編制依據1 施工技術標準及驗收規范1) 油氣輸送管道線路工程抗震技術規范GB50470-20082) 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369-20063) 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424-2007)4) 油氣管道線路標識通用圖集CD2、P-M-OGP-PL-008-2010-15) 關于處理石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與公路相互關系的若干規定(試行) (78) 交公路字698號,(78) 油化管道字452號6) 西氣東輸三線管道工程線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Q/SY GJX 0209-2012)7) 西氣東輸三線管道工程穿越工程技術規范(Q/SY GJX 0214-2012)8) 西氣東輸三線管道工程水工保護技術規范(Q/SY GJX 0218-2012)9) 西氣東輸三線管道工程安全與環境監理技術規范(Q/SY GJX 0219-2012)10) 西氣東輸三線管道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規范(Q/SY GJX 0224-2012)11) 中華3、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6月29日頒布,2002年11月1日施行)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2010年6月25日頒布)二、工程概況1 概要西氣東輸三線西段工程起新疆霍爾果斯,止于寧夏中衛。管道總體走向自西北向東南,途經新疆、甘肅、寧夏3個省、自治區,從新疆霍爾果斯-寧夏中衛段與西氣東輸二線并行。線路長2456km,設計輸量300108m3/a,管徑1219mm,設計壓力12MPa。具體走向見“西氣東輸三線西段管道工程線路走向示意圖”(圖1-1)。圖1-1 西氣東輸三線西段管道工程線路走向示意圖2 地質、地貌管道沿線大部分位于天山北麓的沖洪積區及丘陵臺地上,地貌類型較4、復雜。施工時,先進行作業帶的平整,然后采取分段溝上焊接,再整體下溝連頭的方法進行施工。對于坡度較大山區地段,采取先開挖管溝、平整作業帶,再進行溝下焊接的方法進行施工。三、管道交叉、光纜穿越施工方案1 作業概述本標段光纜、電纜穿越20處,地下管線穿越20處,在施工中我們將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保護,避免損壞其正常使用,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穿越時,要遵守以下技術要求:1)新建管道應從電(光)纜及管道下方通過;2)新建管道的管頂與電(光)纜間的距離500mm;3)本管道與在役管道交叉時,應由在役管道下方穿過,交叉角度盡量保持60度以上,且最小交叉角度不得小于30度。兩線交叉時,兩管道之間的最小凈距宜保持05、.5m以上,且最小近距不得小于0.3m, 并在交叉位置放置廢舊輪胎等方法將兩管道隔離;4)電(光)纜應用755角鋼保護;5)電(光)纜上方300mm處應用鋪紅磚層進行保護。2 作業流程圖2-1 管道交叉、光纜穿越流程圖3 施工準備3.1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監督與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以及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確保已運行管道、光(電)纜安全。3.1 委派專門協調人員提前與當地光(電)纜及埋地管道管理部門取得聯系,現場詳細的管道穿6、越光(電)纜及埋地管道的施工方案,經當地管理部門批準后再實施。3.2 按施工要求及有關部門的相關規定,準備好施工所需的一切設備、機具和材料,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保證穿越萬無一失。3.3 施工應盡量避免已建管道的長時間裸露,施工前先進行預制工作,在穿越點一側、根據交叉穿越段的長度進行穿越管段的預制,焊接完及時進行無損檢測和補口補傷。3.4兩管線交叉段施工前,要在交叉點上下游各1015m處做出標記,并做好機械開挖終止標記。施工前要準備好對已建管道保護需要的施工臨時設施,如鋼制過橋等。在交叉穿越點施工前,在穿越點設置警戒區及警戒警示標志,非施工人員不得入內。管道交叉段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編制完成7、安全預案措施,并報監理和業主審查批準;同時安排專職的人員和配備相應的設備。3.5 穿越點的確定一般在有關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行,使用專業儀器查尋。獨立作業時應根據沿線的標志樁確定線位,如沒有標志則在當地管理部門的指揮下人工試挖確定,嚴禁使用挖掘機等大型設備。一旦出現疑點時應立即停止,立即與運行單位聯系。4 管溝開挖為避免埋地管道不受破壞,與之交叉處的管溝開挖工作不應提前太早,應與穿越同步施工。穿越點5m范圍內的管溝應采用人工方式開挖,并有專職HSE人員和通信管理人員在場進行監督指導。4.1 電(光)纜及管道周圍5m以內管溝的開挖管溝開挖前應請地下設施主管部門的人員到現場監督指導施工,采用人工開挖8、,首先根據探測出的光電纜位置,在其垂直方向挖出長槽的探測溝,探溝為20.7m,用鐵锨挖土,用平鏟法挖土,邊挖邊清理散土,挖溝人員要時刻注意土層的變化,如果在堅硬的土層中出現軟土或沙土層,很可能就是電纜(光纜)周圍的軟土層,挖土時就要格外的小心,將電纜(光纜)周圍2m之內的管溝全部挖出。4.2 電(光)纜及管道周圍5m以外的管溝開挖采用機械開挖,應在電(光)纜及管道位置已確定,且被人工挖出情況下進行。管溝開挖深度以電(光)纜下方1.6m深為基準,在電(光)纜及管道與新建管道交叉段每側各20m內的管溝底應是水平的,兩側與主體管道管溝按彈性敷設相連接。管溝開挖前,由施工單位聯系伴行管道所屬企業到現場9、確認管道走向、管道位置及穿越處設置標志,表明被穿越管道/光纜的名稱、管徑、走向、埋深等。當用人工開挖看到伴行管道、光(電)纜時,應用小鐵鏟、木鏟和毛刷慢慢開挖、清理,防止損壞防腐層和光(電)纜。5 電(光)纜及管道的保護在露出(伴行)管道、光(電)纜時,施工單位進行(伴行)管道防腐層電火花檢測、光(電)纜完好性檢查,對現場實物照相,做好相應的管道、光(電)纜情況記錄并取得現場監理、穿越管道、光(電)纜的主管部門代表簽字確認。5.1 電(光)纜的角鋼保護在人工開挖管溝時,挖出電纜的同時,用兩根角鋼對扣將電(光)纜保護起來,角鋼長度在管溝以外0.5m距離,角鋼間用鍍鋅鐵絲綁扎,如果電(光)纜與新建10、管道交叉段較長,可用70mm鋼管在管溝上面橫置,用鐵絲連接電(光)纜保護角鋼,吊起角鋼,避免電(光)纜下沉量過大。角鋼外用瀝青進行防腐。如設計有要求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電(光)纜固定見圖5.1-1。圖5.1-1 電(光)纜固定示意圖5.2 地下管道的防護5.2.1 如果是排水瓦管或承插式鑄鐵管,要先在管道四周清理100mm的寬度,清理長度要大于管溝每側1m,將鋼管瓦形支撐放入已建管道底部,支撐管道,用三角架及吊帶將已建管道固定好,防止斷裂。5.2.2 如果地下管道與新建管道交叉段較長,也應采取保護措施,可采用三角架及吊帶分幾處將原有管線吊起,避免下沉量過大。5.2.3與已建管道交叉點兩側11、1015米內管溝禁止機械開挖,并采用人工開挖方式,在開挖中要防止對已建管道的損傷。管溝開挖過程中根據管道的懸空長度(懸空長度超過8m),采用方木、枕木等對懸空段進行可靠的固定或支撐(見圖5.2-1)。200500道木導鏈角鋼伴行光纜尼龍吊帶在役管道新建管道自然地面橫擔光纜圖5.2-1 在役管道防護示意圖6 管道穿越圓木原管線或光纜溝壁6.1管溝好后,立即對管溝的深度進行復測,符合設計要求后立即鋪墊細土墊層,進行管道的穿越工作,采用2臺吊管機將預制好的穿越管段放入溝內,注意在已建管道或光纜正下(上)方2m范圍內不允許有新建管道的焊口,穿管過程中要穩妥施工,防止任何物品與其碰撞,在穿管前在已建管線12、兩側各1m處設置與原管線相平行的150以上的圓木,防止吊鉤、吊繩等碰撞管道,見圖6.1-1。圖6.1-1 管道穿越防護示意圖6.2首先將穿越管道放入電纜或管道一側的管溝內,用吊管機將預制管道吊起,向前移動,讓管道端點從其下方通過。走一段距離后,因吊點的影響,會使鋼管與電纜或管道較近,需要移動吊點位置,吊管道的兩側,使管道中間段落下垂,在電纜下能夠移動,兩臺設備將穿越管段按要求吊裝到位。6.3 穿越已建管線/光纜時一定要輕輕挪動,管口及伴行管道應包軟質墊層,防止碰撞或損壞伴行管道/光纜。6.4與已建管線或光纜交叉段,除采取必要的支護、保護等安全措施外,應采用連續施工的作業方式,同時應及時回填,減13、小對已建管線的影響。管道交叉穿越時,已建管線開挖后的懸空段長度原則上3m,因施工原因無法滿足以上要求時,已建管線的懸空段長度應根據管線的剛度計算出自身的跨度,并砌筑基墩支撐,同時對管溝兩側采用支護措施,確保已建管線的運行安全。6.5管道穿越完成后,在管道交叉位置放置廢舊輪胎,將新建與已建管道管道隔開。6.4 管道穿越完成后,在穿越點兩側進行連頭作業,連頭作業時,嚴禁大幅提升穿越管道,以免破壞光纜或管道。7 回填7.1 光(電)纜兩側各2m均采用人工回填夯實,回填土內不得含有石頭或其他有可能損傷光(電)纜的物體。同時按要求在光(電)纜上方壓蓋紅磚。7.2 回填時嚴禁在穿越管線兩側5米范圍內取回填土。7.3 埋地管道回填時注意保護管道防腐層,嚴禁使用推土機等大型機械進行回填。8 其它注意事項8.1 對于伴行光(電)纜,施工前也要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到現場確認準確位置,作出明確的標記。并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可行的保護方案,必要時采用人工開挖管溝,確保光(電)纜的正常運行。8.2 光(電)纜及埋地管道開挖暴露后不能進行及時回填的,應指派專人24小時值班看護,以確保不被意外損壞或人為破壞。8.3 穿越完成后,按設計要求在穿越點埋設標志樁。8.4 回填后,對已建管道或光纜被破壞的標示及時進行修善。8.5穿越施工完畢后,便橋修建單位應及時對便橋予以拆除,恢復管堤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