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吊試吊施工方案(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91665
2022-07-26
9頁
71.76KB
1、梁場龍門吊試吊方案一、編制依據1.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 及施工設計圖紙。1.2、國家及地方關于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法規。1.3、起重機械安全規程1.4、工程建設安裝工程起重施工規范1.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1.6、起重機械試驗規范和程序1.7、T梁預制場施工組織設計1.8、龍門吊設計圖1.9、龍門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1.10、龍門吊安裝、拆除方案二、編制依據2.1、認真、全面、系統做好龍門吊機安裝及拆除過程中的安全措施。2.2、貫徹執行各項技術標準、安全技術規程。確保龍門吊安裝質量,為實現 T梁預制順利進行提供機械保障,以適應施工組織安排的要求。2.3、有效對龍2、門吊安裝、拆除過程監控,防止一般及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三、工程概況本標段共計 624 片預制 T梁,其中:30 米 T梁 352 片,25 米 T梁 272 片。最大 30m梁混凝土為 29.45m3,按鋼筋混凝土重量2.6t/m3計算,重量為 77t。移梁采用的是兩臺MG75t-20m龍門吊,合計理論吊重140t,滿足施工需要。為了確保龍門吊門架機構及機械電器系統的安全可靠性,特對龍門吊進行試吊驗收,以確保龍門吊機安全使用。四、龍門試吊方案4.1 龍門吊試總體方案目前預制梁施工全部為25m梁,重量為 21.56 m3x2.6t/m3=56.1t,試吊方案采用 25m梁試吊,重量不足部分采用鋼3、絞線配重,以滿足最大梁重77t 和125%的超荷載試驗要求。按照靜載 1.25 的安全系數,配重為96t;按照動載 1.1 的安全系數,配重為 85t。4.2 龍門吊試吊前的檢查要求在設備空負荷試運轉前,應對設備每個重要個部件及系統進行檢查,檢查內容為:電氣系統、安全連鎖裝置、制動器、控制器、照明、和信號系統等安裝應符合要求,其動作應靈敏和準確;鋼絲繩端得固定和其在吊鉤、取物裝置、潤滑組和卷筒上的纏繞應正確、可靠;各潤滑點和減速器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盤動各運動機構制動輪,均應使轉動系統中最后一根軸(車輪軸、卷筒軸、立柱方軸、加料桿等)旋轉一周不應有阻滯現象。4、試吊注意事項試運行高處墜落穿硬底鞋,施工人員自身防護意識不足等。物體打擊高空墜物,工具使用不當等。觸電電氣設備及線路漏電保護失效,操作人員操作失誤。機械傷害使用的機械設備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確等。4.3 機械設備和人員準備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備注1 25t 吊機1 用于堆卸鋼絞線2 水準儀1 用于觀測撓度3 經緯儀1 用于觀測支腿垂直度4 秒表1 用于記錄時間5 卷尺1 用于測量高度和寬度人員表序號姓 名職 務職 責1 潘立輝總體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的各項工作2 王安銘指 揮負責整個試驗過程的實施、協調,保證工程的安全、質量和工期處于受控狀態3 劉海燕技術負責人負責提供技術支持5、,保證設備完好。對試驗過程進行監控,監督檢查4 連軍安全負責人負責檢查、監督試驗現場的安全5 王永強機電負責人負責起重機調試6 蒲勇測量負責人負責測量數據的觀測和記錄7 石義正門吊司機負責試驗時的操作8 郭新強信 號負責指揮9 李祝順協調協調試驗的各項準備10 耿立勇電工保證用電正常11 劉新航技術員負責各項技術參數的記錄和復核4.4 試運轉試運行要求風速在規定的范圍內,完成一般技術檢查如檢查調試好各部位限位器,檢查調正各機構同心度,檢查四個行走電機方向的一致性,檢查調試變幅指示器,檢查各部照明等滿足要求后方可開始試吊,1、空載試車安裝好后通知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各種性能指標符合吊裝要求6、后進行 T 梁安裝。要求對行走天車、橫移情況、大鉤升降等各種操作情況進行試驗,觀察各電機在運轉過程中和軌道的受力變化情況,并同時試驗限位器是否工作正常,試驗無異常后進行靜荷載試驗。2、靜載試驗(1)、100%的靜載試驗:將 77t 的吊重吊離臺座約30cm,靜止 15 分鐘,觀察架橋機的卷揚機和架橋機各個部件的工作情況,做好記錄;同時做剎車試驗,并調整剎車,試驗無異常后進行 125%靜荷載試驗。(2)、125%靜載試驗:將 97t 的吊重吊離臺座約100cm,靜止 15 分鐘,觀察架橋機的卷揚機和架橋機各個部件的變化情況;同時做剎車試驗,并調整剎車,做好記錄,試驗無異常后進行動荷載試驗。3、動7、載試驗(1)、30%的負載運行將 24t 的吊重吊離臺座約30cm,在 30cm100cm 范圍和大鉤升降等動作,并做剎車試驗,觀察情況并做好記錄,試驗無異常后進行75%動荷載試驗。(2)、75%的負載運行將 58t 的吊重吊離臺座約30cm,在 30cm100cm 范圍和大鉤升降等動作,并做剎車試驗,觀察情況并做好記錄,試驗無異常后進行100%動荷載試驗。(3)、100%的負載運行將 77t 的吊重吊離臺座約30cm,在 30cm100cm 范圍和大鉤升降等動作,并做剎車試驗,觀察情況并做好記錄,試驗無異常后進行110%動荷載試驗。(4)、110%的負載運行將 85 的吊重吊離臺座約30cm8、,在 30cm100cm 范圍和大鉤升降等動作,并做剎車試驗,觀察情況并做好記錄,試驗無異常后方可進行T梁吊裝工作。4.5 試驗結果試驗結束后再次對門架結構及機械電氣系統進行詳細的檢查,若無構件開裂、嚴重變形或門架嚴重變形等影響安全使用的異常存在,即試驗成功。試吊需公司安質部、工管中心、機械管理部門參加,項目工程、安質及機械管理部門配合并參與。將試驗結果填在附表中,合格后報福州市特種設備檢驗所檢測檢驗并取得安全檢驗合格證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附表:起重機械試驗報告)五、龍門吊操作使用的注意事項5.1、龍門吊機須在最大實際梁體重量的1.25 倍的靜載和 1.1 倍的動載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9、用。其中在荷載試驗時龍門吊機大車不走型,且必須將龍門吊機支腿桁架的中間節點抄墊牢靠,使其參與結構受力。5.2、動力操作室應設在立柱中部,使操作視線良好,可察看上部天車動態及下部所起重物。5.3、必須配備專職司機,持證上崗,并進行嚴格的崗前技能培訓,熟知該 100t 龍門起重結構。5.4、必須配備專職信號員,指揮信號必須明確,口令清晰。起重作業時,司機必須聽從地面信號員的指揮,任何時候嚴禁違章作業。5.5、龍門吊機進行起吊箱梁作業前,必須按設計要求對底座進行抄墊,抄墊塊要求進行磨圓處理,嚴禁不抄墊底座直接起吊箱梁的行為。5.6、嚴禁在吊機軌道上坐臥;在吊機走行時,嚴禁人、車與吊機搶道;嚴禁起吊重10、物下方站人。5.7、龍門吊機動力電纜必須有專人看管,防止動力電纜吊機作業時被拉斷或壓斷。5.8、當風力大于 6 級時,停止吊機起重作業,且必須用止軌器將四個專行系統抄墊牢靠;當風力大于9 級時,必須將吊機的錯碇索與地面的錨碇系統進行錨碇,做好抗臺風的準備。5.9、下班時或吊機在大風天氣停止作業時,必須切斷所有電力供應。5.10、定期(一般一周一次)檢查滑輪的轉情況,以及鋼絲繩是否有跳槽現象發生,定期(一般一個月一次)向動滑輪組的潤滑系統注入新的潤滑油指。5.11、定期(一天一次)檢查卷揚機上鋼絲繩卷筒的鋼絲繩排列情況,防止鋼絲強排列無序而出現起吊困難或壓斷鋼絲繩的事故。5.12、定期(半月一次11、)應檢查重要部位的螺栓連接情況,如門架與走行臺車間的連接,大梁上下節點螺栓,天車軌道大梁和立柱的焊接情況等。5.13、龍門吊軌道要不定期的養護,并做到每一個月要全面檢查軌頂標高(坡度),軌道中心線距離等。5.14、吊機的走行臺車、天車、起重卷揚機三者中任何兩者都不得同時啟動,當吊裝箱梁鋼筋時,必須將天車橫移至龍門吊大梁的跨度中心后才能啟動吊機的走行臺車。5.15、吊裝鋼筋骨架和其它物件時,預制場內的運輸通道應保持暢通,防止發生意外碰裝。5.16、龍門吊機在第一次啟動前,或每次檢查后啟動前,必須清理門架的零散螺栓,節點板等鐵件雜物,以免墜物傷人。5.17、大梁頂的工作通道及上下梯子、腳手板必須綁12、扎牢靠,以防在大風或吊機工作時下墜傷人。5.18、大梁頂的工作通道及上下梯子必須設置相應的扶手或防護欄桿,防止人員在作業時或上下時的意外墜落,并做好防滑措施。5.19、天車及大車走行電動機需設置防護棚,防止天車及走行電動機雨天受潮后影響其工作性能。5.20、龍門吊機軌道必須按規定設置接地防雷裝置。5.21、在天車及大車軌道終端應安裝不低于走行輪半徑的車檔(止輪器)。5.22、采取技術及管理措施保持兩臺吊鉤作業同步性。起重機械試驗報告機械名稱:管理編號:型號規格:主試單位:主要性能:試吊地點:天氣狀況:試吊日期:風力:當時溫度:試驗目的:序號檢測項目及檢查內容規定要求測試結果結論1 載荷起升速度13、2 載荷下降速度3 大車運行速度4 小車運行速度5 限位、限制器準確性6 可靠性7 電氣設備相間絕緣電阻、對地絕緣電阻8 主體結構*外殼*護管*變壓器接地電阻9 重復接地電阻10 驅動電機空載電流或內燃機狀況11 安全*電氣*控制*照明*信號子系統12 金屬結構*連接*梯道*司機室13 防護裝置14 制動器15 吊鉤*鋼絲繩*取物裝置及其連接件16 滑輪組及其軸、緊固件17 靜載試驗:按1.25Gn(額定載荷)加載,離地 100200mm,懸空 10min 試后檢查:各結構無裂紋、變形、損壞。18 動載試驗:規范:按1.1 Gn(額定吊重)加載,按操作規程對每一動作在其整個運動范圍內反復起動或制動。試驗時間1 小時。試后檢查:各部 件 運 轉 正常,制動裝置可行性結論:填寫人:參試人員:總工程師:工程部:安質部:物機部:使用單位主管工程師:使用單位機械安質:操作司機:裝吊信號:電工:現場負責人:主試單位(簽章):年月日