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490902
2022-07-26
8頁
1.46M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馬道的定位1四、施工準備24.1、人員準備24.2、材料準備2五、馬道搭設3六、馬道的驗收與拆除5七、附圖6一、編制依據1.1、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62-2016);1.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1.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1);二、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路東區A18C-1地塊,辦公樓場地周邊道路暢通,交通較為便利,保證現場材料、人員的出入較為方便;擬建場地北臨科創四路,西臨經海四路,南臨科創五路,東臨經海路。總建筑面積:72829.8m2,其中地2、上42096.8m2,地下30733m2;地下三層,地上十四層。地基:主樓為CFG復合地基、裙房或純地下室部分為天然地基;基礎:平板式鋼筋砼筏板+柱墩基礎;主體:框架+剪力墻,本工程建設單位為北京亦莊盛元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承包單位為北京城建遠東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北京偉澤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三、馬道的定位由于T8商務綜合樓等7項工程,地下三層,基礎底標高-14.3米左右,為方便人員進入施工區域及疏散條件,本工程擬定搭設兩個人行馬道,根據施工圖紙細化,馬道搭設位置擬定于3#及4#汽車坡道處。3#坡道為1#馬道,4#坡道為2號馬道。馬道長6m,寬3m。具體位置詳見下圖。四、施工準備3、4.1、人員準備4.1.1、架子工必須熟悉架子知識及技能,并持證上崗。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暈高或視力不夠等不得從事腳手架搭設。4.1.2、所有架子工必須服從領導安排,工作中應集中精神,嚴禁打鬧、吸煙、玩笑,休息時應下架子,更不能酒后作業。4.1.3、所有架子工不能疲勞作業。提升架子,盡量安排在白天,以免夜間燈光不足,發生危險。五級風以上及下雨、濃霧、下雪等天氣停止操作。外掛架上不準長時間堆放物料,不得任意亂置物品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4.2、材料準備4.2.1、本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應滿足搭設馬道所使用的條件。4.2.2、鋼管、扣件在進場后第一次使用前,項目部按有關標準規定,對4、鋼管、扣件及緊固件進行外觀質量檢驗(舊鋼管、扣件應逐件檢查)。施工前由工長、材料員共同計劃所需材料的種類、規格與數量,提前組織進場,保證施工要求。施工作業前由安全員、工長作好對施工班組的安全及施工作業交底。搭設過程中,安全員進行旁站監督,檢查施工用的鋼管、扣件質量,發現質量不合格的必須馬上停止此部位腳手架的使用,要求及時更換后方可使用。(1)、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2mm的鋼管,表面不應有裂紋,分層、變形、壓痕和銹蝕等缺陷。兩端面平齊,進行防銹處理,即對購進的鋼管先行除銹。(2)、扣件扣件表面不應有裂紋變形、銹蝕等質量問題。活動部位應靈活轉動,螺栓不得滑絲。(3)、安全網立網采用綠色密5、目安全網(2000目/),必須符合安全網(GB5725-85)的規定。(4)、腳手板作業層腳手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寬250mm,長度不小于3.5m的木板,兩端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絲箍兩道。(5)、防滑條跑到上應鋪設防滑條,間距為250300mm,厚度為30mm,寬度為50mm,用鐵釘釘在腳手板上。五、馬道搭設5.1、馬道寬為3m,長為6m,兩邊休息平臺寬度不小于1.2m,踏步寬度不小于1.2m。5.2、1#、2#馬道立桿搭設在硬化地面上,立桿下部墊厚度50mm、寬度200mm以上的通長腳手板,平行馬道的短向鋪設,墊板上200mm處沿立桿應加綁掃地桿。5.3、地基處理牢固可靠,墊木鋪設平6、穩后,擺放掃地桿逐根樹立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 裝第一步大橫桿并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二步大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在裝設拉接桿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橫桿接立桿鋪腳手板并設置防滑條設置擋腳板及護身欄掛密目安全網防護5.4、本工程采用外雙內單的鋼管搭設方案。5.5、立桿縱距兩端1.45m,中間1.62米,橫向間距為1.4m,橫桿間距1.4m,腳手架各桿件用扣件相互連接,伸出的端頭,均應不小于100mm,以防止桿件滑脫,扣件螺栓的松緊必須適度,要求扭力距控制在4050N.m。5.6、豎立桿時,桿件長短要搭配使用,立桿接頭應采用對接。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桿上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7、的步距內,與相近橫桿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兩相鄰立桿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600mm。5.7、雙管立柱必須都用扣件與同一根橫桿扣緊,不得只扣緊1根,以避免其計算長度成倍增長。雙立桿采用旋轉扣件連接,扣件數量不少于兩個。上部分單立桿同時與兩根雙立桿用不少于3道扣件搭接,在立桿與橫桿的連接扣件之下加設兩道扣件,且三道扣件緊接,以加強對橫桿的支持力。5.8、橫桿對立桿起約束作用,與立桿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遺漏。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與相鄰立桿距離500mm。橫桿置于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同步橫桿四周要交圈。橫桿在同一步架內縱向水8、平高差不超過全長的1/300,局部高差不超過50mm。5.9、馬道四周設置剪刀撐,剪刀撐應連系34根立桿。剪刀撐應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斜桿除兩端用旋轉扣件與腳手架的立桿或大橫桿扣緊外,在其中間應增加24個扣結點。所有固定點距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0mm。最下端的剪刀撐的底部要插到墊板處。5.10、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離底座上皮200mm的立柱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5.11、馬道拉接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在馬道上口處,拉結點為兩點,在護坡樁地梁上口外2米范圍內地面砸入架管與馬道架管連接,連接管卡每個拉接點為兩道,末端管卡不應小于100mm,第二部分在9、馬道中間部位與護坡樁鋼梁用架管連接,第三部分在馬道底部用架管頂住護坡樁與馬道連接。5.12、馬道滿掛全封閉密目安全網,密目網綁扎在橫桿外立桿內側。5.13、斜道兩側及平臺周圍均應設置護身欄及檔腳板。護身欄高度為750mm,檔腳板高度為180mm。馬道頂端設置雙層防砸措施。5.14、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的間距不應大于500mm。5.15、人行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30mm,寬度為30mm。5.16、立桿、橫桿要刷醒目的紅白漆,剪刀撐刷黃漆。5.17、馬道頂部及底部出入口需按照安全施工規范要求設置防砸棚,防砸棚尺寸要求3m*310、m,頂部雙層腳手板,立面用密布網圍護。六、馬道的驗收與拆除6.1、馬道搭設和組裝完畢,在投入使用前,項目部及監理應對馬道進行驗收。6.2、馬道拆除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設有專人指揮,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拆除的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鞋。拆除的順序及方法應嚴格遵循安全規范要求,由主管工長編制專門作業交底,安全員監督拆除過程,確保施工安全。6.3、拆除作業應按確定的程序進行拆除,先上后下、先外后內、先架面材料后構架材料、先輔件后結構件和先結構件后附墻連接件的順序、一件一件地松開連接、取出并隨即吊下(或集中到比鄰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6.4、拆除腳11、手板以及其它較長、較重、有兩端連接的部件時一定要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6.5、應盡量避免單人進行拆卸作業。單人作業時,極易因把持杠桿不穩、失穩而出現事故。6.6、多人或多組進行拆卸作業時,應加強指揮、并相互詢問和協調作業步驟,嚴格禁止不按程序進行的任意拆卸。6.7、因拆除上部或一側的拉結桿而使架子不穩時,應加強臨時撐拉措施,以免因架子晃動,影響作業安全。6.8、不準分立面拆除或在上下兩步同時拆除,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件。拆除橫桿、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件。所有拉結桿必須隨馬道拆除同步下降,嚴禁先將拉結桿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馬道。6.9、搭設、拆除馬道前,項目部技術組應組織有關工長、外施隊專業工長及安全員等進行方案交底,生產組應組織外施隊專業工長及安全員進行專項技術、安全交底。6.10、當馬道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臨時拋撐加固,后拆除連墻件。6.11、做好安全防護工作:6.11.1、拆卸現場作可靠的安全圍護,并設專人看管,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拆卸作業區內。6.11.2、嚴禁將拆卸下的桿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材料應隨時運出拆卸區域,保持現場文明。6.11.3、作業工人的安全防護要求同搭設作業。七、附圖1#、2#馬道搭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