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1356
2022-07-26
6頁
43KB
1、原318國道太云段公路水毀修復工程冷 再 生 試 驗 段專項方案施工單位 :湖北三峽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日 期:2017年 5月 12日冷再生試驗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318國道白洋鎮太保場至云池段現有公路等級為二級公路(設計時速60km/h)。該路面大修路段自然區劃屬IV3區,由于交通量迅速增長,特別是超限超重車輛不斷增加,導致該道路部分路段出現較嚴重的病害,行車舒適性差,路面使用性能降低,嚴重影響了其服務水平。現決定對K1232+000-1244+000段進行大修,其中1232+650-1238+850段采用基層冷再生施工。二、試驗段目的1、材料檢驗:檢驗材料是否符合要求。2、施工組織檢驗:通2、過試驗段施工,確定人員、機械之間的最佳組合。3、收集數據:由試驗段確定虛鋪系數、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等,以及在此施工工藝下各項技術指標的控制方法。總結出的技術參數作為指導大面積施工控制的依據。三 、設計標準及壓實度、規范要求1、路面設計標準:二級公路,行車速度60kmh,路面設計寬度為9m,路拱橫坡2%,邊坡1:1.5。2、冷再生厚度:25cm。3、冷再生水泥劑量老路為5%。4、壓實度的規范要求:不小于98。5、7天抗壓強度要求不小于2.5mpa。四、試驗段位置冷再生試驗段位于K1233+700K1234+000左幅,于2015年5月20日開始,當天完成。五、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主要3、材料及配比將原瀝青路面及基層刨起取樣,將取樣材料送試驗室進行級配和強度試驗,通過試驗確定水泥摻量。2、施工準備 施工放樣:將原狀路面進行復測,并將原道路高程進行調整,每20m設中心樁及邊樁; 提前兩天備好試驗合格水泥。3、撒布水泥、水泥用量計算:老路段水泥穩定碎石冷再生設計劑量為5%,厚度:0.25m。假設最大干密度:2.29 g/cm3,含水量5%,則每平米水泥用量:0.25*2.29*0.05*1000=28.625公斤。、撒布水泥方格:半幅寬度為4.5m。縱向可分為2.25*2,根據每平米水泥用量,老路5%水泥用量布控長度:100/28.625/2.25=1.55m。、攤鋪水泥:每個方格4、放足量合格的水泥兩袋,人工拆開封口,用推板刮勻。布水泥段落長度和冷再生銑刨機速度速度相適應,一般在冷再生前100-200m,過長水泥將被風、或行車產生的氣流刮走而造成損失。4、冷再生機銑刨與拌和 冷再生機推動水車在原路面上進行。 冷再生機進行速度應根據路面損壞情況和再生深度進行調整,一般為4m/mim-6m/min,使得銑刨后料的級配波動范圍不大。網裂嚴重地段應降低再生機組行進速度,提高銑刨轉子轉速。 再生機后應有專人跟隨,隨時檢查再生深度、水泥含量和含水量,并配合再生機操作員進行調整。 施工中再生深度的檢查以向鄰已經再生或原路面為標準,用鋼纖刺入,測量其刺入深度,看深度是否合格。 應在作業面5、邊緣固定導向線以幫助操作員。 若進行多刀施工時,應時刻注意搭接寬度,保證搭接寬度。 再生機后安排4-5人處理邊線和清理混合料中的雜質以及每刀起始位置的余料,以防止影響縱向接縫、橫向接縫、平整度和再生材料的密實性。 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合料的級配、再生深度、含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攤鋪的均勻程度進行檢測發現問題時,應停止施工,待問題解決后再繼續施工。 每次再生長度以保證后續作業能正常進行為宜,應認真組織施工,使再生長度盡可能長些,以減少橫向裂縫。每段再生結束后,應檢查銑刨刀架、刀頭,發現損壞立即更換。5、 碾壓整形 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的不同,制定碾壓方案,應使各部分碾壓到的次數盡量相同,6、路面的兩側應多壓1-2遍。 在再生機后應緊跟一臺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初壓,采用高幅低頻進行壓實,壓實遍數應足以保證再生層底部2/3厚度范圍內的壓實度達到規定要求,鋼輪壓路機的工作速度不超過3km/h。 在初壓完成后,應立即用平地機整形。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向外側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 對于局部低洼處,應用齒耙將其表層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 整形時應將高處料直接刮出路外,不應形成薄層貼補現象。 在整形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 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時,應立即用光輪壓路機先以高幅7、低頻振動模式后以低幅高頻模式進行壓實。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時,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6-8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嚴禁壓路機在已經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應保證再生表面不受破壞。碾壓過程中,再生層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嚴禁大量灑水碾壓。 碾壓過程中,如“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 經過拌和、整形的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層,宜8、在水泥初凝前并應在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碾壓,并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同時沒有明顯輪跡。 在碾壓結束前,用平地機再終平一次,使其縱向順適,路拱和標高符合設計要求。終平應仔細進行,必須將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掃除路外;對于局部低洼之處,不在進行找補,可留待鋪筑瀝青面層時處理。6、再生現場的實驗控制(1)過程中對平整度、厚度、寬度等質量指標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測。(2)水泥劑量的控制:再生后現場及時取樣,做EDTA滴定試驗,快速測定水泥含量及混合料拌和的均勻程度,及時準確的對水泥劑量進行修正。(3)含水量的控制:再生后現場及時用酒精燃燒法做含水量試驗,測定含水量,計算用水量;確定現場施工所得的最佳含水量是否9、與實驗室內配合比設計規定的最佳含水量相符。(4)壓實度的檢測采用灌砂法。選用能夠滿足灌砂法取樣的點位,并且均勻布置點位、點位數滿足技術規范取樣頻度的要求。(5)7d養生,在施工段落鉆心取樣,做無側限抗壓試驗。7、接縫處的處理 縱向接縫的處理一般重疊寬度為不小于20cm,路面材料越厚,材料粒度越粗,重疊量越大;相鄰兩次作業間隔12h以上,重疊量應增加;在縱向接縫上,根據已建再生層的完成時間,改變水泥稀漿(或水)的噴入量;縱向接縫的位置應盡量避開慢行、重型車輛的輪跡。 橫向接縫的處理應對所形成的橫向接縫認真處理,施工中應盡量減少停機現象;停機超過水泥處凝時間,再生機再次施工時,必須將整個再生機后退至再生過的路段1.5m的距離,并重新撒布水泥。9、養生1、每一段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應立即開始養生。 2、宜采用覆蓋(吸水土工布等)進行養生。養生結束后,必須將覆蓋物清除干凈。3、無上述條件的,也可用灑水車經常灑水進行養生,每天灑水的次數應視氣候而定。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穩定土層表面濕潤,。 4、養生期不宜少于7d。5、在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不能封閉交通時,應限制重車通行,其他車輛的車速不應超過3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