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壓不銹鋼管的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0701
2022-07-26
6頁
63.50KB
1、1 操作工藝1.1 工藝流程: 管道支吊架安裝繪制施工用單線圖 不銹鋼管道調直 切割 管道預制 補償器與支吊架預制 補償器安裝 閥門安裝 水壓試驗 系統管道沖洗與消毒1.2 管道敷設1.2.1 繪制施工用單線圖根據工程設計圖及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施工設計,即將工程設計圖紙轉化為施工用的管道單線圖。1.2.2 不銹鋼管道調直不銹鋼管道調直不得使管子表面產生錘痕、凹坑、劃痕或粗糙的痕跡。1.2.3 劃割下料不銹鋼管的劃割下料應根據施工用單線圖標明的尺寸進行。劃割時可采用割管器,石材切割機,砂輪切割機,手弓鋸等機具。切割后的管子斷面應與管子軸線垂直,且應把管口內、外端面毛刺、飛邊去除干凈;管材下料后,若2、因管材端口失圓,而無法插入管件則應使用專用整形器將管材斷面整形至可插入管件承口底端為止。1.2.4 管道的預制核實材料的數量和規格,在管道系統單線圖上標注好下料尺寸,減少施工差錯,并確定好封閉管段,留出加工富余量或待實測的管段。在管道預制過程中,不但要嚴格按單線圖上標明的管道系統號進行,而且在預制完畢的管道上也應標明管道系統號,以便安裝時“對號入座”。另外,為了管道預制工作順利進行。保證工作質量,減少工作差錯,還應按預制順序標明各組成件的順序號。管道預制與現場配管的工作性質相同,只是工作地點不同,因此,預制工作的質量也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預制完畢的管段,無論在存放期間,或是在運輸過程中,外3、部臟物都容易進入管內,因此,當管段預制完畢后,首先應將管內清理干凈,然后再封閉管口,以保證管道的安裝質量。1.2.5 補償器與支吊架預制采用不銹鋼管直接加工制作的補償器,應先將補償器預制成形后再接入管路。采用成品的套筒式或波紋管式補償器時,也宜將其與相鄰管子預制成管段后再安裝。支、吊架的制做形式和數量應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進行預制,圖紙上沒有要求的應按照相應圖集和規范或本標準執行。1.2.6 管道及支吊架安裝1.2.6.1 不銹鋼管的安裝順序: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1.2.6.2 卡壓式不銹鋼管的操作工藝1)畫標記線:用專用劃線器在管端作插入長度標記線,標記一周,以保證管子插入長度。避免造成脫管4、。插入長度應滿足表4的規定。表4 管子插入長度基準值(mm)公稱直徑1015202532405065插入長度基準值18212424394752642)檢查密封圈:檢查管件內密封圈是否安裝、O型密封圈是否已安裝在正確的位置上、密封圈是否完好無損,安裝時嚴禁使用潤滑油。3)插入管子:將管子垂直插入卡壓式管件中,不得歪斜,以免O型密封圈割傷或脫落造成漏水。插入后,應確認管子上所畫標記線距端部的距離,公稱直徑1025mm時為3mm;公稱直徑3265mm時為5mm。4)卡壓:不銹鋼卡壓式管件端口部分有U形槽,且內裝有O型密封圈。安裝時,把專用的卡壓工具鉗口的環狀凹部對準管件端部內裝有橡膠圈的環狀凸部,對5、準管件管材同時進行卡壓。且薄壁不銹鋼水管、管件承插部位卡壓成六角型。5)檢查卡壓尺寸:用六角量規確認尺寸是否正確,卡壓處完全插入六角量規即卡壓正確,否則應重新卡壓。1.2.6.3 環壓式不銹鋼管的操作工藝1)用管道切割工具垂直斷管,切割后應去除管口內外毛刺并整圓,應保持端口平整,其傾斜度小于等于2mm。2)在管材端部劃出插入長度標記,采用硅膠密封圈,將其套入所需安裝管材的前端,且靠近所畫標記。管材插入管件時應確保劃線標記到管件接口端面的距離在2mm以內,密封圈裝入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潤滑劑且密封圈不得扭曲。3)連接件按管材正方向插入環壓鉗頭色標方向,第一次環壓用液壓油泵將兩個半環壓模塊合攏至間隙6、為2-3mm時,松開環壓模塊,第二次環壓,將環壓鉗頭相對于管材管件軸線旋轉3090度后再用液壓油泵使兩個半環壓模塊完全合攏,此時通過環壓工具產生的壓力,使管材與管件局部內縮形成凹槽達到所需的連接強度,同時密封圈產生壓縮變形而充分填充管材管件間的間隙,使管件端口內收至緊貼管材從而達到密封的效果。4)環壓操作完成后,應認真檢查壓接部位質量:壓接部位360度,壓痕應凹凸均勻;管件端面與管材結合應緊密無間隙;管件端面與管材壓合縫擠出的多余部分能自然斷掉或簡便去除。如環壓不到位,應成對更換壓塊或將工具送修。在環壓不當處可用正常工具再作一次環壓,并應再次檢查壓接部位質量。1.2.6.4 與其他管材的連接17、)管材公稱直徑為15mm50mm的管道系統與其他管材連接時必須采用環壓不銹鋼管的專用螺紋連接管件連接。2)在不宜用環壓處應盡可能按以下方式施工:當公稱直徑小于等于50mm時宜采用配套的活接頭碰管。當管材公稱直徑為65-100mm時管道系統與其它管材連接時宜采用法蘭連接,也可采用卡箍連接。當管材公稱直徑大于等于125mm的管道系統與其他管材連接時應采用卡箍連接。3)薄壁不銹鋼管道在與其它材質的管材或管件連接時,根據連接管材種類的不同,會產生異種金屬化學腐蝕,為此必須采取防電化腐蝕措施。1.2.6.5 支、吊架安裝:按管道的走向與施工圖標明的支吊架形式與位置,將已預制好的支吊架埋設于相應的位置上,8、并加以固定。薄壁不銹鋼管活動支架的間距可按表5確定,固定支架間距不宜大于15m,熱水管固定支架間距的確定應根據管線熱脹量、膨脹節允許補償量等確定。固定支架宜設置在變徑、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墻、樓板的兩側等處。表5 活動支架的最大間距(mm)公稱直徑DN1015202532405065水平管1000150020002500立管1500200025003000公稱直徑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裝時,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屬管卡或吊架時,金屬管卡或吊架與管道之間應采用塑料帶或橡膠等軟物隔墊。1.2.7 補償裝置的安裝7.2.7.1 安裝“”形或“”形膨脹彎管,水平安裝時平行臂應與管線坡度相同,兩垂直臂應9、平行。鉛垂安裝時,應設置排氣及疏水裝置。7.2.7.2 安裝波紋膨脹節應按設計文件規定進行預拉伸,受力應均勻。波紋膨脹節內套有焊縫的一端,在水平管道上應迎介質流向安裝,在鉛垂管道上應置于上部。波紋膨脹節應與管道保持同軸,不得偏斜。安裝波紋膨脹節時,應設臨時約束裝置,待管道安裝固定后再拆除臨時約束裝置。1.2.8 閥門安裝7.2.8.1 閥門安裝前,應按設計要求核對其型號、規格是否符合要求,并按介質流向確定其安裝方向。7.2.8.2 當閥門管道以法蘭或螺紋方式連接時,閥門應在關閉狀態下安裝。7.2.8.3 閥門安裝前,應對閥門進行強度和嚴密性試驗,不合格者不得進行安裝。閥門試驗應在每批(同牌號、10、同型號、同規格)數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個。1.3 系統水壓試驗1.3.1 管道系統的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3.1.1 在暗裝和嵌裝管道的安裝符合安裝規定后,方可進行水壓試驗。1.3.1.2 水壓試驗壓力為管道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1.3.1.3 水壓試驗前,應檢驗試驗管道是否已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護措施。供試驗的接頭部位應明露;1.3.1.4 水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土建施工。水壓試驗時,工程監理人員應到場觀察、做好記錄,并出具驗收書面報告;1.3.2 水壓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3.2.1 將試壓管段封堵,緩慢注水,將管內氣體排出;1.3.2.2 管道11、系統注滿水后,進行水密性檢查;1.3.2.3 對管道系統加壓宜采用手動泵緩慢進行,升壓時間不應小于10min。1.3.2.4 升至規定的試驗壓力后停止加壓,觀察10min,壓力將不得超過0.02MPa;然后將試驗壓力降至工作壓力,對管道外觀檢驗,以不滲不漏為合格。1.3.2.5 管道系統加壓后發現有滲漏水或壓力降超過規定值時,應檢查管道,在排除滲漏水原因后,再按規定重新試驗,直至符合要求。1.3.2.6 在溫度低于5的環境下進行水壓試驗和通水能力檢驗時,應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試驗結束后,應將存水放盡。1.4 管道系統沖洗與消毒1.4.1 管道系統的沖洗應在管道試壓合格后,調試、運行前進行;1.12、4.2 管道沖洗進水口、排水口應選擇適當的位置,并能保證將管道內的雜物沖洗干凈為宜。排水管截面積不應小于被沖洗管道截面60%,排水管應接至排水井或排水溝內;1.4.3 沖洗前,應對系統內的儀表加以保護,并將有礙沖洗工作的節流閥、止回閥等管道附件拆除,妥善保管,待沖洗后恢復。1.4.4 沖洗時,以系統內可能達到的最大壓力和流量進行,直到出水口的水色透明度與入口處目測一致為合格。1.4.5 直飲水管道在試壓合格后宜采用0.03高錳酸鉀消毒液灌滿管道進行消毒。消毒液在管道中應靜置24h,排空后,再用引用水沖洗。直飲水的水質應達到現行國家標準生活引用水衛生標準GB5749的要求。2 質量控制2.1 明13、設管道與給水龍頭連接處應采取加固措施。2.2 嵌墻敷設管道管徑不宜大于25mm,管道應水平或垂直布置在預留或開鑿的凹槽內,并應采用管卡固定。2.3 需要泄空的給水管道,其橫管宜設23的坡度坡向泄水裝置。2.4 用卡壓工具進行卡壓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定:2.4.1 熟悉安裝所要使用的工具,施工前安裝人員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4.2 每天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均應檢查卡壓工具是否良好,發現不良應及時送修或更換。2.4.3 卡壓工具鉗口的凹槽應與管件凸部靠緊,工具的鉗口應與管子軸心線呈垂直狀。開始作業后,凹槽部分應咬緊管件,直到產生輕微振動才可以結束卡壓連接過程。卡壓連接14、完成后,應采用六角量規檢查卡壓是否完好。2.4.4 壓接工作前先檢查鉗口規格與所壓管件的規格是否匹配,方向是否一致,鉗口及模塊回退是否靈活,液壓泵工作是否工作正常,有無漏油現象。2.4.5 卡壓作業時可通過察看卡壓工具壓力表顯示值判斷是否卡壓到位,一般DN1525的卡壓壓力為40MPa,DN3250的卡壓壓力為60MPa。2.4.6 整個施工過程要隨時檢查,用六角量規隨時確認卡壓連接是否完好,不得有漏卡、漏檢等疏忽,應確保安裝質量。2.4.7 管材切斷后應內、外去毛刺,特別不允許有外翻毛刺,以避免安裝時管材插入管件割傷橡膠O型密封圈,造成卡壓后滲漏。2.4.8 如管件和插入管材配合過緊,可用清15、潔水濕潤管材和管件,不得使用油脂類潤滑,以避免油脂使橡膠圈變形,造成卡壓失敗而漏水。2.4.9 管道安裝時應根據現場情況進行預裝配,確認配管長度和管子插入管件長度無誤后,方可進行卡壓作業。2.4.10 如發現管材、管件卡壓不緊,可在原位重新卡壓,直至用六角量規檢查合格。2.4.11 如多次卡壓仍達不到規定要求,應檢查卡壓工具是否完好、鉗口是否磨損,有問題及時將工具送修,不合格工具不得勉強使用。2.4.12 修正和變更時先切斷配管,再按變更配管的需要加上可調對接頭進行調整連接,但需注意確保管材在管件內合理的插入長度。2.4.13 一端為承口的螺紋轉換接頭應先鎖緊螺紋再進行卡壓,否則卡壓處容易松脫16、,而造成泄漏。2.4.14 安裝時若發現管道彎曲、不直,應在直管部位進行修正,不可在管件部位校正,避免卡壓處的松脫。2.4.15 施工現場應保持清潔,文明操作,管材及管件應堆放整齊,不得與雜亂異物隨意堆放在一起。2.5 對埋地敷設的薄壁不銹鋼管,其管材牌號宜采用0Cr17Ni12Mo2,并應對管溝或外壁采取防腐蝕措施。2.6 管道不得澆注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內。2.7 管道不宜穿越建筑物的沉降縫、伸縮縫和變形縫。當必須穿越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8 管道不得敷設在臥室、儲藏室、配電間和強弱電管道井、煙道、風道和排水溝內。2.9 嵌墻敷設的管道宜采用覆塑薄壁不銹鋼管。管道不得采用卡套式等螺紋17、連接方式,管徑不宜大于20mm。管線應水平或垂直布置在預留或開鑿的凹槽內,槽內薄壁不銹鋼管應采用管卡固定。2.10 敷設水平管宜具有0.0020.003的放空坡度。2.11 建筑給水薄壁不銹鋼管明敷時,應采取防止結露的措施。當嵌墻敷設時,公稱直徑不大于20mm的熱水配水支管,可采用覆塑薄壁不銹鋼水管;公稱直徑大于20mm的熱水管應采取保溫措施,且保溫材料應采用不腐蝕不銹鋼管的材料。保溫層厚度應經計算確定。對防結露管和供水溫度不大于75的熱水管,保溫層厚度可按表6確定。表6 防結露和75熱水管的保溫層厚度(mm)公稱直徑,DN1015202532405065防結露0.875熱水管保溫2.63.318、4.57.08.09.0注:本表適用于采用發泡聚四氟乙烯、酚醛泡沫等保溫材料時。2.12 薄壁不銹鋼管、管件不宜與水泥漿、水泥、砂漿、拌合混凝土直接接觸。2.13 管道安裝間歇或完成后,管子敞口處應及時封堵。2.14 當管道穿墻壁、樓板及嵌墻暗覆時,應配合土建工程預留孔、槽。留孔或開槽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規定:2.14.1 預留空洞的尺寸宜比管外徑大50100mm;2.14.2 嵌墻暗裝的墻槽深度宜為管道外徑加20mm,寬度宜為管道外徑加4050mm;2.14.3 架空管道管頂上部的凈空不宜小于100mm。2.15 薄壁不銹鋼管與閥門、水表、水咀等的連接應采用轉換接頭,嚴禁在薄壁不銹鋼水管上套絲。19、3 質量標準3.1 主控項目3.1.1 管道系統的坐標、標高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的規定表7 管道的坐標和標高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坐標室外埋地50架空或地溝20室內埋地15架空或地溝10標高室外埋地15架空或地溝10室內埋地10架空或地溝53.1.2 水平管道縱橫方向的彎曲,立管的垂直度,平行管道和成排閥門的位置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的規定。表8 管道和閥門位置的允許偏差(mm)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1水平管道縱橫方向彎曲每1m5每10m10室外架空,地溝埋地每10米152立管垂直度每1m3高度超過5m10高度超過10m,每10m103平行管道和成排閥門位置在同一直線上,間距33.1.3 薄20、壁不銹鋼管固定支架間距不宜大于15m,熱水管固定支架的間距的確定應根據管線熱脹量膨脹節允許補償量等確定。固定支架宜設置在變徑,分支接口及穿越承重墻,樓板的兩側等處。3.1.4 薄壁不銹鋼管活動支架的間距可按表9確定。表9 活動支架的最大間距(mm)公稱直徑DN1015202532405065水平管1000150020002500立管15002000250030003.2 一般項目3.2.1 公稱直徑不大于25mm的管道安裝時,可采用塑料管卡。采用金屬管卡或吊架時,金屬管卡或吊架與管道之間應采用塑料帶或橡膠等軟物隔墊。3.2.2 在給水栓和配水點處應采用金屬管卡或吊架固定,管卡或吊架宜設置在距配21、件4080mm處。3.2.3 對明裝管道,其外壁距裝飾墻面的距離:公稱直徑1025mm時應為40mm;公稱直徑3265mm時應為50mm。3.2.4 管道穿過樓板時應設置套管,套管可采用塑料管;當穿過屋面時應采用金屬套管,套管高出地面、屋面50mm,并應采用嚴格的防水措施。3.2.5 管道明敷時,應在土建工程粉飾完畢后進行安裝。安裝前,應首先復核預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確。3.2.6 管道暗敷時,應在管外壁采取防腐措施。3.2.7 暗敷的管道,應在隱蔽前做好試壓和隱蔽工程的驗收記錄。在試壓合格后,可采用M7.5水泥砂漿填補。3.2.8 管道敷設時,不得有軸向彎曲和扭曲,穿過墻或樓板時不得強制校正。22、當與其他管道平行時,應按設計要求預留保護距離,當設計物規定時,其凈距不宜小于100mm,當管道平行時,管溝內薄壁不銹鋼管宜設在鍍鋅鋼管內側。3.2.9 管道穿過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外墻時,應采取嚴格的防水措施。3.2.10 安裝完畢的干管,不得有明顯的起伏、彎曲等現象,管外壁應無損傷。4 成品保護4.1 管材、管件在裝卸、搬運時應小心輕放,且避免油污、不得拋、摔、滾、拖。4.2 冬季施工,應采取防寒、防凍措施。4.3 管道嚴禁攀踏、系安全繩、擱搭腳手架,用作支撐。4.4 管道連接好后不得大力搖動管件、管材。4.5 當壓接兩個管件接口時DN15-DN50管件口距離不應小于1.5cm,DN65-DN100時,兩個管件接口不得小于2cm,以免在壓接時造成相鄰管件口被擠壓變形。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