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冬季施工專項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1474
2022-07-26
10頁
39KB
1、蘭新鐵路LXS-2標段(DK50+402DK104+066)冬季施工專項方案編制:審核:批準:中鐵十八局集團蘭新鐵路甘青段項目經理部四工區二一年十一月三日冬季施工專項方案一、編制依據1、依據“甘青公司下達2010年節點工期安排”。2、鐵道部鐵道部現行的鐵路工程建設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安全規則。3、蘭新鐵路設計、施工技術條件、施工指南及相關規定。二、冬季施工項目根據鐵路路基施工規范規定,晝夜平均氣溫在0以下且連續15d,應按低溫施工辦理。橋梁及混凝土施工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規定當環境晝夜平均氣溫連續3天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混凝土工程應按冬期施工規定進行施工。根據本工程總體工期要求2、,結合我工區管段內目前施工進展情況,安排進行冬季施工(11月15日12月31日)的有以下工點:1、民和車站路基2、民和車站范圍涵洞及箱形橋三、冬季施工節點計劃(一)路基工程1、水泥土擠密樁施工水泥土擠密樁施工于2010年8月25日開始,按照目前施工進度,計劃于2010年12月31日全部完成。2、CFG樁施工CFG樁施工于2010年9月18日開始,計劃于2010年12月31日完成總量的30%,即DK87+980DK88+300段(正線長度320m),以及所有涵洞、箱形橋施工范圍內的CFG樁。3、路基填筑計劃于2010年11月18日開始填筑DK87+980DK88+300段(涵洞段,正線長度3203、m),2010年12月31日完成。(二)涵洞及箱形橋1、DK87+980處涵洞地基處理:10月28日已開始,計劃于11月10日完成。涵洞主體:11月11日12月20日。2、DK88+223處涵洞地基處理:10月25日已開始,計劃于11月8日。涵洞主體:11月9日12月20日。3、DK88+300處涵洞地基處理:已完成。涵洞主體:11月5日12月15日。4、DK88+655處涵洞地基處理:11月8日11月22日。涵洞主體:11月23日12月31日。5、DK89+010處箱形橋地基處理:11月8日11月22日。涵洞主體:11月23日12月31日。四、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投入(一)民和車站路基1、人員4、配置:架子隊管理人員25人,操作人員303人,共計328人。2、設備配置:填料拌合站1座;PC330挖掘機1臺;ZL50裝載機3臺;水泥土擠密樁施工成孔設備20臺,夯實設備46臺,ZL10裝載機13臺,水泥土運輸車6臺;CFG樁施工28m長螺旋鉆機4臺,混凝土輸送泵4臺,混凝土罐車5臺。(二)涵洞及箱形橋1、人員配置:管理人員15人,施工人員以每座涵洞配置2530人,箱形橋配置50人。2、模板配置:每座涵洞(箱形橋)配置23套模板。五、冬季施工保證措施(一)路基工程1、集料拌合站攪拌機、皮帶提升機、配料斗、儲水池等采用鋼管搭設棚架,并覆蓋篷布,棚內架設火爐以提高溫度,保證棚內溫度不低于10;增5、加一臺2T鍋爐對拌合用水進行加熱。取土場取料前,先清除干凈表面積雪和凍土。2、混凝土拌合站CFG樁施工(涵洞及箱形橋施工)混凝土由3#拌合站及民和梁場拌合站供應。(1)砂、碎石料生產用砂、碎石采用封閉式料棚儲存,拌合站料棚(共6個)采用鋼結構屋架,兩側和背面采用彩鋼房板封閉,前面考慮到裝載機進出料的需要而使用懸掛式推拉門封閉。其中3個料倉為保溫倉,料倉內采用鍋爐通暖氣(地暖),溫度達不到時生爐子。砂、碎石先在料棚內儲存預熱后方能使用,以免混凝土的溫度偏低。(2)拌合用水設置1臺2T專用鍋爐,提供加熱后的攪拌用水。(3)拌合區拌合站一層(包括水箱、減水劑箱、混凝土輸送泵)、稱量斗和皮帶廊區域采用6、鋼結構框架,分別用彩鋼房板搭棚全封閉保溫,同時用火爐供暖提高棚內溫度,從而有效地保證砂石料滿足攪拌前的溫度要求。(4)混凝土攪拌作業根據冬季施工的需要,為防止溫度過高的水影響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攪拌時,拌合站調整混凝土攪拌的投料順序,先投入砂石,再投水、外加劑,拌合均勻,溫度一致后,投入水泥、礦粉、粉煤灰,充分攪拌。3、水泥土擠密樁施工施工前,先清除施工范圍內的冰雪;水泥土運輸車采用篷布覆蓋;現場水泥土分施工部位進行集中堆放,并用篷布覆蓋;擠密樁成樁后采用篷布覆蓋進行保溫。4、CFG樁施工施工前,先清除施工范圍內的冰雪。(1)混凝土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為減小混凝土運輸過程溫度損失,采取如下措7、施:施工時間應盡量避免交通高峰期,縮短混凝土運輸時間。加強現場調度協調,避免運輸車在施工現場等待時間過長。對混凝土運輸車輛滾筒加設保溫護套,對輸送管道用保溫材料進行包裹。混凝土澆筑選擇在一天溫度較高時段進行。(2)混凝土泵送輸送泵采用鋼管搭設棚架,并用篷布覆蓋,棚內采用碘鎢燈照明,并架設火爐,保證棚內最低溫度不低于10;輸送泵管采用棉被包裹。(3)CFG樁成樁后采用篷布進行覆蓋。5、路基填筑冬季低溫路基施工的重點是處理好土壤的防凍、土壤的挖掘及土方的填筑三個環節。(1)進入冬季前,作好環境溫度的監測。當晝夜平均氣溫在0以下且連續15d以上,按低溫施工辦理。(2)低溫施工的路堤必須在凍結前處理完8、畢。處理方法除滿足路基一般施工規定外,還要清理干凈冰雪、疏干積水、坑洼處用與地基同類型的未凍土填平壓實。處理好的地基隨即覆蓋不使凍結,若覆蓋后仍不能保證路基不受凍結,則滿鋪電熱毯保溫。填筑壓實填土厚度:冬季路基施工按橫斷面全寬分層平鋪,分層填筑厚度按正常溫度施工的厚度減薄2025%,并不得鋪成斜層,已鋪土層未壓實前不中斷施工;路堤填筑每側超寬填3050cm并壓實,待冬季過后修整邊坡時削去多余部分并夯拍密實。施工地段的積雪,施工前進行清除干凈。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時,整平填層及邊坡并加覆蓋;繼續施工前,清除干凈邊面冰雪。取料場取料前應清除干凈表面積雪和凍土,對存料場、路堤邊坡外露土層采9、用篷布進行覆蓋。填筑路堤要隨挖、隨運、隨填、隨壓實,已鋪土層未壓實前,不得中斷施工。保證挖、運、填、壓的周轉時間小于土的凍結時間。低溫施工的路基坡面及邊坡整修工作在來年解凍后進行。(4)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級配碎石在0以上天氣晴朗、風力較小的時間施工,雨雪天不施工。碎石級配均勻,結冰的集料不使用,對石粉進行遮蓋,防止雨雪淋濕。攪拌級配碎石按配合比一次將水加足,避免施工現場灑水,裝運中及時加蓋防寒棚布,并盡快運至現場。攪拌好的級配碎石運至現場后,立即攤鋪碾壓,避免長時間裸露,已鋪層未壓實前不得中斷施工。碾壓檢測合格后立即使用篷布覆蓋,此時不得灑水養護。施工中級配碎石攪拌,必須根據運輸、攤鋪能力相匹10、配,要銜接好,做到隨拌隨用,減少拌制好的級配碎石停留時間及材料浪費。(二)涵洞及箱形橋施工涵洞及箱形橋冬季施工時,采用鋼管搭設棚架,將箱身底板、箱身及頂板覆蓋在棚內,用蓬布將棚架進行封閉(搭設棚架注意涵身模板要能從鋼管間放入)。棚內采用碘鎢燈照明,火爐加熱。鋼筋和模板完成后,從頂部開口進行混凝土的澆筑。1、澆筑前準備棚架搭設完畢后,再進行鋼筋綁扎,棚內采用碘鎢燈照明,并提供初步熱量,保證鋼筋溫度不至過低。在混凝土澆筑前,采用火爐和碘鎢燈對保溫棚進行預熱,始終保證棚內最低溫度不低于10。2、混凝土運輸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為減小混凝土運輸過程溫度損失,采取如下措施:施工時間應盡量避免交通高峰期,縮11、短混凝土運輸時間。加強現場調度協調,避免運輸車在施工現場等待時間過長。對混凝土運輸車輛滾筒加設保溫護套,對輸送管道用保溫材料進行包裹。混凝土澆筑選擇在一天溫度較高時段進行。3、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采用溜槽進行,在保溫棚開一小口供溜槽卸料。混凝土澆筑應分層分段進行,振搗過程中避免振動棒與模板直接接觸。混凝土澆筑應分層進行,分層厚度不得小于20cm。已澆筑層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低于5,采取加熱養護時,養護前的溫度也不得低于5。混凝土溫度控制由現場質檢員和試驗室共同監測。對于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澆筑還應嚴格控制溫度,認真做好各階段測溫工作,如發現混凝土溫度下降或遇寒流襲擊,應立即采取補12、加保溫層或人工加熱,以防止混凝土受凍。4、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施工完畢后,采用火爐供熱進行養護。同條件試件達到抗凍臨界強度后慢慢降溫,待棚內溫度與棚外環境溫度差小于15后方可拆除保溫棚。模板拆除后及時用篷布對箱身進行覆蓋。六、消防措施1、消防保衛人員(或班組長兼)為消防安全直接負責人,負責本班組的防火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制定措施,接受上級的監督檢查。2、在施工生產、日常活動等工作中,要認真執行國家、市政府法律及總包的防火規章制度,確保安全。3、施工現場所屬人員必須遵守施工現場用火管理制度,施工現場嚴禁吸煙。4、加強用火管理,現場要備有足夠的消防器材,防止火災的發生,并設專人定期檢查、維護,施工現場水源及消火栓應設明顯標記。5、加強用電管理,現場嚴禁使用裸線,不得私接電線,加強線路檢查,防止漏電及電路失火,尤其是在大風雪后對供電線路要進行檢查,防止斷線造成觸電事故。杜絕現場使用電爐子。中鐵十八局集團蘭新鐵路甘青段項目經理部四工區二一年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