塊石砌筑施工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1266
2022-07-26
8頁
49.58KB
1、.1、石料(1)砌體石料必須質地堅硬、新鮮,不得有剝落層或裂紋。其基本物理力學指標應符合設計規定。(2)石料從采石場專門開采,表面的泥垢等雜質,砌筑前應清洗干凈。(3)石料的規格要求:一般由成層巖石爆破而成或大塊石料鍥切而得,要求上下兩面大致平整且平行,無尖角、薄邊,塊厚宜大于20cm。2、膠結材料(1)砌石體的膠結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漿和混凝土。水泥砂漿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2)水泥:應符合國家標準及部頒標準的規定,水泥標號不低于32.5 級。(3)水: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國家標準規定。(4)水泥砂漿的沉入度應控制在 46cm。3、砌筑要求(1)已砌好的砌體,在抗壓強度未達到 2、2.5Mpa前不得進行上層砌石的準備工作。(2)砌石必須采用鋪漿法砌筑,砌筑時,石塊宜分層臥砌,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砌體的砌縫寬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類別砌縫(cm)條石塊石砂漿砌石體平縫 1.5 2 2 2.5 豎縫 2 3 2 4(3)在鋪砌前,將石料灑水濕潤,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殘留積水。砌體外露面在砌筑后 12 至 18 小時之內給予養護,繼續砌筑前,將砌體表面浮碴清除,再行砌筑。(4)水泥砂漿砌石體在砌筑時,應做到大面朝下,適當搖動或敲擊,使其穩定;嚴禁石塊無漿貼靠,豎在填塞砂漿后用扁鐵插搗至表面泛漿;同一砌筑層內,相鄰石塊應錯縫.砌筑,不得存在順流向通縫,上下相鄰砌筑的石塊,也應錯3、縫搭接,避免豎向通縫。必要時,可每隔一定距離立置丁石。(5)雨天施工不得使用過濕的石塊,以免砂漿流淌,影響砌體的質量,并做好表面的保護工作。如沒有做好防雨棚,降雨量大于 5mm 時,應停止砌筑作業。4、砌筑方法:(1)一般要求 1)砂漿必須要有試驗配合比,強度須滿足設計要求,且應有試塊試驗報告,試塊應在砌筑現場隨機制取。2)砌筑前,應在砌體外將石料上的泥垢沖洗干凈,砌筑時保持砌石表面濕潤。3)砌筑因故停頓,砂漿已超過初凝時間,應待砂漿強度達到2.5Mpa后才可繼續施工;在繼續砌筑前,應將原砌體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時應避免震動下層砌體。4)砌石體應采用鋪漿法砌筑,砂灰漿厚度應為2030mm,當氣4、溫變化時,應適當調整。5)采用漿砌法砌筑的砌石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同時砌筑的面,必須留置臨時間斷處,并應砌成斜搓。6)砌石體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有關的規定。(2)塊石砌體 1)砌筑墻體的第一皮石塊應座漿,且將大面朝下。2)砌體應風皮臥砌,并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側立石塊、中間填心的砌筑方法。3)砌體的灰縫厚度應為 2030mm,砂漿應飽滿,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后用碎塊或片石嵌實,不得先擺碎石塊后填砂漿或干填碎石塊的施工方法,石塊間不應相互接觸。4)砌體第一皮及轉角處、交接處和洞口處應選用較大的石料砌筑。5)石墻必須設置拉結石。拉結石必須均勻分布、相互5、錯開,一般每 0.7m2墻面至少應設置一塊,.且同皮內的中距不應大于2m。拉結石的長度,若其墻厚等于或小于 400mm 時,應等于墻厚;墻厚大于400mm 時,可用兩塊拉結石內外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0mm,且其中一塊長度不應小于墻厚的 2/3。6)砌體每日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5、養護砌體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間應及時養護,經常保持外露面的濕潤,養護時間:水泥砂漿砌體一般為14 天。6、砌石表面勾縫勾縫砂漿采用細砂,用較小的水灰比,采用 32.5 級水泥拌制砂漿。灰砂比應控制在1:1 至 1:2 之間。清縫在料石砌筑24 小時后進行,縫寬不小于砌縫寬度,縫深不小于縫寬的二倍6、。勾縫前必須將槽縫沖洗干凈,不得殘留灰渣和積水,并保持縫面濕潤。勾縫砂漿必須單獨拌制,嚴禁與砌石體砂漿混用。拌制好的砂漿向縫內分幾次填充并用力壓實,直到與表面平齊,然后抹光。砂漿初凝后砌體不得擾動。勾縫表面與塊石應自然接縫,力求美觀、勻稱,砌體表面濺上的砂漿要清除干凈。當勾縫完成和砂漿初凝后,砌體表面應刷洗干凈,至少用浸濕物覆蓋保持21 天,在養護期間應經常灑水,使砌體保持濕潤,避免碰撞和振動。TOP 1、石料(1)砌體石料必須質地堅硬、新鮮,不得有剝落層或裂紋。其基本物理力學指標應符合設計規定。(2)石料從采石場專門開采,表面的泥垢等雜質,砌筑前應清洗干凈。(3)石料的規格要求:一般由成層巖7、石爆破而成或大塊石料鍥切而得,要求上下兩面大致平整且平行,無尖角、薄邊,塊厚宜大于20cm。2、膠結材料(1)砌石體的膠結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漿和混凝土。水泥砂漿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2)水泥:應符合國家標準及部頒標準的規定,水泥標號不低于32.5 級。.(3)水: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國家標準規定。(4)水泥砂漿的沉入度應控制在46cm。3、砌筑要求(1)已砌好的砌體,在抗壓強度未達到2.5Mpa 前不得進行上層砌石的準備工作。(2)砌石必須采用鋪漿法砌筑,砌筑時,石塊宜分層臥砌,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砌體的砌縫寬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類別砌縫(cm)條石塊石砂漿砌石體平縫1.5 2 8、22.5 豎縫23 24(3)在鋪砌前,將石料灑水濕潤,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殘留積水。砌體外露面在砌筑后 12 至 18 小時之內給予養護,繼續砌筑前,將砌體表面浮碴清除,再行砌筑。(4)水泥砂漿砌石體在砌筑時,應做到大面朝下,適當搖動或敲擊,使其穩定;嚴禁石塊無漿貼靠,豎在填塞砂漿后用扁鐵插搗至表面泛漿;同一砌筑層內,相鄰石塊應錯縫砌筑,不得存在順流向通縫,上下相鄰砌筑的石塊,也應錯縫搭接,避免豎向通縫。必要時,可每隔一定距離立置丁石。(5)雨天施工不得使用過濕的石塊,以免砂漿流淌,影響砌體的質量,并做好表面的保護工作。如沒有做好防雨棚,降雨量大于5mm 時,應停止砌筑作業。4、砌筑方法9、:(1)一般要求1)砂漿必須要有試驗配合比,強度須滿足設計要求,且應有試塊試驗報告,試塊應在砌筑現場隨機制取。2)砌筑前,應在砌體外將石料上的泥垢沖洗干凈,砌筑時保持砌石表面濕潤。3)砌筑因故停頓,砂漿已超過初凝時間,應待砂漿強度達到2.5Mpa后才可繼續施工;在繼續砌筑前,應將原砌體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時應避免震動下層砌體。4)砌石體應采用鋪漿法砌筑,砂灰漿厚度應為2030mm,當氣溫變化時,應適當調整。5)采用漿砌法砌筑的砌石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同時砌筑的面,必須留置臨時間斷處,并應砌成斜搓。6)砌石體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有關的規定。(2)塊石砌體1)砌筑墻體的第一皮10、石塊應座漿,且將大面朝下。2)砌體應風皮臥砌,并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側立石塊、中間填心的砌筑方法。3)砌體的灰縫厚度應為2030mm,砂漿應飽滿,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后用碎塊或片石嵌實,不得先擺碎石塊后填砂漿或干填碎石塊的施工方法,石塊間不應相互接觸。4)砌體第一皮及轉角處、交接處和洞口處應選用較大的石料砌筑。5)石墻必須設置拉結石。拉結石必須均勻分布、相互錯開,一般每0.7m2 墻面至少應設置一塊,且同皮內的中距不應大于2m。拉結石的長度,若其墻厚等于或小于400mm 時,應等于墻厚;墻厚大于400mm時,可用兩塊拉結石內外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0mm,且其中一塊11、長度不應小于墻厚的 2/3。.6)砌體每日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5、養護砌體外露面,在砌筑后 1218h之間應及時養護,經常保持外露面的濕潤,養護時間:水泥砂漿砌體一般為14 天。6、砌石表面勾縫勾縫砂漿采用細砂,用較小的水灰比,采用32.5 級水泥拌制砂漿。灰砂比應控制在 1:1 至 1:2 之間。清縫在料石砌筑24小時后進行,縫寬不小于砌縫寬度,縫深不小于縫寬的二倍。勾縫前必須將槽縫沖洗干凈,不得殘留灰渣和積水,并保持縫面濕潤。勾縫砂漿必須單獨拌制,嚴禁與砌石體砂漿混用。拌制好的砂漿向縫內分幾次填充并用力壓實,直到與表面平齊,然后抹光。砂漿初凝后砌體不得擾動。勾縫表面與塊石應自然接12、縫,力求美觀、勻稱,砌體表面濺上的砂漿要清除干凈。當勾縫完成和砂漿初凝后,砌體表面應刷洗干凈,至少用浸濕物覆蓋保持 21 天,在養護期間應經常灑水,使砌體保持濕潤,避免碰撞和振動。、原理在路基土方施工前,挖基,支模,灌注片石混凝土,擋土墻施工一定高度后,進行土方施工,擋土墻成型后,上下墻背間有衡重臺或卸荷平臺,利用部分填土重和墻身共同作用增加穩定。二、適用范圍多用在路肩墻,也可作路堤墻或路塹墻,基底應力要求較高。三、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基礎開挖墻身灌筑.基底檢查石料準備配比選取養護好衡重式片石砼擋土墻施工工藝一、原理在路基土方施工前,挖基,支模,灌注片石混凝土,擋土墻施工一定13、高度后,進行土方施工,擋土墻成型后,上下墻背間有衡重臺或卸荷平臺,利用部分填土重和墻身共同作用增加穩定。二、適用范圍多用在路肩墻,也可作路堤墻或路塹墻,基底應力要求較高。三、施工工藝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要求澆注砼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注。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澆注砼前,應檢查砼的均勻性和坍落度。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砼時,為防止砼離析,應符合下列規定:1.從高處直接傾卸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2.當傾落高度超過2m 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14、下落;傾落高度超過10m時,應設置減速裝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設多向擋板)。3.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4.澆注砼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 倍;與側模應保持 50-100mm 的距離;插入下層砼50-100m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砼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5.砼的澆注應連續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小于前層砼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砼的運輸、澆注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表的規定,當需要超過時應預15、留施工縫。6.施工縫的位置應在砼澆注之前確定,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和彎矩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應按下列要求進行處理:(1)應鑿除處理層砼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軟層,但鑿除時,處理層砼須達到下列強度:洗鑿毛時,須達到0.5Mpa;用人工鑿除時,須達到2.5Mpa;用風動機鑿毛時,須達到10Mpa;(2)經鑿毛處理的砼面,應用水沖洗干凈,在澆注層次砼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刷一層水泥凈漿,對水平縫宜鋪一層厚度為10-20mm 的 1:2 的水泥砂漿。(3)施工縫為斜面時應澆注成或鑿成臺階狀。(4)施工縫處理后,須待處理層砼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繼續澆注砼。需要達到的強度,一般最低為1.2Mpa,當結構物為鋼筋砼16、時,不得低于2.5Mpa.7.在澆注過程中或澆注完成時,如砼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注砼的條件下,采取措施將水排除。繼續澆注砼時,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減少泌水。8.結構砼澆注完成后,對砼裸露面應及時進行休整、抹平,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或拉毛。當裸露面面積較大或氣候不良時,應加蓋防護,但在開始養生前,覆蓋物不得接觸砼面。9.澆注砼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10.摻加片石技術要求:.(1)片石摻加前應清除表面的雜物、泥土等。(2)片石摻入量一般不超過總圬工體積的25%,施工控制在20%,摻入時不可亂投亂放,石塊應分布均勻,17、凈距不小于100mm,距結構側面和頂面的凈距不小于150mm,石塊不得接觸預埋件,不可直接接觸基底、模板。(3)施工完畢及時覆蓋養生15 天。四、勞力組織片石混凝土擋土墻工序簡單,銜接緊湊,組織安排合理,各道工序協調勞作,五、機具設備采用本工法施工,需配備的設備如:挖掘機、電動蛙式打夯機、混凝土攪拌機、電焊機、混凝土振棒棒等機械,各種機械不得在施工現場發生漏水、漏油現象。六、質量要求施工中每個工序完成后按相關技術規范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凡不合格者必須進行整改或返工,使其達到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七、安全措施本工法除遵照有關規范施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基礎施工在旱季進行,如在雨季施工,嚴格作好排水措施,防止基底被水浸泡。2.墻身灌注時,要注意模板變化及灌注速度,防止出現模板變形過大。面層為植草磚,在鋪設時,應根據設計圖案鋪設植草磚,鋪設時應輕輕平放,用橡膠錘錘打穩定,但不得損傷磚的邊角。然后用營養土填滿植草磚孔洞,再植草,澆水養護,質量要求符合聯鎖型路面磚路面施工及驗收規程CJJ7998 規定。基層的鋪設:鋪設100200mm厚的級配砂石混合30 泥土,(碎石最大粒徑不得超過60mm,最小粒徑不得超過0.5mm)并找平碾壓密實,密實度達 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