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塑板詳細施工方案及工藝流程與質量驗收(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0655
2022-07-26
7頁
105.50KB
1、擠塑板詳細施工方案及工藝流程與質量驗收一、工藝流程圖二、施工方案1、施工條件1.1施工現場應做到通水、通電,并保持工作環境的清潔。1.2外墻和外門窗口施工及驗收完畢,內外抹灰、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地坪應在外保溫體系施工之前完成,并達到干燥硬化的要求。1.3操作地點環境溫度和基層墻體表面溫度均不得低于5,風力不大于5級。冬期施工時,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1.4水平設置的蓋板(如窗臺板、女兒墻壓頂),必須在外保溫體系施工之前安裝完畢。外墻設置的通風口的護欄,固定管道、空調等用的支架也應預先安裝完畢。1.5為保證施工質量,施工面應避免陽光直射。必要時,應在腳手架上搭設防曬布,遮擋施工墻面。1.6雨天施工2、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沖刷墻面。1.7墻體外保溫系統在施工過程中所采取的保護措施,應等泛水、密封膏等永久性保護按設計要求施工完畢后,方可拆除。1.8應避免在外墻面上固定腳手架。1.9所有水平方向的構件(如窗臺板、女兒墻壓頂、固定外墻面構件用的支架等)都需預留外保溫體系所需的施工厚度,并做相應的滴水槽線和防銹處理。2、施工工具抹子、木搓板、陰陽角抹子、專用鋸齒抹子、2米靠尺、電動攪拌器、刷子、刀、托板、拉線、卷尺、沖擊鉆、剪刀、毛刷、砂紙、錘子。施工要點3、施工要點3.1基層墻體處理基層墻體必須清理干凈,使墻表面沒有油、浮塵、污垢、脫模劑、風化物、涂料、蠟、防水劑、潮氣、霜、泥土等污染物或其3、它妨礙粘接的材料,并剔除超出墻面5的凸出物,使之清潔平整,必要時用水沖洗墻面。經沖洗的墻面必須晾干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應清除基層墻體中松動或風化的部分,并用水泥砂漿填實后找平。基層墻體的平整度不合乎要求時,可采用1:3水泥砂漿找平,表面平整度要求見(GBJ30188)。對既有建筑進行保溫改造時,應將原有外墻飾面層徹底清除,露出基層墻體表面,并按上述方法進行處理,使其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為增加擠塑板粘結砂漿及抹面膠漿的粘結力,應在擠塑板表面涂刷專用界面劑,待晾干至粘手時再用粘結砂漿粘結或用抹面膠漿抹面。3.2材料的準備專用界面劑粘接膠漿的配制:將粘接劑與水按5:1的比例攪拌4、均勻,靜置5分鐘后再次攪拌即可使用。粘接膠漿應隨攪隨用,應在2小時內用完。擠塑板的切割:應盡量使用標準尺寸的擠塑板,需使用非標準尺寸的擠塑板時,應采用電熱絲進行切割加工。熱鍍鋅電焊網的準備:應根據工作面的要求剪裁熱鍍鋅電焊網,熱鍍鋅電焊網應留出搭接長度。抹面膠漿的配制和要求,均同粘接膠漿。3.3擠塑板的粘貼根據圖紙要求,首先沿著外墻散水標高彈好散水水平線;需設置系統變形縫處,則應在墻面彈出變形縫線及變形縫寬度線。擠塑板施工前作界面處理,增加粘結性。擠塑板的粘貼可采用以下方法:在整個擠塑板的背面涂滿粘接膠漿,然后用專用的鋸齒抹子拖刮一次,并刮除鋸齒間多余的粘接膠漿。擠塑板抹完粘接膠漿后,應立即將5、板平貼在基層墻體上滑動就位。粘貼時應輕揉、均勻擠壓。為了保證板面的平整度,應隨時用一根長度不小于2.0m的靠尺進行壓平操作。擠塑板應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橫向鋪貼,每排擠塑板板應錯縫1/2板長。擠塑板板粘牢后,隨時用專用的搓抹子將板邊的不平之處搓平,盡量減少板與板之間的高差接縫,當板縫間隙大于2時,應用擠塑板條填實后磨平。在墻角處,擠塑板應垂直交錯連接,保證拐角處板材安裝的垂直度。擠塑板表面不平整處應用專用打磨抹子磨平,然后將整個墻面打磨一遍。打磨時散落的聚苯屑應隨時用刷子、掃把清理干凈。粘貼擠塑板時應注意以下事項:操作應迅速,在擠塑板安裝就位之前,粘接膠漿不得有結皮;擠塑板的接縫應緊密,且平齊;6、不得在擠塑板側面涂抹粘接膠漿,或擠入粘接膠漿;門窗洞口角部的擠塑板,應采用整塊擠塑板裁出洞口,不得拼接;打磨墻面的動作應是輕柔的圓周運動,不得沿著與擠塑板接縫平行的方向打磨;擠塑板粘貼施工完畢后,至少需間隔24小時,才能進行打磨,以防止擠塑板移動,減弱板材與基層墻體的粘接。3.4安裝固定件待擠塑板粘貼24小時后,按設計要求的位置用沖擊鉆鉆孔并安裝塑料膨脹錨栓。3.5網格布的鋪設涂抹抹面膠漿前,應先檢查聚苯板是否干燥,表面是否平整,并去除板面的有害物質、雜質或表面變質部分。標準網布的鋪設:用不銹鋼抹子,在聚苯板表面均勻涂抹一層面積略大于一塊網格布的抹面膠漿,厚度約為3,立即將網格布壓入濕的抹面膠7、漿中,直至網格布全部被覆蓋并將表面抹平。加強網布的鋪設同標準網的鋪設。應自上而下沿外墻一圈一圈鋪設網格布。當遇到門窗洞口時,應在洞口四角外用預先剪好的箭形網格布補貼一塊標準網格布。鋪設網格布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不得在雨中鋪設網格布;標準網布間應相互搭接至少100,但加強網布間須對接;在拐角部位,標準網布應是連續的,并從每邊雙向繞角包墻的寬度不小于200,加強網布應頂角邊對接布置;鋪設網格布時,網格布的彎曲面應朝向墻面,并從中央向四周用抹子抹平,直至網格布完全埋入抹面膠漿內;抹面膠漿的厚度不得小于3;全部抹面膠漿和網格布鋪設完畢后,至少養護24小時,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寒冷和潮濕的氣候條件8、下,還應適當延長養護時間;保護已完工的部分,免受雨水的浸泡和沖刷。系統特殊部位的處理下列部位應作加強處理:散水以上2m范圍內的部位;其它可能遭受沖擊力的部位。加強部位的處理:按照不同部位的高度要求,先鋪設一道加強網布,再將標準網布連續鋪在其上;施工勒腳時,為防止聚苯板下滑,可在每塊板下放置托架;標準網布應在下列系統終端部位進行翻包:門窗洞口、管道或其它設備需穿墻的洞口處;勒腳、陽臺、雨蓬等系統的末端部位;變形縫等需要終止系統的部位;女兒墻頂部的裝飾構件處。翻包標準網布的步驟如下:裁剪窄幅標準網布,長度應由需翻包的墻體部位的尺度而定;在基層墻體上所有洞口周邊及系統末端處,涂抹上粘接膠漿,寬度為19、00,厚度約為2;將窄幅標準網布的一端100壓入粘接膠漿內,余下的甩出備用,并應保持其清潔;將聚苯板的背面按前述方法,涂抹好粘接膠漿,將其壓在墻上,然后用抹子輕輕敲擊,使其與墻面粘接牢固;將翻包部位的聚苯板的正面和側面,均涂抹上抹面膠漿,將預先甩出的窄幅標準網布沿板厚翻轉,并壓入抹面膠漿。當需要鋪設加強網布時,則應先鋪設加強網布,再將翻包網布壓在加強網布之上;按前所述步驟粘貼寬幅標準網布,使其覆蓋在翻包的標準網布之上。系統變形縫的施工系統變形縫的施工應如前所述方法,將端頭用窄幅標準網布翻包。系統變形縫處兩側抹面膠漿間的最小距離應為20,施工中注意事項如下:應采用新鮮的密封膏;施工密封膏時,應確10、保所有的節點都是清潔的,沒有霜、浮塵、稀釋劑、其它密封材料等雜質;施工密封膏必須距上道工序24小時,并經自然干燥后,方可施工密封膏;密封膏應完全塞滿節點空腔,并與兩側抹面膠漿緊密結合。4.6飾面層的施工3.6飾面層的施工(略)4、質量驗收4.1擠塑板、網格布的規格和各項技術指標,粘結劑和抹面膠漿的使用要求,必須符合本規程及相關標準的要求。4.2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4.2.1擠塑板必須與基層面粘貼牢固,無松動和虛粘現象。4.2.2檢查數量:按樓層每20m長抽查一處(每處延長3米),但每層不少于3處。4.2.3檢驗方法:觀察和用手推拉檢查。4.3.1粘結劑與擠塑板必須粘結緊密,無脫層、空鼓。11、面層無爆灰和裂縫。4.3.2檢查數量:同4.2.2。4.3.3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和觀察檢查。4.4.1每塊擠塑板與基層面的總粘接面積不得小于40%。4.4.2檢查數量:按樓層每20m長抽查一處,但不少于3處,每處檢查不少于2塊。4.4.3檢驗方法:觀察和用手推拉檢查。4.5.1板縫應錯開(含陰陽角)4.5.2檢查數量:同4.2.2。4.5.3檢驗方法:觀察。4.6.1門、窗角處應用擠塑板整塊粘貼。4.6.2檢查數量:每層不少于3處,且每面墻不少于10處4.6.3檢驗方法:觀察。4.7.1工程塑料固定件脹塞部分進入結構墻體且不小于25。4.7.2檢查數量:同4.2.2,每處不少于4套。4.7.12、3檢驗方法:觀察及尺量檢查。4.8.1擠塑板板縫不抹粘結劑。4.8.2檢查數量:同4.2.2。4.8.3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9一般允許偏差項目4.9.1擠塑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9.1的規定。表4.9.1擠塑板安裝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表面平整4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垂直度每層4用2m托線板檢查全高H/1000且不大于20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尺量檢查3陰陽角垂直度4用2m托線板檢查4陰、陽角方正度4用200mm方尺和楔形塞尺檢查5接縫高差1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注:H為墻全高 檢查數量同4.2.2。4.9.2保溫墻面層執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的規定。5、注意事項:5.1合理安排工序,嚴禁顛倒工序作業。5.2對已開始進行施工的保溫墻體不得隨意開鑿孔洞,如確實需要,應通知現場施工負責人并在施工完畢后恢復原狀。5.3各種材料應分類存放并掛牌標明材料名稱,不得用錯。5.4暑天施工時,應適當安排不同作業時間,盡量避開日光曝曬時段。5.5不得在擠塑板上放置易燃及溶劑性化學物品,不得在上面進行電氣焊作業。5.6應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資料來自: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
建筑結構
上傳時間:2021-05-18
76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1-04-30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