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婁邵鐵路特大橋線既有線施工防護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1257
2022-07-26
7頁
312KB
1、7跨婁邵鐵路特大橋靠既有線施工防護方案一、 工程概況:跨婁邵鐵路特大橋位于婁底市萬寶鎮境內,斜跨婁邵既有線,婁邵鐵路與正線交角81330。起始里程DK123+301.48,終止于DK124+189.70,本橋全長888.02米,孔跨布置2(13-32m梁+2-6*32m渡線道岔梁),橋址區巖溶較發育,屬巖溶較發育區。10、11號墩分別位于既有線兩側路堤坡腳處,墩身基礎采用兩層擴大基礎,設計采用1.25m間距1.5米鉆孔樁防護既有線路基。10、11號墩墩高分別為20米、19.5米。采用一孔32米簡支箱梁跨越既有線。二、 對既有線的防護措施:按照既有線施工的要求施工前做好一切相關報批手續,聯系既有2、線相關部門:電務、工務、通信等提供相關的資料并到現場察看核實施工段落內地下、上空及周邊是否有對施工有影響的管線及其他設備,若施工范圍內有需遷改、保護的管線及設備,要求相關部門立即給以改移、保護,改移、保護工作完成后再次組織專業人士采用地下勘測儀器對緊鄰既有線路基段對地下埋設物進行詳細探測,并對凌空物、周邊設備進行詳細清點,看是否與相關部門提供的信息相符合,是否還有遺漏,當復核無誤后方可進行施。三、 施工過程防護方案:1、基礎施工防護臨近婁邵鐵路既有線的10#、11#墩均為雙層擴大基礎,基礎位于既有線路基坡腳線意外。在進行基坑開挖之前先在基礎靠近既有線一側開挖線外,施作1.25m間距1.5米鉆孔3、樁對既有線路基進行防護,確保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對既有線路基產生影響。11#墩10#墩基礎防護示意圖2、墩身施工防護跨婁邵鐵路特大橋10、11號墩墩高分別為20米、19.5米,其中婁邵既有線鐵路高程為118.206,凈高要求為5.5米。在墩身施工時在靠近既有線一側搭設防護排架,防止各種機械設備及物資侵入既有線限界。排架縱向采用200鋼管,高18.5m,間距1.5m,共設置10根。每兩根鋼管之間采用I18工字鋼制作剪刀支撐。排架基礎深1.5m,采用混凝土澆筑而成。墩身施工防護示意圖3、箱梁架設防護跨婁邵鐵路特大橋10#、11#墩之間,采用一孔32米簡支箱梁跨越既有線。在架設箱梁過程中采用施工墩身設4、置的防護排架的基礎上設置防掉落平臺,平臺縱向采用I18工字鋼搭設在200鋼管上,橫向采用42鋼管,并鋪設竹夾板。箱梁架設防護示意圖四、施工防護保證措施1 、 施工方案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查簽認,沒有安全技術措施,沒有與相關單位簽訂好施工安全協議不準施工。2、結合工程具體情況,對新工人進行入場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安全技術知識,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對轉崗工人進行安全技術培訓,使作業人員掌握新崗位作業安全技術知識。嚴禁未經過安全技術教育的人員上崗作業。3、開工前與電務、工務、信號、運營維修等部門和其他權屬部門聯系;查明地下管道、電力、通信、信號、電纜及其他設備埋置的具體位置,在必須遷移完施工范圍內的5、管線及設備、在不影響既有線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施工,不能盲目施工,做到心底有數,做到萬無一失。4 、 施工前對既有線中心、軌面高進行測量,獲取初始值,施工中對既有線經常監測,隨時注意線路是否下沉,位移等變化。5、挖掘機、裝載機、吊車等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停止作業時,必須將操作室上鎖,并將鑰匙交給現場領工員或作業隊負責人保管。6、基礎在開挖之前要先施作周圍排水系統,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確保水流不對基坑周圍的巖體浸泡,造成巖體松散,垮塌。基坑開挖完成之后,禁止對基坑周圍產生動載,盡量避免使用對周邊影響較大的重型機械進行施工。 7、灌注混凝土時,盡量使混凝土罐車順6、線路方向停放,以免給列車司機形成視覺干擾。使用吊車進行墩身施工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吊車停止作業后,立即將大臂收回。8、箱梁架設時,要指派專人負責監視架橋機的落梁速度和位置,要及時清理箱梁表面的附著物,防止掉落。當風力超過6級時應停止架梁作業。9、施工過程中所有機械設備全部停靠、堆放在遠離既有線的一側,以免對列車司機產生視覺沖擊。五、防護安全保證措施:1、 嚴格執行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廣鐵(集團)公司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既有線施工規程等一切法律法規。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守國家和地方的安全法律法規,確保施工現場有序可控。2 、 嚴格執7、行集團公司的的各種規定,并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定期檢查有效整改措施專人負責,各項工作的運作記錄完整真實,設置專職安全員2名。3 、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并做好登記,變換工種,工序前應該接受從事工種工序的安全教育。4 、 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定期與不定期地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進行巡查,對查出的問題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責令整改,整改要定人、定時間、定措施。5 、施工前應對作業班組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并雙方簽字確認。6 、 特種作業人員,要按照安全生產管理文件匯編中的有關要求,佩帶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持證上崗。7、要堅持班前安全點名、講話制度和要求每周不小于二小時的安全技術教育。8 、加強8、施工人員的安全思想教育,對施工人員(含民工)要100進行上崗前的安全規章制度培訓。9 、 在既有線施工的人員,不準座臥軌道休息,不準沿軌道步行打鬧玩耍,在路肩行走時,攜帶的工具不得侵入建筑界限,不準打擊列車,不準帶紅色安全帽、穿紅衣服和生明火,不準穿拖鞋、高跟鞋上班作業,橫過股道或通過無人看守道口時,必須一停二看三通過,不得盲目跨越線路,不準在車底避雨乘涼和從車底下鉆過或通過料具,列車開動時嚴禁爬車、跳車,冬季施工不準戴無孔遮耳的防寒帽。10 、 靠近行車線路堆放材料、機具,必須堆放在穩固距既有線中心必須在2.5米以外,嚴禁侵限,嚴禁在松散料堆上卸、堆放片石,鋼軌等笨重物件。11、營業線施工必9、須把確保行車安全放在首位,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影響營業線設備穩定、使用和行車安全的施工,必須納入天窗,對影響行車和施工安全的每個環節,都必須強化管理,確保行車和施工安全六、 突發事故的應急預案:項目部建立應急響應組織系統,由項目部決策層組成的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協調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總指揮:趙永軍 副總指揮:賈衛華 劉明 鐘業章 王昌文 耿永旺成 員:項目部各部室部長2、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組織應急力量,擬定應急對策,發出應急指令;負責應急反應的施工現場組織指揮;負責應急器材及個人防護物資的供給調用工作,負責緊急物質的采購和調度工作。負責統一對外發布應急信息;負責應急事件原因調查、取證與記錄,嚴格“四不放過” 事故處理原則。3、應急物資、設備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吊車臺12裝載機臺13挖掘機臺14編織袋個5005信號旗套46信號燈套47消防器材套48運輸車臺19鋼板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